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362860 上传时间:2018-07-14 格式:PPT 页数:27 大小:441.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语文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语文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语文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语文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语文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第一专题《寡人之于国也》课件(苏教版必修4)(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s shn c w y tn zh x y sh xin sn bn“直”同“只”,只是,不过。 “无”同“毋”,不要。 “颁”同“斑”,“颁白”指头发花白。“涂”同“途”,道路。 “检”通“敛”,收敛,积蓄。代词,“这样”; 代词,“这样”; 词尾助词,“的样子”。 结构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 的独立性;音节助词,无义; 结构助词,定语的标志,“的”; 代词,代前面所说的事; 代词,代前面的“人”。 介词,“对、对于”; 介词,“到”; 介词,“比”; 介词,“在”; 介词,“跟、同”。 为什么,作谓语; 代词,“怎么样”; 代词,“什么”。“鼓”,名词用作一般动词,“击鼓”。 “五

2、十步”,数量词用作一般动词,“跑了五十步”。 “生”、“死”,都是动词用作名词,“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丧”,名词的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树”,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种植”。 “衣”,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穿”。 “谨”,形容词用作动词,“认真从事”。“王”,名词用作一般动词,“称王”。 “罪”,名词用作动词,“怪罪”、“归咎”。也:句中语气词,表停顿,以舒缓语气。焉、耳、矣:均为句末语气助词,重叠使用,加重语气,着重落在最后一个语气助词“矣”上。 荒年。 则:连词,那么。其:代词,指“河内”,译为“那里”。 察:考察。政:政治、政事。之: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语气

3、助词,表疑问,译为“呢”。 (2)孟子与梁惠王谈话的背景是什么?朗读时如何体现梁惠王的困惑?打比方。 既:副词,已经,之后。接:动词,接触。 语气助词,表示限制语气,罢了。 罟:网。洿:池塘。 憾:遗憾,不满。王道:国王以仁义治天下,以德服人的统治方法,与“霸道”相对。始:开始、开端。 树:种植。以:介词,“把”。 耽误。 谨:认真从事。庠序:古代的地方学校。商代叫“序”,周代叫“庠”。教:教化。 申:反复陈述。孝:尊敬父母。悌:敬爱兄长。义:道义、道理。“莩”也写作“殍”,饿死的人。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老百姓对生养死葬没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用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教化百姓,头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头顶重物行走了。 这种说法同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如果大王不要归咎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寡人 之于 国也 课堂小结行 仁 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