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说史——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6059582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PPT 页数:93 大小:4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经济学说史——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_第1页
第1页 / 共93页
经济学说史——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_第2页
第2页 / 共93页
经济学说史——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_第3页
第3页 / 共93页
经济学说史——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_第4页
第4页 / 共93页
经济学说史——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_第5页
第5页 / 共9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经济学说史——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经济学说史——德国历史学派和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9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经济学说史第十章 德国历史学派和 美国制度学派的经济思想 经济学说史本章主要内容 德国历史学派 美国制度学派经济学说史第一节 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说史一、历史学派概述经济学说史历史上,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还远远落后于英法。19世纪30年代,以李斯特为代表的德国“国家经济学”产生,开创了德国经济学中“反古典”的传统。 19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德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德 国产生了自己独立的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历史学派 在其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两个阶段: 19世纪40-70年代,称为旧历史学派; 70年代以后,称为新历史学派。历史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经济学说史二、历史学派经济学说的特点经济学说史新旧历史学

2、派方法论对比旧历史学派新历史学派主张用历史方法代替 抽象法,否认理论概 括的科学意义。更进一步地绝对排斥抽象法和经济 规律,根本否认任何客观规律的存 在,拒绝对历史事实和经济现象进 行任何理论上的概括和抽象,主张 在经济研究中必须运用历史统计法否认英法古典经济学 宣扬的政治经济学原 理具有普遍意义,主 张用“国民经济学” 代替政治经济学更极端。不仅否认一般的普遍规律 ,否认经济理论的意义,而且否认 特殊规律,拒绝一切抽象的理论研 究。经济学说史新旧历史学派基本经济观点对比旧历史学派新历史学派反对古典政治经济学 的自由放任,主张国 家对经济的干预,力 图利用国家的力量来 促进和保护资本主义 的发

3、展更加强调国家对经济生活的作用, 宣扬国家的超阶级性,主张由国家 通过法律实行自上而下的改良,并 给各种改良主义贴上“社会主义” 标签,鼓吹对外侵略,建立大德意 志国家,这成为西特勒法西斯主义 的理论基础宣扬精神因素,国家被 认为是民族精神的最高 体现,在经济生活中有 决定性作用。但也谈到 自然、技术等方面作用 。更加强调心理、道德和法律因素对 经济的作用。一切经济范畴都不过 是心理、道德或法律范畴的反映和 表现。经济学说史三、李斯特的经济学说经济学说史 弗里德里希李斯特(1789-1846),是19世纪上半叶德国 资产阶级最著名的思想家,历史学派的先驱者。 1789年:出生于德国罗伊特林根城

4、一个皮革匠家庭。 1806年:通过自学参加文官考试,进入由拿破仑建立的符腾 保公国的政府机构任书记员,后来在图宾根担任会计检查官 等职,同时在图宾根大学学习法学。 1817年:被聘为图宾根大学教授,后又被选为符腾保议会议 员。 1819年:为取消德意志各邦之间的关税,实行全德保护关税 制度,李斯特倡议成立德国工商业协会,力主废除阻碍资本 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国内关卡统一关税,实现国内贸易自由。 他的这些主张遭到德国封建反动势力的强烈反对,因而被免 去教授职务,并被解除符腾保的公职,也曾被捕入狱。1、李斯特的生平经济学说史 1819年:为取消德意志各邦之间的关税,实行全德保护关税 制度,李斯特倡议成

5、立德国工商业协会,力主废除阻碍资本 主义工商业发展的国内关卡统一关税,实现国内贸易自由。 他的这些主张遭到德国封建反动势力的强烈反对,因而被免 去教授职务,并被解除符腾保的公职,也曾被捕入狱。 1825年:李斯特被驱逐出境流亡到美国。 1832年:李斯特以美国驻德国莱比锡领事的身份回到德国, 继续鼓吹建立统一的保护关税制度。 1834年:他积极参与和领导了成立全德统一关税同盟的活动 ,因而继续受到封建势力的迫害,其间又几次离开德国。李 斯特因其政策主张而屡遭迫害,贫病交加,致使精神完全崩 溃. 1846年11月30日:在奥地利的库夫施泰开枪自杀身亡。经济学说史2、李斯特的著作 政治经济学的国民

6、体系(1841) 美国政治经济学大纲(1827) 德国政治经济的国民统一(1846)经济学说史3、李斯特的主要经济理论国家经济 学理论生产力 理论经济发展 阶段论保护主义 政策思想生产力 是财富 的源泉生产力是 人创造财 富的能力生产力 平衡发 展落后国家要发 展生产力必须 实行关税保护继续经济学说史李斯特称英法流行的政治经济学为“世界主义经济 学”。他认为,这种学说只研究一种适合于世界 各国经济的普遍规律,而不研究每个国家的特 殊的经济发展道路。这种世界主义经济学只有 在世界上一切国家经济发展状况都相同的情况 下才有意义,然而,实际情况并非如此。世界 各国的国情千差万别,各自都有自己的经济特

7、 点和自己发展经济的道路,因而并不存在经济 发展的普遍规律。 反对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主张建立国家经济学 。1)国家经济学理论经济学说史李斯特所谓的国家经济学,是从特定国家和特有环境出发,研究某一特定国家经济发展的具体特点、道路和条件的科学。“作为我的学说体系中一个主要特征的是国家。国家的性质是处于个人与整个人类之间的中介体,我的理论体系的整个结构就是以这一点为基础的。”返回经济学说史认为财富的源泉与财富本身完全不同。财富是交换 价值,而财富的源泉则是生产力,财富的源泉比财 富本身重要得多。它不仅可以使原有的价值得到保 存,而且可以使已经消耗掉的价值得到补偿。他说 ,一个渔夫的财富,不在于他现

8、在有鱼,而在于他 不断地想捕获鱼的意愿以及实现这种意愿的能力和 工具。如果一个人只有财富而没有生产财富的能力 ,他将越来越穷;反之,如果一个人没有财富却有 生产财富的生产力,他将越来越富。同样,一个国 家的发展程度主要不取决于目前它所积累财富的多 少,而是取决于它的生产力的发展程度。生产力是财富的源泉返回经济学说史是能促使人的头脑和四肢从事劳动生产的力量。这种力量包括 能鼓励个人积极努力的精神力量、保障个人努力可以获得 成果的社会秩序以及个人在努力中能够利用的天然资源。 精神力量是指人的身心力量,有个人智力、感情、对未来 幸福的认识、深谋远虑、积极活动、效仿榜样的习惯等。 社会秩序是指科学、艺

9、术、公平制度和法律、国内经济发 展、农工商业的均衡、国家力量、教育等。他批评斯密等 人只重视交换价值的物质财富而将体力劳动视为唯一的生 产力,忽视了脑力劳动、管理、教育等因素也应包括在生 产力之内,这是人类知识积累所创造的生产力,是“现代 人类的精神资本”。他所说的“精神资本”在某种程度上 接近于当代西方经济学家所使用的“人力资本”概念。生产力是人的创造财富的能力返回经济学说史一国生产力的增长是国内各产业之间分工协作和国际间分工协作的 结果,提出生产力平衡发展的观点。强调社会各部门间的联系与 协作能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作用。认为国内各部门之间既需要分工 ,更需要联合;一个国家最重要的分工是精神生产

10、与物质生产的 划分,二者是相互依存的。精神生产的成就越高,则物质财富就 越丰富;反之,物质生产的物质财富越多,则精神生产就能得到 推进;在物质生产部门中,最重要的分工和协作是工业与农业的 分工和协作,二者也是相互依存的。只有农业没有工业,国家就 不能获得经济上的全面发展,工业发展可以带动农业更快的发展 ,反过来也是这样,农业发展又会促进工业进一步发展。“一个 国家没有工业,只专营农业,就等于一个人在物质生活中少了一 只膀子。”;各国之间也存在者分工与协作的关系,这种协调对 生产力的增长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国内市场比国际市场要重要得 多,一个国家总是把目标放在提高国内生产力上,然后才是国际 分工。

11、提出生产力平衡发展的观点返回经济学说史指出实行自由贸易,向外国购买廉价商品,其后果是 本国工业不能发展,并且始终处于落后的从属地位 。相反,如果实行关税保护,开始时也许会使产品 价格提高,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当国家建立了自 己的充分发展的工业以后,产品的生产成本就会降 低,价格就会降到进口商品价格以下。“保护关税 如果使价值有所牺牲的话,它却使生产力有了增长 ,足以抵偿损失而有余。而且,一旦发生战争,国 家可以保有工业的独立地位。落后国家要发展生产力必须实行关税保护返回经济学说史一个国家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应该实行 不同的贸易政策。“从经济方面看来,国家都必须经过如下各发展阶段:原始未开 化

12、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 期、农工商业时期。”3)经济发展阶段论经济学说史对于处于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和农业时期的国家来说,发展经济最有利的政策是自由贸易。因为只有自由地进行贸易,才能打破原有的封闭和愚昧状态,用自己剩余的农产品换取外国的工业品,促进工业的发展,使经济向高一级的发展阶段转化;经济学说史处于农工业时期的这类国家则必须实行关 税保护政策,因为还存在着一个比它们更先 进的工业国家的竞争力量,阻碍着它的前进 。所以,只有采取保护政策才能保证本国的 工业免遭先进工业国的竞争。否则,这类国 家通过国际贸易以农产品和原料换取外国工 业品的发展程度越高,其所受的损害也越大 。 当

13、一个国家进入农工商时期以后,则又可 以实行自由贸易,因为此时国家的幼小工业 已经成长起来,具有同其他先进国家的工业 竞争的能力,不怕与别国竞争。返回经济学说史指出保护主义不是闭关锁国,如果完全排除国外 竞争同别的国家完全隔离,是与国家本身利益 相违背的。 主张区别不同情况,有步骤地实行保护政策:对那些与国计民生具有头等重要意义的工业部 门和新兴工业部门应给予重点保护;对一般工业品进口规定的税率事实上应等于全部或部分禁止其输入,或对其输入起限制作用;对高贵奢侈品工业,只给予最低限度的保护。4)保护主义政策思想经济学说史但是主张对于新技术和先进机器的输入不要加以限制;农产品也不应限制输入,以便获取

14、外国的廉价粮食 和原料来发展本国的工业;对于需要保护的工业,要做具体分析。如果被保护的工业,经过保护以后,产品能与外国产品竞争,甚至在价格方面低于进口,则不需要保护;如果经过几十年保护后,仍然不能扶植起来的工业,那就不 必再保护了;对于那些没有强有力竞争者的工业,即使本国工业基础比较薄弱,也不需要加以保护;随着本国经济的发展,应 该逐步降低进口税税率。如果仍然实行完全排除外国竞 争的高关税,对本国是极为有害的。一个已经达到工业化优势地位的国家,要防止自己的工商业趋于退化或怠惰,唯一有效的办法就是让外国产品参与竞争。返回经济学说史四、罗雪尔的经济学说经济学说史 威廉罗雪尔(1817-1894),

15、19世纪中叶德国资产阶级 政治经济学的重要代表人物,旧历史学派创始人。 出生于德国汉诺威的一个高级法官家庭。曾在哥廷根大学 和柏林大学学习历史和政治学。 1840年:成为哥廷根大学历史学及国家科学的讲师,1843 年:升任副教授,次年成为教授。 1848年起:应聘来莱比锡大学政治经济学讲座教授,并在 此任教46年之久。 作为旧历史学派的创始人,最早提出了所谓“国民经济学 的生理学方法”,即历史学方法,第一次把19世纪德国著 名法学家萨维民在法学研究中应用的历史方法引入经济学 研究领域,从而为德国历史学派、经济学奠定方法论基础 。1、罗雪尔的生平经济学说史2、罗雪尔的著作 历史方法的国民经济学讲

16、义大纲( 1843) 国民经济学体系(1854-1894) 十六、十七世纪英国国民经济学说史 (1851-1852) 德国经济学说史(1874)经济学说史3、罗雪尔的主要经济理论国民经济学的 对象国民经济学 历史方法国民经济发展 三阶段继续经济学说史 认为政治经济学应称为国民经济学,是论述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诸规律的科学或论述它 的国民经济生活的科学。 认为古典经济学关注的如何最好地促进国民 财富的增长,并不是经济学研究的主要目的 ,因为“国民经济学并非单纯的货殖学或单 纯的致富术”。1)国民经济学的对象经济学说史 国民经济学研究国民经济生活,“主要是论述各国 的物质利益,它研究一国人民的各种欲望,特别 是食、衣、燃料、居住以及两性间的天性等等欲 望如何可以得到满足;这些欲望的满足如何影响 总体的国民生活,并反过来,如何为国民生活所 影响”。 经济学研究对象有两个应区别开来的问题, 是什么:国民经济学所要回答的问题 应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