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岳麓版必修三)

上传人:n****e 文档编号:47375441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PT 页数:39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岳麓版必修三)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历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岳麓版必修三)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历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岳麓版必修三)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历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岳麓版必修三)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历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岳麓版必修三)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历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岳麓版必修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第2课《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课件1(岳麓版必修三)(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铁器的使用 牛耕的 出现生产力进步, 井田制开始瓦 解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经济:铁器与牛耕的出现,井田制崩溃,经济迅速发展, 商业繁荣和城镇兴旺。为学术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条件政治:周王室衰微,士大夫崛起。社会大变革时代,新的统治者未有绝对权威对社会变革的现实提出不同的看法和方案,观 点各异;人们的思想不受任何条框束缚阶级关系:“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国诸侯都想富国强兵 ,因而特别的礼贤下士。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阅历丰富的文士,为学 术繁荣提供了舆

2、论阵地最终归纳: 历史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经济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繁荣提供物质 条件。(政治) 社会大变革和各国纷争的局面促成了思想自由的社会环境 。(经济) 私学的兴盛造就了一批有知识、身分自由的思想家。(文化)“百家争鸣”的含义: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 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所谓“百家”,是泛指,意为数量多,主要分为: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阴阳家、杂家、名家、纵横家 、兵家、小说家等十家。所谓“争鸣”指当时代表各阶层,各派政治力量的 学者或思想家都希望按照本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对宇宙、 社会对万事万物作出解释,于是他们著书立说,广收门徒 ,争相发表自己的见解。一 孟子、荀

3、子与儒家一 孟子、荀子与儒家孟子简介孟子简介孟子,名轲。战国 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 , 对儒家学说进一步 发展,被称为“亚圣” 。“孟母三迁”、“孟母 断织”等就是关于孟子 的故事。孟子孟子孟子有哪些思想孟孟 子的主要思想子的主要思想- - 仁仁 政政 学说学说“为政以德”继承、发展继承、发展“仁政”“ “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 ”1 1、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主张尊王贱霸,实行王道。2 2、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认为实行仁政,必须重民 。君轻民贵君轻民贵“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王道和霸道:王道和霸道: 王道王道以

4、德服人以德服人“ “以德行仁者王以德行仁者王” ”。 霸道霸道以力服人以力服人积极:约束暴政,缓和阶级矛盾 消极: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 而是统治者维护统治的一种策略(一)仁政内容(二)仁政评价孟孟 子的主要思想子的主要思想-孟孟 子子 的的 性性 善善 论论孟子认为人性有孟子认为人性有“ “四端四端” ”。“ “仁义礼智根于心仁义礼智根于心” ”。四端:四端: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恻隐之心、羞恶之心、 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正因为人性本善,故要采用正因为人性本善,故要采用“ “仁政仁政” ”,要用怜爱之,要用怜爱之 心,宽容之心对待别人。心,宽容之心对待别人。孟孟

5、 子子 的的 重重 义义 轻轻 利利 思思 想想-义利观义利观 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春秋战国时期,私商成为商人的主体。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传统的道德和眼前的利益发生冲突。 重义轻利:重义轻利:孟子提倡孟子提倡“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重义轻利。,重义轻利。提倡提倡“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1 1、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孟子的学说是对孔子 学说的继承和发展。学说的继承和发展。2 2、孟子孟子在唐后成为儒在唐后成为儒 学经典,位列学经典,位列“ “四书之一。四书之一。” ”3 3、孟轲被后世尊为、孟轲

6、被后世尊为“ “亚圣亚圣” ” ,地位仅次于孔丘。,地位仅次于孔丘。四书:四书: 大学大学中庸中庸 论语论语孟子孟子 五经:五经: 诗诗书书礼礼 易易春秋春秋 荀子:战国时期儒家 学派的另一代表,著 作有荀子。 思想体系庞杂,被视为异端、战国百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对中国哲学具有深远的影响。1)天命观:提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的 唯物论观点。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 去改造自然界。2)人性论:主张“性恶论”,认为人性生来就是恶 的,但可以凭借后天教育由恶变善。3)治国策:主张治国应当是礼法并用,以王道为 主,霸道为辅。荀子的主要思想你认为哪个观点是合理的?谈谈你对“ 人性”的看法: 孔、孟、

7、荀、对“人性”的看法都有局限性, 都未能真正揭示人性的本质和内涵; 人性从客观上来说,是随着人的生存环境而变 化的;从主观上说,是随着人生实践的发展 而发展的。 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孔子:性相近;孟子:性善论;荀子:性恶论孟子、荀子的思想 有何异同孟子的主张与荀子的主张有何不同? 谁更能代表孔子开创的儒家学派?为什么?代表 人物政治主张人性论其他主张历史地位孟子荀子仁政学说 民贵君轻礼法并施性善论舍生取义 , 先义后利性恶论天行有常, 制天命而 用之“亚圣”, 传统文化儒家异端 哲学二 墨子和墨家二 墨子和墨家墨子有哪些 思想二、墨子和墨家1、墨家学派组织严密:成员为墨者,:成员为墨者

8、, 领导人成为巨(钜)子。是侠客的渊源领导人成为巨(钜)子。是侠客的渊源 。2、墨子的思想(1 1)主张)主张“ “兼爱兼爱” ”、“ “非攻非攻” ”(2)提倡“尚力”、“节用”、“节葬”问题:从哪里看出他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问题:从哪里看出他的思想代表下层劳动群众?3、墨子思想的影响战国时,一度成为显学,战国后,不再受人们重视 。墨子的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战国时期的显学呢?长期战乱,人民渴望和平; 生产力的发展,大量小生产者产生,墨家学派 思想能够在小生产者群体中产生共鸣,在当时 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后来为什么不受重视? 战国以后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手工业受限制战国时期各家对墨家的评价:

9、孟子:“墨氏兼爱,是无父也。无父无君,是禽兽也” 庄子:“墨子泛爱,兼利而非斗”“其生也勤,其死也 薄,使人悲,其行难为也。墨子虽独能任,奈天下何?” 荀子:“墨子上功劳苦,与百姓均事业、齐功劳,若是 则不威,不威则罚不行。” 你同意他们的观点吗?你觉得应该如何评价墨子的思想?墨子的观点代表了劳动人民的利益,其“兼爱”“非攻”等 主张有利于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和平。 但无等级的爱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1)“齐物”(2)逍遥的人生态度 (“无所恃”)(3)天与人“不相胜”三、生命的超越庄子和道家1、庄子:战国时代宋国人,名周,道家思想代表 人物。继承和发展了老子的道家思想,著有庄子一 书,后人称

10、他为庄子,把他和老子合称为老庄。 2、庄子的主要思想这个故事一般称作“庄周梦蝶”。在一般人看来,一个人在 醒时的所见所感是真实的,梦境是幻觉,是不真实的。庄子却以为 不然。虽然,醒是一种境界,梦是另一种境界,二者是不相同的; 庄周是庄周,蝴蝶是蝴蝶,二者也是不相同的。但庄周看来,他们 都只是一种现象,是道运动中的一种形态,一个阶段而已。 庄周 也罢,蝴蝶也罢,本质上都只是虚无的道,是没有什么区别的。有一天夜里,庄周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 那蝴蝶翩翩飞舞遨游各处,愉快舒适的样子 ,根本不知道自己原是庄周。醒来后,已分 不出自己是蝴蝶还是庄周了,就摸摸自己挺 挺躺着的身躯,分明是庄周呀!这使他很纳

11、 闷,心想:究竟是我庄周做梦化为蝴蝶呢? 还是蝴蝶做梦化为我庄周呢?其实蝴蝶就是 庄周,庄周也就是蝴蝶呀。 这段材料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呢?齐物庄子的妻子去世了,庄子的朋友惠施前去吊唁。惠施来到庄子家, 看见庄子正盘腿坐在蒲草编的垫子上敲着瓦盆唱歌呢。惠施很不理 解,因而责备他说:“你的妻子与你日夜相伴,为你生儿育女,身 体都累坏了。现在死了,你不哭也就罢了,却在这里唱歌,不是太 过分了吗?”庄子回答:“你这句话可就不对了。你知道吗?当我的 妻子刚死的时候我怎么不悲哀呢?可是后来想了想,也就不悲哀了。 因为想当初我的妻子本来就是没有生命的,不但没有生命,而且连 形体也没有,不但没有形体,而且连

12、气息也没有。后来恍惚间出现 了气息,由气息渐渐地产生了形体,由形体渐渐地产生了生命。现 在她死了,又由有生命的东西变成了无生命的东西,之后形体也会 消散,气息也会泯灭,她将完全恢复到原先的样子。这样看来,人 生人死就像是春夏秋冬四季交替一样,循环往复,无有穷尽。我的 妻子死了,也正是沿着这一循环的道路,从一无所有的大房子中走 出,又回归到她原来一无所有的大房子里面休息,而我却在这里为 此号啕大哭,这不是不懂得大自然循环往复的道理吗?正因为如此, 所以我停止了悲伤,不哭了。”庄子认为,人生在世总是“未免乎累”,因为有才者要被社会强制征 用,无才者又要被社会无情抛弃,在才与不才的缝隙中生活根本没

13、有自由可言。人要自由,最好的途径就是摆脱周围的世界,从而摆 脱诸如是非、得失、祝福、生死等各种矛盾的困扰,以求得精神的 安宁。上述材料反映了庄子的什么思想?既然生死没有差别,人活着也算不上什么乐事,死亡了也 就没有必要悲哀。因而,最为明智的人生态度是顺其自然。也就是 说,人一旦出生,你就自然而然地活着,不要有什么非分之想,也 用不着为活在世上而庆幸;如果死去了,你就自然而然地回归,用 不着为离开人生而苦恼,也不要有太多的留恋。庄子的思想体系与评价庄子的思想体系与评价“齐物”的观点充分反映了没落贵族失去探究 客观真理的信心 “逍遥”的人生态度,反映了没落的贵族悲观 失望的精神状态。 这些思想在古

14、代社会总的来说起了不良影响秦始皇佩服的“韩非子”请思考:什么是法、术、势? “法”是指官府制定的法律,它好比马笼头,是起 规范作用的; “术”是指任免、考核臣下的方法,它好比是人 驾驭马的方法,也就是权术; “势”是指国家政权来说的,君主要做到令行禁 止,就必须以掌握权势为前提,它好比马鞭,是 具有惩罚作用的权威。 韩非子的思想 1)主张法、术、势相结合,建立一个君主专制的 中央集权国家。“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 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 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 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 民,皆守株之类也。”守株待兔 韩非子守株待免的故事反映了法家什么样 的政治观点

15、? 认为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2)反对儒家“以古非今”的历史观,认为社会是不断发展变化的 ,主张变法革新。对历史发展的影响韩非的思想适应了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政治体 制的需要。在西汉以后的1000多年中,这种思想与儒家 思想互为表里,成为中国古代社会统治思想的理 论基础。战国秦,法家思想备受推崇的原因 1.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体制 2.适应当时社会改革和国家走向统一的趋势 3.加强了对人民的控制吴起和孙膑都是战国时期兵家 的代表人物。孙膑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 ,要创造有利形势,要重视 人的作用。孙膑和兵家孙膑和兵家百百 家家 争争 鸣鸣 的的 影影 响响先

16、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先秦时代的诸子百家,在经济、政治、法律、哲学、军事, 文艺,自然科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文艺,自然科学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儒家思想儒家思想: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孕育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思想(仁)和道德准则(礼)和道德准则(礼)道家学说道家学说:构成了:构成了20002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无为);法家思想法家思想: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 革图治的理论武器。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共同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中国古代治国思想的三种主要观点: 儒家推崇“人治”, “德治”,即治国时偏 重人的作用,实行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