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门红茶风光不再

上传人:lizhe****0001 文档编号:47829805 上传时间:2018-07-05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2.8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祁门红茶风光不再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祁门红茶风光不再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祁门红茶风光不再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祁门红茶风光不再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祁门红茶风光不再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祁门红茶风光不再》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祁门红茶风光不再(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8 PHOTO CHINA遗产影像Heritage Image2010年春天, 我专程去曾经风靡世界的安徽省黄山市祁门茶厂采风。 万万没有料到, 却见到了另一番令人十分痛心的景象: 许多人正在拆当年的初制车间, 工人们正在用电焊枪切割着当年苏联老大哥支援的茶叶萎凋机面对种种情景, 我胸中澎湃难过不已。祁门红茶, 在中国茶叶史上曾留下了辉煌的一页。 1915年, 中国茶史上发生了一件里程碑式的大事, 北洋政府在祁门创立了中国第一家茶叶研究机构; 1915年春天, 祁红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一举夺得金奖; 1934年, 为振兴祁红 (祁门红茶的简称) , 被称为当代茶圣的吴觉农先生亲赴祁门担

2、任改良厂的厂长。 此后中国近代史上几乎所有著名茶叶专家都曾奔赴祁门, 为祁红振兴而拼搏奋斗, 其中以胡浩川、 庄晚芳最为著名。 如今在梅城 (潜山县) , 仍能看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茶叶专家工作时留下的历史遗迹。这里曾是中国最大的红茶厂 , 有着2万多平方米的厂房, 生产设备约祁门红茶 风光不再 摄影 撰文/张建平于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全部从国外进口。2010年元月22日, 我应法国“中国之家”的邀请, 到法国巴黎左岸文化聚集区举办为期两个月的“徽州面孔”摄影展, 并专程到法国左岸茶馆中找到了真正的祁门红茶。 法国的茶叶经销商非常自豪地告诉我, 他们还保留着祁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红茶。 当他们得

3、知我是来自祁红的故乡时, 向我伸出了大拇指。祁红作为中国茶叶的骄傲品牌, 是几代人心血和汗水的结晶。1979年邓小平视察黄山时, 就曾赞叹道“你们祁红世界有名” 。2000年, 我曾为祁门县政府编辑过一本画册, 名为 中国红茶之乡祁门 , 当时生产的繁荣景象让我为祁红感到非常自豪,如今见到此情此景我怎么也不能接受。 我向留守的管理人员打听情况, 他们告诉我, 这些生产祁红的老设备, 现已被切割成废铁, 以一块三毛钱一斤的价格卖给了废品收购公司, 一台当年价值数万元的设备, 也只能卖到七八千块钱, 且大部分设备已被拆卸一空。被切割的萎凋机 2010年5月中国摄影家 1091) 1930年祁门茶叶

4、改良厂胡浩川厂长出国考察 2) 1950年筛选毛茶的工人 3) 祁门茶厂近50年的印鉴 4) 祁门茶厂民国时用的沙漏和天平等 5) “祁山牌” 祁门红茶 1999年11月 6) 真正的祁红有金色边 2000年摄 7) 1999年祁门茶厂大院1)2)4)3)5)6)7)110 PHOTO CHINA遗产影像Heritage Image中国最大、 年产20万担的祁红精制车间 2010年揉捻车间大部份设备已被卖 2010年5月中国摄影家 111我不甘心祁门茶厂就这样逝去, 试图在百度上寻找祁门茶厂是如何走到今日如此拐点的。 我还真看到了2005年10月的一篇报道: “正当祁门茶厂举步维艰之时, 今年

5、3月, 嵊州 “大鹏茶业” 入主祁门茶厂 , 并以2520万元竞得“祁山”商标的使用权。 国内企业频频被外企收购时, “大鹏茶业”强势收购老字号 “祁门红茶” , 沿用老字号原料生产基地和产品制造流程, 很好地保护了国内老品牌的传统和本源性, 也为国内品牌的市场生命力和竞争力树立了一面新的旗帜, 扭转了外资企业风卷残云的收购风潮”五年后的今天, 我没有看到大嵊人所预期的祁门茶厂的辉煌, 如今这块地盘据说要变成房地产开发项目。 我打电话给当地政府的负责同志, 这位同志称不知道这件事。 祁门茶厂面临如此境遇我始料未及, 虽然如今祁门县仍然有十几个小厂在生产各自品牌的祁门红茶, 但距离当年在国际市场

6、上叫得十分响亮的“祁山”牌祁门红茶差距甚远。2010年6月9日, 我在黄山市政府所在地的屯溪幸会吴觉农先生的孙女吴宁女士。 这位从海外归来的学者, 曾多次回到祁门, 造访爷爷工作过的地方。 她告诉我, 按照爷爷留下的文字、 老照片,她找到了爷爷早年工作过的茶厂现在的祁门县委会老宅。 她十分担忧这些老房子会被拆掉。 她告诉我, 从爷爷的日记中得知,当代中国所有的茶叶专家几乎都有在祁门工作的经历, 如果当地政府用心的话, 祁门建成中国一流的茶叶博物馆是不成问题的, 且她本人愿意提供最大的帮助。 她不无担忧地告诉我, 如果对这些遗存不加以保护, 祁红所丢失的不仅仅是品牌, 而是祁红历史, 当然也是中

7、国近代的茶叶史。包装车间 1999年2004年精制车间生产进度表精制车间 1999年112 PHOTO CHINA遗产影像Heritage Image上世纪50年代 苏联进口茶叶 萎凋机车间完 全被切割中国摄影家 113编后祁门红茶 风光不再 这篇稿件编好尚未刊出时, 我们接到了作者张建平的来信, 他说, 他把将要刊出这篇稿件的事告知了当地政府, 即祁门县委县政府, 县领导班子一行立即着手研究此事, 并做出了积极回应, 还就此事的研究结果以书面形式回复了张建平, 现将回复全文照登如下。关于 “祁门茶厂” 有关情况的回复2004年, 祁门茶厂按照国有资产处置管理办法, 对祁门茶厂进行改制, 挂牌

8、出让给浙江大嵊公司。祁门茶厂现有行为属企业个人行为, 祁门县委县政府在得知张建平先生反映情况后, 立即责成祁门县农委、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对企业现有行为进行制止, 并对祁红茶厂尚未处置的茶叶设备进行收购保护, 把原茶厂一百枚公章等历史实物资料移交给县博物馆。 县委县政府已开始着手考虑筹建祁红博物馆, 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祁红” 进行保护。对此, 感谢中国摄影家杂志对祁红的关注。作者张建平说, 他对县委县政府的诚恳态度非常感动, 这也使得他多日来痛绞的心稍加平复。 他认为, 报道、 刊出、 让更多的人知晓此事都不是最终目的, 唯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和保存, 我们不能做历史的罪人。其实, 这也是本刊报道此事的初衷。 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当地政府态度的转变, 看到了中国社会在经济转轨变型时期文化所焕发出的独特魅力与力量。 同时我们也更加深切地体会到了摄影作为一种工具和手段, 在其特殊的视觉建构中, 记录当下, 关注现实, 感知本体, 释怀情志的巨大作用。 摄影师张建平深谙摄影的真谛, 他镜头中那博大、 厚重、 深沉且婆娑迷离地从远古走来的徽州, 带给了我们无限的遐想并钩沉着历史的积淀, 而现实的残破出镜亦带给我们深深的思索。本刊将继续关注该事件的发展状况。精制车间 2010年责任编辑/杨立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