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8095768 上传时间:2018-07-09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633.7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 4章:劳动力供给与劳动力需求的相互作用均衡的基本含义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意义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分析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供给4.14.64.54.44.34.2古典均衡的概念局部均衡:它假定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商 品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 其它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影响。一般均衡假定各种商品的供求与价格都是相互 影响,一个市场的均衡只有在其它所有市场都 达到均衡的情况下才能实现。4.1均衡的基本含义一般均衡也称为瓦尔拉斯一般均衡 上述均衡的条件是:1.价格是指导人们选择的唯一信号 2.信息是完全的 3.均衡能够瞬时完成静态分析现实既存在静态

2、分析,又存在动态分析, 还有比较静态分析。4.2.1 单一竞争性劳 动力市场的静 态均衡4.2.2 劳动力供求 变动对均衡 的影响4.2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分析4.2.3 多维竞争性 劳动力市场 的均衡(1)劳资双方是理性的,并分别追求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 大化;(2)劳资双方对他们赖以存在的劳动力市场环境具有充分 的信息,信息分布均匀,不存在信息不对称现象;(3)劳动力具有同质性,企业提供的工作机会在工作条件 及其他非货币特征方面也具有同质性;(4)劳动力市场上供需双方为数众多,并且双方均无组织 性,是工资接受者;(5)劳动力流动无制度障碍,流动成本为零。完全劳动力市场的假定条件S=f (W)

3、D=f (W) S=D W=We完全竞争条件下劳动力市场静态均衡的形成 均衡时:We为均 衡工资率,Le为均 衡就业量。此时的市场状态为 出清状态。E点为充分就业点。思考:1.在E点有失业人口吗?2.E点稳定吗?4.2.2劳动力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若某个行业市场偏好的 改变、技术水平的变化 ,带来劳动供给增加或 减少:结论:均衡工资率与供 给变动呈反方向变化; 均衡就业量与供给呈同 方向变化。1.供给变动4.2.2劳动力供求变动对均衡的影响若宏观环境或政策导向的 变化带来劳动需求增加或 减少。结论:均衡工资率与均衡 就业量均与劳动需求变动 呈同方向变化。2.需求变动4.2.2劳动力供求变动对均

4、衡的影响3.供给与需求同时变动4.2.3多维竞争性劳动力市场的均衡 我们前面的分析是单个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现实社会 中劳动力有多种划分方法:1.按年龄:青年劳动力、中年劳动力、老年劳动力2.按性别:男性与女性劳动力3.按职业:机械制造工人、建筑工人、运输工人等上述不同的劳动力构成不同的劳动力市场,因而劳动力 市场是多维的。多维劳动力市场的均衡是指在一组工资率下,两个以上的多个劳动力市场同时达到均衡。为分析多维劳动力市场均衡的条件,我们假设:(1)不同劳动力 市场除工资外的工作条件相同或具有可比性;(2)忽略掉劳动力 流动所需要的时间和成本;(3)劳动力在被考察的多个劳动力市 场之间可以自由流动

5、,没有进出障碍。初始I市场有1个 劳动力II市场有5个单 位的劳动力均衡:(2+4)均衡特征:所 有市场的出清 工资率相等( 6000)此时整个经济 产出达最大劳动力资源配 置达到最有效 率状态。4.3.1 动态均衡的基 本假定4.3.2 劳动力市场 动态均衡的 三种模型4.3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均衡4.3.3 公共部门的 劳动力市场 均衡前述分析假设由一点到另一点均衡的变化是瞬时完成的,这在现实中不真实。 放宽假设,分析由一点到另一点变化的整个过程动态分析。动态分析一种模型蛛网理论适用范围:生产周期较长的产品,对产品的供给主要由上年价格决定静态预期。对劳动力来说,劳动力的需求往往相对工资率的调

6、整较快,而供给的调整则较为缓慢,因为劳动力通常在走向工作职位时,需要接受一般的教育和相关 的职业培训进行人力资本投资。这样,形成劳动力供给的决策到执行或实现决策客观上存在一个或长或短的时 间间隔,其长度取决于教育或培训的性质或特点而定。如接受完九年义务 教育的初中毕业生,若将来想做一名高校教师,则需要至少7年以上的教育。因此,我们可以借用蛛网模型分析劳动力市场动态均衡的情况。4.3.1动态均衡的基本假定动态均衡的基本假定首先,假定形成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本期,以t表示;执行或 实现劳动力供给决策的时间为下期,以t+1表示。在t与t+1期间, 已经形成的劳动力供给决策不变。其次,假设本期的劳动

7、力需求量决定本期的工资率,分别以Dt和 Wt表示本期的需求量和本期的工资率,两者之间的关系为:Wt=f(Dt)(1)最后,假设本期的工资率(Wt)决定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以 St+1表示,即本期的工资率Wt为自变量,下期的劳动力供给量St+1 为因变量。则两者之间的关系为:St+1= f(Wt)(2)公式(1)和公式(2)是动态均衡分析的基础。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4.3.2劳动力市场 动态均衡的三种 模型劳动力市场的 动态均衡状态 与需求和供给 曲线的弹性值 有紧密联系收敛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1阶段:

8、W1,由模型设定:DL:W1=f(L1);S1=Le=f(We)而St+1=L2=f(W1)2阶段:SD,只有工资率降至W2才能实现全部就业,此时工资率低于均衡工资率 ,就业量高于均衡就业量。3阶段:工资率为W2,决定了下一期劳动 力供给量为L3。4阶段:在W2下,DS导致市场工资率上 升至W3。收敛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小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发散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大于劳动力需求弹性封闭型蛛网劳动力供给弹性等于劳动力需求弹性4.3.3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均衡如前所述,公共部门的目标往往不是追求利润最大化,进而 前面对劳动力市场均衡的分析不适用于公共部门的分析。若每个公民从一定量的公共部门雇员那里获得

9、的服务量与人 口总量的变化有关,在分析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均衡中,对 劳动力的需求量和供给量通常采用“公共部门雇员人数占总人 口比例”表示,即公共部门雇员人数的绝对量不变,人口总量 越大,每个公民实际获得的服务量就会越少,反之则增加。因此,服务水平提高,表现为公共部门对劳动需求越高,即 要求公共部门雇员人数占总人口的比例有所提高才能体现出 来。4.3.3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均衡公共部门劳动力需求曲线的位置可以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如人均家庭收入或人均财政补贴(增加,D右移)公共部门劳动力供 给曲线的位置受到的影 响因素也很多。其中公 共部门工作的特点是劳 动保障条件好,职业稳 定,因此当人们对安全

10、劳动偏好较强时,往往 会使劳动力供给曲线右 移。4.3.3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均衡若初始均衡在 (E0,W0),若工资率 提高至W1,会有 SD公共部门就会 从出现劳动力供过 于求的局面;工资 率过低,则会出现 职位空缺的局面。4.3.3公共部门劳动力市场均衡公共部门的劳动力需求曲线会受政府公共服务计划的扩大或 缩小而进行右或左的移动。公共部门的劳动力供给水平受到多因素影响,其中公共部门 相对于非公共部门工资率的水平,是影响公共部门劳动力供给的 重要因素。它也是考察社会工资关系是否合理、社会收入分配是否公平的一个重要方面。 在多数市场经济国家 ,公共部门雇员的工资水 平是参照非公共部门的工 资水

11、平确定的。 原因:后者按市场客 观规律进行;前者在很大 程度上受到立法限制和行 政干预。续在中国却是相反情况:非公共部门工资水 平往往参照公共部门(如国家机关)工 资水平来确定。 思考在这一背景下,大学毕业生择业取向 会使怎样的? 中国的市场经济改革的深入,工资收入与 企业经济效益挂钩日益完善,会有变化 吗?4.4.1 劳动力资源的 最优配置4.4.2 同质的劳动 力获得同样 的工资4.4 劳动力市场的均衡的意义4.4.3 充分就业劳动力资源的最优配置A和B是经济社会任意 两个行业,两行业统 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 了均衡,两行业的劳 动的边际产品价值相 等,即劳动的边际生 产率相等,社会获得 了

12、最大的产出水平和 劳动资源的最优分配 。那么任意两行业劳 动力市场实现均衡的 条件是所有行业劳动 力市场都实现均衡。 每个企业对劳动力需求 We=VMP劳动力市场均衡的第二个表现:同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 资,不存在任何职业、行业和 地区的工资差别。若为完全竞争市场:1.劳动者具有完备的信息2.各类流动成本为0且不存在制度性障碍3.劳动力同质4.其他劳动或工作条件完全一样当实现劳动力市场均衡时,工资率完全相同。从劳动力地区间的流动谈同 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的工资经济社会有A和B两地区构成:资本和劳动力构成差异较大A地区初始均衡工资率为Wa,B地区为Wb。从资本流动的视角去谈同 质的劳动力获得同样

13、的工资结论:同等的劳动获得同样的工资,不会因职业、行 业、地区差异而形成工资差别。 4.4.3充分就业WSDLABFCEWeW1W2自愿性失业与非自愿性失业4.5劳动力市场的非均衡分析 思考: 1.现实社会中,劳动力市场的工资率会灵 活调整吗? 2.现实社会中的劳动力市场经常处于均衡 状态吗?工资漂浮与平均主义劳动力短缺与过剩劳 动 力 市 场 非 均 衡 产 生 的 原 因自 愿 失 业 与 非 自 愿 失 业概念一:瓦尔拉斯需求是指以效用最大化为 目标的经济行为人在市场供求可以相等的情 况下,根据市场价格形成的需求。概念二:有效需求是指经济行为人在其预 算可能条件下,考虑了市场价格和他在本

14、 市场及其他市场所受到的数量限制后,为 使其效用函数最大化而形成的需求。二者区别:瓦尔拉斯需求未受数量限制,而有效需求则 受价格和数量的双重限制。劳动力市场是比较典型的非均衡市场原因第一,工资率作为劳动力的价格,具有相当 大的刚性,因为人们的消费已达到一定水平 ,要退回去习惯一种更低的生活水平是很困 难的。工资的刚性使价格机制往往不能在劳 动力市场上充分发挥作用;第二,由于劳动力需求是派生需求,所以劳 动力需求的数量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产 品市场需求的调节;第三,由于劳动是人的谋生手段,劳动力供 给除受工资调节外,还要受人的主观偏好、 财富总量和社会心理等等因素的调节。 工资率下调往往 会引

15、起社会动荡概念三:自愿性失业 是指劳动力不愿在现行工作和收入条件 下被录用自动放弃就业机会称为自愿性失业。非自愿性失业又 称“需求不足的失业”,指工人愿意接受现行工资水平与工作条 件,但仍找不到工作而形成的失业 。阅读资料:大学生自愿失业的经济学分析概念四:劳动力短缺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 劳动的初始需求大于有效需求(即能够实现 的需求),这种情形也称劳动力过度需求。WSDLABFCEWeW1W2概念五:劳动力过剩是指在劳动力市场上, 劳动力的初始供给大于有效供给,又称劳动 力过度供给。 WSDLABFCEWeW1W2概念六:工资漂浮指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中存在的自 下而上层层提高工资的倾向,以及由

16、这种倾向造成 的工资轮番上升的现象。工资漂浮和工资攀比,在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过剩普遍存在的条件下,必然导致工资收入的平均分配,即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倾向。原因在劳动力短缺与劳动力过剩并存的情况下,会造成不同劳动者的忙闲不均,这种忙闲不均 的责任不在哪个劳动者个人或集团。劳动者个人或集团之间支出劳动有多有少完全是 劳动机会不均造成的,不是哪个个人或集团资源减少或增加劳动供给的结果。在这种 情况下,如果工资分配完全以劳动支出为标准,就会引起劳动机会少的人不满。机会 不均等只好用收入均等来弥补。于是,工资收入分配的平均便自然而然的形成了。4.6.1 人口、资本存 量与均衡工资 率4.6.2 刘易斯的经 济增长模型4.6 人口、资本存量与劳动力供求4.6.3 劳动力供求 平衡的调节人口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第一:人口规模第二:人口年龄结构第三:人口城乡结构因素4.6.1人口、资本存量与均衡工资率人口规模的变化由自然增长率变化反映出来:n=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当n0,人口规模不断扩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