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学》PPT课件(完整版)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997929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PT 页数:219 大小:4.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学》PPT课件(完整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19页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学》PPT课件(完整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19页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学》PPT课件(完整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19页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学》PPT课件(完整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19页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学》PPT课件(完整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学》PPT课件(完整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会计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学》PPT课件(完整版)(2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1会计学* *2 2序:会计的认识 会计-一门学科 会计-会计人员 会计人员在企业中的地位 会计学生的职业前途 会计学科的发展方向1.人力资源会计2.产权会计3.环境会计(绿色会计)4.反倾销会计5.战略管理会计等* *3 3第一章 总论第一节 会计的概念与产生、发展一、会计的定义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货币为 主要计量单位,通过一定的专门方法,对企业和行政 事业单位的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地 核算、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涵义:1.会计的本质争论2.会计的基本职能3.会计的方法4.会计的特点 * *4 4二、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中国会计的产生和发展原始社会:结

2、绳记事秦汉时期:中式簿记方法唐宋时期: 四柱清册四柱?明清时期:龙门账西周时期: 司会清末民初: 中外簿记融合计划经济:行业会计制度市场经济初期:准则与制度并存* *5 52.国外会计的产生与发展12501440年 产生复式记账,意大利佛罗伦萨、热那亚、威 尼斯等城市 1494年 卢卡. 帕乔利的数学专著数学大全(又译为 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会计史上的新纪元当今 国际会计准则* *6 6第二节、会计对象 一、会计对象和会计要素 会计对象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表现为企业再生产过 程的资金运动(价值运动)。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固定资产固定资产储备资金储备资金 材料材料生产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

3、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其他费用其他费用管理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财务费用销售费用销售费用购买购买生产生产折旧折旧完工完工销售销售制造业资金循环图制造业资金循环图资资 金金 投投 入入 投投 资资 借借 款款资资 金金 退退 出出 税税 金金 股股 润润资金的筹集、资金的筹集、 使用、垫支、使用、垫支、 耗费、耗费、 收回、补偿、增值、分配收回、补偿、增值、分配资产资产= =负债负债+ +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 收入收入费用费用= =利润利润工资等工资等* *7 7二、 会计恒等式及其影响分析资 产 = 负债 + 所有者权益资产增加资产增加资产减少资产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负债、所有者权益减少

4、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负债、所有者权益增加1、资产项目之间的此增彼减;2、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增;3、资产与负债、所有者权益同减; 4、负债与所有者权益此增彼减。* *8 8第四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1、会计主体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它 规定了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 。 2、持续经营持续经营是指企业或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 地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破产,进行清算。 第三节 会计的职能一、会计的基本职能1.核算2.监督 二、会计的发展职能 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等* *9 93、会计分期是指将主体持续不断的经营活动,人为地 分割成时间长度相等的时

5、间“段落”,以便核算 、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我国会计如何分期? 4、货币计量货币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采用货币作为计 量单位,记录、反映企业的经营情况。同时,假定单 位货币所包含的价值稳定。 我国记账本位币如何规定的?* *1010第五节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一、衡量会计信息质量的一般原则 1、客观性原则: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和证 明其发生的合法凭证为依据,如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2、相关性原则: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 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3、可比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照规定的会计处理方

6、 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口径一致、相互可比。4、一贯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 ,不得随意变更。便于前后期间会计信息的比较、分析、利用 。* *11115、及时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或延后。 6、明晰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 了,便于理解和利用。二、确认和计量的一般原则 1、权责发生制: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收入和已经发生或应当负担的 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当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凡是不 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在当期收付,也不应当作为当 期的收入和费用。 2、配比原则: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其成本、费用应当相

7、 互配比,同一会计期间内的各项收入和与其相关的成本、费用,应 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包括因果配比、时间配比。 3、历史成本原则: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照实际成本计量 。其后,各项财产如果发生减值,应当按照本制度规定计提相应的 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规定者外 ,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其账面价值。* *12124、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仅及于本年度( 或一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 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三、起修正作用的一般原则 1、谨慎原则: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 求

8、,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对可能发生的损失 和费用应当加以合理估计,但不得计提秘密准备。 2、重要性原则: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遵循重要性原则的要求,在 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 核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 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 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充分 、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 和不至于误导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 当简化处理。 3、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 会计核算,而不应

9、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 据。* *1313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检查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会计分析方法二、会计核算方法 填制审核凭证填制审核凭证登记账簿登记账簿复式记账复式记账设置科目、账户设置科目、账户 成本计算成本计算财产清查财产清查编制会计报表编制会计报表会计信息输入会计信息输入会计信息输出会计信息输出* *1414第七节 我国会计准则的构成体系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为具体准则)(为具体准则)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指南企业会计准则指南会计法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 企业会计准则企业会计准则( (基本准则基本准则) )核算原则、会

10、计要素、核算原则、会计要素、 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会计报告的基本要求有关共同业务的准则有关共同业务的准则 有关特别行业基本业务的准则有关特别行业基本业务的准则 有关披露的准则有关披露的准则* *1515第二章 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设置第一节 会计科目 一、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进行归类反映所规定的项目 。 是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按经济管理的要求所做的 分类。 我国2001年1月1日起实施的“企业会计制度”规定的 会计科目名称和编号为(会计科目表):顺序号 编号 名称1 1001 现金代表要素类别代表要素类别 1 1、资产类、资产类 2 2、负债类、负债类 3 3、所有者权益类、所有者权益类

11、4 4、成本类、成本类 5 5、损益类、损益类要素类内细划分类要素类内细划分类序号序号* *1616二、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 1、结合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 2、符合经济管理的要求(外部、内部); 3、体现统一性和灵活性; 4、简洁、明晰; 5、全面反映; 6、相对稳定。第二节、会计账户一、账户的定义和意义 1、账户:是指根据管理者需要和信息使用者的具体要求,对会计要素 的内容进行进一步的再分类,并给每一类别以标准的名称和相应结 构的标志。(科目是账户的名称) 2、意义:对经济活动进行连续、系统、全面记录(增减变化)和反映 (期末余额)的手段。* *17172 2、账户的基本结构账户的基本结构 从

12、记录会计事项、交易的数量变化的需要,每个账户都包括增加、减少从记录会计事项、交易的数量变化的需要,每个账户都包括增加、减少 两个方面。账户的简化格式图:两个方面。账户的简化格式图:二、账户的结构 1、账户的要素一般应包括:名称(科目)、日期和摘要、凭证号数 、增加和减少的金额、余额等。左方左方 账户名称(科目)账户名称(科目) 右方右方年月 日凭证 号数摘 要借 方贷 方借 或 贷余 额 账 户* *1818三、账户的分类(一)账户按会计要素的分类 资产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包括利润类账户);收入类账户; 成本费用类账户。余额包括:余额有期初余额、期末余额; 发生额有本期增

13、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关系: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1919(二)账户按提供指标详细程度的分类1、总分类账户 总分类账户:是对某一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总括核算 的账户。一般只提供价值指标。2、明细分类账户 明细分类账户:是对某一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详细核 算的账户。 既提供价值指标,有的还需提供实物量度指标。3、两者的关系 明细账户是对其所属总分类账户的细化;一定有其归属的 总账,其总账是对其所属明细账的总括。 有些总账不需要设置所属明细账,只需提供总括资料。 总分类账是否设置明细账户取决于管理的需要及核算内容 。* *2020第三章 复式记账第一节

14、复式记账原理一、一、复式记账复式记账:该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它对每笔:该法是单式记账法的对称,它对每笔 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引起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同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引起会计要素的数量变化),同 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时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以相等的金额进行登 记的一种记账方法。记的一种记账方法。二、特点:二、特点:1.1.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了解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2. 2. 可以对账户的登记结果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可以对账户的登记结果进行试算平衡,检查账 户记录的正确性;户记录的正确性;三三、种类、种类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增减记账法增减记账法 收付记账法收付记账法* *2121第二节 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作为抽象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方 法。一、记账符号- “借”和“贷”“借”和“贷”代表账户的两个部位,即记入账户的 方向。最初代表着债权、债务,起源于意大利的钱庄业 ;后得以广泛应用,记录的内容也随之扩大,逐渐演 化为抽象的记账符号,失去其原来的字面含义。* *2222借方借方 资产类账户资产类账户 贷方贷方期初余额本期贷方 发生额(减少)期末余额本期借方 发生额(增加)借方借方 负债类账户负债类账户 贷方贷方期初余额本期贷方 发生额(增加)本期借方 发生额(减少)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