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平乐县原生态手工制茶作坊

上传人:xzh****18 文档编号:45885883 上传时间:2018-06-20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6.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探访平乐县原生态手工制茶作坊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探访平乐县原生态手工制茶作坊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探访平乐县原生态手工制茶作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探访平乐县原生态手工制茶作坊(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探访平乐石崖茶原生态手工制茶作坊 立秋时节, 热浪逼人。 平乐县青龙乡的茶娘张世菊仍坚持每天一早到茶园里采摘石崖茶石崖茶茶叶, 然后回自家的手工作坊加工制作。她从早忙到晚,一日最多也只能加工约五公斤的茶叶。“慢工出细活。手工制茶切忌求快、求产量,而讲究遵循自然,最大限度地保留石崖茶石崖茶的生 态原味。 ”张世菊说。她手工做茶已有 20 多年,从种植、采摘到制作、陈化,一直坚持原生 态手法和传统技艺,做天然有机石崖茶。近日,记者来到青龙乡的山脚下,探访了张世菊的茶园。茶园并不大,约有 70 亩,但远离 村庄和公路, 有一半茶树长到近一米高, 为六年以上的老茶树。 茶树与杂草及一些灌木共生, 很多

2、茶叶上都有虫口。张世菊说,这就是在自然环境下生长起来的茶树原貌。她的茶园坚持 不施农药化肥,杂草全靠人工去除,除虫只使用粘虫板,都是能除多少算多少。“采摘茶叶时要选择树冠嫩芽,长度为 2.5 至 3 厘米的一芽一叶 ,这样的茶叶茶多酚含 量最高,是最好的制茶原料。 ”说起茶叶,张世菊能很内行地使用一些专用名词术语。经过 一上午的精挑细摘,她和另外几位茶娘终于采足约五公斤的石崖茶嫩叶。回到制茶作坊,张世菊开始对采摘回来的新鲜茶叶分批进行手工制作:用柴火、铁镬杀青, 分别反复揉捻、炒制七至九次,沤堆六到十小时,再进行复揉、炒制,最后再用木炭、铁镬 烘干,才形成了条索紧结、呈鱼钩或虾米状的茶叶成品,

3、整个过程历时近一昼夜。“工序很繁琐,但一步都不能少,而且每一步都要做到恰到好处,才能确保茶多酚与叶肉分 离且少流失。 ”张世菊说。经严格挑选后,18 万棵芽头才能凑出一公斤的茶叶,而最上等的 茶叶一公斤甚至需要 30 万棵芽头。因此,手工茶的产量并不高,一亩茶园一年的产量也就 十公斤左右。“量少但质优,传统手工石崖茶石崖茶的茶多酚、茶红素和茶氨酸等含量均高于现代工艺石崖茶, 更能体现石崖茶的原生态本色和营养价值。 ”土生土长的平乐人邓俊义看到了传统手工石崖 茶的价值。近年来,他与张世菊等当地茶娘合作,培育了一批家庭式茶庄,通过“公司农 户”的方式,加工制作特色手工石崖茶。“每一位茶娘制作出来的石崖茶口味和特色都不尽相同, 但都经过严格的检验, 合格之后才 包装上市,并标注制作者、种植山头、采摘日期、年份等,产品可溯源。 ”邓俊义说。现在, 经过检验上市的手工石崖茶可卖到两千多元一公斤,高品质的产品甚至卖到两万多元一公 斤。在这过程中,技艺成熟、管理得当的茶娘年收入达到了几十万元。邓俊义表示,未来几年,将有计划培养 500 个在平乐种茶制茶的妇女,相应地建立 500 个家 庭茶叶农庄,进一步推广和发展传统手工石崖茶,带动更多石崖茶娘增收致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