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911612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8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福州市三校联盟2017-2018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福州三校联盟福州三校联盟 2017-20182017-2018 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中联考试题命题内容:高中历史必修二专题一至专题四 说明:1、本试卷分第 I、II 两卷,考试时间:90 分钟 满分:100 分2、卷的答案用 2B 铅笔填涂到答题卡上;卷的答案用黑色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 共 60 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符合题意)1.礼记月令载:季夏之月(六月),都说烧草取灰或沤草使腐用作肥料。深耕、施肥、粪种、一年再获。这反映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特点是( )A.独立发展 B.农牧结合 C.

2、精耕细作 D.自给自足2 墨子记载:“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积纴,多治麻丝葛布绳,此其分事也。 ”这句话直接反映了( )A.古代妇女的地位较高 B.手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C.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 D.商品经济的不发达3. 历史学者王家范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 )A. 民营手工业 B. 家庭手工业 C. 官营手工业 D. 个体手工业4纺织业在商代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下列选项中可以支

3、持这一判断的是( )A甲骨文中关于祭祀蚕神的内容B纺织家黄道婆创立的新式纺车C马王堆汉墓出土的素纱襌衣 D 说文解字中有关纺织产品的字5.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写道:“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处,宋朝时期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 ”下列属于宋朝“商业革命”的是( )A、统一货币“半两钱” B、出现地域性的商人群体“商帮”C、出现纸币“交子” D、出现“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手工工场6唐代长安的商业店铺主要集中在东西两市,按规定, “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 。南宋都城中的商业活动散布于城内各处,据记载约有“四百十四行” 。上述材料可以佐证,

4、南宋时期( )A私营商业已居主导地位B资本主义萌芽已出现- 2 -C商业发展已超过农业 D坊市制度已经瓦解7.明太祖时,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 。清雍正帝更是强调“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这说明当时统治者实行( )A.闭关锁国政策 B.商品专卖制度 C.重农抑商政策 D.土地兼并政策8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 年)一月,兵部等衙门会同闽浙总督、两广总督等官员议海防事,规定商船只许往东洋贸易,凡南洋吕宋等处不许前往,广东、福建水师负责巡查,违禁者严命治罪。外国夹板船仍许前来贸易,各地方官吏严加防范。该规定说明( )A外商在华贸易不受

5、限制 B清政府严格限制对外贸易C官府暂停南洋对华贸易 D清初尚未实施“闭关锁国”9. 明清时期,在江南、华南的一些地区,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传统的粮食生产比重降低。这一现象表明,明清时期上述地区( )A农业生产出现衰退 B人口变动导致粮食需求减少C普通农户收益锐减 D农产品商品化趋势明显10.1896 年初,御史王鹏运建议清廷“特谕天下,凡有矿之地,一律准民招商集股,呈请开采,地方官认真保护,不得阻挠” 。清廷户部和总署对议奏照准。清廷支持这一议奏的目的是( )A.模仿西方国家实现“工业立国” B.发展商办企业与外商竞争C.支付战争赔款和改善财政状况D.取消对发展工商业的限制11. 下列选

6、项,对下表的正确解读是( )近代中国国内市场商品情况1890 年1908 年1920 年市场商品总值(单位:亿两)11.7422.9966.10市场商品中洋货所占比重()12.0921.6412.84A.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主要是由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B. 洋货所占比例的上升是因为上海等东南沿海通商口岸的开放C. 市场商品总值增长最快时期主要是由于清政府放宽设厂限制D. 洋货所占比重下降是因为抵制洋货、使用国货运动的开展12. 开始于 1914 年的这一轮实业投资热,被史家认为是中国第二次工业化浪潮。在过去的- 3 -40 多年里,外国公司已经在众多民生领域进行了大量的投资并引发了消费的空

7、间,民族资本正是在这一前提下,靠生产成本的低廉以及对本土市场的熟悉而逐步发展起来的。材料说明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的前提是( )A. 自然经济的逐渐解体与国内市场的扩大 B. 洋务运动的刺激与诱导C. 经济作物种植的增加 D. 政府的鼓励与扶助13.从 1937 年 8 月到 11 月,上海一地共迁出民营工厂 148 家、机器设备 12400 多吨、工人2100 多名。中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晏阳初将这一时期中国工矿企业的大举内迁形象地比喻为“中国实业界的敦刻尔克” 。这说明( )A.工业不平衡格局根本改变B.官僚资本干预经济发展C.战争影响了民族工业布局D.近代民族工业大量倒闭14英美烟草公司以“

8、鸿雁”烟标与其“玫瑰”烟标颜色相近为借口,诬告南洋烟草公司侵权,香港殖民当局于是没收并焚毁“鸿雁”牌香烟,令南洋烟草公司遭受重创。这说明了( )A.官僚资本对民族工业进行排挤和打击 B.封建势力严重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C.民族资本主义遭受沉重打击走向萎缩 D.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是民族企业发展的巨大障碍15. 20 世纪 30 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这反映了当时上海( )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 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 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16.盛宣怀在其所

9、拟电报局招商章程中说:“中国兴造电线,固以传递军报为第一要务,而其本则尤在厚利商民力图久计。 ”根据材料推断,盛宣怀认为应如何发展近代电讯事业 ( )A. 引进西方近代电讯技术 B. 适应国防建设的需要C. 结合商业化运转推动发展 D. 提高电讯行业的利润17.女学报做学生的快乐 (1903 年)登载:“现在上海几个女学堂的女学生,一个个神清气爽、磊落大方, 身体没育一点弯曲,好似春天的修竹一样细直比那种涂脂抹粉、一步三扭的小脚伶仃的样子,真是天地了。 ”这表明当时上海( )A. 已经基本普及了基础教育 B受到西方文化的逐步渗诱C人们的审美观念全盘西化 D. 妇女政治地位超过了男子- 4 -1

10、8. 民国元年中华书局成立,其出版理念是“倡国粹,以启发国民之爱国心“,“兼采欧化,以灌输国民之世界知识“。这一理念旨在( )A. 促进社会大众觉醒 B.加快东西文化的交融 C. 宣传实业救国思想 D.推动新文化运动发展19. 以下是某电视剧一场景:王某穿着整洁的中山装在上海火车站迎接李某,当李某出现时,王某上前握着李某的手说“李先生您好” 。请你判断此场景最早出现在( )A洋务运动后 B戊戌变法运动后 C辛亥革命后 D新中国成立后20 明朝官员章懋不满当时浙江盛行的一些现象:男子成年后另立门户的习俗,造成家庭成员为争家产而不和;婚嫁谈判时讲价还价的习俗,连适当的规矩也不顾了;葬礼要请和尚念经

11、、大摆筵席、大肆挥霍,以至于忘记葬礼本身是悲痛的事。其所描述的现象共同表明( )A.商品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观念 B.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传统观念崩溃C.经济发展助长了奢侈观念发展 D.专制制度趋于衰落,地方势力发展21. 贴春联是中国一项文化习俗,春联的内容往往和社会的历史变迁相联系。以下春联中能反映新中国成立后过渡时期历史情景的是( )A “毛主席挥手指方向,合作化道路宽又广” B “食堂巧煮千家饭,公社饱暖万人心” C “过年只有两升米,压岁并无一分钱” D “粮补机补肥补补农民幸福,医保社保低保保百姓平安”22. 1953 年 12 月,中央人民政府对粮食实行了计划收购(即统购)和计划供应

12、(即统销) ;然后对食用植物油也实行了统购和统销;1954 年 9 月又对棉花实行统购,对棉布实行统购和统销。这一政策的实行( )A. 表明工农业产品极大丰富 B. 有利于保障工业化战略实施C. 反映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D. 促进了当时国民经济的恢复23. 下面是 19561964 年我国工业与农业的发展趋势示意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5 -A.1960 年工业出现峰值是因为“一五”计划的实施B.自然灾害是导致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的主要原因C.优先发展农业使 1961 年后农业产值增加D.“八字方针”的实施使工农业比例趋于平衡24. 1970 年 12 月,毛泽东会见美国客人斯诺时说:“世界

13、上的事情就是这样,要走弯路,就是 S 形。 ”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在第二个“30 年”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正是走了 S 形。这一时期“走弯路”的突出表现是( )A.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B.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C.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D.“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25.在某中学的“上海乡土史”课程上,老师要求学生按指定材料(见下表)确定一研究主题。以下切合材料的主题是( )A.上海工业化一瞥 B.改革开放在上海C.上海,红色的摇篮 D.上海,中国现代化的缩影26. 1960 年,党中央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纠正“左”的错误;1979年,党中央提出了“调整、改革、整

14、顿、提高”八字方针指导经济改革运动。这表明( )A. 两个“调整”的方向一致 B. 党和国家面临着生死攸关的抉择C. 两个“方针”的作用一致 D. 党根据国情及时调整了经济政策27.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党和政府就我国农村经济建设道路进行了多次探索,其中 1953 年的农业合作化道路和 1978 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两次较为突出的代表,对这两次探索理解正确的是( )A.所有制性质完全相反 B.农民都优先享有产品分材料(1)1869 年发昌机器厂建立(2)1873 年轮船招商局成立(3)1922 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4)1990 年浦东开发开放第十八章 南方吹来春天的风 第一节 改革走到十字路口 第二节 又一篇解放思想的宣言第三节 迈出改革新步伐 第十九章 市场经济终于植根中国第一节 配套的改革规划第二节 重大的改革措施第三节 改革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6 -配权C.后者对前者彻底否定 D.都属于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28. 由当代历史学者编著的中国现代化历程第三卷共有四编,每编由若干章节组成。右图所示是该书其中一编的部分目录,这些章节应属于( )A.第一编 改道与转型(19491956)B.第二编 受挫与调整(19571978)C.第三编 改革与发展(19781991)D.第四编 辉煌岁月(19922000)29. 观察19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