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绘画艺术比较赏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西绘画艺术比较赏析(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西绘画艺术比较中西绘画艺术比较赏析赏析中国艺术体现强烈的写意性、程式化和整体感、运动感,追求内容与形式的高度和谐。西方艺术则体现出强烈的写实性、科学性和真实感,在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的同时,表现出偏重形式的倾向。中西艺术比较绘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是通过一定的色彩、线条、形状,构成异常精确具体而又个性化的图景,以传达审美经验供人感受的艺术。通过艺术欣赏活动,使人们审美需要得到满足,获得精神享受和审美愉悦,愉心悦目、畅神益智,使身心得到愉快和休息。绘画,不仅种类和形式丰富多彩,而且由于各国和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绘画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
2、绘画艺术中国绘画一般称之为丹青,主要画在绢、纸上并加以装裱的卷轴画,简称“国画”。它是用中国所独有的毛笔、水墨和颜料,依照长期形成的表现形式及艺术法则而创作出的绘画。中国绘画从内容上大体分为宫廷画、文人画、宗教画、市民画、民俗画五类,从绘画特征上分为工笔重彩和水墨写意两种。一、中国绘画艺术随类赋彩色彩相和-中国画的色彩法则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多点透视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1234首重立意胸有成竹-中国画的构思5情景相生气韵生动-中国画的意境6诗书画印纸笔-中国画的独特形式中中国国绘绘画画艺艺术术特特点点不管是画山水、画人物、还是画花鸟,中国画创作,以立意为先。唐代张彦远在历代
3、名画记中有一段关于六法的论述:夫象物必在于形似,形似须全其骨气,骨气形似,皆本于大意而归乎用笔。他认为立意在,画中才能有变态、有奇意。1首重立意胸有成竹-中国画的构思1首重立意胸有成竹-中国画的构思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韩诗外传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一,鸡身上的花纹表示有文化。二,雄鸡的模样很英武。三,雄鸡打架很勇猛。四,母鸡护小鸡很仁慈。五,雄鸡报晓很守时,表示守信用。“江馆清秋,晨起看竹,烟光日影露气,皆浮动于疏枝密叶之间。胸中勃勃遂有画意。其实胸中之竹,并不是眼中之竹也。因而磨墨展纸,落笔倏
4、作变相,手中之竹又不是胸中之竹也。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此机也。独画云乎哉!”-郑板桥1首重立意胸有成竹-中国画的构思中国画通过轮廓、质感、体积线勾,以线存形。以形写神是晋代画家顾恺之的一句名言,确立了中国绘画艺术神高于形的美学观。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2以线造型以形传神-中国画的造型规律2东晋顾恺之首推“以形写神”,开写实画风之先,其作女史箴图,笔法如春蚕吐丝,形神兼备。中国画既用焦点透视法,也用散点透视法,既有严守真实的画面空间和布白,也有打破真实按构图需要而平列的空间和布白,这样就使物象在画面出现时,可以按实物在画面上的艺术需要伸长或缩短变化其形象,更换其位置
5、。中国画在空白处尤其注意经营,常常借用书法上的计白当黑,即没有画面的部位要像有画面的部位一样做认真的推敲和处理。多点透视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3多点透视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3构图采用鸟瞰式全景法,真实而又集中概括地描绘了当时汴京东南城角这一典型的区域。作者用传统的手卷形式,采取“散点透视法”组织画面。画面长而不冗,繁而不乱,严密紧凑,如一气呵成。画中所摄取的景物,大至寂静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耸的城郭;小到舟车里的人物,摊贩上的陈设货物,市招上的文字,丝毫不失。在多达500余人物的画面中,穿插着各种情节,组织得有条不紊,同时又具有情趣。这本是芙蓉、锦鸡、蝴蝶之间的故事,作者却似不经意
6、地从左下角斜出几枝菊花,妙趣横生,既破了左下角空白,又渲染出金秋的气氛,还可作为芙蓉花的参照,点出其高下位置,使它的出现不致显得突兀。多点透视计白当黑-中国画的构图法则3中国画的色彩,不拘泥于光源冷暖色调的局限,比较重视物体本身的固有色,而不去强调在特殊光线下的条件色。画一件物品,就赋予那一件物品的基本色,达到色与物、色与线、色与墨、色与色的调和。写意作品则追求“色不碍墨,墨不碍色”的法则。即墨与色互相衬托,互不影响对方的美感效果。随类赋彩色彩相和-中国画的色彩法则4五代顾阂中的韩熙载夜宴图真实地描绘了政治上不得志的韩熙载纵情声色的夜生活,此图在用笔赋色方面用笔柔劲,设色绚丽而清雅,鲜丽的淡色
7、与浓重的黑、白、红相比衬穿插。中国画要求笔与墨合,情与景合、现实中无限丰富的景象。画家凭借这种感受,激起描绘这些景象的激情,于是作品作为情景相生的复写而重现,使情景交融在一起。至于气韵生动,即是画家所创造的艺术灵境,不同于一般的写生画,应成为富有生气,新鲜而活泼,有诗一般的韵味,使观者神往无穷。如果没有表现出如此生动、如此韵味丰富的内涵,当然,就不能给予人这一些感受,而达不到中国画富有引人入胜的意境。5情景相生气韵生动-中国画的意境水墨葡萄一枝,串串果实倒挂枝头,水鲜嫩欲滴,形象生动。茂盛的叶子以大块水墨点成。-明徐渭墨葡萄图5情景相生气韵生动-中国画的意境 中国绘画,有题字盖印的做法,不仅文
8、人画,可以显示其诗、书、画三绝之长,即是一般的画作,也总要题字盖印,这样才有传统艺术的浓厚风味。 题字和诗句,可以提高或补充观者对作品的欣赏和理解,也丰富了构附的变化,起到互相衬映,互为显彰,点缀与平衡构图的多方面作用。 中国画的工具和材料之性能,也决定着中国画的特色。中国画是运用绢和纸作画,特别是生宣纸的出现,更加发挥了笔趣和墨彩。宣纸的渗性,毛笔的尖锥,使得笔锋无穷变化,产生出奇妙的效果。同时形成了各种效法和描法,画法和笔法。6诗书画印纸笔-中国画的独特形式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赵佶6诗书画印纸笔-中国画的独特形式右下书款“宣和殿御制并书”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
9、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天池。-徐渭6诗书画印纸笔-中国画的独特形式按时间历程可以将西方美术流派划分为中世纪美术流派、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流派、17.18世纪欧洲美术流派、19世纪欧洲美术流派和20世纪现代美术流派这几大发展时期。二、西方绘画艺术1、风格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风格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虽以宗教题材为主,但较多的表现世俗生活的情景,注重空间关系与人物的立体表现,杰出的表现了文艺复兴美术的基本特点即:现实主义与现实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完美结合。人文主义的完美结合。2、画法细腻,画面明暗对比不甚强烈、画法细腻,画面明暗对比不甚强烈画家们在作画技法上很讲究步骤。由于意大利气
10、候的原因,画家们较多地使用画布来作画。佛罗伦萨画派的风格特点波提切利的蛋彩画春,是意大利文艺复兴前期重要的代表作。它通过罗马神话故事中的人物表现了春天的美和典雅。美的追求和爱的觉醒是这一作品的主题。它是一首讴歌维纳斯爱的胜利的赞歌,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对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肯定和赞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使波提切利受到影响,但他内心仍然潜流着基督教精神,维纳斯羞答答的形象就是作者这两种精神状态的结合。维纳斯的诞生文艺复兴三杰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18世纪的法国绘画之所以取得公认的领衔地位,是由于它把握住了时代精神。步入繁荣的欧洲正需要对女性彬彬有礼的交际往来,巧妙幽默的言谈举止和更加轻松的
11、艺术风格。被称为洛可可的艳情艺术主宰了18世纪前半期,它以上流社会男女的享乐生活为对象,描绘全裸或半裸的妇女和精美华丽的装饰。洛可可风格舟发西苔岛是华多的一幅著名的代表作品,画中题材是取自当时的一个歌剧,描写一群贵族男女,梦寐以求地幻想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爱情乐园。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按时间历程可以将西方美术流派划分为中世纪美术流派、文艺复兴时期美术流派、17.18世纪欧洲美术流派、19世纪欧洲美术流派和20世纪现代美术流派这几大发展时期。二、西方绘画艺术野兽派 1905年产生于法国。竭力反对传统的模仿自然的写实主义 ,突出强调主观感受,注重采用变形、大色块和粗拙的线条相结合的夸张表
12、现手法,追求平面化的装饰趣味,力图创造一种“单纯、宁静、均衡、和谐”的美学境界。 主要代表人物有马蒂斯、德兰、杜飞、弗拉曼克等。 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在创作上不满足于对客观事物的摹写,要求表现事物的内在实质;要求突破对人的行为和人所处的环境的描绘而揭示人的灵魂;要求不再停留在对暂时现象和偶然现象的记叙而展示其永恒的品质。 代表人物及作品:爱德华蒙克呐喊立体主义 1907年出现于法国的现代美术流派。发起人为毕加索和布拉克。毕加索创作亚威农少女,标志着立体主义的开端。 主要特征:即在画面上将一切物体形象破坏和肢解,然后再加以主观的拼凑、组合,以求所谓立体地表现出物体的不同侧面。就是在平面上表现出二度
13、和三度空间,甚至表现出肉眼看不见的结构和时间(四度空间)。 超现实主义超现实主义,探究此派别的理论根据是受到弗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影响,致力于发现人类的潜意识心理。因此主张放弃逻辑、有序的经验记忆为基础的现实形象,而呈现人的深层心理中的形象世界,尝试将现实观念与本能、潜意识与梦的经验相融合。超现实主义者的宗旨是离开现实,返回原始,否认理性的作用,强调人们的下意识或无意识活动。抽象主义不是一个有宣言和纲领的社团,一般泛指的抽象艺术,包含两种类型。1.从自然现象出发加以简约或抽取其富有表现特征的因素,形成简单的、极其概括的形象;2.不以自然物象为基础的几何构成。最早的抽象主义绘画是康定斯基于1910年
14、前后画的。最代表性的是俄国康定斯基和荷兰P.蒙德里安及他创建的风格派。前者主要是抒情抽象的艺术家,后者开拓了几何抽象主义的道路。在东西方绘画艺术历史的比较中,我们可以看到,无论东西方的绘画艺术,在其发展中出现形与神方面、反映客体对象的客观态度与表现主体内在审美意象的热切追求等各方面,都反映出人类希望充分表达自我的渴望。但由于社会生产力、科技水平发展的层次不同,人们对主客观的认识与再现也产生了很大的差距。今后绘画艺术,随着全球性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东西方的绘画艺术或许将迈向从对立过渡到和谐统一的更高层次。在中西绘画的关系上,潘天寿先生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东西两大绘画体系,各有自己的最高成就。扰如两座高峰,对峙于亚欧两大陆之间,使全世界仰之弥高.这二者之间,尽可互取所长,以为两峰增加高度和阔度,这是十分必要的。然而决不能随随便便的吸取,不问所吸取的成分,是否适合彼此的需要,是否与各自的民族历史所形成的民族风格相协调。在吸收之时,必须加以研究和实验,否则,不但不能增加两峰的高度和阔度,反而会减去自己的高阔,将两峰拉平,失去了各自的独特风格,这样的吸收,自然应该予以拒绝。”谢谢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