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哲学一、孟子其人及其抱负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72374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150.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孟子哲学一、孟子其人及其抱负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孟子哲学一、孟子其人及其抱负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孟子哲学一、孟子其人及其抱负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孟子哲学一、孟子其人及其抱负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孟子哲学一、孟子其人及其抱负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孟子哲学一、孟子其人及其抱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孟子哲学一、孟子其人及其抱负(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讲 孟子哲学一、孟子其人及其抱负 基本特点:迂远而阔于事情,不见用于当世。【当时的时代特点是富国强兵 ,而孟子谈论性善王道仁政。】 孟子的抱负: 孟子曰:“昔者禹抑洪水而天下平,周公兼夷狄,驱猛兽而百姓宁,孔子成 春秋而乱臣贼子惧。诗云:戎狄是膺,荆舒是惩,则莫我敢承。无父 无君,是周公所膺也。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跛行,放淫辞,以承三圣 者;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能言距杨墨者,圣人之徒也。”(滕文公下)【 绍三王】 孟子曰:“由尧舜至于汤,五百有余岁;若禹、皋陶,则见而知之;若汤,则 闻而知之。由汤至于文王,五百有余岁,若伊尹、莱硃,则见而知之;若文 王,则闻而知之。由文王至于孔子,五

2、百有余岁,若太公望、散宜生,则见 而知之;若孔子,则闻而知之。由孔子而来至于今,百有余岁,去圣人之世 若此其未远也,近圣人之居若此其甚也,然而无有乎尔,则亦无有乎尔。”( 尽心下)【继道统】 孟子曰:“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公孙丑上)【学孔子】 孟子曰:“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 (公孙丑下)【平治天 下】二、孟子论性1、孟子与告子的争论:关于“性”范畴(人的本质)的规定(然类、所以然 故、必然理) (1)人之本质(然):“人之为人究竟是什么?” 告子曰:“生之谓性。” 孟子曰:“生之谓性也,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主 “白羽之白也,犹白雪之白,白雪之白犹白玉之白欤?”

3、曰:“然。” “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牛之性犹人之性与?” 结论:人之性(人之所以为人)犬牛之性(犬牛之所以为犬牛),人 犬牛 。简言之:人之为人的本质在于人与动物的不同。即,人兽。人类兽类。 这话的意思就是:人是有道德的存在物,而别的一般禽兽则不是道德存在物 。【人兽/人禽之别是先秦哲学讨论人的本质一个基本出发点】 注意:白羽、白雪、白玉等等之“白”是物之抽象的一般,是概念抽象物,注重 不同具体物之“共相/共性”;而“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等等之“性”,则 恰恰在于突出此一类物(人)与彼一类物(犬牛等兽)之 “异/不同”。告子不 能作出这个区分,而孟子作出了:对于物的认识论眼光 对于

4、人的存在论眼光 。(生之谓性的更高解释)(2)人何以能成其为人人之为人的所以然(根据、故)? 告子曰:“性,犹杞柳也,义,犹桮棬也;以人性为仁义,犹 以杞柳为桮棬。” 孟子曰:“子能顺杞柳之性而以为桮棬乎?将戕贼杞柳而后以 桮棬也?如将戕贼杞柳而以为桮棬,则亦将戕贼人以为仁义与? 率天下之人而祸仁义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杞柳是可能的东西,而桮棬则是现实的东西。可能当然 现实。同样,人之性也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可能的根据,还不是人 之所以为人的现实。所以:人性 仁义(现实的伦理之善)。 孟子:现实的桮棬只能依据于杞柳的内在可能性。譬如,桮棬的 制成必须顺着杞柳树自身的纹理才行,而不能逆着杞柳的内

5、在纹 理。同样,作为人之为人的仁义(道德性善),必须顺着人的 内在本性,而不能逆着人的内在本性才能成就。 结论:人作为道德(仁义)的人,有其内在的人性根据。也就是 说:人是能够成为善的。(3)人为什么一定是有道德的存在物?人之为人的必然之理 ) 告子曰:“性犹湍水也,决诸东方则东流,决诸西方则西流。 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 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 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 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人 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是也。” 告子:正如水流具有多种可能性,可以往西流,可以往

6、东流,但 不一定必然向东或者必然向西;同样,人性具有丰富可能性,但 不一定就是现实的伦理/道德之善,它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 但依具体环境之影响。 孟子:水之流性当然不分于东或者西,但是,水之为水,总是必 然“水往低处流”(就下);同样,人之性可以有丰富性,但无论 如何多样,人总是必然为善。 人无所逃于为善,无所逃于道德。人只要为人,就总是善(道德 )的。【孟子人必然为善的说法,在此表面上似乎仅仅是在论辩 上机巧地胜过了告子,实质上,它蕴涵着一个更为本质的断定: 就其本质而言,“人”必然善。】2、性善的含义及其证明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 不忍人之心

7、,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 ,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 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 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有是四端而自谓不能者, 自贼者也;谓其君不能者,贼其君者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 ,若火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充之,不足以事父 母。”(公孙丑上)【参见告子上中一段相近引文】 不忍人之心四端之心

8、即所谓先天善性;其具体内容是关于仁义礼智的规定 (此点的历史解释);所谓性善,不是指现实,而是指可以为善(乃若其情 ,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 论证理由依据所在:诉诸直接当下的伦理体验而给出普遍性认可当下直 接情感的不可否认性。 其意义所在:以当下直接的伦理体验/经验弥合性善论中先验与经验、可能与 现实之间的鸿沟。 逻辑缺失:逻辑跳跃以结论为前提(由个别给出一般;有某种现象不等 于必然有此现象更不等于此现象是本质性的:比如人皆能睁眼睛,但睁眼睛 不是人的必然本质)。补充:四端之心的另一个集中说法 (另参考)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

9、,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 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 ,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 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诗曰:天生蒸民,有物有则。民之秉彝,好是懿德。孔子曰 :为此诗者,其知道乎!故有物必则;民之秉彝也,好是懿德 。”(告子上) 这里礼恭敬之心;公孙丑上中礼 辞让之心。 这里直接将仁义礼智四心;公孙丑上 中四心只是仁义礼智的萌芽(端)。3、性善论与仁政 (1)内在善性/心是仁政的基础:仁政是内在善性的推扩。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

10、有不忍人之政 。”(公孙丑上) “善推其所为”。如何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 之幼”;孟子见齐宣王故事,以好货好色为例说明如何善推 其好货好色之心以行忠恕。 (2)仁政的几个特征 A、仁政(王道)是以德性/行为而非武力治理社会的基础: “以力假仁者霸以德行仁者王。”(公孙丑上) B、一定的物质基础(社会经济的一定繁荣)是王道仁政的 基础;在物质经济基础上,进行教化:“明君制民之产,必 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 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养生丧死无憾,王 道之始也。”(梁惠王上)“无恒产者无恒心。”(滕文公上 )C、理想社会以伦理教化的普遍实现

11、为目标 社会经济发展与王道/仁政的关系上,经济的一定发展是必要前 提,但这个基础具有明显的伦理性取向,即经济基础服务于家庭 伦常的实现;因此,物质财富本身在王道/仁政中不是被关注的 东西,更不能成为目标,真正的目标是道德的善。在孔子与学生 的对话中,也曾涉及这个问题: 子适卫,冉有仆。子曰:“庶矣哉!”冉有曰:“既庶矣,又何加 焉?”曰:“富之。”曰:“既富矣,又何加焉?”曰:“教之。”(子 路) 教是文教/德教。好的社会(王道/仁政)是一个基于教化而有的 伦理性社会,王道就是一个涵伦理教化的社会:“设为庠序以教 之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滕文公上 )伦理从上到下的完全实现,

12、就是王道/仁政的实现。不过,在 孔子看来,“教之”之后还有一个“安之”的层次,但这个层次即使 尧舜都不能实现(子路问君子,孔子从修己以敬修己安人安 百姓连尧舜也做不到回答)。在大学中也有“新民”一义,这 也就是对民众进行伦理教化,但至善的理想却是悬置的。王道/ 仁政究竟是至善理想的实现还是退而求其次,这个问题还值得讨 论。(3)最高统治者的产生程序:天命举荐禅让 孔子是一个特别的例子。从思想文化史上看,通常公认孔子具备 作王道/仁政之王的德性条件,但他不具现实的“位”来实现一个“ 实际”的王的使命,所以只能是“素王”。孟子认为,孔子缺乏作 仁王的充足条件,而首先是受到了天命的限制: 莫之为而为

13、者,天也;莫之致而致者,命也。匹夫而有天下者, 德必若舜禹,而又有天子荐之者。故仲尼不有天下。(万章上) 孟子并从尧舜禹乃至启的事例来加以诠释【禅让及其条件】。天 命的限制是一个可遇不可求的力量;但它参与到政治生活中,而 其方式则是:当下天子荐将继位之人于天,但不能直接将天下给 予他;天子这样的荐,可以说是“禅让”,但天受与不受荐并给予 其天下与否,则不由在位天子决定;天本身并不言说,因此,天 显示选择与决定的方式是“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书- 泰誓),而民要视听将继位天子,需要他作出一定的事情来展 示自身是否被广为接受;这样的行事机会,就是在位天子给予的 ,这是在在位天子之“荐”的表

14、现。【中国式政治“选择”】(4)社会的政治价值秩序与社会分工/等级秩序 A、在社会政治治理的价值等级链条上,君王不 是第一位,这主要不是说民众是真正重要的,而 是说实现社会整体的伦理善是最为重要的【不能 离开儒家的整体伦理价值指向来空泛地说民本思 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下)【社 是土神,稷是谷神。】 B、分工与等级: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于人。”(滕文公上)三、孟子的心性境界论1、尽心论:主体能动性活动的完全展开与实现是天/命相与于主体存在 的基础;而主体存在的展开必然相与于天/命限制。 孟子曰:“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

15、心,养其性 ,所以事天也。殀寿不贰,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 核心概念:心性天。三个概念的链接枢纽:尽知与存养活动。 其中的问题:心作为觉悟主体与人的本质(性)是否同一?心之尽到 性之知以及性之知到天之被知如何连贯起来?而存养心性与事天、立 命的关联又如何理解? 一般理解:天/命与心性的本质一贯的逻辑预设担保尽心到知性知天的 过渡以及存养活动与天/命的连贯。 这里的理解:尽心以及存养活动本身具有存在论上的优先性,天/命必 须在主体性活动过程之中、之后存在论性地展现,而不能逻辑地预设 在先;事天立命与尽心存养活动的统一,不是本质一贯,而是主体性 能动活动充分实现自身而触界基础上的彼此

16、分界意义上的对应性正比 关系主体实现自身越多,天/命展现越多;主体实现自身越少,天/ 命展现自身越少。【天人合一的唯一可能解释】 注意:心自身的能动实现活动创造了人的本质。2、道德原则(理义)是主体间的普遍认可/普遍有效 孟子在与告子的争论中,反对了告子仁内义外说,而强调仁义内 在于心(人性善与仁义内在具有一致性;孟子仁义内在说例说) 。但是,仁义(善性)内在说却可能导向一个偏向:不同的人( 个体/主体)具有不同的内在的规定,而伦理的普遍原则无法得 到保证。因此,孟子的尽心,其心之内容指向的是普遍的道德原 则(理义): 故凡同类者,举相似也,何独至于人而疑之?圣人,与我同类者 。故龙子曰:不知足而为屦,我知其不为蒉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