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乳成分和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

上传人:zw****58 文档编号:46592169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23.9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乳成分和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乳成分和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乳成分和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乳成分和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乳成分和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乳成分和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V o l. 3 5,N o . 12 0 0 7 ( to ta l 1 9 4 )0引言牛乳中的体细胞数( S o m a t ic C e ll C o u n t ,S C C ) ,是指每毫升奶中的细胞总数,多数是白细胞(即巨噬细胞、 嗜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 ,其中约占牛体细胞数的9 8 % 9 9 %,其他1 % 2 %的体细胞是乳腺组织脱落的上皮细胞,其数量反映了牛奶产量、 质量及牛的健康状况。 牛奶中S C C一般在2 1 05 3 1 05m L- 1。 当乳房外伤 或发生疾病产生炎症时,机体将大量的白细胞分泌进入乳房以清除感染,S C C一般都超过5 1 05m L- 1

2、。当 S C C超过5 1 05m L- 1时奶牛被感染细菌的可能性很大, 乳房炎发病率很高, 相应的原料乳中的成分变化增大, 牛奶的质量变差 1 - 4 。乳房炎是目前引起S C C增加的最主要原因。当引起乳房炎的微生物侵入乳房,机体的防御系统分泌白细胞进入牛奶以杀死细菌。乳房炎的病原菌种类很收稿日期:2 0 0 6 - 0 6 - 0 8作者简介: 史玉东(1 9 8 3 -) , 男, 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乳品化学与工艺学。通讯作者: 张和平牛乳中体细胞数与乳成分和部分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研究史玉东1,云振宇1,李妍1,邵丽君2,于飞2,云战友2,张和平1(1 .内蒙古农业大学乳品生物技

3、术与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内蒙古 呼和浩特0 1 0 0 1 8; 2 .内蒙古伊利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内蒙古 呼和浩特0 1 0 0 8 0)摘要: 对呼和浩特郊区一牧场3 0头荷斯坦乳牛进行6个月单个采样, 共得4 5 2个有效样本, 检测乳样包括: 体细胞数、 脂肪、 蛋白质、 乳糖、 总固形物、 细菌总数、 比重、 黏度、 电导率、 氯糖数、 滴定酸度和p H值。结果表明, 蛋白质质量分数与牛乳中的体细胞数( S o m a t i c C e l lC o u n t , S C C ) S C C呈显著正相关(P 0 .0 5) 。牛乳电导率和氯糖数与S C C呈显著正相关(P

4、 2 0 0 5 0平均S C C/ 1 04m L- 1样本数/个5月2 6 . 1 42 9 . 5 51 4 . 7 71 9 . 3 21 0 . 2 34 4 . 3 27 8 9 58 86月2 9 . 7 33 5 . 1 41 6 . 2 21 4 . 8 64 . 0 53 5 . 1 35 4 6 27 47月3 7 . 7 83 7 . 7 81 0 . 0 01 0 . 0 04 . 4 42 4 . 4 44 5 6 89 08月2 3 . 7 35 0 . 8 51 3 . 5 61 1 . 8 60 . 0 02 5 . 4 23 7 3 95 99月2 0 .

5、6 93 6 . 2 11 8 . 9 71 3 . 7 91 0 . 3 44 3 . 1 09 6 1 9 65 81 0月5 2 . 3 83 2 . 9 02 . 3 85 . 9 52 . 3 81 0 . 7 12 8 5 58 3表2乳中S C C在5 - 1 0月份的变化统计/ %表1样品分组情况组号12345S C C/ m L- 12 0 0 1 04样本数/个1 4 51 6 45 25 42 3奶牛/头2 92 71 91 91 1研究报告R e s e a r c hP a p e r s3 6V o l. 3 5,N o . 12 0 0 7 ( to ta l 1

6、 9 4 )和氯糖数升高。p H值与S C C的变化相关性并不显著( P 0 . 0 5 )。据报道乳腺炎期间, 牛乳p H值有升高的趋势 1 8 , 但本实验数据显示p H值与S C C的相关性并不显著, 这可能与牧场卫生管理措施有关。牛乳比重与S C C的相关性不显著( P 0 .0 5 )。这可能是因为影响牛乳比重的因素较多, 牛乳中各种成分的变化都会导致比重变化, 因此多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使得比重的变化规律性不强;细菌总数随S C C的变化差异不显著( P 0 .0 5 ), 这与文献 1 ,1 3 - 1 5 ,1 8 中的报道有所差异,其原因可能是由于牧场对于牛乳腺炎的防治措施

7、使得样本中S C C与细菌总数相关性较差, 牛乳中也可能残存部分抗生素导致细菌总数不高。2 .3 S C C与原料乳总固形物、 乳糖、 脂肪和蛋白质质量分数变化统计关系表4为S C C, 原料乳总固形物、 乳糖、 脂肪和蛋白质质量分数的测定与分析结果。由表4可以看出,原料乳总固型物质量分数与S C C呈显著正相关( P 2 0 0PA N O V A与S C C相关系数显著性细菌总数/(1 04m L- 1)24 2 0 10 0 034 0 5 10 2 022 5 9 10 3 224 0 9 12 3 016 0 8 9 0 6NSNSp H值6 . 5 7 0 . 2 0a b6 .

8、5 0 . 3 0b6 . 5 5 0 . 2 1a b6 . 5 9 0 . 1 6a6 . 6 1 0 . 1 0a*NS酸度/ T1 7 . 4 2 3 . 6 61 7 . 3 3 . 4 81 7 . 2 9 3 . 7 31 7 . 2 3 3 . 7 01 7 . 3 3 3 . 8 4NSNS黏度()/(P as)4 . 7 3 2 . 0 24 . 7 1 1 . 9 94 . 6 5 1 . 9 74 . 5 1 2 . 1 14 . 3 4 2 . 0 4NSNS黏度()/(P as)1 7 . 1 4 1 3 . 5 11 6 . 0 6 1 1 . 3 21 8 8

9、. 7 1 1 3 2 . 2 52 3 . 5 1 1 . 2 32 3 . 9 9 1 5 . 3 6NSNS比重1 . 0 3 2 0 . 0 0 1a1 . 0 3 2 0 . 0 0 1a1 . 0 3 2 0 . 0 0 1a1 . 0 3 1 0 . 0 0 2b1 . 0 3 2 0 . 0 0 1a*NS电导率/(1 04 sc m- 1)0 . 3 7 7 0 . 0 3 8c0 . 3 7 9 0 . 0 3 4c0 . 3 9 4 0 . 0 3 5b c0 . 4 1 3 0 . 0 5 2a b0 . 4 1 9 0 . 0 5 9a* * * *氯糖数1 . 7

10、6 0 . 2 3d2 . 0 5 0 . 1 5b c2 . 1 9 1 0 . 1 2b2 . 4 1 0 . 1 3b2 . 7 5 0 . 2 0a* * *表3分析结果S C C与原料乳细菌总数及物理特性的关系(X S D,N = 4 5 2)注:NS为P 0 . 0 5不显著;*为P 0 . 0 5不显著;*为P 2 0 0PA N O V A与S C C相关系数显著性总固形物/ %1 2 . 0 0 0 . 9 6b1 2 . 3 5 0 . 9 2b1 2 . 1 3 0 . 8 8a b1 2 . 3 9 1 . 0 7a b1 2 . 8 2 1 . 1 6a* *0 .

11、1 6* * *乳糖/ %4 . 9 0 0 . 2 6a4 . 8 7 0 . 2 5a b4 . 8 1 0 . 2 8a b4 . 8 0 0 . 3 0a b4 . 7 4 0 . 2 9b* *- 0 . 1 6* * *脂肪/ %3 . 6 0 0 . 7 0b3 . 7 6 0 . 7 0b3 . 7 5 0 . 7 0b3 . 9 2 0 . 8 8b4 . 5 0 1 . 1 7a* *0 . 2 2* * *蛋白质/ %2 . 9 1 0 . 3 4c3 . 1 2 0 . 3 6a2 . 9 7 0 . 2 8b c3 . 0 8 0 . 4 5a b3 . 1 3 0

12、. 3 2b* *0 . 1 2*R e s e a r c hP a p e r s研究报告3 72 0 0 7年第3 5卷第1期( 总第1 9 4期)质量分数呈负相关。3结论由上述可以看出, 随着牛乳体细胞的变化, 原料乳的部分理化质量指标发生明显变化, 蛋白质质量分数与S C C呈显著正相关(P 0 .0 5) ; 乳糖质量分数与S C C呈显著负相关(P 0 .0 0 1) ; 脂肪、 总固形物质量分数、电导率、 氯糖数与S C C呈极显著正相关(P 0 .0 0 1) ; 细菌总数、 比重、 黏度、 滴定酸度、p H值与S C C的相关性不显著; 脂肪质量分数与蛋白质质量分数、 乳糖

13、质量分数、 总固形物质量分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0 1 );蛋白质质量分数与乳糖呈显著的负相关 (P 0 .0 0 1) ,与总固形物质量分数呈显著的正相关( P 0 .0 0 1 ); 乳糖质量分数与总固形物质量分数呈显著负相关( P 0 .0 0 1 )。从5 1 0月份, 乳中体细胞数有逐渐降低趋势,9月骤然升高, 其中5月份和9月份样品平均体细胞数和高于5 1 05m L- 1的样品比例较高,分别为7 .8 1 05m L- 1, 4 4 .3 2 %和9 .6 1 05m L- 1,4 3 .1 %。1 0月份样品平均体细胞数和高于5 1 05m L- 1的样品比例最低,

14、 分别为2 .8 1 05m L- 1和1 0 .7 1 %。参 考 文 献: 1 敖晓琳,李诚.高体细胞牛乳的性质及对加工的影响 J .中国乳品工业, 2 0 0 3 , 3 1(5): 3 8 - 4 1 . 2 李波,孔保华,郑冬梅, 等.体细胞数对乳的影响及其控制措施 J .中国乳品工业, 2 0 0 5 , 3 3(1): 5 7 - 5 9 . 3 D U L I NAM, P A A P EM J , WE I NL A NDBT . C y t o s p i nc e n t r i f u g e i nd i f f e r e n t i a l c o u n t s

15、 o f m i l ks o m a t i cc e l l s J . D a i r yS c i , 1 9 8 2 , 6 5 : 12 4 7 -12 5 1 . 4 D OS OG NEH . D i f f e r e n t i a l l e u k o c y t ec o u n t m e t h o df o rb o v i n el o ws o m a t i c c e l l c o u n t m i l k J . D a i r y S c i , 2 0 0 3 , 8 6 : 8 2 8 - 8 3 4 . 5 毛永江,杨漳平,王杏龙,等.南方地区荷斯坦牛乳中体细胞数及乳房性状与泌乳性能相关性的研究 J .中国奶牛, 2 0 0 2 ,(3): 1 2 - 1 3 . 6 葛君萍.牛奶中体细胞含量高的成因与对策 J .浙江畜牧兽医, 2 0 0 4 . 7 陈华林.体细胞数在奶牛乳房卫生保健工作中的应用 J .中国奶牛,2 0 0 0 ,(6): 4 9 - 5 1 . 8 唐淑珍,李永鹏.利用体细胞计数监控乳房炎 J .中国奶牛,1 9 9 9 ,(4): 4 5 - 4 6 . 9 刘海霞.牛乳体细胞数的检测方法 J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