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8105244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29.5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凉山木里中学2017_2018学年度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木里中学木里中学 2017201720182018 学年度学年度( (下下) )高中高中 20172017 级期中考试级期中考试历历 史史考试时间共 60 分钟,满分 100 分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自己的学校、姓名、班级、准考证号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填写清楚,考生考试条码由监考老师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条码粘贴处” 。2.选择题使用 2B 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填涂其它答案;非选择题用 0.5 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的对应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题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

2、卷上答题无效。3.考试结束后由监考老师将答题卡收回。第卷 选择题(共 48 分)一、选择题(本卷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时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周朝时,已慢慢发展为八个节气。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二十四节气的发展完善反映了A小农经济逐步取代奴隶经济B农业发展水平的逐步提高C中国的农业技术领先于世界D秦汉大一统王朝的形成2西周时期家庭财产方面更多是以宗族为主,强调宗族利益,但是到了秦汉时期更多强调的是个人家庭财产的私有,更注重家庭的利益。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铁器牛耕技术的发展B封建商品经济的发展

3、 C工商食官制的打破D公天下到家天下的转变3灌溉技术的发展对于农业的促进非常巨大,如果遇到大规模雨涝天气,田间大量积水并且地势低洼,沟渠无用,此时利用下面哪个工具排水更为便捷A水排B翻车C筒车D耧车4晁错复说上曰:“今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暮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责者矣。 ”材料反映了A农业生产过于落后B贪污腐败现象严重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D统治危机已经四伏5公元前 104 年,大司农系统扩大了组织机构,除增加了太仓、均输等五令丞和斡官、铁市两长丞作为属官

4、外,还有地方上以往隶属于郡国的主管仓库、农桑、水利等六十- 2 -五官长丞,都被划归大司农直接管辖。这一改变主要有助于A封建商品经济的有序发展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巩固大一统C抑制商业的发展巩固小农经济D调节商品的流通平抑市场价格6黄初二年,魏文帝罢五铢钱,使百姓以谷帛为市。至明帝世,钱废谷用既久,人间巧伪渐多,竞湿谷以要利,作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材料主要反映了A农业生产力大幅下降B商品经济正逐渐瓦解C货币的流通作用减小D人们的道德水准下滑7图 1 和图 2 主要反映了A南方社会经济的发展B统治重心的逐步南移C藩镇割据的日益强化D封建社会走向了顶峰8南北朝时期,鲜卑族牧民大量转化为个

5、体农户,但与同期的中原汉族个体农户相比,虽然播种面积更大但是总产量却更低。为此,农业专家贾思勰反复强调不要过度扩大耕种面积,要精耕细作。这表明A均田制的发展受到了阻碍B小农经济模式不适合南北朝时期 C人地矛盾尖锐导致耕作模式改变D精耕细作有利于实现农业收益的扩大 9 “唐政府改革征税制度,不以户籍及其登记内容而以土地和财产的多寡为征税依据。明洪武年间,政府进行了全国范围的土地清丈和地籍整理运动,编制鱼鳞图册,地籍与户籍彼此独立。万历年间,张居正推行一条鞭法,使身丁税与户籍相分离。 ”以上这些改革A有利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B有利于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C使农民人身依附关系逐步减弱D有利于加强农民的

6、人身依附关系10宋代以来“苏湖(常)熟,天下足”之谚的广泛流传明代中叶这种情况发生改变,农户农业经营的重点已不在种植粮食作物的“田” ,而在种植经济作物的“地” ,- 3 -有所谓“多种田不如多种地”的新的价值取向这一现象表明了A长江三角洲地区农业的衰退B农村地区经济结构缓慢转变C “苏湖”地区出现资本主义萌芽D “苏湖”地区对外贸易发展的需要11太湖地区的农业在南朝时期、五代十国时期、南宋时期有了快速的发展,发展的共同原因是A重农抑商政策的实行B粮食种子得到了改良 C政府进行了有效的改革D黄河流域人口的南迁12康乾盛世时,江南苏州等地,雇主经常会宴请雇工,并且还会逐步提高薪金待遇,这一情况反

7、映了A江南苏州地区手工业的发展B政府积极推行重农抑商政策 C农民的人身依附关系强化D苏州地区的对外贸易迅速发展13在乾隆嘉庆时期,中国江南地区的手工业者经过自己的努力赚取大量财富后,往往会购买大量土地以及通过捐买获得官职,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受传统社会结构影响B农业经营方式的落后 C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D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14表1 十九世纪20 年代至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南方沿海某乡居民生活统计表 (单位:人) 时期迁出他乡种田城镇做工或经营商业出国从事工商业18201849 年29290018501879 年721549818801911 年15601183819121939 年47307

8、7396表 1 说明了A本地区人口总数逐步增加B到城镇做工或经营的增多C列强对该地区的侵略加剧 D各地土地大量荒芜151872 年,大买办唐廷枢等人进入轮船招商局后,招商局表现十分英勇,在十多年时间里,在长江流域全面打败英美公司;1884 年,招商局被国有化后, “中国水域轮船航运业的统治地位很快消失了” 。以上材料反映了A大买办会加速中国的近代化速度B企业的独立化经营受到政府制约C国家长期主导有助于推进近代化D封建官僚与大买办利益纠纷严重 1619 世纪 70、80 年代以后,四川成都的集市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洋布、洋纱、西洋钟等洋货,这种状况表明A成都地区近代工业发展迅速B成都地区商品经济取

9、代自然经济 - 4 -C成都成为对外通商口岸D成都民众与世界市场联系渐趋密切171946 年,国民政府将原日本及汉奸势力在中国开办的面粉厂、纺织厂、卷烟厂等厂矿合并,成立相应的国有的企业公司,而且不允许私人商人赎买。这一做法反映了此时期A国民政府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加强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衰落 C政府试图缓解民族工业的困境D国家开始对工业实行统制经营18从 1949 年到 1977 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在国家的支持下,在五十年代开办农机学校并兴建农机制造厂,六七十年代又从欧洲日本引入化肥生产设备。四川地区农机、化肥使用面积明显提高。这反映出A重视农业建设并有所成果B国民经济侧重农业发展 C农业技

10、术完全依赖国外D农民个人收入显著提高19新中国成立后的十年,我国在纺织、面粉、酿造、住房等方面的投资比重不断减少,人民生活虽有所改善,但是改善幅度不大,这表明了这一时期我国A国民经济结构基本平衡B城市化进程趋于放慢 C致力于实现国家工业化D整体投资规模逐步缩小201960 年以后,中国城镇人口大幅度减少,国家财政支出降低,大量的城镇人口重新转为农村人口,这表明A国家的工业化已经实现B中央对“左”倾错误的调整C苏联农业改革的影响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211982 年的四川地区的粮食播种面积相比较于 1974 年有所下降,而油料作物、桑树果树、烟草种植面积却不断扩大,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

11、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完成B农民生产自主权的扩大 C国家取消了统购统销政策D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推动22近代以来,外来事物大大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服装方面更是如此,下面哪些时期外来服装成为当时的时尚A新中国成立初期B抗日战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3 民报刚刚发行时,每期只销 3000 份左右,半年后增至 7000 份,一年后达到 23000份,最多时销达 37000 份,创造了当时国内报纸发行量的最高记录。这一现象说明A同盟会利用新式媒介开启民智B 民报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C普通民众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D国人所办的报纸逐步打破了外国的垄断24四川成都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丝绸产地,同时也是重

12、要的丝绸交易市场,上海也是我国的进出口贸易中心,在 1885 年的时候两地市场价格的浮动基本上实现了同步。对上述现象起到关键作用的是A轮船航运业的发展B大众报业的发展 - 5 -C铁路交通业的发展D电报业的发展第卷 非选择题(共 52 分)二、非选择题(本卷共 3 小题,25 题 32 分,26 题 20 分,共 52 分)25 (32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经济结构的变动通常表现为所有制结构、产业结构等的调整。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材料三: 荣毅仁,从 20 世纪 30 年代起即投身于民族工业,成为中国拥有 20 多家纺织、印染、面粉和机械工厂的荣氏企业代表。新中国建立

13、前后的许多重要时刻,荣毅仁都对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让申新各厂的纱锭迅速转动起来支援国民经济的恢复;抗美援朝时积极捐献飞机、大炮支援前线1957 年 1 月初,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上海市市长的陈毅,受毛主席委托专程到上海为荣毅仁“助选” ,他也顺应民心当选为上海市副市长。国门开放之初,荣毅仁创办“中信”公司,被邓小平称为“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 。荣毅仁利用自己的影响力,通过海外亲友的帮助,为我国利用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做了大量工作。材料四:家庭承包责任制被广泛推广,受到广大人民的欢迎,人民的生产积极性被迅速- 6 -提高。 1982 年到 1986 年,党中央相继提高了农副产品收购价,减免农

14、业税,发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激活了长期被压抑的农村生产力。 1982 年宪法废除人民公社,重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 1998 年通过的新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对此再次予以确认。请回答:(1)读材料一图片,回答材料一图一反映了中国传统经济的何种特征?图 2 反映的现象对图 1 中的经济结构有何影响?(6 分)(2)读材料二图片请列出材料二中的五种经济成分?(10 分)(3)荣毅仁的企业发展中,在不同的阶段他可以巧妙地利用哪些有利的条件?(10 分) (4)据材料四,概括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6 分)26 (20 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中美贸易自从 1911

15、 年辛亥革命以后就开始出现大幅度增长,到 1918 年中美贸易所占贸易比重增加到了 12.77%。随着日本同中国签订“二十一条”以及“青岛惨案” 、“九一八事件”的发生,促使了中美之间各方面的关系都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了1932 年的时候中美贸易更是居于中国与其他国家贸易的第一位。沈聂林民国时期的中美贸易分析材料二 中国人喜欢美国制造的飞机、计算机、电子产品、电讯设备和石油钻探工具,这些产品以质量优异和经久耐用而享誉全球。美国进口大量的中国纺织品、服装、石油产品、各类手工工具、家用器具、药剂、家具、古董和艺术品。1981 年,中美贸易跃居 55 亿美元的顶峰,占外贸总额的 14及美国外贸总额的 3。在 1972 年到 1983 年之间,中国对美贸易始终保持着逆差,累计赤字 77 亿美元。 美国对中国纺织品进口采取的保护主义和限制美国高科技出口的做法让中国人不高兴。作为一个共产主义国家,中国受美国进出口银行一些规定的限制,如不得获得超出五千万美元的借贷。而且,中国还不享受一般特惠制的免税待遇。此外,美国关于商品产地国的原则,使中国感到受到歧视,美国对在华投资的拘谨态度也令中国方面失望。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贸易自1911 年以来快速增长的原因。(8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 1972 年至 1983 年间中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