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教学质量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45694063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26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提高教学质量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提高教学质量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提高教学质量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提高教学质量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提高教学质量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提高教学质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高教学质量(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 1学校课程的基本定位实施大众化的基础教育,将受教育者培养成为具有基本素养的合格公民。实施以人为本的的基础教育,为受教育者个性的充分发展提供基本条件和创设多种途径。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2学校课程的文化传承与育人功能精神、观念、情感、习惯、作风等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育人的重要方面。学校课程要重视人类优秀文化的传承,突出课程的育人功能,把德育放在首位。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2学校课程的文化传承与育人功能内容: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教育和生命教育。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生命教育。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2学校课程的文化传承与育人功能途径:“三线一面”、“三位一体”。“

2、三线一面”:品德与社会、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课程,班、团、队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各学科课程的德育功能。“三位一体”:学校、社区、家庭。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2学校课程的文化传承与育人功能方法:强化活动设计,增强体验、感悟、实践、交流环节。 (学校德育的改革要点)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2学校课程的文化传承与育人功能评价:急需通过研究与实践加以解决。内容:活动参与、收获体会、行为表现。重点:社会、集体公德行为表现。方法:客观记录评语描述。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3学校课程的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功能现象、概念、规律、原理、理论等知识经验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知识经验体系的形成,是人们长期总结、实践、创新的结果

3、。学校课程要传承人类知识经验中的基础和精华部分,并以此为载体,让学生体验、感悟知识的生成和应用过程,经历总结、实践、创新的过程。 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3学校课程的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功能目标制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3学校课程的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功能结构设计:两个维度、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三类课程组合:基础型课程倡导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的结合;拓展型课程通过提供丰富的课程内容和多样化的途径,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研究型课程强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设计方案、搜集证据、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3学校课程的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功能结构设计:两个维度

4、、三个层次的课程结构。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或主题的组合:学习领域整体优化学习范围;学科、活动、专题教育内容与形式互补;模块或主题体现三个维度目标。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3学校课程的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功能内容选择:突出基础;体现发展;联系生活;强调经历;形成结构。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3学校课程的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功能实施方法:接受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相结合;指定性学习与选择性学习相结合;形成性学习与总结性学习相结合;课堂学习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个体独立学习与团队合作学习相结合。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3学校课程的经验传承与创新实践功能评价方法:学习成绩与学习态度相结合;量化描述与评语描述相结合;过程记录与反思调

5、整相结合。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4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课程改革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实施好新课程,需要进一步学习,需要转变理念、积极实践、认真反思、形成经验、建立规范。因此,学校课程的实施过程是促进教师提高课程能力的专业化发展过程,而教师课程能力的提高是实现课程改革目标最重要的保障。 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4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目标:提升教师的课程设计和课程实施能力。课程设计包括:目标设计、内容设计、过程设计、环境设计、资源设计等。课程实施包括:情境创设、问题形成、活动组织、方法应用、评价实施等环节。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4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抓手:从

6、三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以模块或主题的要求来把握课程:要改变单纯从学科知识体系的角度把握课程内容的做法,尝试围绕三维目标去把握模块或主题的核心概念、学习过程、教育价值。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4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抓手:从三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围绕学习方式转变和信息技术的应用来设计课堂教学:学会将自主探究、实践体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与接受性学习有机结合;学会使用信息化课程资源和环境。 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4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教师专业化发展抓手:从三个方面来提升教师的课程能力。按发展性评价的要求实施学习评价:事例记录;反思指导;档案建立。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4学校课程的实施与教师专

7、业化发展方法:继承传统,抓点突破。实践经验反思(学习、总结、交流) 提炼规范。专业引领团队建设。途径:专业培训实践积累校本教研。 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5学校课程实施与课程资源建设教师教学设计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辅助资源。学校教学环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图书馆、校园网、实验室;其他环境。社会实践场所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其他环境。对中小学课程的认识6学科课程改革的基本方向协调基础性与发展性:反思基础;体现发展。协调学科性与活动性:传承知识;积累经验。协调学术性与实用性:重视体系;联系生活。协调传承与育人功能:传承文化;强化育人。 新课程的改革要点 1调整课程目标

8、民族精神、国际视野与现代意识。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能力。一般(通用)能力:阅读交流与表达、科学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运用信息技术、团队合作与组织、自我规划与管理能力等。学科的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新课程的改革要点2重构课程结构三类功能性课程: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三个层次的结构:学习领域科目(学科、活动、专题教育)模块或主题。三条组织的策略:基础性、整体性、多样性。 新课程的改革要点3精选课程内容精简与充实:删减共同基础,增加不同基础;精简知识,充实活动 ;降低知识要求、提高探究要求。新课程的改革要点3精选课程内容内容选择:密切课程内容

9、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的联系,与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学科内容:控制总量、调整要求、形成层次;联系生活、充实活动。新课程的改革要点4完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的、探究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充分、合理地运用课程资源和信息技术进行学习。 新课程的改革要点5改进学习评价倡导发展性评价,实现评价功能的转变。倡导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倡导综合素质评价,实现评价指标的多样化。倡导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倡导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评价,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新课程的改革要点6改革课程管理实施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倡导科学管理与民主管理的结合。形成以校为

10、本、立足发展的教学研究制度。推进高中课程的学分管理。建立学校选科指导制度。新课程的改革要点7加强课程整合模块或主题之间的联系。学科之间的联系。学习领域之间的联系。三类课程之间的联系。学校课程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新课程的改革要点8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目的:要有远见并切合实际。让学生熟悉信息化的学习环境。帮助教师提升课程的设计水平,丰富课程的实施方法。帮助学校提高课程的管理质量。新课程的改革要点8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要求:将信息技术作为资料的来源、认知的工具、交流的平台、管理的手段,运用于课程设计、课程实施和课程管理的全过程。新课程的改革要点8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途径:从标准、教材、教

11、学三个层面切入。设计:课程、教学需要资源设计工具设计模板设计平台设计。 新课程的改革要点8实现课程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策略:积极推进、分步到位、逐步完善。倡导以课程的需要为导向,以推进应用为目的,以配套管理为支撑。倡导系统化设计与组合化设计、傻瓜化设计相结合。倡导积极引进与本土化设计、本土化使用相结合。 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课堂教学精心拟定教学目标明确知识与技能的目标:事实操作推理概念;关联结构等。突出过程与方法的目标:体验与感悟,实践与探究,合作与交流等。整合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课堂教学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心理化组织: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心理化

12、”组织,创设符合学生心理特点的教学情境或操作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课堂教学精心组织教学内容问题化组织: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问题化”组织,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具有针对性、引导性、层次性的问题,促进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 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课堂教学精心组织教学内容操作化组织: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操作化”组织,将“做”、“想”、“讲”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内化学习内容。 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课堂教学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结构化组织:教师要通过对教学内容的“结构化”组织,加强学习领域、科目、模块或主题之间的整合,注重各章节或单元中教学

13、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改革方向:倡导自主的、合作的、探究的学习方式。倡导“做、想、讲”有机统一的学习过程。倡导充分合理的利用信息技术和课程资源进行学习。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 1改革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基本流程:情境问题活动应用。任务方案活动小结。 预习问题活动小结。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1改革课堂教学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操作要点:任务驱动:情景、问题、要求。策略运用:主动参与、建构知识、积累经验合作学习:团队建设、活动设计。评价促进:发现成就、反思学习。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1改革课堂教学合理使用

14、信息技术丰富学习资源。改变学习过程。解决学习难点。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1改革课堂教学精心建设学习团队 学习型团队的标志:共同的愿景、积极的互 赖、个人的责任。任务的设计与驱动:离散性任务与整合性任 务;分工与合作;内外驱动。实施要点:任务的设计;过程的参与;结果 的交流;评价的跟进。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1改革课堂教学精心安排学习训练 精选内容:基础与发展;生活与经验;统一与选择。改进方式:书面作业与操作、表达作业相结合;个体作业与团队作业相结合;短作业与长作业相结合;收敛性作业与开发性作业相结合。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2改进学习评价 改革方向 倡导发展性评价:评价的激励、反馈功

15、能倡导过程性评价:过程记录与分析反思 倡导综合素质评价:三维目标的评价;通用 能力的评价。倡导质性评价:概括性评语描述。倡导全员参与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 间的评价。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2改进学习评价 操作措施成长记录的设计:基础型课程学业成绩;拓展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的科目记录;校园文化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记录;校外学习记录;公德行为评语。学科的学习评价:三维目标评价;评价的方式与方法;评价结果的解释与改进建议。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2改革学习评价研究并设计发展性评价的方法与技术积累评价的核心指标。设计简便可行的评价量表。探索有利于学生参与的评价过程与方法。研究在信息化环境支持下的评价技术和命题技术。 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2改革学习评价提高发展性评价的质量建立评价团队。开展培训、交流、研讨等活动。 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3改进教学研究 课程改革和教师专业化发展对教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教学研究要从目标、内容、方法、策略、途径等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以形成新的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 完善课程实施,提高教学质量3改进教学研究目标:教研组团队建设针对实际问题的教学研究教师专业化发展。完善课程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