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变法和改革课件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240857 上传时间:2018-07-12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439.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变法和改革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6届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变法和改革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6届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变法和改革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6届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变法和改革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6届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变法和改革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6届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变法和改革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6届中考历史第二轮复习专题二变法和改革课件(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二变法和改革一、改革与变法中国 1、商鞅变法 时间 人物 内容 作用(目的)2、北魏孝文帝改革 人物 内容 作用(目的)3、洋务运动 时间 背景 目的 洋务运动的代表人物 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洋务运动的内容 评价洋务运动4、戊戌变法(百日维新)(1898年 ) 背景 目的 人物 指导思想 内容性质 影响5、十一届三中全会和改革开放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背景 时间 内容 意义 (1)改革开放 对内改革 对外开放二、改革与变法外国 1、大化改新 时间 内容 作用2、俄国农奴制改革 时间 人物 内容 性质 作用3、日本的明治维新(1868年) 内容 性质 作用4、苏联的新经济政策 背

2、景 人物和时间 内容 作用 创新5、美国的罗斯福新政(1933年) 罗斯福新政背景 时间 中心措施 特点 实质 作用6、赫鲁晓夫改革 背景 内容 失败根本原因7、戈尔巴乔夫改革 背景 内容 影响专题启示 1、要勇于改革,大胆创新。 2、改革要符合国情,实事求是。 3、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 达的不竭动力。 4、要大力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实施科教兴国战 略。 5、改革往往会遇到阻力,要解放思想、与时俱 进。 6、改革要关注民生,要让人民享受到改革的成 果。1(2014山东泰安34)下面是19世纪六七十 年代俄国机器制造业统计 表,导致其变化的主 要原因是俄国时间企业数 工人数量产值

3、 (千卢 布) 1860年99116007954 1879年2874200051937A实现 了国家独立 B制定了“一五计划” C废除了农奴制 D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2(2015四川广安28)比较俄国1861年废除 农奴制法令与1862年解放黑奴宣言,其共同点是 A降低了被解放者的政治地位 B要求被解放者“赎买”土地 C因为大规模内战而颁布实施 D有利于本国资本主义的发展3(2015湖北襄阳18)俄国农奴制改革文件 规定:“在法庭尚未成立以前,由地主监督自己领地上的秩序,他们有审判和执行判决之权。 ”该规定反映了这次改革 A结束民沙皇统治 B保留了封建残余 C缓和了地主和农民的矛盾 D保证了农民

4、的民主权利4(2014山东滨州18)19世纪6070年代,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成为时代潮流的根本原因 是 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矛盾尖锐 B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C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 D资产阶级力量的壮大5(2015河南省14)到1899年时,日本已获得对其国土上所有外国人的法定裁判权,在这 种情况下,它成为亚洲第一个砸碎西方控制的 锁链的国家。这得益于 A日本大化改新的成效 B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 C西方国家的扶植和支持 D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6(2015云南昆明17)明治维新期间,日本 政府发表五条誓文,其中“破除旧来陋习,一本天地之公道;求知识于世界,大振皇国之 基础”体现的改革措施

5、是 A“废蕃置县” B“殖产兴业” C“文明开化” D“富国强兵”7(2014四川雅安7)某部史书说:“在短短的几十年里,日本就按自己的节奏改变了自身。以 前它是个前工业时代的封建社会,到19世纪末期 ,新日本西方影响和日本传统的混合物 成为一个正在上升的帝国。”导致日本这种变化 的因素有 引进西方技术,发展近代工业 实行“科技立国”政策,促进经济发展 向欧美 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美国大力扶持,刺激经济繁荣 A B C D8(2014陕西省17)“俄国苏联”的发展之路曲折起伏,在其发展历程中,不同时期改革 有不同特点,也产生了不同影响,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1861年农奴制改革推动封建经济发展

6、赫鲁晓夫改革首先冲击了斯大林模式 勃 列日涅夫改革的重点是发展轻工业 戈尔巴乔夫改革最初集中在经济领域 A B C D 9(2014江苏南京22)20世纪80年代后期,苏 联改革未能取得良好效果。1986年至1988年,国 民收入增长率仅为2.8%,反而低于改革之前。当时领导改革的是 A斯大林 B赫鲁晓夫 C戈尔巴乔夫 D叶利钦10(2015江苏淮安24)“它结束了曾对 20 世纪的人类社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种发展模式 的实践,也结束了曾在战后45年间主导国际政 治的两极格局。”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A德国分裂 B捷克斯洛伐克一分为二 C苏联解体 D南斯拉夫一分为五专题训练: 一、改革和创新是许

7、多国家通向现代化的一座桥 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政治方面,“废藩置县”,加强中央集权;经济方面,允许土地买卖,引进西方技术,鼓 励发展近代工业;社会生活方面,提倡“文明开化 ”,即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材料二: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地主再也不 许买卖农奴和干涉他们的生活;农奴在获得“解放 ”时,可以得到一块份地,但必须出钱赎买。 (1)材料一和材料二在性质上有什么相同之处?(2)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在哪些方面促 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是自上而下地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农奴在法律上是“自由人”,为资本主义工厂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廉价劳动力。 允许土地买卖,促进了资本主义

8、的发展。材料三:1920年1921年,苏俄遭遇大旱灾,许 多人死于饥饿。为此,列宁说:“我们还不能实 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 ,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材料四:首先,从整顿改革危机最深的金融业开 始,恢复银行的信用,使私人的现款又存入银行 ,重新流通。其次,在农业方面,政府让农民缩 减耕地面积和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付款补偿。 再次,新政的中心措施是国家对工业的整顿。(3)材料三中为摆脱困境,苏俄进行的政策调整是什么?这一政策调整的创新之处是什么? 从作用看,材料三和材料四的政策调整有何相 似之处? 新经济政策 把社会

9、主义同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 资本主义直接联系起来,允许多种经济成 分并存,这是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一大创 举。 体现了勇于改革,大胆创新;实事求 是,一切从国情出发的思想。二战后美国的具体做法 战后初期,欧洲和亚洲的许多国家都是一 片战争废墟,美国制造的商品和美国的资 本很快流入这些国家。 二战后,美国加大了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经 费的投入,20世纪五六十年代,全世界一 半以上的科学发明来自美国,同时,美国 增加对高新工业的投入,原子能工业、宇 航工业等新兴工业发 展起来。 战后美国政府鼓励对外投资,增加工人工 资福利,缩短工作日时数。材料五:(4)根据材料五,思考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鼓

10、励对外投资 加大对教育和科学研究经费的投入 高新产业的带动。材料六:农业方面大规模开垦荒地,提倡种植 玉米。工业方面“小修小补”。政治方面平反冤假错案,反对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但新的个人崇 拜随之产生。 材料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的内容大致有:思想 上实行“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造成了人们思想的混乱。经济上实行完全的市场经济,人民 的生活水每况愈下。政治上由“一党”政治向“多 党”政治转变,党中央的领导权被严重削弱。(5)实施材料六、七改革的根本原因何在?(5)斯大林模式政治上的高度集权,经济上的计划经济,阻碍了苏联的民主与法制 建设,阻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妨碍了社 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充分发

11、挥。(6)综合上述改革,我们能够得到的启发有哪些?勇于改革,大胆创新;改革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的思想。改革要关注民生,要让人民享受到改革的成果。22(2014江苏南京28)(13分)近代以来,俄、日、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通过 改革,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序上得到解 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所指导的办法,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 制度永远废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1)材料一中的“法令”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亚历山大二世; 废除农奴制 材料二 1869年,(日本)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 了横滨和东京。1872年

12、,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 一条铁路竣工。1870年,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 纺纱机。 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2)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次改革后, 日本社会主义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明治维新; 引进西方技术,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由封建社会逐步转变为资本主义社会 材料三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把它作 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同时,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3)材料三中的“新经济政策”是何时由谁领导 实施的?材料认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1921年;列宁;实行商品交换材料四 我相信,当此危急

13、存亡之秋,你们一定 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罗斯福就职演说(节录) (4)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危急存 亡”?为了挽救“危急”,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调整?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政怎 样的特点? 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国家工业复兴法;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5)综上所述,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促进了社会的发展 二、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商汤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1)根据材料一归纳商鞅主张变法的理由。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材

14、料二:1793年乾隆皇帝在致英国国王的信中 说:“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原不假外夷货 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巾 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 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并沾余润。” (2)阅读材料二,乾隆皇帝时期,清政府在对 外贸易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产生了什么后果 ?除澳门外,清政府还特许广东什么地方经营 对外贸易? 闭关锁国 使中国在世界上落伍了 广州十三行。材料三: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 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伍了,一个重要原因就 是闭关自守。经验证明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能成 功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当然,像中国这 样大的国家搞建设,不靠自

15、己不行,主要靠自己 ,这叫做自力更生。但是,在坚持自力更生的基 础上,还需要对外开放,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 来帮助我们发展。 (3)阅读材料三,改革开放的初衷是什么?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材料四:“在广东和福建获得特殊地位的30年里, 中国的出口增长了一百多倍,1978年时广东没有 一家拥有现代化生产线的工厂。30年后来广东南部的人,却可以看到摩天大楼、世界级饭店和高 速公路。到1992年邓小平退休时,估计有一亿人 次涌入广东的沿海地区。” (4)阅读材料四,“广东和福建获得特殊地位”的 具体含义是什么?1990年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开发与开放上海哪个区的决定,成为我国扩大对外 开放的新窗口?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对外开放。 上海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