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2杂文两篇《夏三虫》练习长春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45760956 上传时间:2018-06-1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21.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2杂文两篇《夏三虫》练习长春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2杂文两篇《夏三虫》练习长春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2杂文两篇《夏三虫》练习长春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2杂文两篇《夏三虫》练习长春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2杂文两篇《夏三虫》练习长春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12杂文两篇《夏三虫》练习长春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杂文两篇杂文两篇-夏三虫夏三虫 同步练习同步练习1、给加点的字注音 缴白卷( ) 吮血( ) 鹰鹯( ) 舐( )疮疖( ) 蝇矢( ) 腌臜( ) 2、鲁迅原名_,是我国伟大的_家、_家、_家,我们学过他的另一篇散文_。他的第一篇小说_发表在 1918 年新青年上,后来收入小说集_里面。本课选自杂文集_ 。3、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观看第 47 届世乒赛,使我受到了很大的鼓舞。B、我们的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C、我们来到省博物馆,看到那些琳琅满目的艺术珍品,无不使人感到自豪。D、能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2、保证。4、人民日报曾举办过征集“献给母亲的一句话”活动,请欣赏两则获奖作品,并完成其后两题:其一:母亲是月台,儿子是那挂长长的列车。其二:慈母手中的那根为游子缝补衣衫的线,是世界上最长的线。(1)上述两句运用的主要修辞手法分别是_和_。(2)其二是活用两句古诗而来,这两句古诗_。5、学校的文化长廊里有以下几位文化名人的雕像,其中一位是鲁迅,请你用一句简练的话对他进行介绍。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 基础知识达标基础知识达标 课后能力提升课后能力提升2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

3、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

5、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他信力”“自欺力”加双引号起什么作用?2、文中的论点是什么?作者的正面论点又是什么?3、本文语言具有辛辣嘲讽意味,请从第一段加点词“总”“只”“一味”中任选一词加以赏析。4、本文题目有什么妙处?5、第段中“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有什么含义?)6、“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中提到的是几类怎样的人?试举例说明。7、本文的语言即有辛辣嘲讽,又有热烈的赞颂,能否找出文章中一两个例子加以剖析。3参考答案基础知识达标1、jio shn zhn sh chung ji sh z2、周树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风筝 狂

6、人日记 呐喊 华盖集3、B 点拨:A 通过,使。缺少主语。C 不是“我们”“ 无不使人感到自豪。”D 双面对单面。4、(1)比喻;夸张(2)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5、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4课后能力提升1、 讽刺否定。2、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3、 “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的丑态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其中不能自拔,愚昧成习;沉迷其中不愿自拔,顽固不化。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

7、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 尖锐泼辣的语言,极富讽刺意味,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4、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兴趣。以问句形式出现,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感情强烈。5、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是中国的主流、希望和中坚力量,表现了作者对他们的热情讴歌和赞美。6、“埋头苦干的人”指广大劳动人民;“拼命硬干的人”是指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的革命志士、民族英雄,如郑成功、林则徐等;“为民请命的人”指的是同情人民、伸张正义的正直的官员,如海瑞等;“舍身求法的人”指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如谭嗣同等。7、例如段中“一味”求神拜佛,“一味”揭露了国民党官僚、社会名流愚陋成习、顽固不化;再如段“往往也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第段“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地战斗”等等,都热情地讴歌了从古到今、前仆后继、不屈不挠进行斗争的中国的革命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教学课件 > 高中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