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传记试题汇编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45593752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DOC 页数:42 大小:1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传记试题汇编_第1页
第1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传记试题汇编_第2页
第2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传记试题汇编_第3页
第3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传记试题汇编_第4页
第4页 / 共42页
高考语文传记试题汇编_第5页
第5页 / 共4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传记试题汇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语文传记试题汇编(4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高考语文传记试题汇编高考语文传记试题汇编(2015新课标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 分)朱东润自传1896 年我出生在江苏泰兴一个失业店员的家庭,早年生活艰苦,所受的教育也存在着一定的波折。21 岁我到梧州担任广西第二中学的外语教师,23 岁调任南通师范学校教师。1929 年 4 月间,我到武汉大学担任外语讲师,从此我就成为大学教师。那时武汉大学的文学院长是闻一多教授,他看到中文系的教师实在太复杂,总想来一些变动。用近年的说法,这叫作掺沙子。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大约是 1939 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

2、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四库全书总目有传记类,指出晏子春秋为传之祖,孔子三朝记为记之祖,这是三百年前的看法,现在用不上了。有人说史记汉书为传记之祖,这个也用不上。史汉有互见法,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常常需要通读全书多卷,才能得其大略。可是在传记文学里,一个传主只有一本书,必须在这本书里把对他的评价全部交代。是不是古人所作的传、行状、神道碑这一类的作品对于近代传记文学的写作有什么帮助呢?也不尽然。古代文人的这类作品,主要是对于死者的歌颂,对于

3、近代传记文学是没有什么用处的。这些作品,毕竟不是传记文学。除了史家和文人的作品以外,是不是还有值得提出的呢?有的,这便是所谓别传。别传的名称,可能不是作者的自称而是后人认为有别于正史,因此称为“别传”。有些简单一些,也可称为传叙。这类作品写得都很生动,没有那些阿谀奉承之辞,而且是信笔直书,对于传主的错误和缺陷,都是全部奉陈。是不是可以从国外吸收传记文学的写作方法呢?当然可以,而且有此必要。但是不能没有一个抉择。罗马时代的勃路塔克是最好的了,但是他的时代和我们相去太远,而且他的那部大作,所着重的是相互比较而很少对于传主的刻画,因此我们只能看到一个大略而看不到入情入理的细致的分析。英国的约翰逊博士

4、传是传记文学中的不朽名作,英国人把它推重到极高的地位。这部书的细致是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地位,但是的确也难免有些琐碎。而且由于约翰逊并不处于当时的政治中心,其人也并不能代表英国的一般人物,所以这部作品不是我们必须模仿的范本。是不是我国已经翻译过来的维多利亚女王传可以作为范本呢?应当说是可以,由于作者着墨无多,处处显得“颊上三毫”的风神。可是中国文人相传的做法,正是走的一样的道路,所以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这部作品,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国内外的作品读过一些,也读过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是不是对于传记文学就算有些认识呢?不算,在自己没有动手创作之前,就不能算是认识。这时是 1

5、940 年左右,中国正在艰苦抗战,我只身独处,住在四川乐山的郊区,每周得进城到学校上课,生活也很艰苦。家乡已经陷落了,妻室儿女,一家八口,正在死亡线上挣扎。我决心把研读的各种传记作为范本,自己也写出一本来。我写谁呢?我考虑了好久,最后决定写明代的张居正。第一,因为他能把一个充满内忧外患的国家拯救出来,为垂亡的明王朝延长了七十年的寿命。第二,因为他不顾个人的安危和世人的唾骂,终于完成历史赋予他的使命。他不是没有缺点的,但是无论他有多大的缺点,他是唯一能够拯救那个时代的人物。 (有删改) 相关链接 自传和传人,本是性质类似的著述,除了因为作者立场的不同,因而有必要的区别以外,原来没有很大的差异。但

6、是在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分类的麻烦。我们则传叙二字连用指明同类的文学。同时因为古代的用法,传人曰传,自叙曰叙,这种分别的观念,是一种原有的观念,所以传叙文学,包括叙、传在内,丝毫不感觉牵强。(朱东润关于传叙文学的几个名词) 朱先生确是有儒家风度的学者,一身正气,因此他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这都是可以理解的。(傅璇琮理性的思索和情感的倾注读朱东润先生史传文学随想)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5 分) A当年有所大学的中文系开传记研究课,课程内容却是韩愈、柳宗元的古文,朱东润就是因为这件事决心

7、献身传记文学的研究。 B“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 C朱东润虽然认可国外的传记文学,但却担心“穿新鞋走老路”,因此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 D出于自己的现实关怀来选择传主,是朱东润传记文学创作的一贯原则。有学者总体上对此表示理解,但在态度上略有保留。 E朱东润虽然认为“传叙文学”的说法更加科学,但为了避免常会发生的分类麻烦,还是在自传中采用了“传记文学”的说法。 (2)朱东润的传记文学观是如何形成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 分)(3)作为带有学术性质的自传,本文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回答。

8、(6 分) (4)朱东润认为传记文学作品应如何刻画和评价传主?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结合材料说明理由。(8 分)【参考答案】(1) D、B。 答 D 给 3 分,答 B 给 2 分,答 A 给 1 分;答C、E 不给分。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筛选信息并进行分析概括的能力以及对主要观点和文章特色进行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和 D 级。 【试题分析】本题为多项选择题。从 2009 年开始,全国课标卷多项选择题借鉴美国 PISA 考试分层级给分的方法,即根据各个选项的难易程度,分别给 3分、2 分、1 分和 0 分。值得注意的是,本题命题思路从前年开始作了调整,即 A、B、C、D、E

9、五个选项都是对所给阅读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在相当程度上除去了学生直接确定某一选项为恰当选项的弊病。但在匹配文学类文本方面,还有待于继续调整。因此,本年度本题五个选项的设置,既注重每个选项对材料的总体分析和概括,更注重材料中的一些细节与材料总体的关系,强调实用类文本的泛读必须和细读相结合,实用类文本所包含的信息虽然大体上是客观的,但有其主观性,不能毫无分辨地接受。本题要求选出最恰当的两项。先看 A 项,原文第三段写道,“大约是 1939年吧,一所内迁的大学的中文系在学年开始,出现了传记研究这一个课,其下注明本年开韩柳文。传记文学也好,韩柳文学也不妨,但是怎么会在传记研究这个总题下面开韩柳文

10、呢?在当时的大学里,出现的怪事不少,可是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这就决定了我对于传记文学献身的意图。”A 项的分析概括基本上是正确的,只是忽视了细节“这一项多少和我的兴趣有关”,导致不仅不完全符合原文的意思,而且把最重要的原因“兴趣”给遗漏了,所以 A 项只能给1 分。B 项分析的是本文的一个局部表述,考查的目的是通过细读文章的局部表述来理解文章所提供的事实描述背后作者的立场、思想和心态。“我的命运是作为沙子而到中文系开课的,这样的表述与其说写出了自己过去的经历,不如说反映了朱东润写自传时的心态”,如此分析,较为准确地说明了朱东润过去的经历一旦通过语言表述出来,即使是由本人表述出来,也已经不

11、是他过去经历的本来面貌。“掺沙子”这样一个“近年的说法”的采用直接表明,本文的写作不可能与具体的历史语境和写作者的心态无关。不过,B 项的分析虽然深刻,但也只是说出了本文的一个侧面,对于本文的客观性评价不足,因此选 B 项应该得分,但只能得 2 分。C 项是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推断。原文一方面说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外国传记文学作品可以作为范本,另一方面又说无论近代人怎么推崇,总还不免令人有“穿新鞋走老路”的戒心,意思较为复杂,说明作者采取的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批判性立场,并没有简单地肯定或者否定一部作品。我们从逻辑上无法推导出“拒绝把近代人推崇的维多利亚女王传作为写作范本”的结论。因此,C 项

12、的分析和推断是错误的,选 C 项不能得分。D 项既是对本文整体内容的一个概括,也是对本文和相关链接之间关系的一种理解,更是对相关链接中的观点的分析和评价,因此是对题目所给材料的一次整体和局部、字面和字里行间相关联的分析、理解和评价。本文最后一段在指出过去的传记作品都各有其得失的基础上表示在抗战期间,国家内忧外患,家庭非常困难,自己也生活艰苦,于是选择给拯救了明王朝危机的张居正写传,意味着朱东润是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而相关链接说“朱先生所选择的传主对象,差不多都是关心国计民生的有为之士。他强调关切现实,拯救危亡,尊崇气节与品格”,则说明朱东润出于现实关怀选择传主是一贯的,而说“这都是可以理解的

13、”,字面上的意思是对朱东润的“理解”,字里行间的意思则是一种态度上的保留。D 项准确、深刻、细致地覆盖了本文和相关链接的核心观点,因此选 D 项者得 3 分。E 项是对本文所用的基本概念“传记文学”和相关链接核心概念“传叙文学”之间关系的一种推断。首先,由于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在所给材料中并无交代,而二者之间又颇有分歧,从逻辑上来说,不能凭空建立二者的关系。其次,相关链接说的是“传叙文学”概念的使用可以避免西洋文学里常会发生的分类的麻烦,与 E 项说法明显不符。因此,E 项是错误选项,选 E 项不能得分。 (2)【参考答案】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如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等,并

14、比较它们的异同;深入研究传记文学理论,辨析不同概念,如阅读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分辨史传、别传、自传、传叙文学等;进行传记文学写作实践,如给张居正写传。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 C 级。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考生通过阅读本文和相关链接,自己梳理朱东润传记文学观形成的大致情形。朱东润在本文中提及晏子春秋孔子三朝记史记汉书约翰逊博士传维多利亚女王传和中国古代文人写的传、行状、神道碑、“别传”等作品,一一指出它们的优点和不足,说明他广泛阅读了古今中外的传记作品,作了精细的比较,在大量感性经验的基础上认知什么是传记文学。当他在文中说史传和古代文人偏于歌颂传主的作品

15、不是传记文学,说勃路塔克的作品不重个性、约翰逊博士传过于琐碎而维多利亚女王传过于简约时,则意味着他开始在理论上思考什么是传记文学。这导致他阅读法国评论家莫洛亚的传记文学理论,而辨析自传和传人的关系,提出传叙文学的概念,也与此密切相关。因此,朱东润还通过理论思考加深自己对于传记文学的认知。但朱东润认为感性的经验和理论的思考都必须付诸实践,经得起实践的检验,才能算得上真正认识了什么是传记文学,因此他通过传记文学的写作亲身验证自己的传记文学观。由于本文和相关链接给予信息的限制,本题不要求考生给出非常严密的答案,只需说明大致情形即可。本题也不是考查考生的具体行文,答案可以有所不同,意思答对即可。(3)

16、【参考答案】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写生平与写学术二者交融,呈现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行文平易自然,穿插使用口语,就像和老朋友闲谈一样。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对实用类文本的文章内容、作者态度、风格、修辞性质等方面的理解、鉴赏和评价。能力层级为 D 级。 【试题分析】朱东润自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传记文学的,因此考生不难发现本文内容“偏重学术经历,主要写自己的传记文学观及其形成过程”,但难在将学术性的内容理解为传主的“学术经历”,是传记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游离于传记之外的学术讨论。朱东润又将自己的学术经历和生平融合在一起叙述,不仅加强了关于传记文学的讨论与自传的有机关系,而且将自己对于学术研究的态度渗透到字里行间,很好地呈现了他自己的学术背后的家国情怀。也就是说,学术对于朱东润来说,是他的生平不可分割的部分,是他关切现实的一种方式。这进一步说明,学者的自传是特殊的,往往也就是一种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