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维度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4676965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0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维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维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维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维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维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维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维度(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理解科学发展观的六个维度 辛向阳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研究员 博士生导师一、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维度上的科学体系之一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体系中有三个科学 体系,科学发展观是其 中之一邓小平理论是一个科学体系 。党的十五大报告 讲:它是贯通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等领域,涵盖经济、政治、科技、教育、文化、 民族、军事、外交、统一战线、党的建设等方面 比较完备的科学体系,又是需要从各方面进一步 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一个科学体系。2006年8月15 日在学习江泽民文选报告会上胡锦涛讲 :“三个代表”重 要思想涵盖了 社会主义经济 建设政

2、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党的建设军队现代 化建设、 祖国统一 、国际战 略和外交工作 涉及改革发展 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 体系。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科学体 系 十七大报告讲: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 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 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 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008年10月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科学发展观 学习读本讲:“科学发展观继续回答了什么是社 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实现什么样 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使我们党对中国特

3、色 社会主义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科学发展观涵盖 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广泛领域,涉及 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 个方面,贯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和党的 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丰富的思想内涵和严密的 内在逻辑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科学理论,同时也是 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科学理论。” 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是一个科学体系,理由是: 第一,它是由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构成的。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就是:以人为 本、实现科学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 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 等。这些重大战略思想之间构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思想体

4、系。 第二,科学发展观的核心体系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 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本身就是一 个完整的体系,这一体系把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统一为一个整体。这一体系 包括:科学发展的主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发展的动力机制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毫不动摇地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 线;科学发展的主要内容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 和谐社会等;科学发展的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新要求;科学发展的 政治保障党的领导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科学发展的外部条件和谐世 界

5、。(1)关于发展是第一要务。五个含义:发展是当代中国的主题,发展就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展是解决中国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发展要建立在完 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础之上,发展要完善各种经济体系、经济制度.如国家 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综合运输体系、宏观调控体系、农业服务体系、 公共财政体系、能源利用体系、现代市场体系、开放型经济体系、国家规划 体系、现代金融体系等11个体系,技术创新激励机制、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 可持续发展体制机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人民币汇率 形成机制、竞争机制等7个机制,集体林权制度、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基本 经济制度、现代企业制度、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

6、转移支付制度、资源有 偿使用制度、财税制度、市场准入制度等9个制度 (2)关于以人为本 科学发展观的核 心是以人为本, 即以最广大人民 群众的根本利益 为本,不是“以资 本为本”、“以 GDP为本”、“以 既得利益者为本” 。 “以人为本”就是 实现“六个有”: 有工作的增长, 有声的增长, 有情的增长, 有快乐的增长, 有根的增长, 有未来的增长。“以人为本”就是 避免“六个无”: 无工作的增长, 无声的增长, 无情的增长, 无快乐的增长, 无根的增长, 无未来的增长。 全面协调可持续 基本精神就是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推进四位一体总体 布局的实现,使经济建设、政治建

7、设、文 化建设、社会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4)关于统筹兼顾统筹兼顾本 质上是要求 正确认识和 妥善处理中 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中 的重大关系 ;五个统筹 到七个统筹 。统筹区域发 展;统筹人 与自然和谐 发展;统筹 国内发展与 对外开放; 统筹中央与 地方关系; 统筹三个利 益。统筹城乡发 展,形成城 乡经济社会 一体化新格 局;统筹经 济社会发展 ,使经济发 展与社会进 步互相促进 。2、三个体系的一脉相承性三者探索和回答的都是“什么是马克思主 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 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 、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 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8、3、三个科学体系各自的作用 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开 创之作,是最基础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体系承上启下的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解决了中国挨打的问题;以邓小平为 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解决了挨饿的问题;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二代 领导集体基本上解决了挨骂的问题;现在科学发展观面临的问题就是 挨嫉妒的问题 。 4、科学发展观的理论特征一是科学性。这一科学体系坚持了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立场和 方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指引中华民族走向 繁荣富

9、强的指南。二是信仰性。这一科学体系不仅具有实践价值,而且具有信仰功能。法国学 者勒庞讲:“在人类所能支配的一切力量中,信仰的力量最为惊人,福音书 上说,它有移山填海的力量,一点也不假。使一个人具有信仰,就是使他强 大了十倍。 三是系统性。这一科学体系各方面内容紧密联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是 科学、完整、严密、系统的理性认识。 四是人民性。这一科学体系鲜明地体现了人民性,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 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 教,落实发展任务靠人民群众努力,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最大限 度地把全社会的发展积极性引导到科学发展上来。 五是实践性。实践性是

10、科学发展观的本质特征。 六是创造性。这一科学体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体现了非凡的创造能力和强大活力。 二、科学发展观是科学方法论维度 上的科学理论 1、科学发展观的世界观意义在于它坚持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 科学立场。用它来辨别机遇与风险。战略机遇期的特点 战略机遇期的特点是什么呢?我认为至少 应该包括这样几点: 其一,长时段。也就是说战略机遇期在时 间上至少应该是20年的一个时间段,其下 限是20年,上限是50年。我认为10年以下 的时间够不上是战略机遇期,充其量只能 称之为策略机遇期。一个国家的大的发展 战略通常是以20

11、年计算的。 战略机遇的特点 其二,大空间。也就是说战略机遇是在整个世界 意义上讲的,它不是一个国家自己的事情,是具 有世界意义的事情。战略机遇应该从世界发展的 整体中去寻找,从世界发展的规律中去寻找。 其三,稀缺性。也就是说是千载难逢的,这种机 遇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次数非常的少,难以遇到 。尤其是在一个世纪的初叶,出现和平与发展的 战略机遇的可能性更小。 战略机遇的特点 其四,大协调。这是一个强调相互协调的 时期,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越来越强调国 家间的相互协调性,例如欧洲在21世纪初 形成了相互协调的欧盟统一体,其内部协 调性在不断上升。 其五,大叠加。这是一个“经济增长+技术创 新+制度变迁

12、+人力资本开发”相互叠加的时 期,全球的经济增长、技术创新、制度变 迁、人力资本开发都是最快的时期。 风险有哪些? (1)胡锦涛2004年1月指出:风险有“世界经济增长乏 力,综合国力竞争更趋激烈”;(2)2004年5月 讲:“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外部环境日趋复杂 多变”;(3)2005年10月十六届五中全会讲:“国 际环境复杂多变、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状况加剧 、贸易保护主义有新的表现”;(4)2006年12月 胡锦涛讲:“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贸易摩擦增多 和国内资源更多流向国外等问题”是我们面临的风 险;(5)十七大报告讲:“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 的风险增多”。2、科学发展观的方法论意义还在

13、于要求我们 在工作中要善于运用“结合”的方法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十个结合”的思想,2007年12 月17日胡锦涛同志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 补委员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研讨班开班时讲 话强调:这“十个结合”的宝贵经验,是我们党和 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艰辛探索得来的,是我们党 极为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必须牢牢记取、坚持 运用,并在新的实践中继续加以丰富和发展。 2008年12月18日在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大会的讲 话中,胡锦涛同志又一次系统全面地对十个结合 进行了论述。 三、科学发展观是解放思想 维度上的科学产物 (一)为什么科学发展观突出地强调解放思想? 1、解放思想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要求。

14、“任何失败都不 值得忧虑,倒是任何成功都值得反省”。我们经常讲:失 败为成功之母;但还要注意:成功是失败之父。 2、我们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巨大,解放思想是应对风险的 要求。其中一个风险就是:实体经济不断虚拟化,虚拟经 济更加虚拟化。随着以移动电话为核心的信息网络技术的 发展,交易范围和交易速度急剧扩大,经济的虚拟化日益明显。 (二)解放哪些思想? 1、解放思想就是消除空想 消除空想当前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破除“马教条”、“西教条 ”、“古教条”等多种思想僵化。 “马教条”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僵化的理解。 “西教条”就是对西方理论的崇拜。 “古教条”就是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僵化理解。 2、解放思想要善于普遍

15、联想,要有结合的观念一个是六度空 间理论,“六度空间” 理论又称作六度分隔理论, 通俗地阐述为:“你和任何 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 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 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一个是生长相 关律,一个有机生物 的个别部分的特定形态,总 是与其他部分的某些形态相 联系的。例如,哺乳动物中 的偶蹄动物通常是食草动物 ,蓝眼睛的纯白猫总是或差不多总是聋的。 3、解放思想要敢于科学预想,也就是说要能 够知道未来的发展方向。 经济全球化,全球中国化。全球中国化的含义是:(1)全球中国商 品化,到处都是中国的产品。(2)全球中国能源需求化。2002年中 国原油进口6000万吨

16、,2003年是9000万吨,2004年是1.2亿吨, 2005年是1.4亿吨,2006年是1,5亿吨,2007年超过1.6亿吨。这些油 50%来自中东,22%来自非洲,12%来自东南亚。仅中国石油一家海 外项目就有70个,分布在26个国家和地区,500支工程队在4个国家 施工作业。(3)全球中国人流动化,中国人在全球旅游和寻找工作 。公安部2008年1月7日发布信息:2007年中国内地居民出入境首次 超过8000万人次。到处都是中国人的身影。所以,世界上任何一个地 方出现灾难,都有可能涉及到中国人。(4)全球中国投资化。国内 投资主体共在全球172个国家和地区设立境外直接投资企业10000余 家。(5)全球中国文化化。中国的迅速发展,催生了前所未有的 汉语热。 非洲中国化1、2007年6月2日尼日利亚ITORI EGBALAND领地的阿卡姆土王为山东电建 三公司项目经理房一波举行了隆重的加冕仪式,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