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与绝对成本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657211 上传时间:2018-06-1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比较与绝对成本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比较与绝对成本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比较与绝对成本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比较与绝对成本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比较与绝对成本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比较与绝对成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比较与绝对成本(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比较成本理论概述 比较成本是指设定不同厂商、不同生产地域、不同季节、不同流通地域等 等参数后的成本比较。比较成本理论比绝对成本理论更加具有指导意义。比较 成本理论是在绝对成本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英国古典经济学家 D.李嘉图 进一步发展了斯密的观点,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该集中 力量生产那些利益较大或不利较小的商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 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会增加,如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有利。 比较成本理论又称比较利益论比较利益论。李嘉图认为应该按照生产成本相对差距 进行国际分工和自由贸易,这样,对分工和交换的双方都有好处。一国即使生 产不出成本绝对低

2、的商品,只要能生产出成本相对低的商品,就可以同另一国 进行贸易,并使贸易双方都得到好处。例如,葡萄牙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要 80 个劳动日,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 90 个劳动日;英国生产一单位葡萄酒需要 120 个劳动日,生产一单位呢绒需要 100 个劳动日。在这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葡萄 牙都处于绝对有利地位。这样的条件下,采取怎样的国际分工和交换才有利呢? 依照比较成本说,葡萄牙应把葡萄酒输往英国,换取英国的呢绒。这样对葡萄 牙来说比较有利,因其国内用一单位葡萄酒只能换 0.89 单位呢绒,若用葡萄 酒同英国呢绒交换,则可得 1.2 单位呢绒,比本国多得 0.31 单位。英国用呢 绒换葡萄酒,也较

3、国内自行交换有利,因为在英国一单位呢绒只能换 0.83 单位 葡萄酒,而把呢绒输往葡萄牙则可得 1.125 单位葡萄酒,多换 0.295 单位。这 就是说,当甲乙两国相比,乙国各种生产率都低于甲国时,乙国应选择那种与 甲国效率相差最小的产品生产,甲国则从乙国进口该产品,这样对甲乙两国都 有利。 比较成本说在历史上对推动国际贸易的发展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它把复杂 的国际经济问题过分简单化了,在当今复杂的国际经济关系中,不能简单地套 用这个理论。 编辑 比较成本理论的意义及影响 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它为自由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基础, 推动了当时英国的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在这个理论影响

4、下,“谷物法” 废除了。这是 19 世纪英国自由贸易政策所取得的最伟大的胜利。 整体来看,比较成本理论在加速社会经济发展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容置疑 的。他对国际贸易理论的最大贡献是,首次为自由贸易提供了有力证据,并从 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成功地解释了国际贸易发生的一个重要起因。直到今天, 这一理论仍然是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制订对外经济贸易战略的理论依 据。 编辑 比较优势也存在较大的不足 首先,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该理论认为世界是永恒的, 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间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 李嘉图提出了九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 一是只考虑两个国家两种

5、商品; 二是坚持劳动价值论,以英葡两国的真实劳动成本的差异建立比较成本 说,假定所有的劳动都是同质; 三是生产是在成本不变的情况下进行的; 四是没有运输费用; 五是包括劳动在内的生产要素都是充分就业的,它们在国内完全流动, 在国际之间不能流动; 六是生产要素市场和商品市场是完全竞争的市场; 七是收入分配没有变化; 八是贸易是按货物物交换的方式进行; 九是不存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国际经济是静态的。 其次,李嘉图解释了劳动生产率差异如何引起国际贸易,但没有进一步解 释造成各国劳动生产率差异的原因。 第三,该理论的一条重要结论是:各国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将进行完全的 专业化生产。现实中,难以找到一个

6、国家在国际贸易中进行完全的专业化生产。 一般来说,各国多会生产一些与进口商品相替代的产品。 同时,根据其结论进行推导,两国比较优势差距越大,则贸易的空间越大。 那么,当前的国际贸易应该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但现实的 情况却是,国际贸易主要发生在发达国家之间。不过,该理论对国际经济发展 的作用仍然是不可低估的,其所提出的比较优势原理,在现实经济中有着重要 的意义。绝对成本论是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来的,亚当斯密认为,每一 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 业化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有利,这就是“绝对成本 论”。绝对成本论

7、是早期的分工贸易理论的理论内容之一。目录绝对成本论 历史背景 理论核心 应用案例 意义评价 绝对成本论 历史背景 理论核心 应用案例 意义评价 展开编编辑辑本本段段绝绝对对成成本本论论亚当斯密认为每个国家或每个地区都有对自己有利的自然资源和气候 条件,如果各国各地区都按照各自有利的生产条件进行生产,然后将产品相 互交换,互通有无,将会使各国、各地区的资源、劳动力和资本得到最有效 的利用,将会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增加物质财富。但是,绝对利益理论的 运用有一个前提条件 双方可以自由的交易他们的产品,如果没有自由贸 易,没有商品的自由流通,就不可能获得地域分工带来的益处。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历历史史背

8、背景景在 17 世纪,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西欧有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英国, 资产阶级革命成功以后,圈地运动大大加快,仅17601790 年间,被圈占 的土地就高达 298 万英亩。大约在 18 世纪中叶,英国的小农基本被消灭, 农业生产普遍采取了资本主义方式,资本的原始积累正在逐渐完成其历史使 命而让位于资本主义的积累,资本主义的工场手工业进一步发展成为社会生 产的主要形式。但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种相对落后的生产方式 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手工工场,已经难以适应经济迅速发展的需要,到 18 世纪 60 年代,英国开始了产业革命。这次产业革命以一系列的发明为标 志,如 1733 年钟表匠约翰

9、凯伊发明飞梭,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手摇纺车,1769 年瓦特发明蒸汽机等。 随着产业革命的开展,英国的经济实力超过了其他西欧国家。新兴的资 产阶级为了从海外市场获得更多的廉价原料并销售其产品,迫切要求扩大对 外贸易,而重商主义的一系列贸易保护政策却严重束缚了对外贸易,阻碍了 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这种要求,必然要反映到经济思想上来。这就是重 商主义衰落和古典学派兴起的大背景。古典学派的研究从流通领域转向生产 领域,触及了经济现象的内在联系,并奠定了劳动价值论的基础。因此,古 典学派的学说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古典学派提出了 “自由放任”的口号, 在理论上为资本主义的自由发展铺平道路,为新兴

10、的资产阶级服务。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理理论论核核心心(一一)斯斯密密理理论论的的中中心心是是经经济济自自由由主主义义 ? ?亚当斯密认为,人是经济的动物,是 “经济人”,即人首先是从事 经济活动的人,人类经济活动的动力是人类的利己心,每个人都会为自己的 利益而奋斗。他认为,每人都去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可以更有效地促进社 会利益。国家应该尽量少过问经济,对经济采取自由放任的政策,应该听任 自由经营、自由贸易,只要不违背社会利益,就可以为所欲为。在进行经济 活动时,如果牵涉到别人利益,就应予以补偿,这叫做“等价交换”,认 为这种等价交换可以使双方利益都不受损失。因此,等价交换成为资本主义 经营的原则

11、。 ? 斯密这种理论的核心是要求自由竞争、自由贸易,依靠市场这个“看 不见的手”来对供求关系进行自发调节,维持均衡,控制社会利益,从而使 社会获得进步和稳定。这种主张符合当时新兴资产阶级的要求,为突破封建 统治对生产力的束缚提供了理论根据。 (二二)斯斯密密对对重重商商主主义义的的批批判判斯密的绝对成本说是建立在对重商主义经济学说的批判基础上的。他批 判的主要内容:首先,关于什么是财富的问题。他认为,重商主义把金银财 富和真实财富混为一谈了,金银并非财富的唯一形态,“一个国家的利益 不是金银量的增加,而是一国土地和劳动年产物交换价值的增加,或是一国 居民年收入的增加。 ”衡量一国是否富裕的标准

12、不是该国拥有的金银数量, 而是其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因此,增加一国财富的方法应是增加资本,提高 劳动生产率以发展生产,而不是单纯的货币财富的积累。其次,重商主义关 于增强国家干预力量的论点。重商主义强调,为了增强国家力量,必须管制 经济;而斯密认为,政府必须减少其经济作用,国家主要应保护私有财产不 受侵犯,保卫国家不受外来侵略。最后,关于重商主义的持续积累金银财富的政策。他根据货币流量调整机制说明,如果一国长期保持贸易顺差,金银 会源源不断地流回本国,当商品供应量一定时,商品的价格会趋于上涨。价 格上涨,商品成本增加,本国货在国外的吸引力就会降低,出口也会减少。 另一方面,外国货在本国国内的价格

13、会相对便宜(与相对较贵的本国货相比) ,进口因而增加,这将使本国贸易顺差减少,甚至出现逆差。于是须用金银 来偿付差额,导致金银外流。所以,力图以保持贸易顺差来增进本国的金银 拥有量是枉费心机的。因此,他反对政府实行保护贸易政策,主张以自由贸 易政策来扩大对外贸易。 ? (三三)斯斯密密的的绝绝对对成成本本理理论论在批判重商主义的同时,亚当 斯密提出了自己的国际贸易理论,即绝 对成本论。 斯密认为,一国在某种产品的生产上所花费的成本绝对地低于他国,就 称为“绝对优势”。如果这种绝对优势是该国所固有的 “自然优势”或已 有的“获得优势”,它就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优势,发展某种产品的生产,并 且出口这种

14、产品,以换回他国在生产上占有绝对优势的产品,这样做对贸易 双方都更加有利。斯密的这种国际贸易理论被称作 “绝对优势说 ”,也称 “绝对成本论”,又称“地域分工论 ”。? 斯密这里所说的优势包括自然优势和获得优势。所谓自然优势,是指一 国先天所具有的气候、土壤、矿产和其他相对固定的状态的优势。所谓获得 优势,是指一国后天所获得的优势,比如发展某种产品生产的特殊技术和设 备以及长期积累起来的大量生产资金。 1、分工极大地提高了社会劳动生产率 斯密认为,人类有一种天然的倾向,就是交换。交换是出于利己心并为 达到利己的目的而进行的活动。交换的倾向形成分工,分工使社会劳动生产 率极大提高。斯密在 国富论

15、一书中以制针为例,说明工场手工业中实行 分工协作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他说,由一个人制针,所有的18 道制 针工序都由他自己来完成,每天最多只能生产20 枚。如果实行分工生产, 由 10 个人分别去完成各种工序,平均每人每天能生产4800 枚。这种劳动 生产率的极大提高,显然是分工的结果。分工之所以能够提高劳动生产率, 斯密认为原因主要有三点:一是劳动者的技巧因分工而日进;二是分工免除 了从一个工序转到另一个工序所损耗的时间;三是分工促进了专业化机械设 备的发明和使用。 2、国内的分工原则也适用于国家之间 斯密认为,适用于一国内部不同职业之间及不同工序之间的分工原则, 也同样适用于国家之间。

16、他认为,国际分工是各种分工形式中的最高阶段。国家之间进行分工能够提高各国的劳动生产率,使产品成本降低,劳动和资 本得到正确的分配和运用,通过自由贸易用较小的花费换回较多产品,这样 就增加了国民财富。斯密主张,如果外国的产品比自己国内生产的要便宜, 那么最好是从国外进口而不要自己生产这种产品。他举例说,苏格兰这个国 家气候寒冷,不适宜种植葡萄,因而应从国外进口葡萄酒。但如果采用建造 温室等方法,苏格兰也能自己种植葡萄并酿造出葡萄酒,只是其成本要比从 国外购买高 3 倍。斯密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苏格兰政府限制进口葡萄 酒,并鼓励在本国种植葡萄和酿造葡萄酒,显然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斯密主 张,各国都应积极参加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用本国的优势产品去交换别国 的优势产品,这对贸易双方都有利。斯密这里所说的优势指的是绝对优势。? 编编辑辑本本段段应应用用案案例例概概述述斯密认为,商品的价格是由劳动价值决定的,各国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是 不同的,因而商品价值所决定的商品价格也有所不同。某些商品的价格国内 比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