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上传人:自*** 文档编号:48451960 上传时间:2018-07-15 格式:PPT 页数:40 大小:1.3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28讲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考总复习历史 第 28讲 宋明理学和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考 纲 1.宋明理学。2.明清之际的儒家思想。课 标 1.列举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2.列举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的思想主张,了解明清时期儒学思想的发展。高考总复习历史 一、程朱理学1 背景(1)时期,佛教、道教也在民间广为传播。(2)隋朝,儒学家提出“”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3)唐朝,统治者奉行的政策,开始挑战儒学的正统地位。魏晋南北朝 三教合归儒三教并行高考总复习历史 2 内容(1)“二程”的思想认为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原,把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起来。提出“”的认识论,认

2、为只有探究万物,才能真正得到其中的“理 ”。(2)朱熹的思想强调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强调“”。认为“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格物致知 存天理,灭人欲 高考总复习历史 3 意义(1)程朱理学适应了的政治需要,备受推崇,成为南宋以后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有力地维护了。(2)朱熹编著的 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教科书。(3)朱熹的学术思想还传播到日本、朝鲜乃至欧洲;在日本和朝鲜,甚至形成“朱子学”学派。统治阶级封建专制统治四书章句集注高考总复习历史 二、陆王心学1 陆九渊把 “”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认为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就可得到天理。2 王阳明宣扬“”“

3、”的命题。提出“”和“”的学说。3 评价明朝中期以后,陆王心学得到广泛传播。宋明理学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对中国社会政治、文化教育以及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心反省内心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合一伦理道德高考总复习历史 【易混易错】 从体验方法上看,程朱理学是“格物致知”;阳明心学是克服私欲、恢复良知。从哲学思想上看,程朱理学属于客观唯心主义;阳明心学属于主观唯心主义。高考总复习历史 三、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1 历史条件(1)政治:君主专制的强化,趋于衰落。(2)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3)思想:空谈义理,八股取士,限制了思想自由;西学东渐的局面出现,大大开阔了人们的眼界。2 李贽的进步

4、思想(1)挑战以及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2)批判的虚伪。(3)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封建制度商品经济道学家正统思想道学家高考总复习历史 3 三大进步思想家(1)相同主张在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在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在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2)黄宗羲:激烈批判封建专制制度是“”;提出“。 ” 天下之大害天下为主,君为客高考总复习历史 (3)顾炎武:形成了的思想;写成巨著 天下郡国利病书 。(4)王夫之:认为世界是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的,其发展变化有规律可循;具有朴素的。 【思维升华】 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在对传

5、统 儒学的批判继承中促使传统 文化重新焕发 生机,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不仅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而且具有向近代转变 的意味。经世致用物质辩证法高考总复习历史 程朱理学主题1 理学的形成项目朝代人物主张影响 理学 的 形 成北宋程颢、 程颐认为宇宙的本原是“理” ,提出“格物致知”南宋以后成 为官方正 统哲学, 对维护 专制主 义政治制 度起了重 要作用南宋朱熹天理是万物的本原,理 离不开气;天理在现 实社会表现为“三纲 五常”;提出“存天理 ,灭人欲”高考总复习历史 史料 有人问问程颐颐:“寡妇妇家贫贫、无依无靠,是否可以改嫁? ”他回答

6、说说:“饿饿死事极小,失节节事极大。”朱熹提出“未有天地 之先,毕毕竟也只有理”。“有理而后有气,虽虽是一时时都有,毕毕 竟以理为为主”。又说说“君臣父子,定位不易,事之常也”,“三纲纲 五常,终变终变 不得,君臣依旧是君臣,父子依旧是父子”。主题2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高考总复习历史 (1)陆王心学的出现,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已经完成。(2)南宋的陆九渊是心学的开创者,提出了“心即理也”的核心命题,主张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3)明代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学以至圣的修养关键在于“致良知”,强调“知行合一”。理学的发展主题1

7、突出表现高考总复习历史 主题2 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的异同项目程朱理学陆王心学 不 同 点理学思 想“理”是万物的本原 “心”是万物的本原哲学范 畴客观唯心主义思 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修养论 (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 (通过外物求“理”)“心即理”“致良知” (通过内心的反省) 共 同 点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 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 制统治 ,遏制人的欲求 内容 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 都是儒学的新形式 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维护 封建统治 影响 都有助于维护专 制统治,扼杀人的 自然欲求,漠视人的基本权利 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 造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高考总复

8、习历史 (1)积极:宋明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的塑造具有积极的作用。(2)消极:“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维护了君主专制统治,摧残、扼杀了人的自然欲求,抑制了思想的自由发展。史料 宋瓷一扫扫唐之鲜艳鲜艳 ,追求细腻细腻 浸润润、色调单纯调单纯 的趣味;而宋代山水画则则采用水墨淡彩,表现现出人与自然无间间的亲亲密交融和牧歌化的心情和思绪绪;在服饰风饰风 格上,这这一点表现现得更为为明显显,朝廷多次定制申饬饬“务务从简简朴”“不得奢靡”,不少学者也纷纷纷纷 提倡服饰饰要简洁简洁 、朴实实。宋明理学的影响高考总复习历史 高考总复习历史 李贽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叛逆色

9、彩和战斗精神。(1)挑战孔子和儒学的正统地位。(2)批判道学家的虚伪,强调人的正常私欲。(3)认为人不能脱离物质生活去空谈仁义道德。(4)批判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主张男女平等。李贽的思想高考总复习历史 史料一 “士贵为贵为 己,务务自适。如不自适而适人之道,虽虽伯夷叔齐齐同为为淫僻。不知为为己,惟务为务为 人,虽尧虽尧 舜同为尘为尘 垢秕糠。” 焚书答周二鲁高考总复习历史 史料二 李贽贽提出“穿衣吃饭饭,即是人伦伦物理”的主张张。高考总复习历史 史料三 李贽贽批评评理学家“本为为富贵贵,而外矫词矫词 以为为不愿,实实欲托此以为为荣身之梯,又兼采道德仁义义之事以自盖”;“高谈谈性命,清论论玄

10、微,把天下百姓痛痒置之不闻闻,反以说说及理财为财为浊浊”的行为为。他指出:“不言理财财者,决不能平治天下。” 四书评大学高考总复习历史 (1)经济方面: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并缓慢发展;统治者推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成 长。 (2)政治方面:市民工商业阶层兴起,他们反对封建束缚,要求发展商品经济;君主专制日益腐朽,中国社会内在 矛盾加剧,促使人们对现实进行理性反思。 (3)文化方面:文化专制日益严重,造成文化恐怖局面,禁锢人们思想;进步分子要求摆脱思想束缚,面对社会现 实,倡导个性自由。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主题1 明清之际进步思潮出现的背景高考总复习历史 (1)继承:主张和谐

11、发展;敢于探索,强调力行。(2)批判: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限制君权;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提倡“经世致用”“工商皆本”;思想上,批判程朱理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家思想体系。(3)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早期启蒙性质和民主色彩。主题2 明清之际思想批判对儒家思想的发展高考总复习历史 (1)经历了一个形成(春秋战国时期)、受打击(秦朝)、成为正统思想(西汉)、进一步发展(宋明时期)、新发展(明清时期)的过程。(2)在这一过程中,儒家思想不断吸收其他学派的思想以完善自身,达到满足统治者维护统治的需要。(3)统治者利用儒家思想是以维护统治阶级的统治为根本出发点的

12、。中国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主题1 演变规律高考总复习历史 (1)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综合反映,经济是思想产生的物质基础,思想对维护政治局面的稳定起着较大的作用。(2)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分散、保守、落后的自然经济长期占据统治地位,决定了政治上高度集中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统治,要求思想的高度集中与统一,因而催生了“大一统”的思想体系。主题2 演变原因高考总复习历史 例1 (2013广东高考)有位古代思想家认为:通过读书等外在手段来明理自然是好,但“不识一个字,亦须还我堂堂地做个人”,重要的是先确立仁义这一根本。这位思想家可能是( )A孔子 B董仲舒 C朱熹 D陆九

13、渊答案 D高考总复习历史 审题突破 解题题的关键键是结结合材料分析选项选项 。从材料信息看,该该思想家强调调内心修养,认为穷认为穷 理不一定要向外探究,反省内心也可得到天理,由所学可知这这是陆陆九渊的主张张,因此D项项符合题题意。高考总复习历史 例2 (2014广东文综15) 红楼梦 中,贾宝玉的父亲让仆人转告贾府私塾老师说:“什么 诗经、古文,一概不用虚应故事,只是先把四书一气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的。”据此推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 )A理学居于统治地位,“四书”更受重视B孔子权威地位动摇, 诗经 遭到轻视C科举制度弊端暴露,富家子弟弃儒从商D 红楼梦 取材于现实,反映宋代生活答案 A 高考总复习

14、历史 审题突破 明清时时期,理学居于统统治地位,从题题干中“只是先把四书书一气讲讲明背熟,是最要紧紧的”的信息可以看出,“四书书”更受重视视,故选选A项项;明清时时期,儒学仍是官方的正统统思想,孔子的权权威地位不可能动摇动摇 ,故排除B项项;C项项在题题干信息中没有体现现,故排除C项项;红红楼梦是清代小说说,它揭示了专专制王朝和封建社会走向败败落的必然历历史命运,是资资本主义义萌芽的曲折反映,不是反映宋代生活,故D项错误项错误 。高考总复习历史 例3 (2014全国大纲卷17)明清时期,纂修族谱以尊崇人伦成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名门望族、寒门小姓都以修谱为大事。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观念受

15、到人口流动的冲击 B宗族成为社会等级的表现形式C理学成为维系宗族的思想基础D先秦时期的宗法制度得以重建答案 C高考总复习历史 审题突破 本题题以纂修族谱为谱为 切入点,考查查明清儒学的影响,旨在考查查学生分析材料和综综合分析问题问题 的能力。明清修族谱谱的关键键是“以尊崇人伦伦成为为一种普遍的社会现现象”,突出的是宗族血缘缘关系的加强。修族谱说谱说 明明清时时期宗族观观念加强,故排除A项项;社会等级级主要表现为经济现为经济 基础础和政治地位,故B项项不正确;D项项本身错误错误 。明清理学盛行,成为为凝聚宗族的重要思想基础础,故答案为为C项项。高考总复习历史 1据记载,江南某府的地方志中记录的节妇(丈夫死后不再嫁的寡妇),宋代有4人,明代有95人,在清代中叶则达到203人。为旌表节妇各地纷纷建造贞节牌坊。下列各项中,与这一现象的形成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