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改善所有制关系促进共同富裕_何干强

上传人:wm****3 文档编号:47297701 上传时间:2018-07-01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461.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论改善所有制关系促进共同富裕_何干强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论改善所有制关系促进共同富裕_何干强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论改善所有制关系促进共同富裕_何干强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论改善所有制关系促进共同富裕_何干强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论改善所有制关系促进共同富裕_何干强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论改善所有制关系促进共同富裕_何干强》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论改善所有制关系促进共同富裕_何干强(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 1 月第 1 期( 总第 276 期)Economic Issues in ChinaJan , 2013No 1收稿日期: 20121020基金项目: 本文为作者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 资本论 宏观经济分析方法及其中国化研究 ( 项目批准号:11BJL007) 的中间性成果。作者简介: 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刘瑞娜 : 人民共享改革成果的数理分析模型研究 , 海派经济学 第 32 辑,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2010 年,第 150 151 页。论改善所有制关系促进共同富裕何干强南京财经大学南京210046内容提要: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主要是由于所有制关系中私

2、有制比重不断扩大、 公有制比重不断缩小而致; 停留在分配关系层面寻求解决收入差距拉大的出路, 治标不治本, 并且不可持续,惟有改善所有制关系, 才是扭转居民收入差距拉大, 促进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 科学路径是: 在所有制结构上, 扩大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形成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 国有经济主导多种所有制经济协调发展的格局; 在公有制经济内部, 完善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的实现, 积极在企业内实践按劳分配原则; 对于私营外资经济, 应当依法监督劳资关系, 限制资本剥削, 维护劳动者经济权益。关键词: 居民收入差距; 分配关系; 所有制关系; 所有权关系贫富两极分化本是资本主义社会的

3、必然现象。新中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追求人民的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 但是近 10 多年来却出现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态势, 这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为何会出现这种现象?如何解决居民收入差距拉大问题以促进社会共同富裕?本文拟对此谈些看法。一、 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当前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已是不争的事实。尽管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比过去有很大提高, 但统计资料显示, 反映贫富差距的城镇居民基尼系数却从 1981 年的 0. 161 逐步上升到 2007 年的0. 323; 全体居民基尼系数从 1981 年的0. 297 上升到2000 年的0. 402, 到2007 年升至0. 454

4、;全体居民基尼系数到 2009 年已达 0. 47, 若将漏计的高收入、 灰色收入、 隐性收入考虑在内, 估计现在已超过0. 5; 2009 年中国百万美元以上的富豪人数达 67 万户, 居世界第三; 资产超十亿美元的富翁人数仅次于美国, 名列全球第二; 1%的家庭掌握了全国 41. 4% 的财富, 而按联合国关于贫困和低收入的标准,61有 1. 5 亿的人口每日收入不足 1 美元, 属于绝对贫困, 有 31%的人口即四亿多人每日收入在 2 美元以下, 属低收入穷人。目前, 关于居民收入差距越拉越大的态势, 在理论界已没有争议; 有争议的是形成这种态势的原因和应采取的对策。对居民收入差距拉大原

5、因和对策的不同观点。归纳起来, 可以分为三类, 现做一些简要评析:第一类观点, 认为在市场经济和工业化发展进程中, 收入差距拉大属正常现象, 可以通过公共财政的再分配来缩小这种差距。这种观点多半以美国经济学家库茨涅兹的“倒 U 曲线” 假说作为理论依据, 说贫富差距扩大是经济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 在低收入国家向中等收入国家过渡的阶段, 不平等程度通常要拉大, 而到达发达国家水平之后, 会重新趋于平等。然而, 早有经济学家指出 , “倒 U型” 假说缺乏统计资料支持。退一步说, 这个假说即使有一定道理, 也只是概括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国家的现象, 把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与这些国家做类比, 这有悖于

6、唯物史观方法论。至于能否用公共财政再分配来解决问题, 本文将在第二部分再评述。第二类观点, 认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是不良态势, 主要原因是国有企业的行业垄断, 而官员、 企业高管的腐败、 国家财政收入过高也是重要原因, 应当针对这些原因采取纠正对策。其实, 这类观点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和关键。厦门大学吴宣恭教授已对这类观点做了深入分析。他认为, 足够大的私人资本才是官场腐败的经济基础, 也就是说, 如果把腐败列为原因之一, 那么腐败的根源乃是助长私人贪欲的私有制经济。他指出, 中国国家财政收入占 GDP 的比重, 从 2007 年到 2009 年, 占 20% 左右( 最高时20. 4%) , 这

7、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35. 5%, 更低于工业化国家的平均水平 45. 3%; 而企业所得税率为 25%, 中等收入居民的个人所得税率为 5% 和 10%, 都分别低于外国相同税率。因此,所谓国家财政收入过高造成多数居民收入偏低, 并削弱国家再分配功能, 加剧贫富差距, 这种说法缺乏根据。他根据统计资料证明, 中国行业工资最大差距存在于非垄断行业, 其中的证券业、 计算机应用服务业与木材加工业、 纺织业的差距, 明显高于典型的垄断行业烟草加工业。因此, 那种把行业垄断当成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和根源的说法乃是对现实的歪曲。他还算出 2009 年全国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工资分别为

8、 14577 元和 8678 元, 都高于私营企业雇工的工资加奖金加部分分红的年平均收入 8033 元; 而全部被访私营企业中企业主的平均收入为雇工收入的 25. 15 倍, 如与工资最低的行业相比, 这种差距为 33. 66 倍, 如按千万级私有企业业主与雇工的收入计算, 则是251. 87 倍; 因此, 私营企业主与普通劳动者之间收入的惊人差距才是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这种批判性分析很有说服力。第三类观点, 认为居民收入差距拉大趋势的主要原因是私有制经济成分的急剧扩大, 只有维护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才能从根本上扭转这种不良趋势。这类观点与前两类观点有原则性分歧

9、。前两类观点都没有深入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这个本质层面分析问题, 回避私有制急剧扩大这一事实; 而第三类观点则认为, 是否承认这是主要原因乃是鉴别真假马克思主义的分水岭。本文持第三类观点, 认为这种观点有充分的根据。所有制关系出现不良发展态势是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从理论上看, 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表现和结果, 这是资本论 得出的科学结论。而生产关系的核心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 分析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的根本原因, 必须深入到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层面。这是因为, 居民71参见刘国光 : 中国财富走向: 是 “国富优先” 转向 “民富优先” , 还是 “一部分人先富起来” 转向 “共同富

10、裕” ? , http: / /blog sina com cn/s/blog_40304a600102dqqs html。刘国光主编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 , 上海人民出版社 1984 年版, 第 398 页。何干强 : 论收入平等及其实现途径 , 经济评论 2002 年第 4 期, 第 38 43 页。参见吴宣恭 : 分配不公的主要矛盾、 根源和解决途径 , 经济学动态 2010 年第 11 期, 第 12 19 页。参见 资本论 第 3 卷第 51 章 “分配关系和生产关系” , 人民出版社, 1975 年, 第 992 999 页。的收入首先来自生产成果的分配, 而掌握分配权的只能

11、是在生产过程中起支配、 决定作用的生产资料所有者; 因此, 生产资料所有制的社会性质决定分配关系的性质及其方式, 而不是相反。在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中, 雇佣工人通常只能获得被企业主作为成本、 由市场规定的一定量的劳动力价格( v) , 企业主( 即资本家) 则可以在企业总体工人创造的新价值( v+m) 中获得扣除这个成本之后的全部剩余价值( m, 当然在现实中还要扣除有关税收) 。而在公有制经济中, 自主劳动者处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地位, 可以参与他们自己新创造价值的按劳分配( 在做了适当社会扣除的意义上) 。为了与私营企业对比, 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可以表示为 v +x m( 其中, v

12、是相当于劳动力价值的基本工资,xm是分享 m 的部分) 。显然, (v +x m) v , 也就是说, 在同等生产条件的情况下, 公有制经济中的劳动者收入必然大于私营经济中雇佣工人的收入。这就是中国国有单位和集体单位在岗职工的年平均收入高于私营企业雇工年平均收入的深层原因。不言而喻,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国民经济中, 公有制经济比重越大, 全体居民收入差距就越小, 反之, 私有制经济比重越大, 全体居民收入差距就越大。可见,中国居民收入差距逐步拉大, 这是在所有制结构中私有制比重越来越大这种不良态势的表现和结果。统计资料证实,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的拉大确实与所有制关系的这种不良变化呈正相关。据全

13、国经济普查数据, 从 1996 年到 2004 年末, 在第二、 第三次产业的企业实收资本中, 国有资本占全国实收总资本的比重从 58. 6%降到 48. 1%;此后, 尽管我国国有企业资本总额绝对量在增长, 但是私营企业资本总额绝对量增长更快, 导致国有、 集体经济在总资本中的比重进一步下降。到 2008 年末, 所有制结构已变化为 “国家资本占 33. 4%, 集体资本占 3. 0%, 法人资本占 25. 5%, 个人资本占 22. 9%, 港澳台资本占 6. 1%, 外商资本占 9. 1%” 。其中的法人可以理解为多种投资主体构成的企业组织, 鉴于统计数据显示国有和集体企业数量明显下降,

14、 因此可以认为法人资本的主要成分是私人资本。有学者计算, 2008 年包括企业和农户的全国直接经营性资本所有权结构是: 国有资本占 24. 35%, 集体资本占 7. 24%, 个人资本占 52. 56%, 外商资本占 15. 85%。换言之, 全国公私直接经营性资本的总量比例, 已降为 31. 59 68. 41。这里需要强调, 由基尼系数表现的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态势, 取决于收入高低不同的各类从业人员的数量结构变化。从这个角度看, 由于中国国有经济的生产力水平高于私营经济, 因而人均资本占有量高于私营经济, 从而在同量资本中, 国有经济的从业人员少于私营经济, 所以, 随着国有资本在国民经

15、济中比重的显著下降, 其中的从业人员就会下降得更多。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到 2008 年末, 在工业、 建筑业、 批发和零售业、 住宿和餐饮业这 4 个部门或行业中, 公有制企业( 国有+集体) 中的从业人员占总从业人员的比重, 都明显低于非公有制企业, 只分别占 12. 1% ( 9. 2% + 2. 9%) 、 19. 4%( 12. 7% + 6. 7%) 、 12. 9%( 8. 3% + 4. 6%) 和14. 9%( 11. 8% + 3. 1%) ,最高的比重也没有超过 20%。这意味着, 在这些产业中, 已有 80%以上的劳动者在非公有制经济中就业, 这就不可避免

16、地导致居民收入差距从而基尼系数的拉大。由此可见, 中国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 正是由于所有制关系中私有制比重不断扩大、 公有制比重不断缩小的结果。81数据见 “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 ,国务院办公厅 :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06 年 2 月 10日第 4 号, 第 19 页。引自国家统计局局长马建堂 :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任务基本完成, 普查取得重要成果 , 2009 年 12 月 25 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局网站: http: / /www stats gov cn/tjdt/gjtjjdt/t20091225_402610100 htm。李济广 : 私有制经济比例已经严重违宪 , http: / /yxguo312 blog163 com/blog/static/433520442011631104735100/国务院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国家统计局 :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