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九期】

上传人:wt****50 文档编号:45929396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273.9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九期】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九期】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九期】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九期】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九期】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九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淡江人文社会学刊【第九期】(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九期】 134 壹、導 壹、導 認知心學可是目前心學主的研究取向,風所及,諮商與心治中的認知取向也呈現逢勃發展的情形。嚴格,認知治成為單一的體系目前並定備,可以是百家爭鳴的情況。 顧名思義,認知治就是以思考或認知程為焦點,關認知對情感與為影響的心治法。認知治法採取心學認知取向的觀點,在諮商過程中,主要在找出當事人認知組織與結構對情緒與為的影響。由於治重心在於當事人的認知程,個體對於自身、情境與事件的知覺、解釋、歸因等決定個人情緒與為的反應。整體而言,認知治法通常都具備以下的共通特點:第一,影響情緒與為的認知結構是當事人困擾的根源,認知因素是心治的病學基礎;第二,個人認知結構

2、與當的訊息處程會修改與扭曲問題,並產生功能的信與適應的為;第三,同的病症或常為都可能是因為同的認知缺陷所造成的;第四,認知治的目標在於協助當事人辨認、作現實考驗與矯正適應的概與功能的認知基模;第五,適應的認知導致適應與自我挫敗的為,透過當事人自我調節與自我擴展的認知改變,能夠進一步產生積極、適應的為。 雖然於認知治法具備上述共通的特徵,但從認知治法的百家爭鳴情況,許多諮商與心治模式都被歸或自許為認知治法,如過去最受重視、最具代表性與被應用最廣的認知心治,首推 Ellis (1988) 的 情為治法 (Rational Emotive Behavior Therapy) ,Beck(1976)的

3、認知治法 (Cognitive Therapy) ,以及 Meichenbuam(1977)的認知為矯正法 (Cognitive Behavior Modification) 。熟悉這三種認知治的研究者或實務工作者,仍然可以發現認知治法的橫向整合仍然有足的情形。作者究其原因主要在於認知治的認知發展假定,在個體發生層面(ontological genesis plain)上無法統一,對於當事人認知發展層次(cognitive developmental level )的場沒有深究,造成發展心學與諮商心學的對話與統整足,如果認知治法的心病學能夠有堅實的認知發展為基礎,那麼從人性觀認認知發展心病學心

4、治等認知法的核心要素,必然能夠形成一貫而統一的體系,這是作者從個體認觀認知思考層次為出發點,試圖建一個能夠整合當代認知法認觀之心病模式與認知法的整合 135 的企圖心與思考。 在瞭解本文的述場後,以下先介紹建構取向之認知發展層次的同認觀,接著確認觀心病學的預設觀點,以及明認觀心治的基本場;然後,述認觀之心病學如何可能整合幾個主要的認知治,最後針對此新的整合性認知治模式所急待努的方向。 貳、同認知發展層次的認觀 貳、同認知發展層次的認觀 自從全人生發展觀(life-span approach of development)的盛,目前發展心學家一致認為人發展是終其一生、斷進的。持全人生發展觀的學者

5、認為,發展並是終止在青期 , 成人期甚至期都具有成長與發展的潛能 , 強調整個人生的發展過程 (美珍等,1991) 。 在認知發展方面,自從全人生發展的概被提出之後,有關成人認知發展的研究,發現皮亞傑(Piaget, 1950)關於思考本質與發展的解釋,無法涵蓋成人智運作的全部能,他的主要在於科學性知之認知結構的發生源與結構,對於客觀性之物科學有較佳的適用性,但對於社會世界或人生科學等包含主體性與主觀性範疇的著墨則顯足(Basseches, 1984) ;皮亞傑學派(Piagetian)的認知作業對於大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面的要求與處的事務上,無法有較佳的化性;形式運思之形式性思考 (forma

6、l thinking)在處或解釋成人世界的生活問題上並非相當完美(Basseches, 1984) 。因此在全人生智與認知發展的觀點下,另一個被發展出解釋成人認知發展的取向正逐漸形成,那就是所謂後皮亞傑學派(post-Piagetian)提出的後形式思考(postformal thought)(Arlin, 1984; Basseches, 1984; Koplowitz, 1984; Labouvie-Vief, 1980; Pascual-Leone, 1983; Riegel, 1973; Sinnott, 1984) 。 一、形式性思考與後形式思考的差 一、形式性思考與後形式思考的差

7、僅管同學者對於後形式思考的界定和模式都或多或少包括其個人獨特的看法,但在基本上,他們都認為後形式思考具有以下三個最被強調與形式運思所同的特徵(Kramer, 1983) 。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九期】 136 (一)相對性的瞭解 (一)相對性的瞭解 對於成人後形式思考思考的概描述中都提到對於知本質的瞭解 , 朝向相對性與非絕對性。形式運思的思考並沒有考慮到相互相容(mutual incompatible)形式系統間的議題,後形式思考的思考者可以跳出某個特定運作的形式運思系統之外 , 這種相對性思考的最重要特徵就在於能夠接受相互相容的知系統(Labouvie-Vief, 1980; Perry,

8、 1970; Riegel, 1973; Sinnott, 1984) ,解到發現絕對真是可能的,以及知覺到自己的假設與思考方式影響他們從世界中所獲得的知。 (二)矛盾為真實的固有本質 (二)矛盾為真實的固有本質 後形式思考的另一個特徵為接受矛盾為真實(reality)的一部分,當個體無可避免地面到彼此衝突的觀點時,他開始知覺到矛盾的出現,但是這種矛盾卻無法透過摒棄其中一個觀點而解決這種對,能採取防衛性的抗拒或壓抑,必須接受其存在。 Riegel (1973) 特別強調這種對於矛盾的辯証性解決 (dialectical resolving)是成熟成人思考的中樞核心;面矛盾的認知平衡態再感到困擾

9、與防衛,成人能夠瞭解到人與事件都常存在著矛盾的現象,如,一個人可以同時是熱情與酷、慷慨與貪婪、堅強與軟弱;對感情付出愈多,萬一空可能會跌得愈重;壓可能使自己感到負擔,但也會促使自己投入多努去因應。 (三)矛盾、衝突的統整或綜合 (三)矛盾、衝突的統整或綜合 一旦個體明瞭到真實的矛盾本質,他開始面到如何去組織這種矛盾、對的知。後形式思考的思考特徵使得個體能夠透過持續地辯証將矛盾、對的訊息綜合並統整為具包容性,而內部又協調一致的大系統。 Koplowitz(1984)認為這種統整是指將同變項間獨的(independent)看待轉向一種相互依賴性(interdependent)看待的過程;Sinno

10、tt(1984)與Arlin(1980)則強調從同照架構所獲得的觀察加以群集化(grouping)或協調(coordination)的程;Commons、Richards 與 Kuhn(1982)認為統整是將同的形式運思系統 (formal operational system) 加以協調成後設系統認觀之心病模式與認知法的整合 137 (metasystem) 。上述同學者對於統整矛盾的看法可以發現,他們都一致認為矛盾經驗或觀點的相互關性(interrelatedness)與相互依賴性(interdependent)是促使矛盾、衝突能夠統整的關鍵,這個過程就是一種辯証性綜合(dialectic

11、al synthesis) ,辯証性思考可是後形式思考的最重要特徵(Kramer Commons et al., 1982; Labouvie-Vief, 1980; Pascual-Leone, 1983; Sinnott, 1984)都同意後形式思考包括相對性思考與辯証性思考(dialectical thinking)種認知思考層次。針對形式運思系統與上述種屬於後形式思考的認知思考層次,進一步明同認知發展層次的特徵。 二、形式運思系統的特徵 二、形式運思系統的特徵 皮亞傑(1950)的認知發展階段,在形式運思系統中共有四個階段,它們分別是感覺動作期(sensorimotor-stage)

12、、前運思期(preopertional stage) 、具體運思期(concrete operational stage)與形式運思期(formal operational stage)等四個階段,由於這並非本文的重點,因此以下僅簡介這些認知發展階段的主要內涵。 (一)感覺動作期 (一)感覺動作期 感覺動作期又可稱為無分化期(undifferentiated stage) ,為嬰兒期的主要認知發展層次。此時主、客體無法分化, 物體永存 (object permanence)為此一時期創造的程碑,象徵客體有其獨於主體存在的特性,意即認主體與被認客體開始區分。 (二)前運思期 (二)前運思期 前運

13、思期為學前期的認知發展層次,當物(客體) 、我(主體)區分之後,個體可以進一步以主體為基礎去認世界,並且發展出客觀的表徵,使主體對客觀的認逐漸脫感官與動作的限制,以主體為中心去認外在世界,但由於以我為出發點,因此是所謂自我中心的(egocentric) ;表徵的出現為此一時期的重大創造性成就,透過表徵,個體擺脫外在物世界的限制,也是內心化動(internalized action)思考的肇始。 淡江人文社會學刊【第九期】 138 (三)具體運思期 (三)具體運思期 具體運思期又可稱為前形式階段,一般為學齡期的認知發展層次。在具體活動的層次下,思考可以達到運思性,亦即具備可逆性(reversib

14、ility)包括否定性(negation)與互饋性(reciprocity) 。由於已經能夠掌握保概 (conservation concept) ,和前一階段相比,創造性展現即為擺脫自我中心的單向觀點。思考從單一向擴充至二個或以上的向即為此階段的創造性成就,創造性產物已然具備二個或多元的特徵向。 (四)形式運思期 (四)形式運思期 形式運思期的形式性思考為一種絕對性思考(absolute thinking) ,在單一輯系統內的封閉性運思,個體建構知的方式都是在一個封閉的形式運思系統之內運作;對特定的現象能夠建構出所有可能關係的陳述(或命題) 。瞭解這些同陳述(或命題)間的相互關係,所有可能的

15、陳述被認為是彼此之間的轉換(transformation) ,所有的陳述形成封閉性的整體群集;命題具有固定變的真值(true value) ,真實具有絕對的判準與對錯,矛盾與衝突的的對,乃由單一系統的真值解決。 形式輯的真實具有絕對性,在問題解決的過程中,只有一個方法是真正正確的,重視問題解決(problem-solving)而非問題發現(problem-finding) ,並且問題解決中強調正確答案(correct answer)與輯效(logical validity) 。這種思考方式所得到的問題解決方法只能是輯性(logical) ,但得一定是想性(ideal) 。 形式性思考者對人是以特質(traits)或型(types)的方式歸,並且認為這些特質或型是固有的(inherent)或固定的(fixed) ;思考是以二元(dualism)之絕對性的原則或觀點為判準,強調主客二元對的客觀性,主體建構真實,但改變客體本身;在瞭解複雜的心現象上,採取減約的方式將其歸因為前置的(antecedent)環境因素影響所造成。 一般認為形式性思考是青期認知發展的主要層次,它與 Basseches(1984)所提出的普遍性形式思考(univer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社会民生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