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叶阿月-vijnanavsvijnapti研究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360613 上传时间:2018-06-26 格式:DOC 页数:43 大小:2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校叶阿月-vijnanavsvijnapti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校叶阿月-vijnanavsvijnapti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校叶阿月-vijnanavsvijnapti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校叶阿月-vijnanavsvijnapti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校叶阿月-vijnanavsvijnapti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校叶阿月-vijnanavsvijnapti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校叶阿月-vijnanavsvijnapti研究(4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56識識(vijna) 與與表識表識(vijapti) 的研究:的研究: 以唯識思想爲中心以唯識思想爲中心臺大文史哲學報29 期,民 69 年 (1980 年)葉阿月前言前言(一一) 表識表識的特質的特質(A) 表識的第一特質:表色(B) 表識的第二特質:表業(C) 表識的第三特質:了別(1) 當作認識作用的了別(2) 當作顯現作用的了別(D) 表識的第四特質:識(二二) 識識的特質的特質(A) 關於其第一定義(B) 關於其第二定義(1) 關於心 citta 的同義語(2) 關於阿賴耶識的作用(3) 關於阿陀那識的作用(4) 關於根本意的特質(5) 關於轉識與阿賴耶識的關係(三三) 唯識唯識與

2、與唯表識唯表識的意義的意義(四四) 轉依時的轉依時的識識與與真如真如的特質的特質(五五) 結論結論識識(vijna) 與與表識表識(vijapti) 的研究:的研究: 以唯識思想爲中心以唯識思想爲中心葉阿月唯識思想的真實義是一種積極的真空妙有的作用,就是淨化人心而促進社會的人民過著安樂幸福的生活。擔任此唯識思想的重要角色的識的梵文有vijna 與 vijapti 兩種,以至其各術語不但有各特殊的意義與特質,也有互相連帶關係的意義與特質。尤其是其有名的合成語 vijapti-mtrat 與 vijna-57mtrat,不但同樣地被譯爲唯識性,也共爲代表唯識思想的最高境界的轉依狀態,就是所謂淨識,

3、或真如的真空妙有的作用。爲究明諸唯識論書所主張的諸理論,因此於第一節以五蘊論爲中心而比較俱舍論,瑜伽師地論等所說的 vijapti (表識) 的特質。其四種特質中,第一特質表色是屬於色蘊,但與一般的顯色與形色不相同。第二特質表業是屬於行蘊而能生無表色。第三特質了別與第四特質識是屬於識蘊,因爲識 (vijna) 是了別所緣境、或似色境的了別爲特質,以至兩者與vijna 有密切關係。因此進入第二節分爲二大定義專論 vijna (識) 的特質。其第一定義與vijapti 的第三與第四特質有關係,但其第二定義是與它完全無關係。因爲vijna 有根本心(阿賴耶識),阿陀那識與根本意爲其特質。所以再分五小

4、節說明其各特質與作用,及阿賴耶識與轉識的關係。雖於 vijna 與 vijapti 有如上述幾點的不相同的特質,但是其重要的 vijna-mtrat 與 vijapti-mtrat 都被譯爲唯識性。因此於第三節爲探究其真意義,而以唯識三十頌與中邊分別論爲中心找出彌勒,世親與安慧曾用心(citta) 代替識(vijna)的例證,及 vijapti-mtrat 的同義語是 citta-mtra(唯心) 與 citta-dharmat (法性心)。又依照唯識的轉依思想,住唯識性應該是綜合無所得與無心等的否定與出世問智與自法性心的肯定的特質,也是一種超越的淨識、或真如的中道妙用的特質。此就是第四節所論

5、的要點,也是 vijapti-mtrat 與 vijna-mtrat 當做同義語的特質共爲發揮淨化人心的所以。前言前言從西紀二世紀至西紀五世紀之間,在印度發生的大乘佛教之中,最有名的兩大思想是中觀派(mdhyamik)的般若(praj)思想,及瑜伽行派(yogcra)的唯識(vijaptimtra)的思想,表面上是對立的,但唯識思想的最高理想的真實義是一種包含般若思想,而發揮般若真理的唯識思想。此思想,當然不是死沉沉而消極的頑空思想,是一種活潑潑而積極的真空妙有的思想。就是爲自利利他,而能淨化人心,及促進國家社會的人民過著安樂幸福生活的唯識思想。提倡此思想的先覺者是彌勒 1 (maitreya

6、-mtha,約 A.D.270-350),無著 (Asanga) 及世親 (Vasubandhu,約 A.D.320-400) 2。爲了要研究他們的唯識思想,1 唯識派(vijnavdin)的開祖是歷史上的彌勒,不是後世所傳說的彌勒菩薩,這是宇井伯壽:印度哲學研究第一卷,p.355 以下等的學說,詳細請參照中村元: 思想史pp.172,176 及拙著: 以中邊分別論爲中心比較諸經論的心性清淨說, 國立臺灣文史哲學報第二十三期,p.175 注 (1)。2 關於世親的年代,佛教學界已有種種學說,請參照同上國立臺灣大學文史哲學報第58必須研究他們的著作。其諸著作被真諦 (Paramrtha, A.D

7、.499-590) 及玄奘 (A.D.600-664) 等翻譯爲中文傳入我國以後,關於唯識思想及如來藏思想等的研究遂成爲盛況。但後來因爲國內的種種關係以至紛失其梵文原典。因此對原典的研究漸漸疏忽,甚至對原來的唯識思想的真實義發生種種的誤會或疑問。本論文選擇 vijna(識)與 vijapti(表識)的研究爲論題,是因爲此兩個字是唯識思想中最重要的術語。其各術語不但有各特殊的意義,也有連帶兩個術語的意義與特質的關係。尤其是梵文 vijaptimtrat 及 vijnamtrat 的兩個術語玄奘與真諦等的諸位法師及學者,都用同樣的中文術語唯識或唯識性來做其翻譯語。這是一個大問題。爲了解決此問題,必

8、須先對其 vijna(識)與 vijapti(表識)的兩個梵漢術語,研究其各各同異的特質,然後究明其兩個共通的唯識的特質,以便了解唯識思想的唯識的真意義。因此關於唯識的問題,於本論文,選擇世親的唯識三十頌爲中心,而比較中邊分別論等的唯識諸論書,以便探究其唯識的最高理想的真意義。但未進入此研究問題以前,先選擇世親的五蘊論爲中心而比較有關的諸論書的論文,因爲五蘊論對 vijna 與 vijapti 的解釋,與阿毗達磨俱舍論(以下略稱俱舍論)及瑜伽師地論(以下略稱瑜伽論)等的解釋有關係。五蘊論(Paca-skandha-prakarana,以下略稱 P.S.P.)是諸唯識論中一種比較短的論書。其梵文

9、原典尚未發見,但玄奘譯的大乘五蘊論,及西藏譯本已經西紀一九三八年被高咖麗博士 (Dr.V.V.Glkhale) 介紹於印度 3。 又一九六九年被沙士特禮尊者(S.Bhikshu Shastri)在錫崙出版其從西藏譯還元的梵文本 4。此五蘊論中最重要的理論是五蘊(paca-skandha),十二處(dvda-yatana)及十八界(asta-daa-dhtu)5。此三種的範疇包含所有的有爲二十三期,p.175 注 (2) 。3 DR.V.V.Gokhale: The Paca-skandhaka by Vasubandhu and its commentary by Sthiramati, An

10、nals of the Bhardarkar Oriental Research Institute, vol. Oct. 1936, Part (pp.267-286), Poona, India 玄奘譯:大乘五蘊論是屬於大正大藏經(咯稱大正) 第 31 卷,pp.848-850,又地婆訶羅譯:安慧造的大乘廣五蘊論是屬於大正 31,pp.850-855。4 Paca-sandha-prakarana of Vasubandhu: A Restitution into Sanskrit from rht ibetan cersion together with an Introduction,

11、 English Translation, Notes, A Tibetan-Sanskrit Vocabulary and an Index of Important Sanskrit Words. By Shanti Bhikshu Shastri, Priented at the Colombo Apothecaries Co. Ceylon.1969(以下簡稱 PSP) 。5 五蘊是五種的構成要素,就是:色(rpa)物質現象。(vedan)快樂、不快樂等有感受。想(samj)意識中構成觀念,或表像。行(samskra) 意志、思業,或一種潛在的形成力。識( vijna)各各區別物件的認

12、識作用十二處是十二種的認識原理,就是六種的感覺器官眼、耳、鼻、身、意,及六種 的物件境色、聲、香、味、觸、法。十八界是上述十二種的認識原理再加眼識、 耳識、鼻識、舌識、身識及意識。上述 Dr. V. v. Gokhale 的論文(pp.285-286)有登 載其三種範疇的對照表。59(samskrta)及無爲(asmskrta),就是諸物質現象與精神現象。尤其此三種的範疇中,只有其第一種的五蘊才能包含其餘的二種範疇(十二處及十八界)6。因此世親取其五蘊的名稱來做此論的題名。佛教諸術語中,重要的名(nman,屬於精神)及色(rpa,屬於物質)的兩種術語也能包含此五蘊。因爲其中的色蘊當然是屬於色(

13、rpa),而其餘的受、想、行及識的四蘊是屬於名(nman)。此四蘊中,識蘊也可以稱爲心而而三蘊,不但是心所,也可以稱爲包含所有的心所 7。在此論文中,只有選擇 vijna 及 vijapti 爲論題;因爲在此五蘊論中的vijna,不但有認識對象(境)的特質,也有當做根本心(mla-citta)的阿賴耶識(laya- vijna)、阿陀那識(dna-vijna)及根本意(mla-manas)的特質。尤其是關於 vijapti 的特質,給我們感着最有趣味的,是其 vijapti 的意譯,如玄奘在此五蘊論中用表色、表業及了別的三種的術語來翻譯同一梵語 vijapti,以表示 vijapti 有三種不

14、同的特質。其中表色,當然是屬於色蘊,而了別是屬於識蘊。但是表業雖然是屬於行蘊,也能發生無表色(潛在性的行動力)。由此可見“vijapti”,不但包含名與色的特質,尤其與“vijna”的特質更有密切關係。因此以下,先對“vijapti”的特質說明。第一節“vijapti”(表識)的特質(A)“vijapti”的第一特質表色爲了探究“vijapti”的特質,先以五蘊論的理論來比較有關的諸論書的理論,五蘊論說:云何色蘊,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諸色云何爲色,謂眼境界,顯色(varna),形色(samsthna)及表色(vijapti)8 。集論說:何等爲色,謂四大種所造眼根所行義,謂青、黃、赤、白、長、

15、短、方、圓、麤、細、高、下、正、不正、光、影、明、闇、雲、煙、塵、霧、廻色、表色(vijapti-rpa)空一顯色9 。6 除一部分的法界,法處及無爲法沒有包含於五蘊中。關於五蘊與十二處及十八界的互相關係的圖表,請看本論文的 p. 51。7 瑜伽論卷第 2(大正 30,p.433 下)及大乘阿毗達磨集論(以下略稱集論)都說明除了受、想以外所餘的心所都是屬於行蘊,大正 31,p.664 上。8 PSP p.2,第 14 條,西藏譯:gzugs gan she na? Mig gi yul te kha dog dan, dbyibs dan, rnam par rig byed do,梵文:rpam katamat? Caksur-gocarah varnah samsthnam vijh samsthnam vijptis ca。關於前文所說的四大咱(地、水、火、風)及四 大種所造諸色,五蘊論有詳細的說明。9 集論卷第 1,大正 31,p.663 下,此文後又說:此復三種,謂妙、不妙、俱有違色,何等法處所攝色,有五種應如,謂極略色、極逈色、受所引色、遍計所起色, 定自在所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