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开展心理咨询的8种办法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6032963 上传时间:2018-06-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矿开展心理咨询的8种办法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煤矿开展心理咨询的8种办法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煤矿开展心理咨询的8种办法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煤矿开展心理咨询的8种办法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煤矿开展心理咨询的8种办法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矿开展心理咨询的8种办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开展心理咨询的8种办法(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矿集团:利用“八种办法”开展心理疏导工作*矿集团是以煤炭生产为主体,集煤化工、电解铝、机械加工业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煤炭企业的工作重点是安全,所以,我们也将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重心放在安全心理管理和服务方面,并以此为突破口带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的全面展开。煤炭企业与其他工业企业相比非常特殊,对矿工产生的心理压力也非常大,主要有三种:一是生命健康压力。井下水、火、瓦斯、煤尘、顶板、冲击地压,以及各种地质变化直接给职工生命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加之行业事故多发,使矿工不同程度地产生了以事故恐惧为特点的生命健康压力。二是艰苦环境压力。在社会一般人的心目中,煤矿是“苦、险、重”的特殊作业

2、环境。特别是在地质构造特殊、煤层薄、涌水量大、温度高矿井工作的矿工,容易产生“为难”心理和气躁、疲惫、厌倦情绪,形成了艰苦环境下的心理压力。三是社会地位压力。长期以来矿工被称为“煤黑子”,社会形象较差,这就造成了矿工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社会地位低、平等交往难、情感倾述少、自卑感强的社会地位压力。 同时,煤矿生产又是对人们的心理稳定性要求很高的行业。据有关资料介绍,在煤矿安全事故中,因心理因素造成的就高达 85%。但是,我们发现长期以来,有些干部职工对心理因素与事故发生的关系问题没有足够的认识,往往只注意到直接原因,即不安全环境和不安全行为,对更为深刻的原因如职工的心理因素、适应相关工种的心理能力

3、,以及作业环境、社会环境、管理行为等对职工心理的影响缺乏深入探究。因而,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常常表现为简单而浮浅,既缺乏以人为本的精神又缺乏科学性。有很多本来可以防止的隐患没有被消除, “三违”现象屡禁不止,进而导致大大小小的事故不断发生。为解决这一弊端,*矿近年来在不断创造安全的工作条件的同时,高度重视心理因素对安全生产的影响,在发挥人的主导性作用,尽量减少事故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特别应该指出的是,现在生产一线职工的主体正逐渐向“80 后”过渡。 “80 后”大多数为独生子女,具有崇尚自我、追求自由、张扬个性、依赖性强、缺乏吃苦精神等特质。他们中部分人存在缺少合作分享、忍让耐受和责任感等心理素质

4、上的不足。这些成长条件比较优越的“80 后”,来到八百米井下,狭窄、黑暗、高温、高湿、噪音、安全风险高、工作强度大的工作环境,有些人表现出害怕、担心、畏手畏脚等心理问题。他们在工作中,注意力经常不集中、遇事恐慌、逃避,作业时存在拈轻怕重、敷衍应付等不良心理和行为,给安全生产埋下诸多隐患,所以说开展安全心理疏导工作越来越重要。针对影响矿工安全的不利因素,我们积极开展人文关怀,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做好安全心理管理工作,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提高煤矿职工安全心理素质的八种方法。一、及时沟通的方法解决心理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及时有效的沟通。我们各矿都建立起了心理健康咨询所;疏通了与矿工父母、妻子对话,

5、及时掌握矿工心理的渠道;编制了符合各矿实际的职工人格特质、心理健康、生活事件、职业意识等四类心理纪实表,建立矿工心理档案。定期评估与分析职工心理现状,及时准确掌握影响安全生产的职工心理状态,梳理心理信息,这些是把准职工心理脉搏,是及时有效沟通的关键。生产区队党支部制定了严谨的安全不放心人排查制度。对休息不好的疲劳人、准备结婚的幸福人、思想低落的情绪人、变换工种的改行人、入矿不久的新工人、家庭变故的恍惚人、不明白、不理解规程措施的“糊涂”人等 10 种“安全不放心人”,进行班前排查,妥善处置。矿级党委每年要对这项工作进行一次检查,做到有奖有罚,奖罚分明。二、刚柔并济的方法煤矿是高危行业,规章制度

6、具有极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这些规章制度是刚性的,神圣不可侵犯,必须坚决执行,这是煤矿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制度的严肃性,也容易使职工产生抵触和逆反心理。制度无情人有情,所以我们还要体现“柔”的一面。“柔”就是要将最能打动人心的亲情感化方法,应用到安全教育中。比如我们把安全教育触角延伸到家庭,使煤矿安全规章制度变成妻子的“枕头风”吹拂矿工心田。“柔”就是当某位矿工因违反安全规章制度,受到处罚时,他身边的党组织及时做好思想工作,讲清被处罚矿工行为的危害,讲清对他处罚的根据,讲清应该从中吸取什么教训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三、尊重需求的方法人的需求满足程度,对人的心理影响是巨大的,这一点我们不可忽

7、视。随着职工经济收入的增加,月收入万元以上的矿工比比皆是,温饱等基本生活条件已经解决,他们追求层次有了很大提高。由物质为主,已经转变为物质和精神层面共存。为此,我们不仅要关心职工物质需求,更要关注职工的心理需求。现在,许多煤矿已经开通了职工爱心热线帮扶电话、设立专门网页和心理咨询门诊,让职工讲出心里话,诉说心中苦,摆出手中难。有的单位建立了“情绪宣泄室”,设置橡皮人和模拟人形的沙袋,配置拳击手套等道具,职工可随时到情绪宣泄室进行发泄,改变或转移对事物的“仇视”心理。 针对职工特别是青年职工政治和业务进步的需求,实施了 “人才培养工程”,组织多种技术、业务比武活动,满足他们自我表现的需求,体现他

8、们的人生价值。四、环境陶冶的方法煤炭生产环境复杂,构成了矿工劳动的特殊性 。劳动强度大、安全卫生条件差、环境艰苦。生产现场的照明、噪音、温度、湿度、色彩、粉尘、烟雾等因素,都会从某种程度上对矿工的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我们充分注意到这个问题,尽一切可能努力营造有利身心健康的工作环境,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培养阳光、向上的心态。集团公司多年来不断改造采掘工作面大型设备,使人机结合的更科学,安全性能更可靠,有效避免了各种事故发生。其中综采放顶煤技术,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此项技术专利有偿转让给美国、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在职工生活环境方面,*矿确立了向艺术化方向努力的目标。许多煤矿把工业广场建设得如同

9、花园一般,做到煤矿见不到煤,见不到矸石,水绕山环四季花香、亭台楼阁曲径通幽,吸引来许多游客买票参观,还有些情侣到这里来拍婚纱照。五、胸怀拓展的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讲人的胸怀对心态和情绪影响巨大。人的心胸宽阔与否,不是与生俱来,更不是一成不变。*矿非常重视开阔职工视野,拓展职工胸怀的工作。各级工会组织都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把具有不同特长的职工组织起来成立各种协会,架起了人与人之间和谐沟通的桥梁。共青团针对青年特点,也开展了许多健康向上的活动,起到了长知识、增才干、明事理、提兴趣的目的。各级党组织想方设法为职工提供学习条件,通过各种方式鼓励职工学业务、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成为一专多能、兴趣

10、广泛的新型煤矿职工。使职工感知团队的支持与鼓励,激发职工的感恩情怀。六、校正“失衡”的方法煤矿企业的管理特色就是从严治矿为原则的严管重罚,容易使职工心理上产生不舒服、不平衡情绪。所以,各级党组织非常关注职工情感,认真做好职工感情失衡的校正工作。实践证明,亲情式管理不仅实践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也充分体现了企业关爱职工的拳拳之心,在“春雨润物细无声”之中,改变职工的心理状态。实施亲情管理,我们首先树立起了“严管干部,善待职工”的理念。在安全生产责任上出现问题,要先追究管理人员责任;管理人员与职工均需追究时,管理人员就重群众从轻。利益冲突是职工产生心理问题最突出的原因,也是产生不平衡的重点。通过

11、廉政建设解疑打消职工对利益分配的心理疑虑,消除职工因此产生的挫折感和绝望情绪。通过矿、区队、班组三级公开,召开矿情发布会,建立职工工资奖金公开和工资奖金银行卡支付制度,实行个人工资班清班结,做到阳光操作、透明运行,减少了职工的敏感利益心结。七、身心关怀的方法身心关怀就是认识和尊重人的生理和心理规律及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保证职工心理健康,提高安全系数。*矿要求生产一线的干部在指挥生产,安排工作的过程中,要考虑人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心理出现异常或过度疲劳的要给予重点关照。矿工是社会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家庭生活一般有以下特点:夫妻两地分居多,还有些矿工的家属在农村;“80 后”多,处在婚恋期

12、的人多 ;夫妻感情纠葛、住房、经济等问题突出,容易导致影响安全的心理情绪。所以,各级党组织更应该多关怀矿工生活,关注他们情绪变化。不能简单地认为,只要他们工资收入高,一切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八、以情动人的方法感情是人类共有的美好品格。情最能打动人,也最能影响人。*矿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在安全教育过程中,挖掘人性中最本质的东西,然后以感性的形式,进行人性化安全教育最有效。充分发挥亲人、家庭的作用,激发职工内心对安全生产的渴望,推进亲情温暖、亲情感化、亲情帮教的安全教育。我们通过开展 “三违”人员帮教进家庭,对“三违”人员进行安全联动帮教等等活动,用安全亲情文化影响和感染员工,提高了员工的安全意

13、识。现在,大多数煤矿都为每名矿工拍摄了全家福,请家属附上温馨嘱托语,有的矿在矿工的床头、升入井通道上都配上了亲情全家福,还为矿工制作了温馨小卡片,使矿工时刻都能看到亲人的音容笑貌。通过组织亲属联谊会,邀请矿嫂到矿参观、下井体验生活,举办矿嫂安全演讲会,邀请安全明星与妻子共同旅游,嘱托妻子吹好安全“枕边风”等举措,营造温馨的人性化安全教育氛围,让父母、妻子、儿女用亲情构筑了一条安全防线。 在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刻体会必须做到以下三点:一、企业各级党组织应担负起职工安全心理管理工作,书记是开展这项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组织不但有政治优势,组织体系健全,有雄厚的智力资源,有开展

14、安全教育丰富的经验,而且严格地说安全心理管理工作又是思想管理工作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对传统思想政治工作的延伸。二、要在职工中普及心理学知识,特别是政工干部要先学一步,学深一点。各级党组织要督促、教育、引导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认真学习心理学。使大家认识到心理学是我们做好安全心理疏导、干预,做好人文关怀工作的基础性必备知识。*矿在安全培训中心建立安全心理教研室,作为安全心理教育的专门机构,对职工进行轮训。三、要发挥好生产一线党支部书记的作用。因为他们处在与不安全心理斗争的最前沿。所以,他们要做到“四个必须”:必须深入学习煤矿安全心理学,能够熟练、准确地分析矿工心理,有效地对矿工安全心理进行管理、服务和干预。必须及时掌握矿工心理状态,根据他们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的形式,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必须像排查安全隐患一样,把排查职工不安全心理当成常规性工作来完成。制定排查不安全心理工作制度,明确责任,规范管理,并使这项工作程序化地进行。必须对职工进行经常性心理学知识教育,让职工明确矿山井下是高危行业,心理的微小变化都能影响安全;明确心理问题如同感冒一样,也需要治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