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

上传人:Bod****ee 文档编号:47637164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5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版高考生物二轮专题限时集训专题九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含解析(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1专题限时集训专题限时集训(九九)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调节(限时:40 分钟)(对应学生用书第 141 页)一、选择题1下列有关神经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突触后神经元不具有合成神经递质的能力B与神经元相连接的肌肉只能是反射弧结构的感受器C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膜对 K的通透性增大D突触后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C 突触后神经元可以和肌肉或者腺体构成突触,可以合成神经递质,A 错误;与神经元相连接的肌肉只能是反射弧结构的效应器的一部分(效应器是运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和腺体),B 错误;神经细胞静息时细胞

2、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C 正确;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 错误。2当脊椎动物一侧肢体受到伤害性刺激时,可反射引起受刺激侧肢体关节的屈肌收缩、伸肌舒张,这一反射称为屈肌反射。下图表示相关反射弧,a、b、c、d 表示不同神经元,其中只有神经元 d 为抑制性神经元,为相关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元 a 为传入神经的神经元,b、c 为效应器B神经元 d 的基本结构和 a、b、c 不同,所以功能也不同C神经元 a 在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抑制性递质D神经元 a 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 b,仅对伸肌有效应D 神经元 a 上有神经节,说明这是反射弧的传入神经,

3、效应器是由传出神经(神经元 b、c)的神经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本题中是伸肌和屈肌)2018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2构成的,A 错误;d 也为神经细胞,所以基本结构和其他神经元的相同,B错误;由题干信息知,只有神经元 d 为抑制性神经元释放抑制性递质,故神经元 a 在处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递质,C 错误;据图判断,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通过组织液作用于突触后膜,图中神经元 a 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 b,仅对伸肌有效应,D 正确。3(2017河北省唐山市高三三模)下图甲、乙、丙是三个电流计,a 点位于乙电流计两极的中央。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刺激 b 处,电流计甲和乙的

4、指针仍指向中央B刺激 a 处,三个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是甲和丙C与兴奋在神经元上传导有关的物质主要有 Na和 KD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有关的物质主要有神经递质和突触后膜上的受体A 刺激 b 处时,由兴奋在神经元之间单向传递的特点可知,兴奋无法传至甲、乙电流计所连的前一个神经元,因此前一个神经元不产生兴奋,即处于静息电位。乙电流计的指针仍指向中央,而甲电流计两极分别连接神经纤维膜的内外侧,则其指针偏离中央,由此判断 A 错误。4(2016海南高考)下列有关促胰液素和胰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 【导学号:92624035】A盐酸进入小肠可促进促胰液素的产生B胰腺分泌的胰液进入小肠能消化食物C促胰

5、液素可经血液到胰腺D盐酸引起胰腺分泌胰液的过程不包含体液调节D 盐酸为一类化学物质,其刺激小肠黏膜分泌促胰液素,从而引起胰腺分泌胰液,这个调节过程称为体液调节。5如图是对甲状腺分泌活动的调节示意图(a、b、c 代表激素)。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2018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3A结构乙表示垂体B激素 a 为促甲状腺激素C甲状腺细胞是激素 b 的靶细胞D激素 c 含量过高时会抑制甲分泌激素 aB 由图可知:结构乙表示垂体,A 正确;激素 a 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 错误;激素 b 是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细胞是激素 b 的靶细胞,C 正确;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

6、和垂体的分泌活动,D 正确。6下图为人胃部活动的有关调节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促进胃幽门黏膜细胞分泌胃泌素的调节是神经体液调节B胃酸可以杀死胃内的大多数细菌,属于非特异性免疫C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可能不作用于神经元D在神经纤维的两点同时刺激,在这两点的中点处兴奋会抵消A 由图可知,当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胃幽门黏膜细胞,使其分泌胃泌素,此调节方式为神经调节,A 错误。7(2017银川市高三二模)下列关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可产生渴觉B发生膝跳反射时,兴奋在反射弧中是双向传导的C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通过协

7、同作用调节人体血糖浓度D神经冲动通过突触传递时,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下丘脑中有渗透压感受器,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时,在大脑皮层可产生渴觉,A 错误;由于神经递质只存在于突触小体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使下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因此兴奋在神2018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4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是单向的,B 错误;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胰高血糖素具有升高血糖的作用,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通过拮抗作用调节人体血糖浓度,C 错误;神经冲动通过突触传递时,神经递质作为信息分子,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突触后膜发生电位的变化,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D 正确。8对健康

8、高等动物个体进行如下处理,对其功能的影响正确的是( )选项处理措施对功能的影响A切除胸腺体液免疫全部丧失B对某反射弧仅破坏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C注射乙肝病毒外壳蛋白产生大量效应 T 细胞并导致细胞裂解D使下丘脑产生损伤言语活动功能障碍B 切除胸腺后,不能产生 T 细胞,细胞免疫丧失,体液免疫部分丧失,A错误;对某反射弧仅破坏传入神经,兴奋不能传递到神经中枢,故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B 正确;注射乙肝病毒外壳蛋白,会刺激 B 细胞形成浆细胞,并产生抗体,C 错误;下丘脑产生损伤,言语活动功能不会受到影响,因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D 错误。二、非选择题9肺牵张反射是调

9、节呼吸的反射之一,图(a)为肺牵张反射示意图。该反射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深吸气后肺扩张,感受器兴奋,神经冲动经传入神经传入脑干,抑制吸气,引起呼气。2018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5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 a、b、c、d 是反射弧的组成部分,a 是_,b 是_,c 是_,d 是_。(2)人体要屏住呼吸必须受到图(a)中_的调控。(3)图(a)中神经元和之间形成的突触放大后的突触如图(b)所示中,突触小体是神经元的_(填“轴突” “树突”或“细胞体”)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位于神经元的_(填“轴突” “树突”或“细胞体”)。【解析】 理解反射弧的组成是解题的关键。由图(a)及题干

10、描述可知,该反射弧的感受器位于肺中,感受器接受刺激产生兴奋后,神经冲动沿传入神经(b)传导到脑干中的神经中枢(a),再沿传出神经(c)传到效应器(d),引起呼吸肌收缩,产生深吸气动作使肺扩张(引起呼气)。人体屏住呼吸是由大脑皮层参与的有意识的活动。图(b)中的突触小体是由上一神经元的轴突末端膨大形成的,突触后膜是下一神经元的细胞体,形成了轴突胞体型突触。【答案】 (1)神经中枢 传入神经 传出神经 效应器 (2)大脑皮层 (3)轴突 细胞体10(2017江西省临川一中高三摸底)褪黑素是哺乳动物和人类的松果体产生的一种内源激素,其分泌有昼夜节律,晚上分泌得多,白天分泌得少,具有调整睡眠的作用。如

11、图所示对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请回答下列问题:(1)结合图中信息可知褪黑素的分泌是由反射活动产生的结果,此反射弧的效应器是_,调节生物钟的中枢是_。(2)褪黑素由松果体分泌后,经_运输到下丘脑视交叉上核,褪黑素会反过来影响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此过程中存在的调节是_。(3)有人喜欢长期熬夜玩手机或电脑,从而扰乱了生物钟,推测其原因是_。熬夜时还会导致免疫力下降,褪黑素能通过多种途径来调节免疫功能,研究2018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专题限时集训6表明在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褪黑素能_,从而影响免疫力。【解析】 (1)据图分析,光暗信号调节的反射弧中,光暗

12、信号经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把信息整合后,经传出神经作用于松果体,所以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2)褪黑素是一种内源激素,此激素调节的作用途径为体液运输。下丘脑的视交叉上核会由视网膜接收光暗信号,从而影响褪黑素的制造,而褪黑素会反过来影响下丘脑视交叉上核的活动,此过程中存在的调节是负反馈调节。(3)光周期信号通过“视网膜松果体”途径对生物钟的调控。若长期熬夜玩手机或电脑,手机或电脑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淋巴细胞中含有特异性褪黑素受体,说明褪黑素能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从而影响免疫力。【答案】 (1)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松果体 下丘脑视交叉上核(或 SCN) (2)体液

13、 (负)反馈调节(3)手机或电脑的光线抑制了褪黑素的分泌,进而影响睡眠(合理即可) (直接)作用于淋巴细胞11(2017衡水中学猜题卷)如图为下丘脑与内分泌腺之间激素调节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相关问题:(1)激素分泌后通过_运输到全身,每种激素都只能作用于特定的靶细胞是因为_。(2)若内分泌腺 X 为甲状腺,在寒冷环境中激素 C 能增加机体产热,产热原因是_。(3)若要证明激素 B 与激素 C 之间的反馈调节关系,可在离体培养的垂体组织中注射激素_(填字母),然后检测_变化来确定它们之间的调节关系。【解析】 (1)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通过体液运输,激素能与靶细胞表面的2018 版高考生物二轮复习

14、专题限时集训7特异性受体结合。(2)若内分泌腺 X 是甲状腺,则激素 C 为甲状腺激素,在寒冷条件下,甲状腺激素可促进机体骨骼肌和肝脏代谢增强产生更多热能。(3)若要证明激素 B 与激素 C 之间的反馈调节关系,必须设法检测激素 C 对垂体产生和分泌激素 B 的影响,因此检测离体培养的垂体组织在注射了激素C 后,分泌到培养基中的激素 B 的含量变化可以证明。【答案】 (1)体液(或“血液”) 靶细胞有相应的特异性受体(2)肌肉和肝脏代谢增强,加速氧化分解释放更多能量(3)C 注射前后培养环境中激素 B 的浓度12(2017潍坊中学一模预考)小白鼠是研究生命活动的常用实验动物。请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5、。(1)研究人员甲将鼠笼中暗设的电极突然通电,发现小白鼠迅速将踩住电极的前肢移开。小白鼠躲避电击的过程主要是通过_调节来完成的,该反射过程中的效应器具体是指前肢的_,两个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物质是_。(2)研究人员乙给小白鼠注射一定量的浓盐水,发现小白鼠排尿明显减少。原因是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_感受刺激产生兴奋,从而引起_分泌增多,促进水的重吸收。(3)研究人员丙尝试向健康的小白鼠注射某种病菌(灭活)溶液,期望从小白鼠的血清中提取到相应的抗体用于临床治疗,并在两星期后成功提取到抗体。从病菌进入机体到最终产生抗体的过程中,参与的免疫细胞有_(答出三种)。当血浆中抗体浓度显著降低的时候,再次注射该病菌,抗体浓度很快上升,原因是_。【解析】 (1)小鼠的前肢受到电击后,产生神经冲动,沿反射弧传到大脑皮层的有关神经中枢,将信息整合后,最终使小鼠做出躲避电击的反应,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指前肢的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的分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