薪酬节税的设计训练PPT讲义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60456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169 大小:6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薪酬节税的设计训练PPT讲义_第1页
第1页 / 共169页
薪酬节税的设计训练PPT讲义_第2页
第2页 / 共169页
薪酬节税的设计训练PPT讲义_第3页
第3页 / 共169页
薪酬节税的设计训练PPT讲义_第4页
第4页 / 共169页
薪酬节税的设计训练PPT讲义_第5页
第5页 / 共16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薪酬节税的设计训练PPT讲义》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薪酬节税的设计训练PPT讲义(16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薪酬节税的设计训练主讲 李秀华1一、薪酬节税管理的基本问题l职工薪酬的组成l薪酬对所得税的影响l薪酬节税管理的基本思路l薪酬节税管理的创新思维l薪酬节税管理的方法和原则l民间节税方法的风险性与可行性2(一)职工薪酬的组成l提问1:什么是职工薪酬?职工薪酬由什么组成?l提问2:职工福利费包括什么?(二)薪酬对所得税的影响l讨论:薪酬的高低对企业所得税与个人所得税产生什 么影响?3(三)薪酬节税管理的基本思路l企业可适度加薪且使薪酬构成多样化l适度加薪:企业适度增加工资薪金,则社保支出随之增加,但工资薪金及社保的抵税效应使企业总支出基本与所增加的工资薪金总额持平,所以,企业可在自己的承受能力内适度

2、增加工资薪金,不必过多地考虑由此而增加的社保支出。4l薪酬构成多样化:适度增加工资薪金,职工个人要多缴个人所得税,企业负担也要随之增加,但个税负担的增长速度快于企业负担的增长速度。所以,企业应设计合理的薪酬结构,在企业负担适度增长的同时,降低个人所得税的增长速度,或使个税不增长。比如,按月均衡发放工资,给职工缴纳充足的社保,增加不缴税的津贴、补贴和福利待遇等。同时,对于高收入者,可以采取职务消费、年终奖、股权激励、低价售房或低价售车等多种手段分解其高收入,规避和降低个人所得税。5(四)薪酬节税管理的创新思维l从创新薪酬节税管理的角度出发,企业需要个人为其 服务,但未必与个人签订劳动合同。在劳动

3、力市场迅 速发展的今天,企业完全可以从劳动力市场中购买服 务。l企业用工获得服务的三种方式: 劳动合同(包括临时用工劳动合同) 劳务合同或者服务协议 经济合同(劳务用工合同、服务外包合同、代理合同)6个人与其所提供服务的企业之间的关 系l一个人为企业提供服务,也未必要求企业与其签订劳 动合同,个人可以独立于企业之外为企业提供服务。 劳动关系工资薪金所得 劳务关系劳务报酬所得 合作关系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l提问1:您是否清楚当地如何计征劳务报酬的个税?l提问2:您是否知道当地的营业税起征点?l提问3:个体工商户如何缴纳个人所得税?7训练案例:大华公司是一家制造企业,其销 售人员实行提成工资

4、制,王强年收入(底薪 提成)高达百万,怎样筹划能够降低其税 负?销售人员提成工资计算表 任务 名称每月计 划 销售量每月完成 销售额超额 提成率提成 工资 总额8(五)薪酬节税管理的方法和原则 l薪酬构成多样化兼顾激励机制和降低税负的原则l职工收入延期化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原则l职工收入费用化把握合理性降低税收负担的原则l收益风险科学化控制涉税风险获取节税利益原则91.薪酬构成多样化 兼顾激励机制和降低税负的原则l为了发挥薪酬的激励作用,同时降低职工的税收负担 ,职工的薪酬构成应该多样化。l从激励期限上看,薪酬的不同组成部分可归结为短期 激励、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长、中、短期薪酬的有 效结

5、合有利于调动职工当前工作的积极性,并将职工 的长远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联结起来,挖掘职工的 工作潜能,为企业创造优良的经营业绩,促进企业的 长足发展。l薪酬构成多样化,可以使职工获得不缴税、少缴税的 利益。102. 职工收入延期化 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原则l使职工收入延期化的主要方法是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员工持股制度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普通职工持股制度,二是高管人员持股制度。l员工持股计划是企业向职工递延支付报酬的一种方式。企业合理地设计员工持股计划,不但有助于企业薪酬管理目标的实现,还可以使职工获得递延纳税、享受员工持股的计税优惠。113. 职工收入费用化和福利化把握合理性降低税收负担的原

6、则l职工收入费用化和福利化就是将职工的部分应税收入 转化为企业经营费用,且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如 将直接发放现金改为凭票报销;同时,将个人用税后 收入负担的支出改由企业提供福利。职工收入费用化 和福利化不但可以使职工少缴个人所得税,还可以使 企业少缴企业所得税,但必须注意减税的合理性。l减税的合理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企业应为职工报销与 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支出,如为职工报销通 讯费、交通费、差旅费、招待费等;同时,企业应尽 量为职工提供带薪休假、工作餐、医疗保健等国家允 许且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又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 福利待遇。124. 收益风险科学化 控制涉税风险获取节税利益的原 则l

7、企业通过薪酬设计帮助职工减税的过程中应坚持收益 与风险兼顾的原则。薪酬设计中的节税管理不但要帮 助职工减税,而且要降低和规避企业和职工减税过程 中的税务风险。一般来说,纳税人的减税利益越大, 涉税风险也可能越大。薪酬节税管理必须在减税利益 与减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在实现减税利益最大化的 同时,科学合理地控制涉税风险,以涉税风险最小化 或者涉税零风险为前提,以保证企业和职工真正获得 节税利益。13l训练案例:某制药企业为上市公司,集研发与生产为一体 ,由于经营发展的需要,高薪招聘了一批研发人员和管理 人员。在期限3年的劳动合同中约定:年薪50万元,但在 工资表上反映10万元,其余40万元由职工提

8、供旅游费、 交际费和其他家庭费用发票报销;同时,公司为这批人员 配置小汽车、住房、笔记本电脑等,如果3年内这些人员 的工作业绩出色,由公司配备的这些财产归个人所有。3年过去了,这批人员确实为公司做出了突出贡献, 工作业绩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肯定,公司也兑现了将小汽车 、住房等财产归个人所有的承诺,但是后来这些人纷纷离 职。公司领导对这批人的离开难以理解,就问其中一位为 什么?这位同样即将离职的管理人员说,贵公司的涉税风 险太大了。公司的领导感到纳闷,什么涉税风险?14于是,该公司仍然按照这种思路操作,结果在一次税务稽查时,税务机关下达了处罚通知书,新账老 账一起算,追溯审查5年账目后,对该公司进行

9、了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的处罚。l请分析该公司薪酬的涉税风险?l提问:税务机关发现企业未代扣代缴或少代扣代缴个 人所得税后,是向企业追缴还是直接向个人追缴?15(六)民间避税方法的风险性和可行 性l讨论:民间有哪些流行的节税方法?风险性和可行性如何?16二、薪酬主要组成部分的节税管理 (一)工资的节税管理(二)奖金的节税管理(三)与任职或者受雇有关的其他所得的节税管理(四)社会保险和补充保险的的节税管理(五)股权激励的节税管理(六)(民营)企业股东薪酬的节税管理17(一)工资的节税管理l工资(包括工资、薪金、津贴、补贴)的计税规定l工资的节税管理按月均衡发放工资工资收入福利化或转为企业经营费用

10、外籍人员的节税策略工资与劳务报酬相互转化的节税策略181. 工资的计税规定l提问1:个人的哪些所得要缴个人所得税?l提问2:什么是工资薪金所得?个人所得的形式?l提问3:企业所得税法上的工资薪金支出是指什么?l提问4:您是否能例举几项缴纳个税的“其他所得”?19l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八条 工资、薪金所得,是 指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 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以及与任职或者受 雇有关的其他所得。 l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十条 个人所得的形式,包 括现金、实物、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所 得为实物的,应当按照取得的凭证上所注明的价格计 算应纳税所得额;无凭证的实

11、物或者凭证上所注明的 价格明显偏低的,参照市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所得为有价证券的,根据票面价格和市场价格核定应 纳税所得额。所得为其他形式的经济利益的,参照市 场价格核定应纳税所得额。 20l自2008年3月1日起,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 减除费用2000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l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五条 按照国家规定, 企业为个人缴付和个人缴付的基本养老保险费、基本 医疗保险费、失业保险费、住房公积金,从纳税义务 人的应纳税所得额中扣除。l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 对在中国境内无住所而在中国 境内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纳税义务人和在中国境内 有住所而在中国境外取得工资、薪金所得的

12、纳税义务 人,可以根据其平均收入水平、生活水平以及汇率变 化情况确定附加减除费用,附加减除费用适用的范围 和标准由国务院规定。 l实施条例第二十九条 税法第六条所说的附加减除费 用标准为2800元。21l工资、薪金所得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l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每月收入额2000元或者4800元)适用税率 速算扣除数l下表为工资、薪金所得适用的累进税率表,其中含税 级距与不含税级距均按有关税法规定减除有关费用后 的所得额。不含税级距适用于雇主代雇员负担全部或 部分税款时使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印发征收个 人所得税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国税发199489号);国家税务总局关于雇

13、主为其雇员负担个人所 得税税款计征问题的通知(国税发1996199号)22级数含税级距不含税级距税率(%)速算扣除数1不超过500元的不超过475元的502超过500元至2000元的部 分超过475元至1825元的部分10253超过2000元至5000元的 部分超过1825元至4375元的部分151254超过5000元至20000元的 部分超过4375元至16375元的部分203755超过20000元至40000元 的部分超过16375元至31375元的部分2513756超过40000元至60000元 的部分超过31375元至45375元的部分3033757超过60000元至80000元 的部

14、分超过45375元至58375天的部分3563758超过80000元至100000元 的部分超过58375元至70375元的部分40103759超过100000元的部分超过70375元的部分451537523l雇主为其雇员全额负担税款时应纳税额的计算:应纳税所得额(不含税收入额费用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1税率) 注:式中税率为不含税所得按不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注:式中税率为应纳税所得额按含税级距对应的税率l例1:2009年1月,南京某外企为其高级技术人员约 翰先生代负个人所得税,公司支付约翰先生税后工资 80000元,则企业应为约翰先生承担的个税是:应纳

15、税所得额(80000480015375)/(145%)108772.73应纳税额 108772.73 451537533572.73(元)24l雇主为其雇员部分负担税款时应纳税额的计算(1)雇主为其雇员定额负担税款时应纳税所得额雇员取得的工资雇主代雇员负担的税 款费用扣除标准例2:张先生是新华公司的工程师,与公司签订劳动合 同时约定,月薪7500元,公司每月为其承担500元的个人所得税,则张先生自己应该承担的个人所得税为 : 应纳税所得额750050020006000 应纳税额600020%375825(元) 即张先生自己应该承担的个人所得税为325元25(2)雇主为其雇员负担一定比例的工资应

16、纳的税款 应纳税所得额(未含雇主负担税款的收入额费用 扣除标准速算扣除数负担比例)(1税率 负担比例)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l例3:2009年4月,某企业为其高管负担50000元工薪 所得60部分的应纳税额,则:应纳税所得额(500002000637560) (135%60) 55917.72;应纳税额55917.72 30337513400.32(元)即企业为该高管承担的个人所得税为13400.32 60%8040.19元262. 工资的节税管理(1)按月均衡发放工资l因为工资、薪金适用九级超额累进税率纳税,如果职 工的月工资不均衡,每月工资忽高忽低则其税收负担 较重,因为工资高的月份可能适用相对较高的税率, 而工资低的月份适用的税率也较低,甚至连法定免征 额都没有达到,无需纳税。l目前,工资纳税时法定免征额为2000元,所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