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奎的注册岩土总结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89150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28 大小:349.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杨奎的注册岩土总结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杨奎的注册岩土总结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杨奎的注册岩土总结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杨奎的注册岩土总结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杨奎的注册岩土总结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杨奎的注册岩土总结》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杨奎的注册岩土总结(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2 年注册岩土考试群年度总结 注册岩土考试群 第 1 页 共 28 页 苏- - 杨奎 撰稿 2013 年 1 月 26 日 2012 年注册岩土考试群年度总结年注册岩土考试群年度总结 2012 年很快过去了,在此我代表本群群主面姐对过去的一年做一个简单的总结,回顾一下我们曾一起走过的那一段时间。 2012 年,我们在面姐的邀请下聚集在一起。那一刻,我们曾经为了生活纠结, 为了家庭奋斗的一伙散兵集合了。这一切都在那一刻铸成了一个属于我们自己的群体,也许并不走远,但至少迈出了第一步,同时也伴随着一些群友的失落和成功一起成长,酸甜苦痛尽在其中。此时,我们形成了一个莫名其妙的群体,为了相对统一

2、的目标,天南海北的兄弟姐妹们,居然聚集在了一起。现在想起,这是一件非常庆幸的事情! 2012 年,对于我和我们注册岩土考试群的考友们来说是最难忘的一段经历,虽然各有成败,但大家同信念,共煎熬,度过了那一段值得回忆的时光,互帮互助,共同进步。这一年所经历的一切,群里的考友们都有目共睹,而此时各位成功晋级的考友们却仍愿意留下奉献自己的微薄之力来帮助其他人, 确实让我很感动。半年的相处让我深感众人的努力付出和积极奋进,个人之力不足以动沧海,众人之心却可撼天地,与这样的一群人在一起岂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吗?我相信,我们一定行! 2012 年,岩土考试让我们聚在一起,考试无疑对我们这群人来说是本年度最重要的

3、一件事。今年的结果虽然不尽如人意,也很大程度出乎我们的意料,但总体来说也取得了比较不错的成绩。调查表明:本群考试前人数共 76 人,其中基础考试 4 人,专业考试缺考 3 人,专业实考 69 人,专业通过 19 人,基础通过4 人,专业考试通过率 27.5%;其中,顺利晋级的群友中专业知识最高分为小强174(案例 72) ,专业案例最高分为老二 86(知识 171) 。各分档所占比例(回收调查统计表 65 份)专业知识 170 分以上为 4.3%,160 分以上为 15.3%,150 分以上为 33.8%,140 分以上为 56.9%,120 分以下 9.3%,专业案例 80 分以上为2.9%

4、,70 分以上为 10.1%,60 分以上为 27.5%,50 分以上为 63.7%。另外,本群的 1+1 成了岩土论坛的大神,木木、小鸟也是高分通过,其他晋级的群友们成绩也是可圈可点。这一年,他们的辛苦努力用合格的成绩得到了回报,是非常可2012 年注册岩土考试群年度总结 注册岩土考试群 第 2 页 共 28 页 苏- - 杨奎 撰稿 2013 年 1 月 26 日 喜可贺的事情,衷心的祝贺他们家庭和睦、越来越好! 2013 年是新的一年,也是暂时失意的考友们需要继续奋斗的一年。这一年,我们需要吸取成功者的经验,总结自己失败的教训,放下包袱,再接再厉,继续前进!面对这一结果,有些群友非常难过

5、,觉得自己的付出有些白费,在十几年大大小小的考试中走过,从来没有这样凄惨过,始终不能走出考试失败的阴影。其实,这没什么,一帆风顺的好时候并不多,阴沟里翻船的时候也不在少数,谁都有走背运的时候,此刻只是让我们遇到了而已,百炼方能成钢,我们还有什么可沮丧的呢? 2013 年是本群重要的一年,为了能更好的复习和达到更好的复习效果,要众人统一步调才能跑的更快。在制定本群 2013 年的复习计划前,先让我们看看群里几位考友的学习经验,从中我们或许能有所启发和思考,也或许能对我们接下来的复习过程有所指导和帮助。 在这里, 不管你是什么起点, 都不要灰心气馁,在这里, 不管你是什么起点, 都不要灰心气馁,因

6、为榜样就在你身边!因为榜样就在你身边!现将本群几位群友的学习经验转帖如下,供大家参考。 黑黑-手擀面:手擀面: 岩土专业考试,第一次参加,深浅不知,对于怎么复习更是一头雾水,索性加了很多群,希望能得到群里人的帮助。所以我一直对群里的高手们都很注意,然而群里的很多高手都是隐士,不轻易露头。后来渐渐的有了自己建一个群的想法,邀请各个群里的高手以及好学的岩土人,一同学习与探讨,一同进步,而且还可以互相鼓励。 乡音是我邀请的第一人, 现在群里的群主都是最先邀请进群的,呵呵。 渐渐的群越来越大, 有人或许会问, 你是怎么从别人群那么多人里挑人的,而且最终证明咱们群的通过率会这么多,这或许是我凭个人的直觉

7、吧,哈哈。 我自己是从 3 月份开始准备复习的,先后看了于海峰、李向阳以及刘兴录的资料。个人感觉,于海峰基坑、边坡等章节的内容偏少,重点比较突出,计算偏繁琐,主要是夯实基础,再复习的考友 可以不用看了。 在这里我要感谢群里的各位朋友,尤其是奎哥的专业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在这里,我谢谢大家!同时也祝愿尚未通过的朋友来年取得好成绩! 点注:点注:会思考,会组织,能用人,直觉很准确,你成功了,祝贺你!也谢谢面姐给了我们聚集学习的机会。 2012 年注册岩土考试群年度总结 注册岩土考试群 第 3 页 共 28 页 苏- - 杨奎 撰稿 2013 年 1 月 26 日 浙浙-LJ: 1、弄本刘兴录的书,

8、考过就没用的书,能借就借; 2、买本规范合集、工程地质手册、7 大规范单印,这些工作中都能用到,备一下可以; 3、剩下的全都打印,这种资料平时用不上,打印下应付考试,别费那个钱。 复习时间一个半月左右,主要是在群上看你们扯淡学下知识题,有空做做案例,保证在一个月内做完,剩下就是做真题,一到两天一套,基本上每天能有 12个小时的复习时间,案例会做了别一遍遍浪费时间,特别是那种沉降什么的,费时间; 4、规范学习:因原先从事结构设计,7 大规范大多都很熟,主要精力花在了基坑及边坡规范,两边规范陆续看了两个月,理解里面的东西,基本上土力学的东西也就弄点明白 (规范这东西个人感觉还是靠平时积累, 不能在

9、考前突击) 。 点注:点注:钉是钉,铆是铆,老当益壮,认真仔细,非常实际。 黑黑-愤怒的小鸟:愤怒的小鸟: 2009 年 134 分靠着人品通过基础,2010 年一个办公室的过了,2011 我办公室又过一个,在巨大压力下开始看书(在这之前我看了高大钊笔记二、地大基础工程学,是一字不拉的看完的),2011 年 9 月 20 日开始看于海峰的培训教材,3 个月看完,过年回来看于海峰的训练习题(做了一遍),6-8 月份看刘兴录的习题与真题(先做真题在看刘兴录的书,不然检验不出自己水平),其中真题做了 2 遍(04-11 的),9 月份看奎总的总结 。 点注:点注:工作压力,家庭压力,环境压力,可谓是

10、压力重重,可你却依然是挺立的小鸟。付出必有回报,恭喜你成功了! 鄂鄂-乡音:乡音: 很高兴,我居然通过了,难掩兴奋之情啊。下面总结一下我的复习过程吧。 应该说我是很重视这个注册岩土考试,也深知,不管基础多好,如果不下功夫,不熟悉规范想要通过那是小概率事件。 2012 年 2 月份开始,我就在网上、论坛看要如何复习,要做哪些准备,有哪些规范,然后就陆陆续续的买规范,我规范几乎买齐了,只差了“中国地震动2012 年注册岩土考试群年度总结 注册岩土考试群 第 4 页 共 28 页 苏- - 杨奎 撰稿 2013 年 1 月 26 日 参数区划图 GB 18306-2001”。后来加入了李向阳的群(我

11、们群里很多人都是从那个群过来的)基本上在 2 月份一边复习,一边买书,把书都买齐了,基本上都是买单行本。 根据以往的考试, 对重点的 7 本规范逐字逐句的阅读, 同时看条文,对于自己认为重要字句用荧光笔涂色,并准备了几种颜色(如蓝色表示要看条文理解,红色表示容易有坑的地方,黄色表示一些重要条款)表示不同的重要性,并在规范行空里面对一些需要注意和联系其他规范的进行标注。每天平均有 3小时左右看书。 除了规范我还买了李向阳、刘兴录的书,借了于海峰的书,这些书我都没有时间看完。于海峰的看了 100 多页,优点是比较容易上手,缺点是太罗嗦,而且很多规范是旧的。刘兴录的书不适合开始看,但是后来我已经没时

12、间看了,估计看了有 100 题的样子。李向阳的书看了 200 页左右,编排还是不错的,内容没有太多新意,而且由于作者的理论水平有限和时间仓促,错误很多,有些概念性的错误比排版、计算错误危害更大。另外我买的“工程地质手册”第四版,纯粹浪费, 根本没有指导意义, 我也没带到考场 (但是考试的时候有一题是地层符号的,当时很想把坐后面的工程地质手册拿来) 大概到 5 月份,我把建筑地基桩基岩土地基处理边坡基坑基本上都非常仔细的阅读了,抗震这个虽然看了,但是很多不太理解,然后开始看其他的规范。估计就在 5 月份,我被李向阳赶出了群,然后被面面招到这个群了。 我做题基本上是在看规范的同时做,看完一部规范就

13、开始做题,做题就是检验自己对规范的理解是否正确,但在做题的过程中也发现了很多案例是不严密的,这时候就要去领会出题的意图,而不能过分钻牛角尖。这样到 6 月份的时候我把 7 本重点规范基本上掌握了,其他重要规范也粗粗的看了,因为很多内容相近或者基础理论相同,但表达不同,条文一直都没有记太清楚,或者说因为重视不够,没有达到 7 本重点规范那么熟练。 本来计划是 6 月份以后开始做模拟题,做一个月模拟题后再总结复习一个月,最后一个月查漏补缺和做真题。但是计划不如变化,6 月份,我还陆陆续续的做了几个题, 时间已经无法保证了, 到 7 月份开始, 我几乎就没有时间看书了,都在野外,考试都是抽空出来的。

14、最后准备好的真题都没有时间做,只做了 112012 年注册岩土考试群年度总结 注册岩土考试群 第 5 页 共 28 页 苏- - 杨奎 撰稿 2013 年 1 月 26 日 年真题的一部分。那时有一天失眠,早上 4 点起来做了专业知识,后来抽了几个清晨,做了一部分的案例,当时感觉还不错,正确率挺高。 最不幸的是,因为前段时间太累,考试的时候发烧了。第一天还好,第二天下午都不行了,买了 2 灌红牛,一边喝一边做题。考完回家后休养了 1 个星期才感觉恢复差不多了。 当听说 12 年通过率不到 8%的时候,我对自己都不抱希望的。我已经把铁路规范拿出来了,看了一本铁路路基规范,准备今年一定要努力准备。今天花千树通知我,可以查询成绩了,我特别的忐忑,没想到居然通过了,出乎我的意料。 通过这次考试我的总结就是:第一:要提前准备,特别是时间无法完全自己控制的同行们;第二:以规范为本,熟悉规范条文和条文说明,其他复习资料要配合规范用,不能本末倒置;第三:做题要适度,多了没有用,主要锻炼速度和准确度,准确度有时候更重要,30 题,你只要挑你会的并作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