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会考地理复习提纲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205597 上传时间:2018-06-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53.5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会考地理复习提纲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1年会考地理复习提纲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1年会考地理复习提纲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1年会考地理复习提纲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1年会考地理复习提纲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会考地理复习提纲》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会考地理复习提纲(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 年会考地理复习提纲年会考地理复习提纲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上册地球大小:半径=6371 千米;赤道周长=4 万千米纬线和经线1、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做纬线。0 度30 度为低纬度地区;30 度60 度为中纬度地区;60 度90 度为高纬度地区。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为赤道(最长的纬线) 。2、连接南、北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做经线。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为 20W 和 160E。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1.2 地球的运动一、地球的自转1、含义:地球绕着地轴不停地旋转。方向: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一天(24 小时) 。2、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和地方时差

2、。二、地球的公转1、含义:围绕太阳不停地运转。方向:自西向东。公转一周的时间为一年(365 天) 。2、地理意义:形成四季(春夏秋冬) 。3、二分二至:春分日(3 月 21 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春分日前后的 3、4、5 三个月是北半球的春季;夏至日(6 月 22 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北回归线(23.5N)上,夏至日前后的 6、7、8 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夏季;秋分日(9 月 23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赤道(0)上,秋分日前后的 9、10、11 三个月是北半球的秋季;冬至日(12 月 22 日前后)太阳光直射在南回归线(23.5S)上,冬至日前后的 12、1、2 三个月是北半球的冬季。4

3、、五带:热带、北温带、南温带、北寒带、南寒带。5、海陆分布与气候:纬度相同的地方,夏季海洋气温低,陆地上气温高;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地形地势与气候:一般情况下,每增高 100 米,气温约下降 0.6。1.3 地图等高线越密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稀疏,坡度越缓。山地五种不同形态: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地形类型: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地形图上用海拔来表示地面的高低起伏。绿色表示平原、蓝色表示海洋、黄色表示高山高原、白色表示冰川。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2.1 大洲和大洋世界共有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南极洲、北冰洋是跨经度最广的

4、大洲大洋。拉丁美洲:美国以南的美洲,指墨西哥等和南美洲国家。大洲分界线:亚、欧:乌拉尔山脉;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沟通黑海和地中海) ;黑海;里海;乌拉尔河。亚、非:苏伊士运河(沟通地中海和红海) 。亚、北美:白令海峡。南、北美:巴拿马运河(沟通太平洋和大西洋) 。3、四大洋:从大到小排列: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2.2 海陆的变迁世界两大系列火山地震带: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两大山系: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科迪勒拉山系。第三章 天气与气候在北半球,陆地最热月出现在 7 月,海洋 8 月,陆地最冷月出现在 1 月,海洋 2 月。一天当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

5、 2 点(14 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从低纬度向两极气温逐渐降低,最寒冷的大洲为南极大陆。2、对流雨:湿润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变冷凝结而形成的降雨。地形雨:湿润空气水平运动时,遇到山地,沿山坡“爬升” ,温度下降,水汽凝结,在迎风坡产生的降水。锋面雨:类似的道理,当冷空气与暖空气相遇时,相对较轻的暖空气被“抬升” ,遇冷凝结而产生的降水。3、世界降水的分布:赤道附近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中纬度地区大陆的西岸降水多于东岸和内陆地区;南北回归线穿过的大陆西部或内陆地区降水少;通常情况下: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3.4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气候类型判断两个步骤

6、:气候类型判断两个步骤:1、以温定带:即根据最冷月平均气温确定、以温定带:即根据最冷月平均气温确定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大于热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大于 15 度。度。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亚热带气候类型和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 0-15 度。度。其他的温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小于其他的温带气候类型:最冷月均温小于 0 度而大于负度而大于负 15 度。度。极地气候极地气候 类型:最冷月均温小于负类型:最冷月均温小于负 15 度。度。2、以水定型:即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情况确定具体的气候。、以水定型:即根据降水量和降水季节分配情况确定具体的气候。(1)热带气候有

7、)热带气候有 4 种:种:热热 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降水总量 2000MM 左右。左右。 (年雨型)(年雨型)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热带草原气候:年降水 750 到到 1500MM,分旱雨季,降水在,分旱雨季,降水在 5 到到 10 月(北月(北 半球)半球) 。 (夏雨型)(夏雨型)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 1000 到到 2000MM,分旱雨季,降水在,分旱雨季,降水在 6 到到 9 月(北半球)月(北半球) 。 (夏雨型)(夏雨型)热带沙漠热带沙漠 气候:全年降水稀少。气候:全年降水稀少。 (少雨型)(少雨型)(2)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

8、:)亚热带气候和温带海洋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湿润。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湿润。 (夏雨型)(夏雨型)地地 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多雨。中海气候:夏季干旱,冬季多雨。 (冬雨型)(冬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湿润。 (年雨型)(年雨型)(3)温带气候类型(不包括温带海洋性气)温带气候类型(不包括温带海洋性气 候):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温带季风气候:夏季多雨,冬季干燥。 (夏雨型)(夏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有限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少雨型)温带大陆性气候:全年降水较少,有限的降水集中在夏季(少雨型) 。(4) 极地

9、气候极地气候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大于苔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大于 5 度。全年少雨。度。全年少雨。 (少雨型)(少雨型)冰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小于冰原气候:最热月均温小于 5 度。全年少雨。度。全年少雨。 (少雨型)(少雨型)1、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亚马逊平原。热带草原气候:最大的非洲草原。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最大的亚马逊平原。热带草原气候:最大的非洲草原。热带季风气候: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热带沙漠气候:非洲撒哈拉大沙漠2、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的气候类型: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亚热带季风气

10、候和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带的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中国的东北,俄罗斯的东南,朝鲜半岛和附近的岛屿。温带海洋性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一年内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一年内降水均匀。温带大陆性气候。寒带气温和高山高原气候。苔原气候和冰原气候。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公式:出生率=出生人口数总人口数100%;死亡率=死亡人口总人口数100%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

11、亡率。名称形 状长 度指示方向0 度经线半圆(弧形)相 等南北方向本初子午线纬线都是圆不等(南北对称两条相等) 东西方向赤道2、世界人口的分布:世界绝大多数人居住在中低纬度地区,在气候温和多雨的平原和盆地地区或是临海地带。有亚洲东部和南部、欧洲西部、北美洲和南美洲的东部。3、世界的人口问题(有社会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亚、非一些国家增长速度过快;欧洲一些国家处于负增长。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世界的宗教:基督教:世界上信徒最多和流传最广的宗教,经典:圣经 。 伊斯兰教 清真寺:星月照应:古兰经 。佛教 主要分布:亚洲的东部和东南部。 (道教:中国本土的宗

12、教) 七年级下册七年级下册第六章 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6.1 亚洲及欧洲“亚细亚”和“欧罗巴”:亚细亚:东方日出之地 欧罗巴:西方日落之地亚洲和欧洲的大陆部分连为一体,合成亚欧大陆。亚洲东、南、北三面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北冰洋,西与欧洲相连,西南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亚洲面积约 4400 万平方千米,是世界第一大洲。欧洲北、西、南三面濒临北冰洋、大西洋、地中海,东与亚洲相连,南与非洲相望。高原山地为主的亚洲地形:三大特征:1. 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平均海拔高;2.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3.地势特征:中部高,四周低。亚洲与欧洲的地形差异:亚洲欧洲平均海拔高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相对

13、高对地面起伏大,高低悬殊地面起伏小主要地形高原、山地平原地形分布中部高,四周平原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两侧复杂多样的亚洲气候:复杂多样:大陆性特征显著;季风最强盛,最典型,影响范围也最广。大河众多的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内流区面积广大。 八年级上册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众多的邻国: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 2 万多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 14 个(顺口溜):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西部哈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吉塔阿巴;西南印度尼丹;南部还有缅老越。隔海相望的国家有 6 个(顺口溜):印尼马文

14、菲日韩印尼马文菲日韩。掌握 34 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和轮廓(书本八年级上册第 7、10 面)中国的人口特点:人口基数大,新增人口多。3、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东多西少(东南多西北少) 。疏密不均划分线: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 ,此线以东人口稠密,以西稀疏。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2、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汉族地区有少数民族聚居,少数民族地区也有汉族居住;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少数民族则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3、民族风情:蒙古族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泼水节等等。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2.1 中国的地势地形1、地势特征:

15、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分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三级阶梯分界线:第一阶梯(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第二阶梯()第二阶梯(大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山脉、雪峰山脉)第三阶梯)第三阶梯 中华五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2、地形特征: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四大高原:青藏高原: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被称为“世界屋脊世界屋脊” ,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高山终年积雪,冰川纵横;内蒙古高原:高原地势平坦开阔,西北部多荒漠、戈壁

16、、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北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草原;黄土高原:世界上黄土分布面积最广的区域;云贵高原:高原大部分地区地形崎岖,石灰岩分布广泛。石灰岩分布广泛。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四大盆地:塔里木盆地:我国最大的内陆盆地,内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塔克拉玛干沙漠;准噶尔盆地:我国第二大盆地;柴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达木盆地:被美誉为“聚宝盆聚宝盆” ;四川盆地:有;四川盆地:有“紫色盆地紫色盆地”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之称,著名的成都平原位于盆地西部,农业发达,物产丰富“天府之天府之国国”之称。之称。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势低平,地面坡度很小;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著名的三大平原:东北平原:黑土面积广大;华北平原: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