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37995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三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6课我们的中华文化随堂训练新人教版必修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 2019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 3 配套试卷含答案1我们的中华文化我们的中华文化1四大发明是中国古代先民为世界留下的一串光耀的足迹。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关于科学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导学号 60922374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 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 其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最重要因素ABCD解析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特点,长期处在世界的前列,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

2、体现,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具有独特的作用,排除;选项说法错误,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不是最重要因素,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B。2目前,我国重点保护和发展人口较少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代表性项目,如高山族的拉手舞,布朗族的弹唱、蜂桶鼓舞,怒族的达比亚舞、仙女节,毛南族的打猴鼓舞、花竹帽编织技艺、肥套材料从个侧面表明( D )导学号 60922375中华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异彩纷呈 中华文化呈现着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 我国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 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ABCD解析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

3、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着多种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兄弟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出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D。3一组关于“中国字,你真好看!”的组图刷爆朋友圈(如图)。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 ( A )导学号 60922376人教版 2019 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必修 3 配套试卷含答案2汉字是中华文化的基本载体 汉字

4、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 汉字出现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汉字一直以来为中华各民族所通用ABCD解析 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文字的发明,使人类文明得以传承,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汉字为书写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今天为中华各族人民所通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标志,故选项符合题意;选项说法错误,文字标志着人类进入文明时代,排除;选项说法不符合实际,排除。故本题答案选 A。4胡同、特色小吃以及京剧等,都是“老北京”文化的标志。然而,这些文化并非北京土生土长的文化。导学号 60922377胡同是蒙古人入主中原的产物,蒙古族建立元朝政权后,带来的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原汉文化相互冲击碰撞

5、,形成了新型中华文化。老北京小吃深受满族、回族饮食影响,据考证,焦圈、豌豆黄、肉末烧饼等,都是从清宫御膳房流入民间的;历史上大量阿拉伯人、波斯人东迁中国,伊斯兰清真食品也随之传入北京。清朝乾隆皇帝喜欢听戏,吸引了四大徽班进京,他们与湖北汉调艺人合作,融入昆曲、秦腔等剧种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1)结合上述材料分析中华文化的特点及其意义。(2)上述老北京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我们今天发展中华文化有哪些启示? 答案 (1)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即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 这种文化的包容性,有利于与其他民族文化在和睦的关系中交流,增强对自身文化的认同和对其他民族文化的理解。(2)老北京文化是在实践基础上,多种文化相互交融、创新发展的结果。发展中华文化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增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要立足实践,包容互鉴,不断推动文化的创新。 解析 第(1)问,审读材料可知,北京文化是对其他民族文化兼收并蓄的结果,说明中华文化具有特有的包容性。然后依据教材知识说明文化包容性的意义即可。第(2)问,根据中华文化包容性的内涵,结合材料说明如何做到求同存异和兼收并蓄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