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_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6525205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96.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_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_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_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_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_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_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_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 兼论国际贸易的比较利益理论的缺陷洪银兴( 南京大学国际商学院)适应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 我国的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也要由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向追求质量和效益。要实现这个转变, 必须解决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这就是如何认识和发挥自己的优势。通常是依据传统的比较利益理论强调自己的自然资源和劳动资源相 对丰富的比较优势。与此相应, 在国际贸易战略上突出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本文的研究表明, 单纯的比较优势, 不一定能成为竞争优势。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对外贸易不能停留在现有的比较优势上, 需要将这种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一、 / 比较利益陷阱0长期以来, 指导国际分工,

2、从而说明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是比较利益理论。国际交换之所以必要, 是因为存在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使得各个国家专业化的生产最适合本国生产的产品, 通过国际贸易可使贸易双方获得更大的福利。各个国家进行国际分工的标准是什么呢? 是古典学派李嘉图在 19 世纪所说的比较成本, 赫克歇尔在 1919 年、 俄林在 1933 年所说的资源禀赋。比较成本理论是指, 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存在着劳动生产率的差异或成本的差异, 各国 分工生产各自具有相对优势( 劳动生产率较高或成本较低) 的产品, 尽管一个国家( 一般是落后国家) 具有相对优势的产品的成本可能会高于另一国家( 一般是发达国家) 不具有相对优势的同一

3、产品的成本。资源禀赋学说是指, 各个国家的资源禀赋存在差异, 有的劳动资源丰富, 有的自然资源丰 富, 有的资本资源丰富。各个国家分工生产使用本国最丰富的生产要素的产品, 经过国际贸易, 各国获得最大的福利。比较利益结构的核心是一国产业的比较优势。各个国家按照比较利益原则加入国际分 工, 从而形成对外贸易的比较利益结构。在人们的观念中, 发展中国家缺资本和技术, 而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便宜的优势。发达国家则具有资本和技术资源丰富的优势。因此, 比较利益的贸易格局是: 发达国家进口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产品, 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发展中国家则进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 出口劳

4、动密集型产品。我国目前的 进出口结构基本上是这种格局。进口结构基本上以技术密集的设备为主, 出口结构则是以劳动密集产品为主。其中占出口第一位的纺织、 服装明显属劳动和资源密集的产品。应该说, 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可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这也反映我国目前的201997 年第 6 期经济发展水平。我国能够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的还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进入国际市场相对成本较低的也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现在需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在于, 这种贸易结构能不能长期化。 我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早在本世纪 50年代初,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里昂惕夫就以美国为例对俄林等人提出的/ 资源禀赋说0

5、提出了挑战。根据他的投入产出模型, 美国作为资本和技术充裕的发达国家, 本 应进口劳动密集型产品, 出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而事实恰恰相反, 于是在国际经济学界提出所谓的/ 里昂惕夫之谜0。对这个谜经济学家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一点已非常明确, 这就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本密集型产品主要不是用产品本身来区分的, 而是用投入要素来区分的。就是说, 同样一种产品, 在发展中国家可能是以密集的劳动生产的, 在发达国家可能是以密集 的资本生产的。就象服装、 鞋帽、 玩具、 食品之类, 就产品来说看来是劳动密集型产品, 而在许多发达国家可能是资本密集的, 或者说在这些国家, 虽然也要用到较多的劳动, 但这些劳动

6、也是由较多的资本结合进生产过程的, 因而可能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发展经济学家克鲁格依 据俄林等人的资源禀赋理论说明了这种情况。他说:/ 如果两个国家生产同一种商品, 但在它们之间不存在要素租金均等化, 那么, 资本丰裕的国家将比劳动力丰裕的国家使用资本比较密集的生产技术, 并且前者的工资/ 租金比率也将高于后者0( 克鲁格, 1995)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上, 面对发达国家资本对劳动的替代, 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型产 品并不具有竞争优势。而且, 虽然发展中国家劳动密集型产品因其工资低而劳动成本较低, 但发达国家面对国内充分就业的压力, 会以各种壁垒阻碍廉价的劳动密集型产品进入。这势必又出现

7、比较利益/ 陷阱0: 在劳动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贸易中, 以劳动密集型和自然 资源密集型产品出口为主的国家总是处于不利地位。事实上这种问题已经发生。就如我国的纺织品出口就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美国的限制那样。进一步分析还可以发现比较利益理论本身的局限性。比较利益理论所讲的比较成本是对本国的产品进行比较而言的, 不意味着本国比较成本低的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就一定具有竞争 优势, 在国际竞争中具有竞争优势的是在国际市场上具有垄断优势的资源和产品。无论是以劳动生产率差异为基础的比较成本说, 还是以生产要素供给为基础的资源禀赋说, 其比较利益的前提是各国的供给条件、 生产条件不可改变, 资源、 生产

8、要素不能在国际间流动。在这种假设条件下, 具有比较优势的资源及其产品才可能具有垄断优势。问题是在现阶段, 随着全球经 济一体化的发展, 这些假定条件已经改变。首先, 在当今商品经济国际化的条件下, 生产要素、资源可以在国际间流动。其次, 在新技术革命浪潮推动下, 经过投资和新技术的采用, 自然资源可以被改良、 再造, 也可以被新材料所替代; 经过人力投资, 劳动力的技能和素质的提高, 又 可克服劳动力数量不足的矛盾。所有这些表明, 除了一部分原料生产国, 特别是石油输出国外,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所具有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在国际竞争中已不具有垄断优势。以本国拥有的资源的相对优势来确

9、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 虽然能获得贸易利益, 但不能缩短自己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显然, 在新的国际经济的背景下, 依据自己的经济发展 水平调整自己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利益结构, 是国际竞争新格局对我们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的强制。克鲁格分析按资源禀赋进行国际分工的重要工具是工资/ 租金比率概念, 这个概念指的是21工资成本在产品收入中的比率。他认为, 劳动丰裕的国家主要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存在于两种情况: 一种是各个国家要素/ 租金均等化, 一种情况是劳动丰裕国家中工资/ 租金比率偏低。 / 如果该比率偏高, 那么在劳动力丰裕的国家用资本较为密集的技术来生产更多的资本密集型商品将会有利可图。 0( 克

10、鲁格, 1995) 在现实中, 劳动是由资本( 发放工资) 组织到生产过程的,如果工资过高, 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实际上便成为资本密集型产品。现在我们需要清醒地意识 到一个趋势, 这就是我国( 特别是沿海地区) 工资增长很快, 工资/ 租金比率提高的结果, 或者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失去竞争力, 或者是资本替代劳动, 使丰富的劳动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在现阶段, 一个国家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最主要的是产业竞争力。单纯的由资 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在国际贸易中不一定具有竞争优势, 单纯根据资源禀赋来确定自己的国际贸易结构, 企图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作为出口导向, 就会跌入/ 比较利益陷阱0。

11、二、 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厂商进入国际市场, 无论是采取出口进入的方式还是投资进入的方式, 一个重要的条件是自己有某一方面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可以通过多方面培养。其中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培植国际竞争优势。 过去在按照比较利益理论建立的国际分工格局中, 国际贸易的主要目的是互通有无。而现代国际竞争的一个重要特点是, 各个国家( 包括许多发展中国家在内) 进入国际市场有明确的占领国际市场、 以获得更大的国际贸易利益的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目标, 许多国家没有停留 在已有的比较优势上, 而是致力于创造国际竞争的优势。我国过去的国际贸易结构带有低收入国家的特征, 出口结构中, 初级产品占很

12、高的比重,现在我国的出口结构已实现了劳动密集型产品对初级产品的替代。这种替代能够发挥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同时也有利于增加就业机会。但是, 在当今的国际市场上, 劳动密集型 产品的比较优势并不一定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确定我国产品的国际竞争优势面对着一对矛盾: 一方面根据资源禀赋, 我国目前具有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 但是这些比较优势在国际竞争中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根据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 这些优势还必须利用。现在需要研究如何充分利用自己的劳 动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 如何在现有的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形成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结构。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如亚

13、洲四小龙。它们的资源禀赋与我们基本相 同, 原有的基础也差不多。现在它们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越来越明显。根据它们的经验, 创造竞争优势涉及两方面问题: 一方面是贸易结构导向的转变, 过去参加国际竞争主要是依据自身的供给条件, 以资源禀赋为导向, 现在则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另一方面是有效的进行由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的转化工作。为了使比较优势成为竞争优势, 各个竞争国都争先采用新 技术, 以新技术产品打进国际市场。尽管这些国家和地区出口的产品仍是劳动密集型产品居多, 但是这些产品包含了更多的新技术含量, 因而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差别表明, 虽然我国目前有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 但

14、不意味着中22国的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是劳动密集型产品。由此国际贸易战略调整的重要内容是以国际市场需求为导向, 提供在国际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 现在的国际分工主要不是不同国家生产不同产品的分工, 国际贸易已不限于部门外( 各个国家不同生产部门间) 的贸易, 大量的是部门内( 不同国家交换同种产品) 的贸易。在这种国际分工格局中, 我国的出口产品战略完全可以不受现有的比较利益限制, 也可以向国际市场提供 与其他国家同类的产品, 包括资本密集和技术密集的产品。这些产品得以打进国际市场的关键是具有被市场所接受的差别性。不同国家产品差别性的一个重要方面是, 所含成本的差别, 这时一个国家的资源或要素优势

15、起着重要作用, 可能是在日本制造的质量更高, 在中国制造的价格更便宜。反过来也可以 说, 各个国家的比较优势不完全体现在生产不同产品上, 而是体现在生产同种产品的成本、 质量等方面的差别性上。就象我国具有劳动力资源丰富而便宜的优势, 它完全可以被用来创造在低成本方面的产品差别性。 我们已经注意到, 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不会直接成为国际贸易的优势。它要成为国际贸易的竞争优势必须有个转换过程。转换的关键是将高新技术, 包括从国外引进的高技术与丰富的劳动力资源结合。由此产生真正的比较竞争优势。如果将引进国外生产要素结合进来考虑, 那应该是指, 将引进的国外资金、 国外先进技术, 同中国丰富而廉价的劳

16、动结合, 生产在 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这时的比较优势就在于, 同是高技术产品, 但在中国生产的劳动成本含量比在其他国家生产的低, 具有价格竞争的优势。就如日本索尼品牌的高质量电子产品, 可以在美国生产, 日本生产, 也可以在新加坡生产, 在中国生产。在中国生产的优势在于, 由于地域空间大, 地价便宜, 由于劳动力资源丰富, 劳动价格便宜, 因此在中国生产并出口的索尼品牌的电子产品具有生产成本低的优势。从这一意义上说, 来料加工和来件装配等形式的加工贸易, 以及吸引国外著名公司来华建立生产具有较高国际竞争力的产品的企业是利用中国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并使之成为国际竞争优势的重要途径。 长期以来, 我们说明自己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比较优势的一个主要理由是劳动力资源丰富和劳动成本低, 劳动成本低主要是就工资成本而言的。从国际竞争的现实来分析, 这些理由是不充分的。首先, 劳动是不均质的。具有较高人力资本含量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具有更强的竞争力。反过来说, 人力资本含量较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 不具有竞争优势。其次, 许多国 家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成本低不仅是因为其劳动工资低, 还在于其对劳动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