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蕴红拓展以人为中心的视觉信息处理研究和应用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6594656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548.8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蕴红拓展以人为中心的视觉信息处理研究和应用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王蕴红拓展以人为中心的视觉信息处理研究和应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蕴红拓展以人为中心的视觉信息处理研究和应用(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 年 12 月 18 日 星期三责编陈和利10网络 通信电话: 01058884109 E-mail: 如果说中国电科 53所是军工光电信息领 域自主创新的国家队, 那么, 高贤伟既是这支团 队中的攀登者又是领路人。作为53所所长, 他 在担负国家重大科研生产项目的同时, 也为53 所的发展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带领全所职工, 秉承“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的核心价值观, 坚持 把市场开拓和科研生产任务圆满完成作为主攻 方向, 坚持把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作为重要支 撑, 坚持把提升精细化管理水平作为重要着力 点,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 落脚点, 牢牢把握 53所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

2、, 六年来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推动我国 军工电子事业的发展付出了艰辛的汗水。2013 年, 他荣获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务院国资委授予的 “中央企业劳动模范” 荣誉称号。 改革与发展 2007年初, 高贤伟从成都29所调任辽宁锦 州任53所所长, 完成了从大西南到大东北的跨 越。但是比起地域的跨越, 思维方式的跨越却 是难上加难。面对53所当时的严峻形势: 改革 思想淡漠、 市场开拓不力、 高科技人才流失、 科 研生产任务严重拖期、 两省三地运行成本高、 效 率低等等, 高贤伟认为首先要解放思想, 实现思 维方式转变。53所要摆脱困境, 必须把发展作 为第一要务, 以改革为突破口,

3、 抓住制约 53所 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性问题, 创新思路、 创新机 制, 扭转不利局面, 走向良性发展的道路。 他提出了 “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市场开发为 导向, 改革管理为轴心, 科技创新为动力, 管理 创新为突破口” 的改革发展思路, 外抓市场, 内 抓管理, 坚持 “以军为主, 以民为新增长点” 的发 展思路, 策划制定了 53所中长期发展规划, 为53所下一步发展明确了方向。 “即使单位工作环境建设得再好, 如果任务 争取不来也没用, ” 他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 争, 我们必须加大市场开拓力度。 ” 他非常重视 市场开拓, 亲自带队跑市场搞论证抓任务。他 是全所职工公认的“工作狂” ,

4、 一年 365天, 难 得休息一下, 妻子、 女儿远在成都, 几个月都见 不到一次。他总是风尘仆仆, 步履匆匆, 经常在 办公室熬到深夜, 记得一次接受记者采访时, 记 者问他:“是什么驱动你如此拼命地工作? ” 他的 回答很简单:“使命。 ” 在他的带领下, 53所党政 班子解放思想、 勤奋尽责, 带领全所职工抢抓机 遇, 共谋发展, 在市场开拓、 自主创新、 科研生 产、 改革创新、 经营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 绩, 总收入和利润平均年增长率超过30%, 连续 六年获中国电科年度经营业绩考核结果A级。 科技与创新 “科技进步与创新是科研单位特别是军工科研单位赖以生存的生命之源, 是53所发

5、展的最大 资本” 。高贤伟说,“纵观百年企业, 技术进步与创 新皆为其能否成为百年企业的关键要素。 ” 他认 为: 创新是一种思想, 一种意识, 一种观念, 一种准 备, 是推动一切工作的原动力。53所作为科研单 位, 昨天靠创新成长, 今天靠创新发展, 未来也一 定靠创新强大。创新是53所进步的永恒动力, 是 53所人的不懈追求。基于这一理念, 他主持建立 了包括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及各专业研究部在内的53所科技创新体系, 组建 技术创新团队, 组织技术攻关, 啃下了军工光电技 术的多块硬骨头, 极大地提升了53所科技创新能 力和基础理论的研究能力与水平, 进一步奠定了

6、53所在国内光电领域的领先地位。 “对于像 53所这样的研究所, 核心任务有 两项, 首先是能拿来任务, 更重要的是能把任务 完成好” , 完成好这两项任务, 核心技术起着至 关重要的关键作用。掌握了核心技术, 你就有话语权, 就可以争取更多的任务, 就可以更快的 拉近与国际先进国家的差距; 掌握了核心技术, 同时可以更好地再创新, 更好地完成任务, 就可 以更多地为国家做贡献。近年来, 53所以突破 核心关键技术为落脚点, 狠抓科技创新规划落 地, 以重点实验室、 总体部、 专业研究部为基础, 形成了前沿技术探索、 基础技术研究和关键技 术攻关各有侧重的三级技术创新组织。针对 53所专业特点

7、及行业领域发展趋势重点加大 投入, 有力地提升了自主创新能力、 复杂系统研 发能力和综合技术实力。六年多来共取得省部 级以上科技进步奖 39项, 填补多项国内空白, 圆满完成了300余项重点科研生产任务。 人才与队伍 “国以人兴, 业以才立” 。高贤伟非常重视人 才、 爱惜人才。他一直说影响53所改革与发展的 关键性问题是人才问题, 人才是立所之本, 53所 要保持光电领域国家队的地位, 人才培养是关键。他高度重视科研人才、 管理人才和技能型 人才三支队伍建设。牵头制订了53所人才发展 战略规划, 并围绕人才 “选、 用、 育、 流、 出” 出台了 一系列鼓励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政策, 建

8、 立起完整的人才培训体系, 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得到快速提升。53所目前拥有国家级科技人才 12人, 新世纪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 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 有突出贡献中青年科 技专家2人, 中国电科集团首席科学家1人、 首席 专家2人, 专家队伍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加强, 一 个军工光电技术创新型团队正在快步前行。 对于53所的未来发展, 他的心中早有一张 宏伟的蓝图, 他要以中国电科集团公司在天津组 建光电研究院为契机, 充分利用天津滨海新区的 区位优势、 政策优势和人才优势, 汇聚所内外相 关专业优势资源, 在更高层次、 更大的平台参与 国防科技工业和国民经济建设。预计到2014年

9、 年底, 一座集科研、 试验、 生产为一体的国内一流 光电产业基地和国内一流的光电技术人才高地 将在天津滨海新区初步建成, 将有力促进国内光 电信息领域发展和带动天津相关产业的发展。 高贤伟说:“做事要执着,十年磨一剑 , 宏伟的 蓝图已经绘就, 只要我们携起手来, 共同努力, 天 道酬勤, 就一定会有收获! ”(刘文)勇 攀 军 工 光 电 高 峰记中国电科 53所所长高贤伟王蕴红博士,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北京航空 航天大学计算机学院副院长, 中国计算机学会 人工智能与模式识别专业委员会委员,计算机 学会青年计算机论坛学术委员(YOCSEF-AC 委员), 从事模式识别与图像处理的教学和

10、科研工作, 在三维人脸识别、 步态识别、 虹膜识别、 多 生物特征融合、 信息隐藏及检测等方面取得了 多项重大技术成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7项、 国家863计划项目6项、 973 项目课题1项,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 北京市科学技术一等奖 1项, 北京市科学技术 三等奖 1项, 2000年在 863计划 15周年之际作 为 863计划先进个人被科技部表彰, 2005年入 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 2013年荣获中国青 年科技奖。还在权威的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和会 议上发表学术论文 228 篇, 被 SCI收录论文 44 篇, 被 SCI引用 1000余次, 在 Googl

11、e Scholar上 被引用 6000 余次, 被国际权威的学术数据库 DBLP 收录 145 篇, 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4 项。作为大会主席、 程序委员会主席、 程序委员 会委员组织国际国内权威学术会议20余次。 王蕴红和她的团队在模式识别研究领域研 究多年, 面对着信息学科的飞速发展, 需求的不断更新, 如何做国家和社会最需要的研究, 如何 在研究中不断保持优势, 一直是她选择具体研 究方向最重要的考虑内容, 满足国家的需求、 社 会的需求是研究者的责任和义务。近年来的研 究方向一直围绕 “以人为中心的视觉信息处理” 展开, 包括利用人的生理和行为特征进行身份 识别、 分类 (性别、

12、年龄) 、 行为分析、 事件分析、 智能监控等等, 还包括人的情绪分析、 心理状态 判定等, 提出了从个体属性到身份识别的多层 次生物特征识别的多层次识别框架, 并在此框 架下开展了研究工作, 在国际上较早进行生物 特征属性信息分类的研究并形成了具有学术价 值的研究成果。多数的生物特征识别研究关注 身份识别的结果, 生物特征的属性信息受到关 注较少, 但个体本身表征的层次性及不同层次 应用需求更应得到重视, 如对于智能监控, 个体 的属性信息如种族、 年龄、 性别等具有重要的应 用价值, 在我国这样的人口众多、 人员流动频繁的大环境下, 这样的研究非常有应用意义。正 是因为将研究内容定位与国家

13、需求紧密结合, 并在研究水平上保持国际前沿, 她获得了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支持, 自 2002年, 王蕴红 已获得 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 1项 青年基金的支持, 该基金每年的资助率仅为 20%左右, 反映出申请者在这方面的基础研究 内容和研究水平得到国内同行的持续高度认 可, 也得到国际同行的认可, 在国际权威的学术 期 刊 IEEE Transactions 系 列(IEEE Transac- tions on Pattern Analysis and machine Intelli- gence, 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 ing

14、, IEEE Transactions on Information Foren- sic and Security等) 发表长文 14篇, 2012年在 国际模式识别大会上发表论文 8篇, 所发表的 论文被国际同行引用6000余次, 是计算机领域 具有高引用率的学者之一。 在近年来的研究中, 她更加注重国际交流,注重研究水平的国际化, 在2013年第三届国际 计算机多媒体(音频/视频)情感计算算法竞赛 AVEC2013(3rdInternationalAudio/Visual Emotion Challenge 2013) 中, 王蕴红教授带领 的团队与英国布鲁奈尔大学电子及计算机工程 学系

15、孟鸿鹰博士带领的团队联合组队获得情感 识别(Affect Recognition)比赛的冠军, 该结果日 前在多媒体领域最权威的学术会议之一, 第21 届国际多媒体大会(ACM Multimedia 2013)上 揭晓, 2013年的 AVEC竞赛有来自美国麻省理 工学院, 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 澳大利亚新南威 尔士大学, 西班牙比戈大学, 英国布鲁奈尔大学 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赛队伍。竞赛中情感建 模是算法性能提升的瓶颈, 王蕴红教授团队负 责视觉信息处理, 提出了基于结合动态和静态 视觉信息的情感表示方法, 突破了之前传统主 流算法的局限, 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王蕴红治学严谨, 重视言传身

16、教, 2010 年获得北航首届 “研究生十佳导师” , 在教学工作 中, 王蕴红老师始终把握学术前沿, 注重培养学 生的国际学术视野, 对学生的学术研究高标准 严要求。在每周举行的实验室学术组会上, 王 老师要求每个学生不但要轮流汇报近期的研究 进展, 还要对本领域最新的学术论文和研究动 向跟踪并做出介绍。此外, 由于实验室的研究 方向众多, 王老师将研究生按照研究方向分为 人脸组、 遥感组、 步态组、 数字水印组等学术小 组, 每个小组每周举行学术讨论会, 解决疑难问 题, 激发学术灵感, 每个学生的科研能力都得到 了很大提高, 每名博士生都在国际上宣讲过学 术论文, 8人获得研究生国家奖学金。 做学术研究是一辈子的事, 王蕴红认为研 究工作要做好必须真正做到 “顶天立地” , 立足 国家需求, 站在国际学术前沿, 在国际学术界有 竞争力,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学 术探索永无止境!(李文)王蕴红: 拓展 “以人为中心的视觉信息处理” 研究和应用美国高通公司 12月 9日宣布, 其全资子公司美 国高通技术公司推出集成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