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

上传人:宝路 文档编号:47570748 上传时间:2018-07-03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3.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管理创新与法治保障(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社会管理创新 与法治保障主讲:法学部 张春喜主要内容社会管理的内涵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背景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是走向法治化 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 一、社会管理的内涵 (一)社会管理的概念 社会管理通常是指以政府为主导的包括 其他社会组织和公众在内的社会管理主体 在法律、法规、政策的框架内,通过各种 方式对社会领域的各个环节进行组织、协 调、服务、监督和控制的过程。社会管理,说到底 是对人的管理和服 务,要以人民群众 利益为重,着力解 决好人民最关心最 直接最现实的利益 问题。2月19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 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二)新中国成立以来社会管理模式的

2、演变 第一阶段:19491978年的传统社会管理体制。特点:其一,执政党和政府成为社会管理的唯一主体。 其二,主要依靠政治身份来划分阶级,通过意识 形态的宣传、说教、运动式的思想改造、阶级斗 争进行管理。其三,依赖城乡分割和限制人口自由流动的户籍 制度等,来实现静态的社会管理。其四,整个社会的特点是,对政治改造的重视压 过了对于经济发展、社会管理和秩序建构的重视 。 第二阶段:19781992年,是传统社会管理 体制趋于解体阶段。 其一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了“以经济建 设为中心”。其二 私营经济迅速成长。其三 农民向城市和工业、服务业的转移步伐 逐步加快,但这一时期农民工还被称为“盲流

3、 ”。其四 人民公社体制、政治身份性的阶级分类 体制先后解体,运动式、批斗式、监控式的 管理方式逐渐被新的法制化管理方式所取代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有所松动。 第三阶段:19922002年,为现代社会管理体制奠定 基础阶段。 其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市场开始在 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个体经济、私营经济 迅速发展。 其二,城市社区建设提上了党和政府的议程,农村村 民自治走上了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其三,教育、医疗、住房、保险、社会福利等社会事 业发展中过于强调商业化和社会化的资源动员机制 ,过于强调职工个人和企事业单位所应担负的责任 ,政府有意无意地淡化了自身在提供社会性公共服 务

4、中所应担负的责任,由此导致社会公共服务产品 供给严重不足,导致享受基本公共服务的地区差别 、城乡差别和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的差别扩大。第四阶段:2002年党的“十六大”后,为现代社 会管理体制自觉构建及其创新阶段在国家和社会日益分离的基础上,一个 相对独立于国家和企业的社会生活公共领域 逐步形成,利益分化和多样化导致的社会矛 盾冲突凸显出来,以维护社会秩序为己任的 社会管理及其创新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 二、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的时代背景(一)社会背景社会转型经济体制转型加快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新党情、新民情、新国情、新世情信息化的变革效应全球化的同化效应民主化的扩散效应

5、 社会治理的危机社会治理的危机社会矛盾的激化 (必须加强社会管理)(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治理能力的下降 (必须创新社会管理)(必须创新社会管理)社会情感问题社会安全问题社会公平问题社会诚信问题案例1:江西抚州爆炸事件2011年5月26日上午9点18分,江西省抚州市检察院内停车场,发生一起汽车爆炸案,9点29分,临川区行政中心西楼一楼发生爆炸案,9点45分,临川区药监局大楼旁边发生汽车爆炸案。截止26日20点,爆炸案共造成2人死亡,6人受伤。基层政府公信力危机:宜黄事件2010年9月10日,江西省抚州市宜 黄县凤冈镇发生一起因拆迁引发 的自焚事件,三人被烧成重伤。事件发生后,在9月17日,宜黄县

6、委书记、县长被立案调查,率队 拆迁的常务副县长被免职。10月 10日,江西省委宣传部发布新闻 称,宜黄县委书记邱建国已被免 职,县长苏建国也被提请免去县 长一职,此前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的宜黄县委常委、副县长李敏军 已经被免职。(二)政策背景十六届四中全会:“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十七大:“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2009年底全国政法工作三项重点:“社会矛盾化解、社会管理创新、公正廉洁执法” 。十七届五中全会:“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2011:中国社会管理年2011年2月19日,省部级主要

7、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开班式在中央党校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社会管理是人类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项管理活动。 做好社会管理工作,促进社会和谐,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条件。 2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 政法委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 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上发表 讲话 他在讲话中说: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是社会管理领域的一场改革,必须从我 国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正确处理发 挥传统优势与创新发展的关系,绝不能 全盘否定过去,另搞一套。要完善党委 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 的社会管理格局,

8、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 水平。 3月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的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以5章14 页的篇幅论述如何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5月30日 ,胡锦涛总书记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 专题研究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问题,对进一步加强 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 月日,胡锦涛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强调,要 “全面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化水平”。 7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专门出台了关于加强和 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 月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更名为中 央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委员会。(三)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义1.弥补传统社会管 理的缺陷2.为继承和发展的 提供方向

9、3.向最优政府转 变的途径1.传统社会管理的缺陷不能有效的 促进社会公 平与分配的 关系不能完善政 府及社会各 阶层的监督管理内容较 单一,不能 适应现在社 会问题的多 样化管理模式僵 化,缺少必 要交流在社会管理的加强中 ,增大社会管理的执 行力通过创新与探索寻 求到最好的方向, 继承好的管理,摒 弃不足社会管理创新与 社会管理加强的 融合,以获得最 有效的社会管理2.为继承和发 展的提供方向3.向最优政府转变的途径最优政府加强与创新社会管理是政府完 善自身的一个重要关节,更是 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地位,事关 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 乐业的大事。三、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是走向法治化(一)法治是

10、人类社会最先进的社会治理模式在一定意义上来说,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 一个从人治迈向法治的历史,实行法治是人类社 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最优选择。今天,在法治成 为全球多数国家的主要治理模式的发展趋势下, 在依法治国成为我国的治国方略的大背景下,在 广大民众逐渐学会运用法律来维护自己合法权益 的社会背景下,国家对于社会的治理必须并且也 只能够通过法治的方式而不是其他任何方式来完 成。 (二)当代中国最大的社会管理创新就是严格 贯彻和落实依法治国的方略,建设社会主义 法治国家和法治社会。解决了建设什么样的法治国家、如何建 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重大问题,实现了马 克思主义法治思想中国化的第四次创新。社

11、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提出,标志着我们党对建 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规律、中国 共产党执政的规律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和把 握,也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能力的不 断增强。 四、社会管理创新中如何发挥法治的保 障作用(一)立法先行,为依法管理社会奠定制度基础 1.稳步推进政治改革,扩大民主有序参与 。 2.完善社会法立法 。 3.强化对重大社会潜在问题的监测和法律预 警,积极完善金融秩序监管立法4.加快网络信息管理立法,加强虚拟社会管 理 (二)坚持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依法行政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关键环节,是 法治国家对行政活动提出的基本要求。行政 机关负责着80%以上法律、法规的实施任务 。如果

12、政府不能实现依法办事、依法行政, 想依赖其他社会管理措施的创新来实施对社 会的有效管理、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几乎 是没有可能性的。 (三)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多元化的纠纷解决机制是一套以诉讼为核心, 各种非诉讼方式为补充的相互配合、相互衔接、综 合运用政治经济法律行政教育等多种手段来协调处 理社会矛盾纠纷的机制.和谐社会不是没有矛盾, 而是社会矛盾纠纷得到 及时化解,人民权益得 到及时有效维护,社会 公平正义得到及时有力 弘扬的社会。及时妥善 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就 必须建立以套科学有效 的矛盾纠纷解决机制诉讼方式非诉讼方式(ADR)多元化纠 纷解决机 制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诉

13、讼方式是调整刑事犯 罪方面的法律, 是一种“公诉私” 的制度是调整平等主 体间财产关系 和人身关系的 法律,是一种“ 私诉私”的制度是调整国家行 政机关与公民 发生的管理关 系的法律,是 一种“私诉公”的 制度非诉讼方式(ADR) 1调解 2和解 3行政裁决 4行政复议 5仲裁 6信访是由第三方 对纠纷当事人进 行说服劝导、沟 通调和,以促成 争议双方达成解 决纠纷的活动是争议双方在 发生纠纷后, 就与争议有关 的问题进行协 商,达成和解 协议,使纠纷 得以解决的活 动。是法定的行政 机关就有关纠纷 做出裁定的活动 。是行政机关依法 对下级机关与公 民发生的行政纠 纷进行审查作出 裁定的活动。是当事人之间发 生纠纷后,经双 方当事人同意, 将争议交由法定 的仲裁机关进行 裁定的活动。指公民、法人或 者其他组织采用书 信、电子邮件、传 真、电话、走访等 形式,向各级人民 政府、县级以上人 民政府工作部门反 映情况,提出建议 、意见或者投诉请 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公众参与(1)始终坚持以党的领导体系为纲工作探索创新性考评机制程序性管理方式导向性四化联动(2)坚持科学理念、方法为指导以“党”固本 以“法”弥合 以“德”浸润 以“文”化之谢 谢!敬请不吝指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