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中对》说课稿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15346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隆中对》说课稿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隆中对》说课稿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隆中对》说课稿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隆中对》说课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隆中对》说课稿(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找教案 隆中对隆中对说课稿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三国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其中最精彩的部分莫过于诸葛亮。 隆中对即是以历史的方式客观记录刘玄德三顾茅庐拜访诸葛亮出山相助这段历 史佳话。做为二十四史中最著名的前四史之一的三国志 ,既继承了前人对历史 的客观、忠实的记录的特点,又表现了纪传文学以简笔勾画人物性格的写作风格。 课文节选的隆中对片断更是集中表现了诸葛亮高超的分析能力和卓越的政治远 见。学习这篇文章,既可以感受到诸葛亮作为“智慧之化身”的聪明才智,也可以 体会到刘备做为一代枭雄的非同寻常的气质,更可以借此感受整个的三国文化,把 智、诚做为我们后人终身追求的典范。 (二)学

2、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应该学什么?他们与七、八年级学生最大的区别是什么?我想一是知 识容量的拓宽,二是学习深度的增加。对于九年级的语文课堂,仅仅围绕一篇课文 并进行简单拓展是无法满足他们的学习要求的。语文课堂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和更 深入的思考。同时,九年级学生应该更多地接触中外文化,对不同文化的接触和理 解应该成为语文课堂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教学目标 1、 理解文章内容,把握诸葛亮隆中对策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和决策的科学预见 性,锻炼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2、认识、了解诸葛亮作为中国古代第一智者的生平经历及主要功绩,培养爱国主 义情操,了解三国文化。 (四)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隆中对所体现出来

3、的诸葛亮的卓越才能。 (五)学法指导 1、将课文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利用网络查阅与课文相关的资料,形成对三国 文化的初步感知。 2、将语文学习与历史学习结合起来。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学习本课将文史结合起 来势在必行。从东汉末年到三国再到西晋统一天下的这段历史应在课文当中有所体 现。 (六)教学流程 一、导入 请学生猜一个谜语:有一诗如下:“先生晦迹卧山林,三顾那逢圣主寻。 鱼到南阳方得水,龙飞天汉便为霖。 ”这首诗写的是谁?他第一次的才智展示是一件什么事? 二、整体感知。 全班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三、 “隆中对”赏析。 1、了解东汉末年的社会形势。 (借助地图) 首先让我们一起回到 18

4、00 年前的东汉末年。朝廷中政治腐败,民间爆发黄巾起义。 许多豪强武装在镇压农民起义的过程中占据地盘,互相混战,形成割据局面。较为 强大的有袁绍、刘表、孙氏、吕布、张鲁、刘璋、曹操等,而汉室皇族后裔的刘备找教案 也有匡汉室之志。2、2、刘备是在什么样的情形之下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呢?请学生根据所占有的资料回答。教师补充。要点:刘备靠镇压黄巾起义,纠集了几千人马,但没有地盘,先后依附曹操、袁绍 等人,公元 201 年,到荆州依附刘表。屯兵于新野县已有七年了。公元 207 年,经 徐庶推荐,三次到隆中(襄阳县城西二十里)访问诸葛亮(“三顾茅庐”),向诸葛亮 请教复兴汉室的大计,并请他出山辅佐自

5、己。概而言之:无兵、无将、士,无地盘。3、3、诸葛亮是如何让刘备折服的呢?(重点突破)先请学生讨论三分钟,然后再回答小组意见。AA、对天下形势的准确分析。a、a、如何对曹操?理由?“此诚不可与争锋。 ”三点优势:军事优势“今操 已拥百万之众” ;政治优势“挟天子而令诸侯” ;人才优势“抑亦人谋也” 。 (可举一例,如深夜未穿鞋接见许攸。教师或学生举例皆可)b、b、如何对孙权?理由?“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 ”三点优势:地理优势 “国险” ;民众优势“民附” ;人才优势“贤能为之用” 。 (依上举一例)c、c、如何对荆州?理由?“将军岂有意乎?”必要性交通便利,物资丰富; 可能性“其主不能守” (

6、为什么?刘表将死,内部有矛盾。老师讲之。 )d、d、如何对益州?理由?占据。必要性地理优势(险塞,易守难攻) 、资源 优势(沃野千里,天府之土) 。可能性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 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e、e、如何看自己?政治优势帝室之胄(汉宇正统,得民心) 。信义优势 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 (举例,如张松献图)B、科学决策。a、占地盘跨有荆益,保其岩阻。b、调整内部关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解决后顾之忧) ,内修政理c、调整外部关系结好孙权(联吴抗曹)d、逐鹿中原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找教案 e、实现目标霸业可成,汉室可兴。总结:此

7、番隆中对策体现了诸葛亮准确的分析能力和高超的决策能力。4、再读“隆中对”这段文字,体会诸葛亮的高超智慧。四、课外拓展。诸葛亮的功绩很多,大家还知道哪些?主要请学生讲一讲诸葛亮的故事,如舌战群儒、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布 八阵图、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总结:诸葛亮在军事(如火烧赤壁、收二川) 、政治(如治理蜀汉) 、外交(如智激 孙权、周瑜) 、天文(如草船借箭) 、奇门八卦(如摆八阵图) 、工具制造(如诸葛 弩、木牛流马)等方面都有非常杰出的成就。五、课外作业。可借助有关资料思考这个问题:诸葛亮除了他的聪明才智之外也有不足之处,那么 他的“不智”表现在哪些方面?学生活动设计 1、课前准备以下资料:刘备诸葛亮曹操孙权刘表刘璋2、课中:朗读课文。讨论诸葛亮是如何折服得备的。查找资料,举出相关 的事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