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I研究动态》2016年第10期总第153期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7343489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7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IMI研究动态》2016年第10期总第153期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IMI研究动态》2016年第10期总第153期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IMI研究动态》2016年第10期总第153期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IMI研究动态》2016年第10期总第153期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IMI研究动态》2016年第10期总第153期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IMI研究动态》2016年第10期总第153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IMI研究动态》2016年第10期总第153期(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周 刊 RESEARCH INFORMATION研 究 动 态【“金融监管”专题】王兆星:与时俱进的资本监管制度涂永红:资本项目开放下如何进行金融宏观审慎管理?赵锡军:加快金融监管综合性改革【会议实录】吴志峰:区块链:价值互联网的基础架构【新资本论连载】系列二十一 : 卷一 第四章 经济生态体系的三个层级结构系列二十二 : 卷一 第四章 能源和宏观经济生态体系的演变主 编:曹 彤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INTERNATIONAL MONETARY INSTITUTE OF RUC2016 年 第 10 期 总第 153 期IMI 顾问委员会IMI 学术委员会IMI 管理团队主任委员:陈雨露

2、委员(以姓氏拼音为序)贲圣林、曹彤、陈卫东、丁志杰、 Robert Elsen、郭庆旺、胡学好、 纪志宏、焦瑾璞、金煜、JayaJosie、Rainer Klump、 Il Houng Lee、刘珺、陆磊、Daivd Marsh、Juan Carlos Martinez Oliva、 Herbert Poenisch、 瞿强、 Alain Raes、Alfred Schipke、 Anoop Singh、Wanda Tseng、 涂永红、王永利、魏本华、向松祚、 宣昌能、张杰、张晓朴、张之骧、赵海英、赵锡军、周道许更多精彩内容请登陆 http:/ AlphanderyYaseen AnwarS

3、teve H.Hanke李若谷李 扬Robert A. Mundell潘功胜任志刚苏 宁王兆星夏 斌中国人民大学 国际货币研究所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 (IMI) 成立于2009年12月20日,是专注于货币金融理论、政策与战略研究的非营利性学术研究机构和新型专业智库。研究所秉承“大金融”学科框架和思维范式,以“融贯中西、传承学脉、咨政启民、实事求是”为宗旨,走国际化、专业化和特色化发展道路,在科学研究、国际交流、科研资政以及培养“能够在中西方两个文化平台自由漫步”的国际金融人才等方面卓有成效。Established on December 20, 2009, International

4、 Monetary Institute (IMI) is a non-profit academic institution and think tank focusing on research on monetary finance theory, policy and strategy. Taking the discipline framework and thinking model of “the General Theory of Macro-Finance”, IMI follows the principle of connecting East and West, link

5、ing up academic studies, serving government and public, and seeking truth from facts. Aiming to build a world-class think tank focusing on the studies on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theory, strategy and policy in an international, professional and featured approach, IMI has been proved very fruitful in

6、promoting academic exchanges, serving society, facilitating practices of financial reform at home and abroad and facilitating cultivation of financial talents “who are able to flexibly move between the East and West cultural platforms.”所 长:张 杰联席所长:曹 彤执行所长:贲圣林副 所 长:向松祚 涂永红 宋 科2016 年第 10 期总第 153 期 RUC

7、1 与时俱进的资本监管制度与时俱进的资本监管制度 王兆星王兆星1 1 资本监管制度变革是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内容。与上世纪 30 年代进行全面的金融管制不同, 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并没有简单地叫停高风险业务,进而产生长期的金融抑制, 而是通过一套全新的标准、 制度更为准确地识别风险、度量风险, 并更有针对性地通过资本要求抵补风险。 尽管这种理念不断遭受非议,认为这种事后的约束远不如直接的事前干预有效。但拉长历史的视角,我们会发现, 在金融机构进行某项金融业务前由监管者判断行与不行, 短期的确立竿见影,但长期却会产生更大的道德风险。监管者的尺度过松,自由裁量权过大,会产生巨大的寻租空间;尺

8、度过严,规则缺乏弹性则造成严重的金融抑制,降低金融活力和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因此,将资本监管制度作为本轮国际金融监管改革的重点是恰当的,这是与市场约束机制更为相容的一种监管方式,强化资本监管的同时也在强化市场约束。 资本监管制度改革的另一个重点是提高资本标准要求,促进金融稳定。新的资本制度大幅提高了资本的质量与水平要求, 大大增强了单体金融机构吸收损失、抵御风险和自我恢复的能力,同时也提升了整个金融体系的抗冲击能力。此外,新的资本制度还从宏观审慎视角增加了系统重要性资本附加和逆周期资本附加要求, 防范系统性风险。抵御单体金融机构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是资本监管制度改革的两个轮子, 把握这两点有助

9、于我们更为全面地理解资本制度的各项改革内容。 与时俱进的资本监管制度与时俱进的资本监管制度 资本监管制度早在危机之前就已经存在了, 但资本制度没能有效阻止危机的发生, 甚至有人认为资本制度本身就是造成危机的原因之一。但为什么本轮金融监管改革仍然将加强和改善资本监管作为改革的重点甚至核心领域呢?只有从1 王兆星,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研究所顾问委员、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 IMI2 资本监管制度的历史沿革和本次改革的重点内容入手, 才能系统地解答这一疑问。 资本监管制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80 年代,1988 年巴塞尔委员会公布了第一版资本协议,即巴。这是一个比较粗糙的协议,只是简单地

10、提出了全球统一的最低资本充足水平要达到 8%,最低核心资本水平要达到 4%。计算资本充足率的方法也非常简单,给定了各类资产的信用风险权重,拿到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就大体可以计算出该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巴还是比较好地适应了国际金融市场的需要,初步建立了资本监管制度,并提供了一个相对公平的国际竞争环境。但巴仍然存在着比较明显的缺陷,突出表现在:一是对风险的衡量使用的是较为僵化的权重法,虽然简单明了,但对风险的计量不够科学、精确,资本要求对风险变化不够敏感,也不利于激励银行改善风险管理;二是风险覆盖范围过于狭小,只包括信用风险。进入 90 年代后,金融创新大量涌现,市场交易日益频繁

11、,巴塞尔委员会通过颁布巴 1.5 将资本监管范围扩展到市场风险,但对于其他风险,如操作风险、声誉风险、流动性风险等仍没有资本要求。 2004 年颁布了第二版巴塞尔资本协议,即巴,这是一次质的飞跃。巴确立了资本监管的基本框架,建立了资本监管的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提出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三大风险的资本要求。第二支柱监督检查,引入资本充足率评估程序,要求银行自查并经监管当局确认所持有的资本是否覆盖了包括三大风险在内的全部风险, 一方面赋予了监管当局实施资本监管的责任、权力与工具,另一方面使资本监管覆盖范围扩展至三大风险以外的其他风险。第三支柱市场纪律,明确信息披露要求,发挥市场

12、约束的作用。同时,巴允许使用内部模型计量风险,提高了资本对风险的敏感程度,鼓励商业银行改进风险管理技术,提高风险管理水平。 但是, 巴没能阻止金融危机的爆发。 虽然就资本监管制度的历史沿革而言,它是一次飞跃,但就现实的需要而言,巴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其原因有二:一是制度缺陷;一是执行缺陷。在制度层面的缺陷有五点:第一,巴认可的资本吸收损失能力不足,在危机来临时,原来认为具有一定资本属性的资本工具,如次级债、高级资本债券等等几乎没有吸收损失的能力,超出股权资本以外的损失几乎全部由政府和纳税人承担了。第二,巴过于复杂,特别是内部评级法,2016 年第 10 期总第 153 期 RUC3 造成商业银

13、行计量的资本充足率的可比性被削弱,信息透明度有所降低,进而影响市场信心。第三,巴,特别是内部评级法,对风险的计量方法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在某种程度上加剧了经济波动幅度。第四,巴对于系统性风险关注不够,没能解决较为严重的“大而不倒”问题。第五,巴对某些领域的潜在风险存在低估倾向,特别是复杂的证券化、表外金融工具等领域。在执行层面,巴的执行很不理想,直到今天,一些主要国家,如美国仍未实施巴。即便实施了的国家,在标准的一致性上也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两方面的缺陷都成为巴的改革重点。 在反思和总结 2008 年发生的国际金融危机教训的基础上,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制定了第三版资本协议,即巴,对巴存在的缺陷进

14、行了更为全面的修订。第一,巴更加强调资本吸收损失的能力,大幅提高了对高质量的核心一级资本的最低要求,强调资本无论在持续经营阶段还是在破产清算阶段,都需要具备足够的损失吸收能力。第二,提高了资本充足率水平,要求银行在达到最低的核心一级资本 4.5%水平的基础上,还要进一步分别满足 2.5%的储备资本和 02.5%的逆周期资本要求, 进一步提高商业银行应对冲击的能力, 缓解资本监管的顺周期性。第三,引入了杠杆率监管要求,用简单的表内外资产加总之和替代风险加权资产来衡量资本的充足程度,防范风险加权资产计算过程中的模型风险。由于杠杆率计算没有人为判断的参数, 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经济繁荣与衰退对预期

15、的影响,具有一定的逆周期调节作用。第四,构建了宏观审慎监管框架,防范系统性风险,加强对系统重要性机构的监管,防范“大而不倒”带来的道德风险。 更为重要的是,巴充分吸取了巴在执行层面的教训,从公布伊始,就高度重视执行问题。金融稳定理事会成立了专门的标准执行委员会,监督包括巴在内的国际标准的执行情况。 巴塞尔委员会将巴的执行列为未来几年的首要任务,分三个层次评估各国的执行情况。第一层次的评估是有没有执行,即各国有无发布巴和巴的相关规则文件;第二层次的评估是规则一致性评估,即评估各国发布的规则与巴和巴的一致性程度;第三层次是执行一致性评估,即评估各国金融机构执行巴和巴的一致性程度, 将重点关注资本充

16、足率的分母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方法是否一致,这将有助于提升数据的可比性,增强透明IMI4 度和市场信心。巴塞尔委员会每季度对所有成员国进行一次第一层次的评估,当前的工作重点是第二层次的评估,已经完成了对美国(征求意见稿)、欧盟(征求意见稿)、日本和新加坡的评估,目前正在对我国和瑞士进行评估,今年下半年将对加拿大、澳大利亚和巴西进行评估。由于美国和欧盟尚未发布正式规则,巴塞尔还将在这两大经济体正式发布后再次进行评估。评估的结果将提交 G20首脑峰会,并向全世界公布。 新的资本制新的资本制度带来的影响度带来的影响 首先,新的资本制度的实施对西方发达国家形成去杠杆化冲击,带来较大的资本补充压力。根据巴塞尔委员会的定量测算,实施巴后,全球 100 家国际活跃银行的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平均下降 2.4个百分点, 总资本充足率平均下降 4.5个百分点,在不考虑过渡期的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