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从业资格考试_会计证_的基础和规律

上传人:nt****6 文档编号:46520067 上传时间:2018-06-27 格式:PDF 页数:1 大小:96.8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_会计证_的基础和规律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_会计证_的基础和规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从业资格考试_会计证_的基础和规律(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会计上岗证培训 http:/ 会计上岗证培训 http:/ 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证)的基础和规律 会计资格考试强调对会计基本问题的理解能力,强调运用会计准则和制度、运用财务管理的原理和模型、运用法律法规的基本原则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死记硬背在会计资格考试中是很危险的。尽管会计资格考试存在一定的难度,但这种难度也是相对的,对于处于一知半解状态的考生,的确很难通过,但一旦掌握了它的基础和规律,实现“会计师”梦想并不是一件遥远的事情。 打好基础是根本 准备会计资格考试,核心是要掌握好各项基础的东西。打好基础就是要吃透教材,对指定教材所涉及各项基本原理扎实掌握、灵活运用。这一点是最基本的要求,恰

2、恰也最难做到的。 有的考生指定教材看了好多遍,对基本的问题仍然处于一知半解状态。如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讲了很多基本的东西,像“收入”的含义,书上指出“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很多考生阅读指定教材时感觉这段话很好理解,没有什么难度,也不会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其实这段话含义很丰富,重点有两处,一是“日常经营活动” ,一是“总流入” 。收入来自“日常经营活动”意味着非正常活动如出售固定资产等所得收入不属于“收入”要素,这是会计中一个十分不好理解的逻辑,即“营业外收入不是收入” 。收入是“总流入”意味着尽管有些时候销售成本可能大于收入,

3、即净收益可能是负数,但因为收入是一个“总流入”的概念,可以得出结论“收入一定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而很多考生由受“净收入”概念的影响,认为上述结论是错误的。悟性与理解能力对打好基础至关重要,在这一阶段,优秀老师对关鍵问题的强调和指点能大幅度提高考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准确和牢固程度。 巧避答题陷阱 在强调基础的同时,考生也需要接受一些技巧训练。因为考试中出题人为了增加难度,故意运用一些出题技巧, 从心理上和技术上设置陷阱, 使部分基础不牢或对考试规律不熟悉的考生最终绕进陷阱。 如 会计实务 (一)和会计实务 (二)中均涉及到计算固定资产折旧的问题,出题人不动声色地给出固定资产交付使用日期

4、,如某年的 1 月 1 日,考生在解题时对固定资产折旧要高度敏感,牢记“从交付使用次月提折旧”的原则,1 月 1 日交付使用的固定资产当年按 11 个月而不是按 1 年提折旧,才能得出正确答案。 技巧分为记忆技巧与应试技巧。记忆技巧是为了帮*生将复杂、难懂或不好记忆的东西掌握到一个准确、牢固、灵活的程度。如会计实务 (一)中计入管理费用的四项税金(房产税、土地使用税、车船使用税、印花税) ,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考点,但很多考生掌握不住。考生不妨设想将来事业成功之时,有房、有车、有地,还有鲜花,这就是计入管理费用的四项税金。应试技巧的核心是如何排除干扰、快速求解。如财务管理中涉及经营杠杆的计算,尽管书上有四五个公式,做题时一般都是用边际贡献除以边际贡献减固定成本求解,计算现金流量就要用净利加折旧找切入点。现金流量表就要遵循七步要诀,合并报表也只需掌握十二个分录。这些都属应试技巧。训练应试技巧的目标是做到考场之上镇定自如,以不变应万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