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日语1第六课课文翻译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8187367 上传时间:2018-07-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级日语1第六课课文翻译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级日语1第六课课文翻译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级日语1第六课课文翻译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级日语1第六课课文翻译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级日语1第六课课文翻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级日语1第六课课文翻译(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课 (时常)问自己“为什么?”并付诸思考我有幸进入了具有“与众不同的技术”和人们可以共同感受高品味企业文化 的索尼公司,直接参与了在公司产品开发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两个项目。一个 是独自的彩色显像管方式“单枪三束显像管(Trinitron) ”,另一个是取代机械振 动式唱片、用光针来读取声音信号的数码激光唱片“小型碟(Compact disk) 即 CD”方式的开发项目。 我本想通过两次体验中鲜为人知的具体细节来谈谈创造性这个问题。但是,正如“成果决定一切”所言,当概括讲述那些成功事例时,容易将其间的失败和 辛酸抛至脑后,往往只联系那些进展顺利的例子,成了被美化了的怀旧谈。 成功的喜悦能够在

2、那一瞬间把过去的所有辛苦付出全都一扫而光抛到九霄 云外,这就是技术人员和研究者的幸福之感,并能转化为挑战明天的活力。与 此同时,我们也必须小心,不要让那些应该对未来真正有益的教训埋没在成功 的佳话之下。创造发明的真正技术秘诀和要领通常被认为是建立在无数次失败的教训之 上的。还有,在成功的事例中,如果有时让你感到不寒而栗“一着不慎满盘皆 输 ,好险啊”可以认为那其中必将隐藏着通向创造发明的智慧。 假设有 A 和 B 两个研究人员。A 细致严谨工作踏实、勤奋努力、知识丰富, 是那种大家心目中“有才干”的研究者。与 A 相比,虽然 B 无疑也很出色,但 他只埋头于感兴趣的东西,至于没有兴趣的事情完全

3、是不闻不问,总之看上去 让人觉得有些欠缺似的。 我们以五年为单位来看两个人的研究是否取得成功时会惊奇地发现,B 连 续获胜,而 A 不知为什么却是一胜三负。如果看到这个结果就说是 B 运气好, 如此断言有些轻率。 常言道, “幸运总是惠顾有实力的人”。B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多次渡过险 桥,或许已经成为横渡险桥的高手。而 A 洞察到了这些桥的危险性,他总结过 去屡次坠桥失败的经验,往往先进行桥的加固工程,或正要坐渡船过河时洪水 袭来,与桥一起被整个地冲走了。 我总觉得像 B 这样每每连续获胜之时,排除失败的风险的绝招和经验也就 在不断地积蓄起来,这样他就渐渐变得与成功有缘了。如此考虑, (即便

4、一开始 是因为运气好而获胜的)到最后也必将是 B 凭实力来获得胜利的。 前几天,在出席由各个企业研究所长级别的人参加的非正式会议时,展开 了一场有趣的讨论。 内容是:像 B 这样成功手到擒来的研究者和像 A 这样的 非常聪明,但是老是出师不利的研究者,要从中选一个研究管理负责人,应该 选择哪一个合适?” 虽然也有少数人提出“要是能取两人的平均值就好了”之类的观点,但大多 数人都说要选择 B 类型的研究者。我也参与了这场议论,我突然意识到 B 这样 的人是不是靠天性真正掌握了发明创造的秘诀呢?同时我也不由得恍然大悟, 感觉到挖掘和提拔 B 这样的人才应该是我现在最重要的工作。 有一点要先明确的是

5、,在这篇文章中我所使用的“创造”这个字眼的意思有着 严格的界定。我自己也很喜欢听听音乐演奏演奏乐器,对看中的绘画作品也兴 致盎然。可是,在我头脑里艺术、兴趣爱好领域等创作活动中的“创造”和科学、 工程学领域里的“创造”的界限十分清楚。艺术品,哪怕是有一个人认可其价值便能称为之佳作。那是因为艺术领域 的创造性是与人的悟性相关的激情世界的范畴。但是,在科学和工程学领域, 评价其结果有否“创造性”的标准必须是具备普遍性的。 我老早就在考虑“技术”这个词的定义。最近,总觉得把“技术”换用“创造”这 个词非常贴切。所谓技术就是想方设法实现人类迄今做不到的事情,那是尖端 科学组合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论和

6、技术诀窍,也是神只赐予人类的“创造喜 悦”。所以,我首先想说的是“技术就是创造”。我为自己是技术人员感到无比自 豪与喜悦。 人都有想做什么的一种欲望,也就是说为了满足这种欲望而采取各种行动。 只是,具有必须要做出点什么问题意识的人和不具有这种意识的人在工作干法 上是大相径庭的。 所谓的问题意识指的是对任何事情都持有怀疑目光、并且兴趣浓厚,也就 是有强烈的好奇心。好奇心旺盛的人常开开玩笑或是思考些越出常轨的事情。 细想什么时候会感到或抱有这种好奇心, 我想正是自己认为或是感到什么东西 想不通的时候。 好奇心是一种人类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求。这种欲求促使我们想用自己的方 式去解释、理解、相通那些不可思

7、议的东西,使它变得不那么难以理解。我觉 得这种本能欲求的强弱因人而异。我总感觉这种欲求越是强烈的人,就越适合 做有独创性的工作。 但是,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创造性是可以通过自我意识调控和养成训练 来培养出来的。要说养成什么习惯,我觉得不要把理所当然的事就认定是理所 当然的事。在我们一直认为理所当然的事物当中,究竟有多少我们可以正确地 说明解释呢? 对那些我们一直深信理所当然的事情,首先要问个“为什么”是非常重要的。 即便是似是而非的理论也没关系,在不断地打问号的过程当中,会渐渐养成综 合看待事物的习惯,同时也会敏锐地迅速意识到可疑之处及与自然法则不吻合 之处。 虽说似是而非的理论也没关系,但如

8、果不掌握基础知识的话,连似是而非 的东西也无法拿捏。牛顿从苹果落下受到启示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 从身体进入水中变轻的现象之中发现了浮力原理,还有爱因斯坦之所以能够提 出相对论等,都是因为他们具有作为各自的知识根基物理学基本知识的缘 故。 把必要的最基本的原理牢牢地记在脑子里。最好不要去记那些基础知识以 外的派生出来的东西。牢牢地把握基础知识,养成从基础知识出发思考问题的 习惯,人的应用力、创造力和想像力就会游刃有余。 有句谚语叫“过犹不及”,我在这里想说的是“过知犹不幸”。如果头脑里充 斥着太多零散的知识,碰到问题时就会以这些琐碎知识为基础开始考虑问题, 往往无法逼近事物的本质。很多时

9、候正是因为不知道,才会敢冒风险而最终达 到目的。 我常被人问道“你那个单枪三束彩色显像管的构思究竟是什么时候冒出来的? ” “是在厕所里?”还是“深更半夜醒来记下这突然闪过的灵感?”他们为我进行了 各种各样的设想。 很遗憾我没有任何精彩故事可言。构思的开端只是按常识来想过去被认为 是无望的事情,究竟真的没有希望了吗?为了进行确认而做了一些朴实的实验。没想到这个实验结果出乎意料的好。按理不会产生好结果,所以又进行了复查, 这才发现原来是弄错了实验设定条件。于是我明白事情歪打正着,错误方向上 如果进行最优化工作,也能产生令人满意的结果。 我想这是运气好,委实是走运。但最重要的还是当时的环境和氛围,

10、由于 从美国进口无望,促使我做起原来的实验。现在想来,那时从美国引进商品化 的彩色电视技术陷入困境,侧目而视赤字失控,在必须尽快转为一个新方式的 重压之下,给予了我们极大的自由,目标或愿望十分清楚。 这种在充满极度紧张感的环境氛围中被赋予的自由,可以说是沉重的决不 轻松的自由。在自由环境氛围之下产下了一个样子难看而且有点儿怪的蛋,在 大家对它切磋琢磨过程中,当然就变成了一个金蛋。 从这次体验中,我发现在放任之下的自由环境里人会一事无成,只有在明 确的目标下的适度紧张和自由氛围两者的平衡,才能形成孕育出创造性成果的 重要条件。 但是如果目标提的太明确,会容易想朝着目标直线前进。要是这条线上有 妨

11、碍前进的壁垒或是障碍物,就会猛烈相撞,从而有变得粉身碎骨的危险性。 朝着目标前进的过程中,留有适当的余地、娱乐和耽搁也是必要的。遇到 障碍,后退一步,从宏观上看清障碍物的高度、宽度还有厚度。 “如果推着不行, 就试着拉拉看”。向右迂回绕过障碍还是向左、向上、向下、斜着绕行,或是在 地下挖洞钻过去好。总之我感觉遇到障碍物首先不能慌,要耐心不断地仔细尝 试才会有所突破。 譬如用电行不通,就试着用机械看能不能行。如果可以用磁的话,就再想 想看是不是会产生静电。总之像这样不断地改变视角重新审视往往就会有意想 不到的发现,找到解决问题的对策。 以上是我从一名技术人员和研究者个人的角度出发对创造性的一些思

12、考。 目前对技术发展进行长期展望还看不透吃不准,在技术革新和科学新发现上, 个人创造性还有很大发挥潜力的余地。致力于此的研究开发管理也变得比以往 任何时候都重要了。 然而,1978 年到 1982 年这四年时间我所经历的 CD 开发项目还给了我另外 的收获。那就是:乍一看让人觉得毫无关联的不同技术当被组合到一块时,就 会创造出价值全新的东西来。 CD 就是把声音信号数码信号化等软件领域的尖端技术和光电子学中核心的 激光技术及高密度光记录等硬件领域最尖端技术组合在了一起。它不仅从音质 方面,而且从使用便利上都超过了振动式唱片。 可以说,CD 是光碟基本技术 先行,数码信息处理技术随之巧妙地与之结

13、合的产物。 CD 的开发很好地证明了通过组合至今被认为是完全属于不同领域的不同技 术,能够创造出具有革新意义的开发成果的这一道理。可以说特别是在面向二 十一世纪的当下,像这样的技术融合或者说技术的复合化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 重视。 也就是说,从现在起我们将进入一个以团队、班组为主体的创造时代。这 么说一点也不为过。当然像从前那样,根据各个专业技术领域的划分为不同的 研究小组,每个小组不停地钻研自己专业领域的最先进技术的做法也是非常重 要的。但同时还应该关注其他领域的动向,也应该思考将其他领域的技术与自 己领域的技术复合或融合起来可以创造出点什么的东西。 因此,作为创造性技术人员所应该具备的素质是

14、宏观地洞悉技术整体的发展趋势,在其中用明晰的视角为自己的研究开发定位。 这样的视角,曾 经只作为研究管理负责人这一职务的素养而被要求。但是,今后每个一线的技 术人员和研究者都会被要求用这样的视角看问题。这是基于以下两点理由。 首先,是提出基于自身技术的复合,向实现创新方案进行挑战的机会非常 重要。有时候根据情况不一定只是技术上的复合,而是还要用自己专攻领域的 技术去置换其他领域的技术,发动一场技术间相互竞争的战争,这样使得胜算 越来越大。 CD 开发项目结束后开始的 DAT(Digital Audio Tape-recorder)项目是融合了 光技术的磁带记录技术,这是向没有录音功能的 CD

15、发起的挑战。想必不久的 将来能够录音的 CD 应该会广泛地普及。这样意义重大的技术整合也将变为产 生出创造性成果的活力。 第二个理由是因为如果每个研究者对通过复合和融合技术来进行创造这一 做法不能形成正确的认识的话,不仅以小组为单位的创造活动难以取得进展, 整个项目都有可能失败。自己开发的技术能够得到发挥正是得益于融合了对方 的技术这种谦虚的姿态对于创造活动非常的重要。 技术人员和研究者谁都有 NIH(NOT INVENTED HERE 是我发明的)的想法, 希望不是通过团队合作,而是由个人来完成创造。这样的想法能够催生出创造 性成果的活力,必须被重视,但在这样一个技术交叉渗透的时代里,对自己

16、的 成果保持低姿态,而对集体创造的技术高度评价这种能够站在对方立场上, 并且善于协调的共同研究的姿态将愈发变得重要。 可以说当下的时代对于研究者需要具备心胸宽广、视野开阔的人格魅力的 要求已经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我在这里想说的是技术人员应该成为为了他 人什么都愿意配合的人,并且应该致力于创造出让别人也能这么想的社会氛围。最后还想再补充重要的一点。在我们迎来技术融合的时代,通过技术的融 合化和复合化,发明出什么的时候,有组织的对应推进这种创造也是十分重要 的。我认为一旦目标明确,就应该在这个目标下将各个必要的不同技术开发小 组整合在一起,然后置于一个领导者的管理之下来进行开发的做法是非常重要 的。 我所说的就是这样一套体制:大家怀有共同的价值观,用自己的技术弥补 他人技术上的不足来达成目标,从而能够分享到相互合作的喜悦。我们必须意 识到:只依靠一个人的才华去创造出什么成果的几率非常小,而一味地坚持过 去的做法同样也很难获得成果的时代已经来临了。 91 年版畅销随笔集 尼泊尔的啤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