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5699775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9 大小:763.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 千秋青史见孤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词赋才高一代雄千秋青 史见孤忠明末名士陈子龙王守稼缪振鹤陈子 龙是上海青浦县人,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和 爱国志士。陈子龙生活在动荡的时 代,参加了激烈的斗争。他有屈、贾的情怀,杜、白的经历,七步的才华,但 不 能有所施展,才 包恨以终。他给我们留下 的是一首悲壮的史诗,一幅表现 崇高民族 气节、慷慨赴难的画卷。自然,陈子 龙并非 完人。在他 身上,既有 自己的鲜明个性,又深刻地打上 时代的和阶级、阶层的烙印。作者王守稼,年生,上海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古代史室 助理 研究员缪振鸥,年生,上海社 会科学院 历史研完所古代 史室特约研究人 员。当我们翻 阅明经世文编和徐光启的农政全书这两部巨

2、著时,不禁会想起为抗清壮烈牺牲的明末江南名士陈子龙。陈子龙的一生,虽然短暂,然而在明末文坛上,却犹如一颗耀眼的明星。人们称 颂 他“文高两汉,诗轶三唐,苍劲之气,与节义相符。”对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高风亮节,十分推崇。他 的学生王邃在编 刊陈忠裕公集的题词中,赞扬陈子龙“词赋才高一代雄,千秋青史见孤忠。”被称为明末三大思想家之一的顾炎武,得悉好友陈子龙死讯后,挥泪作哭陈太仆长诗一首,盛赞“陈君朝、贾才,文采华王国。早读兵家流,千古在胸臆。”“鸣呼君盛年,海内半相识。”对于陈子龙 的死于非命,他十分悲痛,“酪酒作哀辞,悲来气硬塞”。有“神童”之称的陈子龙的得意门生夏完淳悼念陈子龙的诗去年人送短长

3、亭,一片烟波入洞庭。江海无情人不见,芳州春草为谁青。毅魄归来风雨多,潇湘春尽晚生波。可怜屈宋师门谊,空自招魂吊泪罗。,其怀恋之情,溢于言 表。一词赋才高一代雄千秋青史见孤忠把陈子龙比作屈原的,不仅是夏完淳,许多知交故友在写哀诗悼词时,都不约而同地把他与屈 原相提并论,这不是偶 然的。屈原是春秋战 国时的伟大诗人,陈子龙则公认是明末的著名诗人。作为爱 国主义斗 士,他们都经历了亡国之痛。在明清之 间的社会历史大变 动 中,陈子龙写下大量气壮山河的诗篇,发出了挽救民族危 亡的呼吁,最后投江殉难。一、文坛盟 主、几社领袖陈子龙,字卧子,一字人中,又字憋 中,号轶符,晚年又自号大蹲,青浦人。生于明神宗

4、万 历三十六年年,卒于清顺治四年年,年未满四十。他 的祖上,原籍颖州,宋末 从康王赵构渡江,定居华亭。入明朝累世务农,直 到其父陈所闻才 中进士,官至工部郎 中。陈子龙从小便发奋读书,博通经史,岁时所作文章已受到父辈东林同僚的赞赏。岁时能日赋 数千字,“慨然有著述之志”。到岁,已文 名籍甚,交游渐广。从天 启五年陈子龙岁 到崇祯十二年陈子龙岁,是他广交游与勤著述的时期。这一时期,魏忠贤用事,明帝国已病入膏盲。外有满洲兵刃相见,内则政治腐败,民不聊生,变乱迭起。其时继东林之后,各种文社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风华正茂的陈子龙,在崇祯初年与夏允彝、徐孚远等发起组织了“几社”,取义于“绝学再兴之 几”。初

5、创时,有所谓“几社六君 子”,他们以文会友。后来又和书坊合作,选刻时文。在崇祯五年到十四年间,刻了几社会 义等,很受参加考试士子们欢迎,参加者越来越多,超过百人。陈子龙与五人墓碑记的作者、“应社”发起人张溥齐名,后又参加张溥为首的复社。张溥在崇祯十四年去世后,陈子龙实际上成了复社的公认领袖。几社是文学 团体,又是政治团体,以复兴绝学相期勉,以文章气节相砒砺。在几社 中,他们除相互酬唱切磋文 辞外,也谈志趣、抱负。南吴旧话载,“徐孚远阁公少时与陈子龙、夏允彝言志,慨然流涕日百折不回,死而后已。允彝日吾仅安于无用,守其不夺。子龙曰吾无阁公之才,志则过于彝 仲,顾成败则不暇计也。后三人皆如 其言。”

6、徐孚远在清兵 破松江后,从鲁监 国漂泊海岛,后来到台湾依郑成功,死在那里,可谓“百折不 回,死而后已”。夏允彝 与陈子龙则都为抗清赴难,保持了崇高的民族气节。崇祯二年,陈子龙考取县学第一名。崇祯三年六月 到南京,参加乡试。这次乡试,主考官姜日广,是陈所闻 的同年,他极赞赏陈子龙的文章。榜发后,知道子龙是陈所 闻之子,十分高兴。据昊伟业回忆,他们 与陈子龙 一起读书,子龙最用功。每逢他们置酒相与为 欢 时,独子 龙读 书至中夜不肯休,还劝说他们“壮盛智慧,殊不吾来,公等何易视之”,反映了陈子龙的刻苦攻读与抱 负不凡。这年秋,陈子龙到北 京,参加会试,未被录取,但使他有机会拜访了徐光启,请教“当世

7、之务”,对他影响很大。由于对崇祯年间政治黑暗不满,他写了论时政书数万 言,打 算 上书,友人怪他言过切直,劝阻而罢。从这 时起,陈子龙致力于古文辞。崇祯六年参加 会试,又落选,回家后杜门谢客,著作日富。这一时期,他 与夏允彝、宋征璧、徐孚远等写过不少文 章,辑为几社壬申文选问世。又多与李雯唱和,汇成陈李唱和集,另作古诗乐府百余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年第期章。祟祯八年春,陈子龙和徐孚远读书陆氏南园,诗赋以外,举业时文也有很大进步。他 自称所作文章“阂肆奇逸,一时靡然风向”,在社会上的影 响越来越大。在南园读书期 间,除他们所集 的制义曾轰动一时外,陈子龙还有属玉集、平露堂集问世。第二年又逢大比之

8、年,陈子龙因两次落选,有些心灰意懒。又因继母久病,不 想 去 应考。其母以大义规劝,才 与彭宾等同行。这次,他与夏允彝都中了进士,得列名于他平生 所崇拜 的黄道周门下。除徐光启外,对 陈子龙思想上影响最大的,就数黄道周 了。陈子龙、夏允彝都中三 甲,应 当就外任。此前,先在京观政 相当于见习刑部,有机会得势 白云楼。白云楼是刑部的望楼。嘉靖中李攀龙、王世贞等都出身刑部,京师人把刑部衙门称作西翰林。陈子龙将此时所作诗歌搜集起来,编 成集子,名为白云章。夏季,陈子龙被委任为广东惠州 司马,走到半路,得悉继母逝世,立 即辞官奔丧。自此即守制在 家,直到祟祯十二年才又一次 出仕。从天启五年到崇祯十二年

9、的十四年间,正是陈子龙精力旺盛 的青年时期。在以文会友的文社活动中,他是几社的倡始人之一,和 当时众多的文社保持着密切的关系,交游遍天一,对明朝末年的文风、学风和政治运动,都有重大影响。著述丰富也在这个时期。己知刊行 的有壬申文 选、陈李唱和集、平露堂集、白云章及 由徐孚远主编,他也参与的几社会义等。而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编纂明经世文编和重订农政全书。二、编纂明经世文编、重订农政全书崇祯十一年,陈子 龙因守 制,读 书南园。这一年,他与徐孚远、宋征璧等合作,网罗本朝名卿大臣的文章中凡有涉世务国政 的,编为皇明经世文编,这是陈子龙一生中的重大贡献之一。此书的编辑,从崇祯十一年二月开始,至十一月即成

10、书,前后不到一年时间。这部巨著共五百零四卷,另补遗四卷。据宋征璧说,负责此书编纂的主要是徐孚远、陈子龙。他俩“博贤多通,纵横文雅,并用五官,都 由一目,选辑之功,十居其七”。参预 此书编纂、商酌的,基本上都是松江人。参阅者,则分散在全 国各地。有社会名流陈继儒、黄道周、张溥、张采、钱谦益、方以智、吴易等共人,参加鉴定。在编纂过程中,“搜集千种,缮写数万”。宋征璧说“寒暑未周,而披览亿万,审别精详,远近叹咤,以为神速广著名历史学 家吴晗在明经 世文编影印本序中,对此书作过高度评价“明经世文编是一部从历史实际 出发,总结了明朝两百 几十年统治经验,企 图从中得出教训,用以改变当前现实经世实用的书。

11、这部书的编辑出版,对当时的文风、学风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对稍后 的黄宗羲、顾炎武等人讲求经世实用之学,也起了先行的作用。”他还指出“这部书编辑的时候,正是明朝内部阶级斗争极为激烈的时代,对建州的民族矛盾极为尖锐的时代,当时统治阶级中的知识分子对现实的反应如何,从文编的几篇序文中作了回答。”这个评价,是十分中肯的。词斌才高一代雄千秋青史见孤忠明末 的文风、学风,浮华空疏无实学。文编的作者陈子龙等,代表较有远见的知识分子,关心 明帝国面临崩溃解体的现实,要求通过对历史的学习,总结前人的经验,以作为解决现实问题 的借鉴。因此,陈子龙在读 书的序中,对明末腐败的文风、学风,作了猛烈的抨击“俗濡是古而非今

12、,撷华而舍实。夫保残守缺,则训沽之文,充栋不厌。寻声设色,则雕绘之作,永日以思。至于时王所尚,世务所 急,是非得失之际,未之用心,苟能访求其书者益寡。宜天下才智日以细,故日士无实学。”明经世文编的出版,本身就是对这种文风、学风的否定。陈子龙等在编纂这部书时,定下 的选文原则和编辑方针是 明治乱,存异 同,详军事,重经济。选文范围 包括政治、军事、赋役、财经、农田水利以至典章制度等,内容极为广泛。在编选过程中,陈子 龙、徐孚远等对于接触到的实际问题,还作了许多旁注。其中,有解释性的,有联系历史和 当时实际的,有评文评事 的,有 阐述编者对某些问题看 法的,系统地表述了陈子龙 等的政治主张。如周忱

13、与行在户部诸公书一文,旁注多达五条。在该文“治民之道在 劝耕稼,以敦其业”旁注“文襄公在江 南留心本计如此,宜至今见思也”,在“苏松之民出其乡足以售其巧”旁注“以其逐末也、在“豪 家之役属日增”旁注“此汉法所禁,然亦无可如何者”,在述及“摆站”间题时,旁注“此弊今则无之 、在“僧道之徒日增”旁注“此不独苏松,京师尤甚。”明经世文编的编纂,是为经世致用服 务的,因此在编纂过程 中就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成书后更得 到许多人的赞扬。黄澎在序中盛赞“一代之鸿章,千秋之盛业”在编纂过程中,除了松江本地藏书家以外,他们还动员了全 国各地的知识分子,访求征集,所得文集在千种以上,其中有些是文集作者 的

14、后人所藏。如朱纵的凳徐集、钱薇的承启堂集,以及徐阶、王抒、陆树声 等 的文集,从而保存了大量珍贵文献,有很高的史料价值。有些文集,在陈子龙的时代已不易见,通过文编的选录而得以保存下来,其意 义就更重大了。在编辑文编前后,陈子龙还完成了另一件意 义重大的工作,这就是重订徐光启以半生精力编撰的农政全书。陈子龙对农政全书推崇备至。他在论述此书著述要 旨时指出徐光启“生平所学,博究天人,而皆主于实用,至于农事尤所用心,盖以生民率育之源,国家富强 之本。故尝躬执来相之器,亲尝草木之味,随时采集,兼之访问,缀而成书。”徐光启农政全书写成后,未及定稿而去世。崇祯八年,徐光启去世后两年,陈子龙向徐光启的孙子徐

15、尔爵借来农书草稿数十卷抄录。巡抚张国维、松江知府方岳贡,对此书的整理、出版也很支持。张国维提出要陈子龙进行整理。据陈子龙说,他在整理过程中,“大约删者十之三,增者十之二”。这件工作断断续续地进行到崇祯十二年才完成,于同年秋天付印。这件事,他在白述年谱 中记载颇详“故相徐文定公负经世之学,首欲明农,衷古今田里沟恤之制,黍樱桑麻之宜,下至蔬果渔牧之利,以荒政终焉。有草稿数十卷藏于家未成书也。予从其孙得之,慨然以富国化民之本在是,遂删繁芜,补缺略,架然备也。”农政全书的整理,由陈子龙总其成,友人谢延祯、张密旁搜复校。参加商订 的有李 待间、徐孚远、宋征璧、徐凤彩,参加校订的有徐光启的外甥陈于阶、儿子

16、徐骥及孙徐尔觉等。这是一部在农业科学史上有巨大影响的巨著,此书得以公开出版发行,陈子龙有不可磨 灭 的功劳。上海社会科学院学术季刊年第期从编纂明经世文编和整理农政全书看,这晰的陈子龙,由于受 到徐光启、黄道周等的影响,对现实的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农业生产,表现了极大的关心。他在农政全书凡例中大声疾呼“鸣呼食为民天,虽百世不易也。有辅世之责者,岂徒托诸空言而已哉”表现 了强烈的忧国优民之心。崇祯十三年,陈子龙守 制期满,是年岁,正 当人生最有作为时期。面对明末政治黑暗、社会 动荡的现实,对于自己的前程,颇多踌躇。认为天下事已无可 为,加上祖母 年迈,决意不 出。但前辈许誉卿等极力敦促,祖母也以大义相责,他只好在三月 间勉强北上。在途中得悉黄道周因激怒崇祯遭逮捕,更后悔不该出来。到京后,为营救黄道周,奔 走于公 卿间,大家都夔额相向。后于月就选,任绍兴推官。这是一个与县令相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