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6214810 上传时间:2018-06-24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4.9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山东省新泰市第二中学高二语文 《齐桓晋文之事》课件(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齐桓晋文之事齐桓晋文之事孟子孟子 孟子(前372前 289年),名轲,字子 舆,战国时邹(现山 东邹县东南)人。孟 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 的代表人物,曾受业 于子思(孔子的孙子 )的门人,30岁左右 收徒讲学。44岁开始 周游列国,晚年回到 家乡讲学著述,直到 去世。后世统治者都 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 ,到元、明时被称为“ 亚圣”。山东风光 邹 城孟庙风光邮 资明信片,2003 年5月1日发行。 孟子诞生地山东省南部的邹城 市(原邹县),是孟子 的诞生地,市内有历代 祭祀孟子的祠庙孟庙, 孟子嫡裔、世袭翰林院 五经博士居住的孟府, 孟子及其子孙墓地孟林 ,合称“三孟”。北宋 始建,元宣和三年(公

2、元1121年)迁建今址。 其后不断对孟庙增修拓 广,至明代已具现在规 模。庙呈长方形,院落 五进,殿宇六十四间, 占地60余亩。用2000年11月11日中国 邮政发行的古代思想家 孟子邮票制作的极 限明信片孟子继承并发 展了孔子“仁” 的学说。他在哲 学上提出“民贵 君轻”为中心的 “仁政”主张, 哲学上提出“性 善论”。台湾省邮政1965年9月 发行的孟子邮票本篇选自孟子 梁惠王上 。 孟子是孟轲及其门徒记 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分 别为梁惠王、公孙丑、 滕文公、离娄、万章 、告子、尽心,各章 又都分为上下两篇,是论语 之后儒家最重要的著作。汉文帝 时列为博士科目。宋代被列为十 三经之一

3、,到南宋时,朱熹取 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 篇,与论语孟子合为 四书,成为读书人的必读书。 明清科举考试八股文,题目都来 自四书。 孟子的 特点:1、善于论辩 。2、极有气势 。3、富于形象 。阅读课文,划分课文层次 :第一部分(开头至“王请度之”),主要 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 不为。 第二部分(“抑王兴甲兵,危士臣”至 “孰能御之”),从反面论述“霸道” 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弦易辙,放 弃霸道,实行王道。 第三部分(“王曰:吾惛,不能进于是 矣。”到篇末),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 措施。 第一部分补充注释 :徒 门徒。 寡人 古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觳觫 hs,恐惧发抖的样子 。固

4、本来。然 对。诚 的确。宜 适合,适宜。是乃 这是。及 推及。幼吾幼 爱护自家的小孩 。无以 无法。无他 没有别的。物皆然 事物都这样。王请度之 请大王估量吧 。老吾老 尊敬自家的长辈 。第二部分补充注释 :甲兵 铠甲和兵器,借代军 队。肥甘 肥美的食物。轻暖 轻柔和暖的衣服。采色 文采美色。声音 音乐。可知已 可知道了。已,通“ 矣”。若是其甚与 “其甚若是与” 的倒装。甚,厉害。孰 谁。海内 古人以为中国四面 环海,故称国境内为海内 。服 征服。仕者 做官的人。其若是 假如像这样。御 抵挡。第三部分补充注释 :恒心 常心,生来就有的善 良心。若民 至于一般人。则 转折连词,却。因副词,就。

5、苟 如果。焉 哪。是故 所以。奚 x,哪里,怎么。盍 h,何不。树种植。豚 tn,小猪。彘 zh,大猪。谨 严谨认真地作。庠序 泛指古代的学校。 庠,xing.申 陈述,开导。颁白者 须发斑白的老人 。颁,通“斑”。负背东西。戴 以头顶物。提出话题 正面劝导反面论述 破其“大欲”引出主张 阐述措施岔开提问,转谈王道提出论点,以例引导正面晓谕,指明方向保民而王以羊易牛是不为,非不能推恩引出“大欲”,指出危害以战为喻,主张施仁辟田地,朝秦楚后必有灾宣王请教孟子说仁制民之产 谨庠序之教1、无以,则王乎2、然则废衅钟与3、王说,曰:“诗云”4、为王者折枝5、刑于寡妻6、盖亦反其本矣 “以”通“已”“说

6、”通“悦”“枝”通“肢”“刑”通“型”“与”通“欤”“盖”通“盍”7、盖亦反其本矣 8、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9、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於王。10、放辟邪侈,无不为已11、是罔民也。12、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涂”通“途”“颁”同“斑”“反”通“返”“愬”通“诉”“已”同“矣”“罔”同“网”无以,则王乎 王无异于百姓之以王为爱也 是以君子远庖厨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危士臣 朝秦楚名词作动词用,行王道以统一天下。形容词作动词,对感到奇怪 。 使动用法,远离。形容词作动词,敬爱;形容词作名词,老人 。形容词作动词,爱护;形容词作名词,幼儿 。使动用法。使受到危害。 使动用法。 使来朝

7、见。小固不可以敌大寡固不可以敌众弱固不可以敌强从而刑之 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名词用作动词。加以刑罚。名词用作动词,穿。形容词用作名词。小的势力;大的势力。形容词用作名词。少的一方;多的一方。形容词用作名词。弱小的力量;强大的力量 。名词用作动词。种植。吾何爱一牛 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至于兄弟 不推恩无以保妻子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则小固不可以敌大 然后从而刑之 吝啬的原因用来推及到到了妻子儿女中原地区可以凭借接着就不识有诸?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 。盖亦反其本矣!则盍反其本矣。之乎之于何不何不判断句 是/乃仁术也是/诚不能也 是/折枝之类也是/罔民也 百姓之不见保 被动句有牵

8、牛而过堂下者 将以衅钟 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省略句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莫之能御也 何由知吾可也 牛何之 宾语前置句然则一羽之不举舆薪之不见 何以异于邹敌楚哉? 未之有也 王坐于堂上 天下可运于掌 构怨于诸侯状语后置句主谓倒置句宜乎百姓之谓爱我也若是其甚与?吾何快于是? 树之以桑 申之以孝悌之义解释下列句中红色的词语。1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 ( )2我非爱其财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 )3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4舆薪之不见,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 )5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 。( )6以若所为,求若所欲,

9、犹缘木而求鱼也。 ( )练习抵御换应该,适宜是看见被推及,推广到攀登,爬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足以察秋毫之末愿夫子辅吾志,明以教我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齐国虽褊小,吾何爱一牛吴广素爱人(陈涉世家)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爱莲说)辨析下列多义词的义项。爱明道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不足为外人道也(桃花源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公孙丑下)任重道远吝啬爱护喜爱,喜欢明亮视力清楚,明白贤明的 述说,谈论讲,说道义路,道路恶彼恶知之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死亦我所恶w 哪里,怎么 不好w 憎恶抑抑王兴甲兵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不可遏抑难道还是抑制度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度,然后知长短王请度之猿猱欲度愁攀缘生之有时而用之无度物换星移几度秋du 揣度du 用尺量du 忖度d 渡过d 限度d 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其它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