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送别(北校刘锦杰)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916606 上传时间:2018-07-06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3.9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亭送别(北校刘锦杰)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长亭送别(北校刘锦杰)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长亭送别(北校刘锦杰)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长亭送别(北校刘锦杰)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长亭送别(北校刘锦杰)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长亭送别(北校刘锦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亭送别(北校刘锦杰)(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 厢 记Date1西 厢 记长亭送别王实甫Date2西 厢 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1.1.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理解本文情景交融的特点。2.2.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理解本文运用多种修辞方法融古代诗 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词和民间口语为一体的语言特色。3.3.分析崔莺莺的人物形象。分析崔莺莺的人物形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Date3西 厢 记王实甫(约12601336),名德信,大都( 今北京)人,元代著名

2、杂剧作者。关于他生平 情况的历史记载很少,主要创作活动大约在 元成宗元贞、大德年间(1295年1307年 ),这正是元杂剧的鼎盛时期。王实甫早年曾经为官,宦途坎坷,他常 在演出杂剧及歌舞的游艺场所出入,是个不 为封建礼法所拘、与倡优(当时的演员)有 密切交往的文人。晚年弃官归隐,过着吟风 弄月,纵游园林的生活。一、王实甫与西厢记Date4西 厢 记王实甫的杂剧如今仅存西 厢记、破窑记和丽春堂 等。其中最著名的西厢记 ,是王实甫的代表作,在元代和 明代就为人推重,被称为杂剧之 冠。 Date5西 厢 记西厢记的故事来源于唐元稹的传奇莺莺传 (又名会真记)。小说叙述唐贞元年间寄居蒲州 普救寺的少女

3、崔莺莺和书生张生恋爱、终被遗弃的悲 剧故事。莺莺的悲剧形象概括了中国历史上受封建礼 教约束和被轻薄少年遗弃的善良少女的共同命运。宋、金对峙时期,南戏里出现张珙西厢记, 没有流传。北方出现的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一 般称为董西厢。它在主题思想、故事情节、人物 性格等方面,都已经越出了莺莺传的窠臼,为后 来王实甫西厢记的创作提供了新的基础。二、西厢记的形成王实甫西厢记全名为崔莺莺待月西厢记 ,共5本21折。Date6西 厢 记唐元稹莺莺传 (亦名会真记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 (亦名董西厢) 元王实甫西厢记 (亦名王西厢)Date7西 厢 记西厢记和以前的西厢记诸 宫调等相比,在思想上更趋深刻 。它

4、正面提出了“愿天下有情的都 成了眷属”的主张,具有更鲜明的 反封建礼教和封建婚姻制度的主题 。Date8西 厢 记有人说有人说:“ :“长亭送别长亭送别是一卷情是一卷情景交融的别离图景交融的别离图。” ”这幅图由几个画这幅图由几个画面组成?请为这些画面拟个小标题面组成?请为这些画面拟个小标题。?Date9西 厢 记赶赴长亭Date10西 厢 记长亭饯别Date11西 厢 记临别叮嘱Date12西 厢 记长亭别后Date13西 厢 记理清剧情结构 第一部分(“夫人、长老上”“素与我恓恓惶惶的寄”): 赶赴长亭。表现崔莺莺为离别而愁苦怨恨的心境。第二部分(“做到见夫人科”“专听春雷第一声”): 长

5、亭饯别。主要刻画崔莺莺、张生二人缠绵依恋而又 无可奈何的情态、心理,突出崔莺莺珍重爱情而轻视 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第三部分(“四边静霎时间杯盘狼藉”“小生就此拜辞”): 临别叮嘱。主要表现崔莺莺对张生的关心和担心。第四部分(“一煞青山隔送行”结尾):长亭别后。描写 崔莺莺目送张生依依难舍的情景和离别后的痛苦。Date14西 厢 记莺莺 封建礼教的叛逆者 重爱情,轻功名 追求真挚自由的爱情莺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 (莺莺的性格特点是什么?)Date15西 厢 记哪些地方突出表现了她珍重爱情、鄙 弃功名利禄的思想感情?【幺篇】:“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

6、利,拆鸳鸯在两 下里。” 科白:“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二煞】:“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 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我这里青鸾有信 频须寄,你却休金榜无名誓不归。” Date16西 厢 记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Date17西 厢 记赶赴长亭研讨课文研讨课文 Date18西 厢 记结尾两句莺莺自问自答。用 夸张手法表现了崔莺莺因张生即 将远离而无限感伤的心境。“染”和“醉”,融入了离人的 痛苦之情,使萧瑟的秋景更蒙上 忧伤的色彩;“泪”字,让情景交融在一起 ,一片泪眼迷蒙。【端正好端正好】碧云天,碧云天,黄花地,黄花地,西风紧,西风紧,北雁南飞。北雁

7、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总是离人泪。前五句,一句一景,点染了 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 图画:蓝天白云,黄花满地 ,西风凄紧,北雁南飞,霜 林染红。以一组具有深秋时 节特征的景物,组成黯然销 魂的凄美意境,衬托出莺莺 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心 情。选取了哪些意象 ?艺术效果如何?赏析Date19西 厢 记一曲【端正好】,诗意浓郁,哀 愁绵长,通晓流畅和秀丽华美相互统 一,堪称“情景交融”的元曲绝唱: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一在意象的组合,典雅华美 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一在情感的抒发,委婉含蓄 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一在动词的运用,恰到好处因景生情Date20西

8、厢 记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 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 斜阳外。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 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 相思泪。端正好一曲是化用谁的诗词?你能说出 原作吗?Date21西 厢 记【滚绣球】 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 。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 挂住斜晖。马儿迍迍 的行,车儿 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 题儿又早别离。听得道一声“去 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 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恨 恨恨Date22滚绣球1、恨归去得疾2、恨不倩疏林挂住 斜晖3、此恨谁知直 抒 胸 臆由情及景衣带渐带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依恋惜别Date23

9、西 厢 记夸张手法表现了在感情的折磨下的莺 莺身心交瘁。松了金钏,减了玉肌Date24西 厢 记【叨叨令】中采用了什么修辞手 法?几个叠词?这种手法和这些叠 词的运用有何艺术效果?排比,叠词,反复。排比和叠词的运用使音韵和谐, 回环流转,产生了“一唱三叹”的 艺术效果。Date25西 厢 记长亭饯别Date26西 厢 记【脱布衫】中也有环境描 写,这里有何作用? 渲染莺莺内心因离别而 产生的惆怅凄凉之情。Date27西 厢 记“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一句 采用了什么手法?与李清照的哪一诗 句所表情意手法相同?夸张手法,意思是说因为离 愁别恨而消瘦了;与李清照的“莫道不销魂,帘 卷西风,人比黄

10、花瘦”同。【幺篇幺篇】Date28西 厢 记“但得一个并 头莲,煞强如 状元及第”, 表现了崔莺莺 怎样的思想感 情? 重爱情 轻功利Date29西 厢 记【满庭芳】中用了几个典故? 其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举案齐眉:表现崔莺莺 张生的体贴之心。 “望夫石”:表现崔莺莺 对张生的爱之深切。Date30西 厢 记【朝天子】“蜗角虚名,蝇头微利 ”这个典故出于何处?用此典故表 明了怎样的意思?语出庄子。表明了对功名利禄的蔑视和痛 恨态度。Date31西 厢 记长亭分别Date32西 厢 记怎样理解耍孩儿中的典故?“红泪”借王嘉拾遗记的典故,司马 青衫借白居易琵琶行的典故,表现主人 公因离别而生的伤

11、心之情。“伯劳飞去燕西归”则用牛郎织女的典 故表现两人缠绵难舍的心情。(乐府诗集杂曲歌辞八东飞伯劳 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后以劳燕分飞比喻夫妻别离。)Date33西 厢 记五煞表明了主人公怎样 的心情? 对张生的生活的关心, 千叮万嘱,真情自现。Date34西 厢 记二煞中所用是几个典故? 这些典故的作用是什么?其作用是表明崔莺莺对 张生的担心。 Date35西 厢 记【一煞】此曲写了哪些意象?创设了 怎样的意境?(思路:1、 意象?2、描写了怎样的一幅画面?创 设了怎样的意境?)Date36西 厢 记这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 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 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

12、面,和【 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 围更加萧瑟凄凉。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 景,情景交融,生动展现了莺莺离 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Date37西 厢 记【一煞】写“别愁”,使用了“青山”、“古道”、“夕阳”、“ 烟霭”四种意象,试从唐诗宋词中找出有关“愁”的诗句。青山: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题稚川山水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离别情?林逋长相思吴山青古道: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千里断肠,关山古道,回首高城似天杏。赵企感皇恩别情夕阳:秋草独行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刘长卿长沙王贾宜 宅斜阳外,寒鸦点点,流水绕孤村。秦观满庭芳山抹微云烟霭:日暮乡关何处是?烟

13、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柳永雨霖铃Date38西 厢 记收尾中写残照其含义是什么?以“残照”表现内 心的怅惘失意之情 。 Date39西 厢 记长亭送别最后一句“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 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李后主虞美人中的“问 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秦观江城 子中“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李清照 武陵春中“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将抽象的感情化为具体的物象,饶有新意 ,各具特色。李煜将愁变成了水,秦观又将愁 变成随水而流的东西,李清照又将愁搬上了船 ,王实甫则把愁装在了车上。都很自然贴切, 不着痕迹,且意

14、境完整。 Date40西 厢 记本折的戏剧冲突:集中在对科举功名的态度上。Date41西 厢 记主题这一折通过张生、莺莺离 别情景的描写,表现了张生 莺莺之间真挚的爱情,突出 了莺莺的叛逆性格,强化了 全剧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 建礼教的主题。 Date42西 厢 记元杂剧四大家: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 元杂剧四大悲剧:窦娥冤(关汉卿)、汉宫秋(马致远)、 梧桐雨(白朴)、赵氏孤儿(纪君祥)。 元杂剧四大爱情剧:拜月亭(关汉卿)、西厢记(王实甫)、 墙头马上(白朴)、倩女离魂(郑光祖) 。Date43西 厢 记作业:1、做自主学习丛书。2、背诵四支曲子:“端正好 ”“滚绣球”“一煞”“收尾”。Date44西 厢 记送 别 李叔同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Date45西 厢 记Date46西 厢 记Date47西 厢 记Date48西 厢 记Date49西 厢 记Date50西 厢 记Date51西 厢 记Date52西 厢 记Date53西 厢 记Date54西 厢 记Date55西 厢 记Date5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