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安徽高考文综卷34题评价.doc2

上传人:luoxia****01806 文档编号:4606320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年安徽高考文综卷34题评价.doc2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2年安徽高考文综卷34题评价.doc2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2年安徽高考文综卷34题评价.doc2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2年安徽高考文综卷34题评价.doc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2年安徽高考文综卷34题评价.doc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安徽高考文综卷年安徽高考文综卷 34 题评价题评价(安徽省固镇县第二中学(安徽省固镇县第二中学 233700 王玲王玲 丁波)丁波)附:附: (2012 安徽考卷) 34 题 (32 分)根据材料和图 1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近些年, “千湖之省”湖北针对省情,夯实农业发展基础,调整产业结构,优化产业 布局,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材料二鉴于近些年铁矿石进口量和钢材出口量增加很快,武汉钢铁厂计划将部分生产能力 转移到广西沿海防城港市。(1)描述图中两个区的区位特点,并分别分析其耕地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 (10 分) (2)针对图示区域洪涝灾害隐患,列举宜采取的主要措施

2、(10 分) (3)分析武汉钢铁厂部分生产能力转移对武汉、防城港两市可能带来的积极影响。 (12 分) 评价评价 该题体现稳中求实贴近生活关注自然灾害关注区域差异和区际联系及区域发展,用和 安徽自然人文环境相似区域考查安徽学生。本题选择的区域是中国中部湖北,体现高考试 题的公平性。本题依然以区域为载体考查主干地理知识,考查知识点主要有区位特点、耕182529171612185117293105 30N110E115E图图 例例 耕地快速减少区耕地快速减少区 耕地较快减少区耕地较快减少区 耕地缓慢减少区耕地缓慢减少区 耕地基本平衡区耕地基本平衡区河、湖河、湖 山峰和海拔山峰和海拔/m 城市城市

3、省、直辖市界省、直辖市界3105 武汉武汉巫巫山山长长 长长江江江江图 13 19902009 年湖北省耕地面积变化的区域差异地面积变化的原因、自然灾害洪涝防御的主要措施及产业转移带来的积极作用等基础知识 和热点话题,考查有关地理知识的回答能力,其涉及知识点基础又紧密结合现实生活,关 注自然灾害,特别是洪涝灾害,长江流域是洪涝灾害的多发区,安徽和湖北都属于长江流 域,安徽也是个旱涝频发的区域,防灾减灾是不变的话题。所以本题的考查内容是学生很 熟悉的知识,反映以本为本,更好地反映课标和考试说明的要求。高考要求学生在基础知 识掌握的基础上体现学生的应用能力,本题设计的描述区位特点体现高考的基础知识

4、考查; 国家政府强调关注耕地面积的变化和关注农业和粮食生产,本题设计耕地面积的变化在湖 北一个省的变化差异并要求学生回答主要的原因,趋向是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知识迁移 和实际应用能力、学习有用的地理和考查身边的地理,体现高考的科学性。作为中部崛起 的省份之一,湖北和安徽一样是处于内地,工业的发展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受资源、能源、 环境保护、交通等条件的制约将部分重工业生产能力转移到其他地区,这是热点内容的体 现,体现高考的实用性。整体来看本题本题构思将基础地理知识和湖北区域紧密结合起来, 通过分析耕地面积的变化及成因,揭示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等等。设问明确,图文 结合,语言简单明了,学生易读

5、易分析,入题容易,整体来看难度不大,具有可考性更具 有现实性。但就本题设计来看人文考查为主,自然地理主干知识点涉及较少,虽然体现人 类活动对自然环境影响,但对于考查学生自然环境知识的能力分析上比较少;还有在图上 虽然用图例表明山峰,但如果本题能用等高线表明地形类型,学生读图能力及知识迁移能 力应该可以更好的表达出来。 解析解析 第一题首先设计区位特点,要求学生首先要熟悉区位概念,也就是指出图中的具体位置及 所处的地理环境,读图可知一个是西北部同时读图例可以确定是山区,另一个位于湖北东 部汉水与长江交汇处的江汉平原及湖泊所在地,答案已经很明了,要求学生看清图例和题 干。其次还要求分别分析耕地变化

6、主要原因,从图中图例可以读出这两处都是耕地快速减 少的地区,一个山区一个平原省会所在地,从材料一可以看出优化协调等词语可以看出山 区应该是退耕还林,平原湖区是退耕还湖和城市发展等。从评分细则看,本题总分10分, 估计学生普遍得分5到8分,失分主要在东部平原耕地快速减少的主要原因叙述上,可能只 回答城市化或城市发展,表述不清失分。 第二题针对洪涝列举适宜的主要措施,阅读时一定注意针对该区域和宜采取,所以回答要 有针对性和可行性,此问常见的问题,回答容易,但不能罗嗦。本小题满分10分估计学生 普遍得分4到8分,失分主要是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和农村农田水利建设或非工程措施上,措 施的针对性难以把握。 第

7、三问是生产能力的转移带来的积极影响,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钢铁工业的特征,其次要 知道武汉和防城港市的区位特点,把握好这两个再找出产业部分转移带来的有利影响就很 好回答了。本小题满分12分,估计本题得分6到9分,估计失分主要是知识点不全,基础知 识迁移能力不够。 答案答案 (1)I区分别位于西北部山区和东部平原湖区,西北部山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退 耕还林,东部平原、湖区耕地快速减少,主要因为快速城市化和退田还湖。 (2)修建水库及分洪蓄洪工程,加固大堤,治理河道等,山区退耕还林,湖区退田还 湖 城市完善排水系统,农村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以法治水,加强洪涝灾害监测预警和应急 体系建设,参加水灾保险

8、 (3)(对武汉市的积极影响) 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和土地占用;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 改善城市环境 (对防城港市的积极影响 )扩大港口规模,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促进区域发展。 从本题看要求学生对基础知识要熟悉掌握并且要语言科学规范简练,询问学生发现他 们在回答问题时普遍存在角度不清晰、语言罗嗦和点不清楚,读图能力不够,知识迁移能 力不够。基础课本知识掌握不够,同时也没有很好的把地理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结合起来, 导致得分不理想,失分点会增多。这也让我认识到今后的课堂要夯实基础,提高地理课堂 的教学的有效性,关注热点、关注民生、关注区域发展及区际联系,关注我国经济发展特 征,提高地理课堂的灵活性,以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和灵活回答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初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