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成效

上传人:ldj****22 文档编号:45699639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DF 页数:86 大小:1.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南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成效_第1页
第1页 / 共86页
西南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成效_第2页
第2页 / 共86页
西南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成效_第3页
第3页 / 共86页
西南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成效_第4页
第4页 / 共86页
西南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成效_第5页
第5页 / 共8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南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成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南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成效(8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南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成效 西南财经大学人才培养成效 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及实际水平的材料西南财经大学学生基本技能训练及实际水平的材料 财税学院学生基本技能的定义、训练计划和实际效果评价财税学院学生基本技能的定义、训练计划和实际效果评价 财税学院以“精财税、通财会、晓投资,培养宏微观经济管理精英;宽口径、厚基础、高素质,造就中高级复合人才”为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学生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 一、定义: 一、定义: 我院财政学和税务专业学生的基本技能概括为:写、说、算。 写:主要是指学生的笔头功夫,科研创作能力。 说:指的是

2、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 算:是指学生进行与微观经济活动相关的数字运算、分析、推理的能力。 二、训练计划: 二、训练计划: 我院学生基本技能的训练计划体现在学院的教学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之中,学院通过制定教学计划和学生活动计划, 把对学生的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为重要的内容加以强调,具体来讲: 写: 学院长期以来把培养学生的科研科创能力作为提升学生专业基础素质的重要途径和着力点,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学生科研活动的开展: (1)学院重视对院刊财税论坛的指导,制定财税论坛编辑管理办法,使院刊真正成为学生科研科创活动的主阵地(2)实行和完善导师制度,加强导师对学生的课外指导:学院实行学年论文制度,从二

3、年级开始在导师指导下撰写学年论文;加强课外学习和科研小组建设,学习、思考和研究经济生活中的重点和热点问题,鼓励学生在院刊财税论坛和其他公开刊物上发表实践和研究论文(3)制定和完善了学生科研科创活动激励机制,学院通过设立“建信奥林匹克”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基金及举办本科生年度科学研讨会等办法,对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予以表彰奖励,1激励学生投入科研写作的积极性,增强广大学生的动手能力。 说:专业课教师在上课时通过组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发言,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演讲比赛、辩论比赛等形式多样的活动来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要求学生加强英语学习,特别是外语交流能力。 算:学院要

4、求学生加强数学学习及应用,积极鼓励学生从事数学建模活动,参加各种比赛;专业课教师在授课时特别强调学生的计算能力,财政和税收专业学生在预算编制、收支测算和会计核算技能方面要求比较高;学院要求学生加强计算机知识的学习及应用,鼓励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 三、实际效果评价: 三、实际效果评价: 学院制定出训练计划后,认真执行,取得了一定的效果,学生掌握本专业应具有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的实际水平比较高, 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增强,具体表现如下: 19972001 年全院学生有 19 篇论文在国内公开出版的刊物上发表。学院学生自办刊物财税论坛 ,每学期出版一期,至今已出刊 37 期,每期登载 1

5、0 余篇学生的学术论文,成为学生从事科学研究、进行科研练笔的重要渠道。20002004 年,我院学生共有 113 篇学术科研论文公开发表在院刊财税论坛上。 在科研科创活动方面,我院学生王军、刘科、崔鹤同学分别在 2001、2002年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全国和四川省赛区一、二、三等奖。 英语四、六级的通过率比较高。四级的通过率 99 级为 70.9%,00 级为 63.5%,01 级为 76.1%;六级的通过率 99 级为 29.1,00 级为 29.5%,01 级为 29.5%。随着通过率的提高,学生实际运用外语的能力也有显著提高。很多学生都能比较好地运用外语来写作毕业论文的内容简介和制作个人

6、的求职资料, 直接运用外语进行语言交流的能力也在稳步提高。我院学生的计算机考试成绩较理想,学生均具有较强的运用计算机的能力。 2法学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计划及实际效果法学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计划及实际效果 一、法学学生的基本技能 一、法学学生的基本技能 我院本科人才培养定位是:培养基础知识扎实、专业面宽、心理素质高、适应能力强、能够从事与法律有关的实际工作和具有法学研究初步能力、具有法学和财经学科复合型知识结构的通用法律人才。因此,作为未来法律职业者的法学院的学生,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技能。 (一)法律思维能力 1准确掌握法律术语的能力。逻辑思维的基础是概念,在概念的基础上建立命题,在命题的

7、基础上进行推理。概念的内涵和外延的准确性是命题内涵确定性的基础, 进而也是推理的正确性的基础。 而法律术语就是法律思维的概念基础,进行法律思维必须准确地把握法律术语的内涵和外延, 才能最终保证思维结果的正确性。法律术语对于法律思维和法律思想交流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只有准确地掌握法律术语, 才能够与法律共同体在同一语境下交流。 因此, 培养学生熟练、准确地掌握法律术语是培养其法律思维能力最基本的环节。 2正确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命题是推理的前提条件,法律推理的过程可以抽象为从一个已知命题推出另一个未知命题的过程, 建立命题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对问题加以抽象的过程,也是法律思维的过程。同时法律

8、规范本身也表现为诸多的法律命题, 对这些命题的把握准确与否也直接关系到推理结论的正确性。因此,正确的建立和把握法律命题的能力也是培养法律思维能力不可或缺的环节。 3运用概念和命题进行推理的能力。推理是法律思维活动的核心环节,只有通过推理,才能得出人们所探求的事实和法律结论。 (二)法律表达能力 法律表达能力可以分为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准确、精练的表达是法律职业者必须具备的职业技能素质,而深刻的、雄辩的、创造性的表达则是法律职业者优秀的法律思维能力和高超的法律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 法学教育培养学生法律表达能力的目标是使他们具备准确、 精练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所涉问题的能力。 作为一种基本技

9、能, 法律表达能力最基本的要求是使用法律概念和法律语言3进行表达,即我们通常所说的“法言法语”进行的表达。法律表达是法律思维的延续和外化,法律思维是建立在法律概念和法律命题基础之上的推理过程,因而其最好的表达形式也应当以法律概念和法律命题为基础,同时,通过法律表达再现法律思维的精髓和结论,也反过来促进法律思维能力的进一步提高。 (三)对法律事实的探知能力 对事实的探知能力,是指使用调查、制作、组合并使用证据证明法律事实的能力, 其中调查证据的能力是法律事实探知能力的基础和核心。 不具备这种能力,法律职业者的思维活动就缺乏坚实的物质基础, 因而即使他具有良好的法律思维能力,也不可能取得良好的结果

10、。检察官和律师不具备良好的证据调查能力,就不可能在司法程序中确立自己的有利地位。即使是法官,如果不具备良好的证据调查能力,在审判中也会因为不能形成正确的心证标准而影响其对证据的判断力。 (四)工具性技能 在现代社会中,越来越多的职业需要就业者具备某种特定的工具性技能,法律职业也概莫能外。在这些工具性技能中,外语和计算机知识是最重要、最普遍需要的技能。伴随着跨国经济、文化交流的发展,法律也日益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同时,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日益发展,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也日益深入,法律发展处在急剧发展的过程之中,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的法律制度和司法制度对于建立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法律制度有着重

11、要的借鉴意义。 这就要求我国的法律职业者应当具备必要的外语能力, 以适应处理跨国法律事务的需要和学习、借鉴外国的立法和司法经验的需要。同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发展,电脑已经成为人们处理日常事务的基本工具,在司法活动领域中也得到广泛的应用。在今天的条件下,法律职业者不具备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几乎无法适应其职业活动的要求。 二、训练计划 二、训练计划 (一)课堂探索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教师通过对法律知识和法律思想的讲授,向学生传达自己对于法律的认识和理解,阐释自己所认同的法律精神,塑造学生的正义观和道德观。正确处理课堂讲授和其他教学手段和方法,尤其是实践性教学手段之间的关系。课堂讲授的中心是帮

12、助学生把握法律的精神,理解法律的应然,树立对法律的信念,教师应重点阐释法律之正义所在,说明对规范之法理评价,而将帮助学生理解和把握具体规范的立法和文字含义的任务留给其他技能性或实践性教4学手段来解决。 (二)首创“观摩法庭庭审研讨” 学院与成都市高新区人民法院合作设立 “西南财经大学教学观摩审判法庭” 。在案件开庭前,法官预先向学生介绍案情;开庭审理在教学观摩审判法庭进行,学生参加旁听观摩; 宣判后, 法官与教师学生就案件审理中的关键问题交流意见。通过观摩法庭庭审研讨活动,有效促使学生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观摩法庭庭审研讨”形成全国性影响。 “西南财经大学教学观摩

13、法庭”设立后, 中国教育报 、四川卫视、 华西都市报和四川电视台等媒体均先后予以报道。 (三)推行教师导读制 导读制的主要目教师引导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读经典或优秀书籍。简言之,引导学生读好书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 。具体做法是: 1全体教师集体讨论,开列出统一的本科生阅读参考书目; 2学院收集名家关于法律学习方法的论文,统一汇编成册并分发给学生; 3成立师生读书小组,由学院一位教师、一位研究生和若干本科生同学组成, 教师不定期组织读书活动, 进行交流, 引导本科学生掌握选书、 读书的方法。 4要求学生写出必读书籍的读书笔记并定期与老师交流读书心得。 (四)建立双导师制度 所谓双导师制度,是指由法

14、学专业课教师和政工辅导教师共同指导本科学生。两位老师互相配合,相得益彰,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五)开设法学导论 、 法律逻辑课 由法学教授主讲相关法学法学科概况,使大学新生对法律学科有总体认识,引导学生进入法学殿堂。 法律逻辑则重点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六)设立“教授讲坛” “教授讲坛” 是由在某个领域有较深造诣的教授对相关教学课程的知识或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拓展和加深,或者探讨热点问题和前沿问题,以配合课堂教学。1998 年起先后邀请校外知名专家、学者举行学术专题报告 100 余场,听讲座学生达 2 万余人次。 (七)鼓励学生科研 1吸收学生参与老师的科研项目; 2

15、制定法学院关于鼓励学生参与或承担科研课题的管理办法 (暂行) ,5资助和奖励学生进行学术科研活动。 (八)模拟法庭 在学生学习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的过程中,由任课教师组织进行,要求学生在开庭前从不同角度对案件进行书面分析,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相关实体法和程序法的精神实质,综合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思辨能力、 组织能力等, 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不足。 每个年级累计在学期间共举行三次。 (九)教学实习 通过多年建设,目前学院在实习教学方面已拥有较完善的措施: 1制度保障。学院制定了有关实习的制度如法学院法学本科生实习管理办法 ,保障了实践性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了实践教学的规范化

16、; 2程序启动规范。在学生正式实习前由实习指导教师制定实习计划,由主管教学的副院长和主管学生工作的书记召开实习动员大会,之后学生分组报名,在实习指导教师的带领下开始实习活动; 3在实习期间实行过程控制。规定指导教师不定期与实习学生见面,即时了解并帮助学生解决在实习过程遇到的问题,并用见面记录的形式予以固定化;定期组织学生会谈,相互交流感想和心得,帮助学生不断提高;在实习中期,指导教师应做实地调查并做好记录,对存在的问题即时发现和解决,以保障学生实习效果。 4建立稳定的实习基地。目前学院与成都市武侯区、金牛区、高新区等人民法院共建了学生毕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了稳定的实习平台。 (十)举办“辩论赛” 组织学生参加“新生辩论赛” 、 “法学被辩论赛”等丰富多彩的课内外科技文化活动,多渠道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多人在校内外的各种辩论赛获得优异成绩。于承同学作为我校代表队的主辩手之一,参加上海电视台和太平洋保险公司举办的全国名校 “太保杯” 辩论赛, 战胜了人大、 南京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名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