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7091900 上传时间:2018-06-29 格式:PDF 页数:44 大小:8.1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4页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4页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4页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4页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国民经济统计概论历年计算题答案34.某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分组如下:月工资水平(元)职工人数(人)1000 以下10002000 20003000 3000 以上150 250 400 200 合计1000 要求计算:该企业职工月工资水平的中位数。(2004 年 10 月) 35.某商业企业2003 年第二季度各月的销售额和月末库存额资料如下:月份4 5 6 销售额(万元)月末库存(万元)270 200 352 240 322 220 且该商业企业2003 年 3 月末的库存额为160 万元。由此计算:该企业第二季度各月的商品流转次数和第二季度的平均商品流转次数。(2004 年 10 月) 36

2、.某企业 2000 年和 2003 年的工人人数与月平均工资资料如下工人类别工人人数(人)月平均工资(元)2000 年2003 年2000 年2003 年普通工人800 800 600 700 技术工人200 400 900 1300 合计1000 1200 (1)计算该企业2000 年工人总的月平均工资和2003 年工人总的月平均工资;(2)分别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分析该企业2003 年比 2000 年工人总的月平均工资变动的原因。 (2004 年 10 月)37.某省为了了解在校大学生生活消费支出的情况,从该省高校中随机抽取了100 名学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按月生活费支出分组(元)

3、人数200 以下200300 300400 400500 500600 600 以上10 20 30 20 10 10 合计100 要求: (1)对全省在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进行点估计;( 2)在95%的置信概率下,对全省在校大学生人均月生活费支出额进行区间估计 (t=1.96) 。(2004 年 10 月)35.设某地区某年居民货币收支情况如下:项目金额(万元)年初居民货币结余250 当年居民货币收入800 当年居民购买消费品支出520 当年居民非商品支出160 根据上表资料计算:(1)当年形成的居民购买力;(2)当年已实现的居民购买力;(3)当年未实现的居民购买力;(4)当年全部居民购

4、买力。(2005 年 1 月 ) 36.某水果批发市场各种水果的销售量及价格资料如下:水果品种销售量(万公斤)价格(元公斤)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芦柑香蕉苹果30 14 18 36 16 20 3.6 3.8 3.0 4.0 3.8 3.2 请计算: 销售量总指数, 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额总指数,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市场销售额的变化进行指数因素分析。(2005 年 1月 )37.某车间有甲、乙两个组,甲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为36 件,标准差为9.6 件;乙组工人日产量资料如下:日产量(件)工人数(人)15 以下10 15-25 40 25-35 30 35-45 20 要求: (1)计算乙组工

5、人的平均日产量和标准差;(2)比较甲、乙两组平均日产量的代表性。(2005 年 1 月)34.某地区某年购买力与商品供应量资料如下:(1)年初居民货币结余100 万元; (2)当年居民货币收入195 万元; (3)当年居民非商品支出25万元; (4)当年实现的商品供应量170 万元;当年全部商品供应量275 万元。要求计算: (1)本年形成的商品购买力;(2)本年已实现的商品购买力;(3)本年全部商品购买力; (4)年末居民结余购买力;(5)商品供需差率(2005 年 10 月 ) 35.设有某地各种商品的基期价格和报告期价格以及报告期销售额资料如下表:商品价格 (元) 报告期销售额(万元 )

6、 基期报告期甲20 25 2000 乙100 105 4200 丙50 60 3000 要求: (1)计算各种商品的个体价格指数。(2)计算全部商品的价格总指数。(2005 年 10 月) 36.某企业 2004 年上半年工业增加值和平均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月份1 2 3 4 5 6 工业增加值 (万元 ) 90 100 110 115 124 130 平均人数 (人) 180 185 187 185 192 193 要求计算: (1)第一、第二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2)第一、第二季度的劳动生产率。(3)上半年的劳动生产率。(2005 年 10 月) 37.某企业收到供货方发来的一批电子元

7、件,共有10000 件,该企业想通过抽样检验的方法估计该批电子元件的合格率,根据过去的经验,已知该供货方的电子元件的合格率在80%98%之间,若该企业希望在95%的概率保证下,对该批电子元件合格率的估计误差不超过 3%,问需要抽查多少件电子元件?(t=1.96) (2005 年 10 月)34.某地报告年资料如下(亿元):国民生产总值986 固定资产折旧62 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5 来自国外经常转移收支净额2 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净值、国民生产净值、国民可支配总收入和国民可支配净收入五个指标。(2006 年 1 月) 35.已知某企业2004 年的职工人数资料如下表月份1 月4 月7

8、月10 月12 月月末职工人数(人)185 191 193 185 185 又知:该企业上年年末职工人数是183 人。求该企业2004 年年平均职工人数。(2006 年 1月 ) 36.为了了解某行业职工的收入状况,现对该行业职工进行了一次类型比例抽样,取得抽样调查资料如下表:职工类别抽查人数人均月收入(元)标准差(元)白领蓝领200 800 2000 1000 400 200 试以 95.45%(t=2)的概率保证程度, 对该部门全部职工的月平均收入进行区间估计。(2006年 1 月) 37.现有生产某种产品的6 个企业的产品产量和单位成本资料如下表企业产量(千件)单位成本(元/件)1 2

9、3 4 5 6 2 3 4 4 5 6 73 71 70 69 68 66 要求: (1)用最小二乘法估计单位成本对产量的直线回归方程,并解释回归直线的斜率的经济意义。(2)计算回归直线的估计标准误差。(2006 年 1 月)34某电视台想了解观众对某专题节目的收视情况,随机调查了500 名观众, 结果发现喜欢该节目的有175 人。试以 95%的概率估计观众喜欢这一专题节目的置信区间。(t=1.96)(2006 年 10 月 ) 35某市 2000 年社会商品零售额为120 亿元, 2005 年增加到156 亿元,这五年零售物价指数提高 6%,请问零售量指数为多少?(2006 年 10 月 )

10、 36某地区2000 年2005 年国内生产总值(GDP)资料如下:年份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00 220 236 240 252 262 要求:(1)用最小平方法配合一条趋势直线。(2)预测该地区2006 年的国内生产总值。(2006 年 10 月) 37某调查公司要了解世界杯足球赛期间,球迷的收视情况,随机抽取一个样本进行调查,结果如下:收视时间(小时)收视人数(人)2 以下10 2 3 20 3 4 50 4 以上20 合计100 要求计算:球迷收视时间的算术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006 年 10 月) 34某地区2001

11、年平均人口数为150 万人。 2005 年人口变动情况如下:时间1 2 3 4 次年 1 月季初人口数(万人)168 172 174 176 180 要求计算:(1)2005 年平均人口数;(2)2001 年2005 年该地区人口平均增长速度。(2007 年 1 月) 35为了研究产品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关系,某公司对所属6 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设产品销售额为X(万元),销售利润为Y(万元),调查资料经初步整理计算,结果如下: x=225, x2=9823, y=13, y2=36.7, xy=593, n=6。要求计算: 销售额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相关系数。(2007 年 1 月) 36某质量检

12、测部门对甲、乙两厂生产的电子元件的使用寿命进行检测,其中甲厂生产的电子元件的平均使用寿命是1220 小时,标准差为200 小时,而乙厂的检测结果如下:使用寿命(小时)元件数(件)1000 以下1000-1200 1200-1400 1400 以上10 30 50 10 合计100 要求: ( 1)计算乙厂生产电子元件的平均使用寿命及其标准差。(2)对甲、乙两厂电子元件的质量进行分析评价。(2007 年 1 月) 37现有某市场三种商品2005 年与 2006 年的销售额及价格变动率资料如下:商品名称销售额(万元)2006 年比 2005 年的价格上涨率(%) 2005 年2006 年甲乙丙50

13、0 300 400 630 510 540 5 2 8 合计1200 1680 根据表中资料, 计算 2006 年比 2005 年的销售额总指数、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并从相对数和绝对数两方面对该市场商品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007 年 1 月)34.现有某地区2002 年到 2005 年各季度某种商品的销售量资料如下:季度年份1 2 3 4 2002 34 52 46 28 2003 42 76 54 36 2004 42 76 70 34 2005 58 92 70 52 用按季平均法计算各季度的季节指数,并根据结果进行简要分析。(2007 年 10 月)35.已知某地区某年常

14、住人口资料如下:出生人数95653(人) ;死亡人数61904(人)年初总人口935(万人);年末总人口961(万人) 。要求计算:该地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人口自然增长率。(2007 年 10 月)36.已知某商品市场三种商品2005 年比 2004 年的价格变动率及销售额资料如下:商品名称销售额(万元)价格上涨率( %) 2004 年2005 年甲乙丙3500 3300 1200 3780 3570 1620 5 2 8 合计8000 8970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2005 年与 2004 年相比的销售额总指数、价格总指数和销售量总指数,并对该市场商品销售额的变动进行因素分析。(2007

15、 年 10 月)37.某地工会为了了解工人的收入状况,从该地工人中用等比例类型抽样的方法抽取了一个样本,得样本数据如下:工人类别调查人数月平均工资(元)月工资标准差技术工人普通工人100 400 3000 1000 800 200 请给出该地工人月平均工资的点估计,并在95%的概率保证程度之下,对该地工人的月平均工资进行区间估计。 (注: t=1.96)(2007 年 10 月) P19034.某地区 20012005 年各年的粮食产量资料如下:年份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粮食产量 (万吨 ) 350 370 380 410 430 试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直线趋势方程,并

16、据以预测2006 年的粮食产量。(2008 年 1 月) 35.已知某地区主要经济效益指标的有关资料如下:指标名称计量单位全国标准值权数报告期指标数值社会劳动生产率元/人24000 25 25880 社会成本利税率元/千元43 20 44 投资效果系数元/千元0.50 25 0.56 技术进步经济效益指标元/千元20 30 22 试利用综合指数法计算该地区报告期国民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08 年 1 月)36.为了了解农民工每月工资收入情况,某市在全市农民工中随机抽取了200 人进行调查, 得到样本资料如下:按月工资收入分组(元)人数(人)500 以下10 500550 30 550600 50 600650 80 650700 20 700 以上10 合计200 根据表中资料,计算该市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的点估计值,并在95%的概率保证程 度下对该市农民工的月平均工资收入进行区间估计。(注: t =1.96)(2008 年 1 月) 37.某证券公司为了分析上市公司股票价格与公司资产收益率的关系,收集了各个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