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839162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PT 页数:102 大小:845.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_第1页
第1页 / 共102页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_第2页
第2页 / 共102页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_第3页
第3页 / 共102页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_第4页
第4页 / 共102页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_第5页
第5页 / 共10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10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1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风格型第四种模式 炼 字 型 第五种模式 一词领全诗型第六种模式 情感、主旨型第九种模式 比较评价题型第八种模式 评价题型 第七种模式 分析形象型Date2综观近几年的高考诗歌鉴赏试题,有两个 特点非常明显:一是试题切入角度小,但以 对全诗的理解为基础,且离不开景、情、境 ;二是文字浅易,抒发的是人之常情,如山 水情、故园情、别离情等。考生一般对考点 比较熟悉,能比较轻松地读懂诗歌,但答题 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 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 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答题自

2、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 案。就古诗鉴赏题而言,大体上可归纳出九 种问答模式 Date3第一种模式 分析意境型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所谓意 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 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它包括景 、情、境三个方面。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 Date4答题步骤: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考生 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 想像加以再创造,语

3、言力求优美。 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一般用两个双 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 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 点和情调。 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 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答案分三步完成:描绘形象图景概括图景特 点剖析作者感情。 Date5典例分析2009年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 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 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 ,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 新红叶无个人瞧”描

4、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 什么样感情?并简要分析。 解答通过“白鸟”、“绿水”、“嫩黄花”、“新红 叶”等描绘了初秋景色(结合意象,描绘图景, 简要概括)。又通过“飘飘”、“滔滔”、“有些蝶 飞”、“无个人瞧”等表达了因昔盛今衰引发了冷 寂落寞之情(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Date6第二种模式 分析技巧型提问方式: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 术手法,或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 情感的?有何效果?解答分析:表现手法是诗人用以抒发感情 的手段方法,要准确答题,必须熟悉常用 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 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Date7抒情手法

5、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 雨初歇”;情景交融;寓情于景;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 一般是咏物诗;用典抒情;借物抒情;借古讽今。Date8描写手法主要有: (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干 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静衬,如“明 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寂衬,如“月出惊山 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 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 (2)联想和想像,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 ,碧草见罗裙”。(3)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 闲田,农夫皆

6、饿死”。 (4)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 (5)写景的层次感或视角的变化,也即从远到近 ,从高到低空间顺序等 (6)渲染 Date9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 (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 淑女,君子好逑”。先言它物引起所咏之 物。 (2)比喻。(3)拟人。(4)夸张。 (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 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 。 (7)对比。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 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 语等。Date10答题步骤:(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2)结合诗句阐释这种手法。 (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 的感情。 Date11典型

7、分析2009年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元舒頔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 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注五色臂丝:荆楚风俗,端午节以五彩丝系臂 。沅湘:沅水和湘水。湘水支流中有汨罗江。 这首词最突出的表现手法是什么?请分别结合 上阕和下阕作简要分析。 解答:手法:对比(或反衬)(指出何 种手法)。简析:上阕中众人的繁忙喜庆 和作者的独自惆怅形成对比;下阕中世俗 对屈原的不理解和作者读离骚的深切 感伤形成对比(作者如何运用这种手法)。Date12 (10年山东卷) 14.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问题。(8分)

8、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适逢 商风起,羽翼自摧藏。一去昆仑西,何时复 回翔。但恨处非位,怆悢使心伤。 注商风:秋风。 怆悢(ling):悲伤 。 (1)诗中“清朝饮醴泉,日夕栖山冈。高鸣彻 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体现了“凤凰”怎样的品 性?(3分) (2)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 了怎样的情感?请作简要分析。(5分)Date13 (1)参考答案:品行高洁,志向远 大,才能出众。 (2)参考答案:托物言志(或比兴 、象征)。以凤凰自喻,抒发了诗人 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遇、壮 志难酬的悲伤。Date

9、14(10年安徽卷) 岁暮 唐杜甫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烟尘犯雪岭, 鼓角动江城。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济时敢爱死?寂 寞壮心惊!注本诗作于唐代宗广德元年(763)末,时杜 甫客居阆州(今四川阆中)。雪岭:又名雪山, 在成都(今四川成都)西。雪岭临近松州、维州、 保州(均在今四川成都西北),杜甫作本诗时,三 州已被吐蕃攻占。1诗人为什么会发出“寂寞壮心惊”的感慨?请 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2这首诗使用了多种表达技巧,请举出两种 并作赏析。(4分)Date15 1、【试题答案】边境发生战争,时局艰危, 朝中无人为国分忧;岁末暮年,漂泊异乡, 政治上被冷落,孤独寂寞;诗人崇高的责任 感、

10、强烈的爱国感情与其艰难的处境,报国 愿望难以实现形成巨大反差。 2、【试题答案】 借代,如“烟尘”代边境战争;与后文“鼓角” 相应,从视角和听觉两方面突出了战争的紧 张,渲染了时局的艰危。用典,如,“请缨” ,典出汉书.终军传;在诗句中暗示朝中 无人为国分忧,借以表达诗人对国事的深深 忧虑。Date16第三种模式 分析语言风格型提问方式: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或 : 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解答分析: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 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 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词一般有: 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 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

11、、雄浑豪放、笔 调婉约、简练生动Date17诗歌语言风格常用诗歌语言风格常用 界定词语界定词语清新清新 平淡平淡 绚丽绚丽明快明快 含蓄 含蓄 自然自然Date18(1 1)清新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大部分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的诗相对比较清新。而陶潜的诗特点不乏清新,但主体风格是平淡。“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清新淡雅像一朵别具风采的小花 Date19(2 2)平淡)平淡又称质朴,其特点是又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 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 切深刻,又平易近人。平淡不等于。平淡不

12、等于简简简简陋和陋和寒寒伧伧伧伧,它是用,它是用语语语语上的返璞上的返璞归归归归真,体真,体现现现现了了 诗诗诗诗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人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诗诗诗诗,李煜的,李煜的词词词词 。“ “采菊采菊东篱东篱东篱东篱 下,悠然下,悠然见见见见南山。山气日夕佳,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飞鸟飞鸟飞鸟 相与相与还还还还。” ” 平淡质朴像一条静静流淌的小溪 Date20(3 3)绚丽)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色彩, 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明净绚丽像一株静静开放的牡丹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李商隐锦瑟Date21(4 4)明快)明快其特点是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

13、泼辣 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明白晓畅像一杯透明洁净的矿泉水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ate22( (5 5)含蓄)含蓄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 述,而是曲曲折折的倾诉,言在此而意在 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 体味。如杜牧的绝句,李清照的词。 委婉含蓄像一位怀春的名门淑女Date23(6 6)自然)自然即不加雕饰的率真朴素的语言,多用口语,较少炼字,读来平白如话,自然生动,韵味无穷。朴素自然像一池雨后出水的芙蓉如李白诗歌的语言, “青天有月来几 时?我今停杯一问之。”(把酒问月)“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古朗 月行)都是脍炙人口

14、的名句。Date24诗歌的个人风格类 陶渊明的朴素自然 杜甫的沉郁顿挫 白居易的通俗易懂 李白的豪迈飘逸 王昌龄的雄健高昂 杜牧的清健俊爽 李商隐的朦胧隐晦 王维的诗画一体 温庭筠的绮丽香艳 高适的悲壮苍凉 李清照的缠绵悱恻 陆游的悲壮爱国Date25答题步骤:(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Date26典型例题 观祈雨 (唐)李约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朱门几处 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问:这首诗在语言特色上有什么突出的特色? 试作简要的赏析。 【答案】(步骤一)语言含蓄,极具讽刺性。 (步骤二)第一句中的“桑

15、无叶”、“土生烟” ,景中带情,含蓄地抒发了农民盼春雨心忧如 焚的感情。第四句写朱门心忧春阴(雨)使管 弦受潮而影响其享乐。(步骤三)一样“忧”,两样情,诗人的同情 和愤慨渗透其间,溢于诗外。Date27春 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此诗语言特点是平实自然,口语化。“黄 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平实质朴的语 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 夫的美梦,这样就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 丈夫的思念之情。Date28长干曲四首(其一) 崔颢 “君家何处住?妾住在横塘。” 停舟暂借问,或恐是同乡。 问:品评这首诗歌语言上的特色。(4分)这首诗歌的的语言朴素自然,明快清新, 有如民歌。 (步骤一)何处住,在横塘,通 过自问自答的对话形式,采用朴素的口头 语言,不加雕琢。 (步骤二)烘托出一个朴 素率真的船家女形象。 (步骤三)Date29(2008年高考北京卷) 酬王处士九日见怀之作 顾炎武是日惊秋老,相望各一涯。离怀销浊酒,愁眼见 黄花。 天地存肝胆,江山阅鬓华。多蒙千里讯,逐客 已无家。注释:顾炎武,明清之际著名学者,诗人。明 末,投身反宦官、权贵斗争。清兵南下,参加 人民抗清起义。入清后,多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