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点绛唇栾雨桐做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63847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254.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李清照点绛唇栾雨桐做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李清照点绛唇栾雨桐做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李清照点绛唇栾雨桐做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李清照点绛唇栾雨桐做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李清照点绛唇栾雨桐做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李清照点绛唇栾雨桐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清照点绛唇栾雨桐做(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 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划金钗 溜,和羞走。倚门回首 ,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的上片用“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 ,薄汗轻衣透”,给读者描绘出一个身躯娇小、 额间鬓角挂着汗珠、轻衣透出香汗刚下秋千的如 花少女天真活泼、憨态可掬的娇美形象。紧接着 ,词人转过笔锋,使静谧的词境风吹浪起,写少 女忽然发现有人来了,她自然而然地、匆匆忙忙 地连鞋子也顾不上穿,光着袜子,害羞地朝屋里 就跑,头上的金钗也滑落了。这把封建社会深闺 少女的另一种心理和行动,也就是在封建礼教束 缚下的遵守所谓“礼”的心理和行动,逼真地摹 写出来了。但是,她害羞地跑到门边,却

2、没有照 常理立刻躲进屋里去,而是“倚门回首,却把青 梅嗅”。 赏析 此词写少女初次萌芽的爱情.词的上片写玩秋千的 精神状态,妙在静中见动.“露浓花瘦”一语表明时间 是在春天的早晨,地点是在花园.整个上片都是写人的 神态,唯此一雨写景.然而也同时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 貌.下片写词人乍见来客的种种状态.“和羞走”三字, 把她此时此刻的内心感情和外部动作做了精确的描绘 .“走”者,疾走也.然而更妙的是“倚门回首,却把青 梅嗅”二句.它以及精湛的笔墨描绘这位少女怕见又想 见、想见又不敢大明大白的去见的微妙心理.然而最后 她还是利用“嗅青梅”这一细节掩饰一下自己,以便偷 偷看他几眼.整个下片都是写“动”,

3、与上片正好成对 比.有此可见上片的“静”,不仅是静中见动,而且也是 为了衬托下片的“动”.靖康之乱前,词人李清照的生活是幸福美满的。 她这时期的词,主要是抒写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对自 由的渴望。风格基本上是明快的。此词写少女初次萌 动的爱情,真实而生动。词风格明快,节奏轻松,寥 寥四十一个字,就刻画了一个天真纯洁而又情窦初开 的贵族少女形象,使人忍不住对这位少女爱怜有加。 表现了词人李清照对爱情的强烈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 在李清照之前,虽然绝大多数词都是写妇女,但 是,能够描绘出妇女的形象,并写出妇女的内心世界 ,而且有一定意义的却不多。李清照这首点绛唇 语言质朴,形象生动逼真,不但有心理描写

4、,而且有 一定的深意,的确是一首写封建社会的少女(词人的 自我写照)的好作品。 李清照 (1084-1155),号易安居士,南宋 杰出的女文学家,章丘明水(今属济南)人。 以词著名,兼工诗文,并著有词论,在中 国文学史上享有崇高声誉。李清照她出生于 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家庭,与太学生赵 明诚结婚后一同研究金石书画,过着幸福美好 的生活。1127年,靖康之变后,她与赵明诚避乱 江南,丧失了珍藏的大部分文物。后来赵明诚病 死 ,她独自漂流在杭州、越州、金华一带,在凄 苦 孤寂中度过了晚年。她是一位在诗、词、文、 赋 都有成就的作家,但最擅长、最有名的是词。她早年曾做词 论,主张“词,别是一家”

5、。注重词体协音律、重铺叙、有 情致的特点,并批评了从柳永、苏轼到秦观、黄庭坚等词家的 不足。清照文词绝妙,鬼斧神工,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被尊 为婉约宗主,是中华精神文明史上的一座丰碑。 一. 二期论传统上对李清照词的研究,都以赵宋南渡 为界(1127年)分为前后两期,并在此基础上 讨论李词风格的演变。 二. 三期论陈祖美先生在李清照评传中又提出了 三期说,即赵明诚“天台之遇”前(出嫁前) 为第一期,从赵“天台之遇”到赵宋南渡为第 二期,以后为第三期。 A.语言风格前期:词语言清新自然,欢快美满,偶尔有闲 愁点缀。后期:词基调则以悲凉凄苦为主,其中愁苦与 前期相比强烈沉重了许多。B.题材前期:词

6、中多以少女闲游、少妇闲愁等作为题 材 。后期:伤感、严肃、沉重、迷茫、消极、思隐 。C.意象a.李清照词中用了“酒”这个意象,但是前后期词中 的“酒”并不相同。 前期:其中酒意,不是欢愉的游兴诗意,就是闲处无聊 散愁闲情。 后期:其中酒意再无以前之欢快和兴致,而是充满了愁 情悲苦,词人借酒浇愁,然而愁浓不可片刻止息 。b.“雪”在李词中也用得较多,前后期取向同样是 截然不同的 。在北方,年年下雪,词人也年年踏雪赏 雪,而住在南方后,雪比以前少了,难得下一次,词人 却也难以再提起游兴,只任它“香消雪减”去了。词人 非不爱雪,只为愁情满怀,什么事都难提起兴致来了。在研究李清照词作的论文中,讲述李词

7、前后期相异的很多 ,但对于其前后一致性则言之甚少。然而,虽然李清照前后期 词在风格上、感情上有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稍加分析就不难 看出其中有许多前后连贯的相同点。 首先,李清照前后期词都具有感情强烈奔放的特点,然 而表达这种感情的方式又不是爆发似的呼喊,而是很讲究技 巧和形式的。 其次,李清照的词作敢于创新,这在她前后期词中都有 很鲜明的表现。 另外,李清照的词作中一直表达出一种归隐的愿望,词 非常贴近自然,隐然一种孤傲、清新之气 。李词中还有许多一脉相承、前后相继的东西。例如她擅 用修辞手法,拟人、比兴等在她的作品中屡屡出现。她的词 基本上都谨守音律,用韵平整,只有声声慢一词变平声 韵为仄声韵,这是为了表达其遭夫冷弃的悲苦怨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