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传播的产生与发展

上传人:woxinch****an2018 文档编号:45506007 上传时间:2018-06-17 格式:PPT 页数:26 大小:12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献传播的产生与发展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文献传播的产生与发展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文献传播的产生与发展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文献传播的产生与发展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文献传播的产生与发展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文献传播的产生与发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献传播的产生与发展(2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 文献传播的产生与发展2.1 人类交流与文献传播的起源1、信号交流阶段2、口语交流阶段 口语信息传播的人文环境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方面: 1社会阶层的划分取决于那些面对面交流 中占有一定权势、地位的人,他们可以利用丰 富的语言、强有力的表达与约束力来控制持定 的群体。 2社会的重要理念相理想部表现在神话、 传说及对巫术的崇拜之中如英国学者麦克格 雷所说:“群体传统改记载在诗歌或韵文之中 神话与传奇被当作群体的百科全书。“这是文字 前时代的一个特有的文化环境。1文献交流 2口语信息传播的人文环境特点3、群体成员的关系依赖于参与交流的空间对 象的多少来划定,对于脱离集体,远离这个社 会空间的人来

2、说其地位受到威胁变得次要了 。因此,群体保留着持有的单一传统,封闭而 又难于发展,文化具有一元化特色。在口语交 流时期形成的传统,常常成为其他万事万物的 准则,不具备文字社会多元化张力。 4社会环境由现实空间和时间所局限, 使神话、历史与社会现实交织在一起社会文 化在原地徘徊,由集体想像形成的文化幻象使 人类对未来产生困惑与恐惧。2文献交流 22、1、3文字符号交流阶段 11抽象符号构成的概念化系统外化了人类思想,从 而使人类油象思维得以发展,形成了系统的学术领域 ,使科学知识有了发展的源系动力。 2人类通过规范化的思想达到社会统一性,形成 具有民族他的文化待质,并且使这种文化得到延续, 从此

3、也创造了文化统一和民族融合的条件。 3为社会的联合记忆提供存贮系统,统一了思想 ,公开了观念,使政治、哲学有了一个相对稳定的体 系,社会延续及群体控制与联合成为现实可能,并且 产生了文字崇拜与文字禁忌。麦克格雷说过:“任何 应用文字书写的社会,都能在一个广泛的范围内维持 复杂的政治稳定。”所以他认为,“剑与笔的结合, 使得弱小的部落变成了强大的联邦乃至帝国。”3文献交流 22、1、3文字符号交流阶段 2 4、创造了文献传播活动的良好条件,文献作为符号 系统的有机负载物将写作者与阅读者在时间与空间上 分隔开来,突破了人类的机体局限,扩大了知识、思 想与信息的流通范围。 5文献传播活动与文化阐释活

4、动日趋活跃,并且 构成阅读文化。由于文献独立存在于读者的视界中, 非语言的传播因素无法进入文字体系,使读者在阐释 文本上产生理解因难与障碍。由于缺少反馈,使得作 者无法根据阅读者的反应及时调整传播行为,阅读者 不得不处于被动接受文字信息的地位。作者与读者之 间的隔膜成为古今文化隔膜,进而使得古代儒生皓首 穷经,死于句下,身陷于文字的囚笼。4文献交流 22、2文献传播的发展演变文献是人类交流发展的需要,它是人类大脑和 五官功能的外化,随着人类传播手段印技术的 扩展,我们今天可以利用各种媒介来建立一个 “地球村”,这也正是文献功能与传播环境不 断演变的结果。文献传强的发展便取决于人类的这些交流因素

5、 的改进和发展。其中包括文字的发明与应用、 文字的载体材料、记录的工具、文献的保存、 文献的复制、文献的流通这6个主要的决定性 因素,文献传播环境的演变内在动因便是这6 个因素的改进与发展。5文献交流 22、2、1 印刷前文献传播时期 印刷前文献的生产方式完全靠手工 手抄、手写和手刻等。手抄是当时文献 传播的一大持点。从整个社会范围看,只有为数极少的藏 书点,而且大多附属于仕官或庙宇内, 尚未形成一种独立的社会传播事业。6文献交流 22、2、2 印刷时期的文献传播 1、特征:印刷术的发明与应用于文献传播,意味着文献传播环 境跨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文献开始作为一种印刷媒 介大温模、迅速地传播文本

6、信息,文献传播出现了社 会化分工,文献开始逐步成为社会公众的共同切识财 富而非只是少数特权阶层的私有财产。印刷文献的内容,也随着科学发展而改变了以传播传 统神学内容为主的结构而传播人文主义思想。印刷术的发明也改变了文献传播结构,上层阶级对文 献的垄断被削弱了;民间横向文献传播渠道逐步发展 。7文献交流 22、2、2、1特点文献出版的活跃也推动了新型文献形式的产生 。如后来的报纸、杂志、工具书等在文献传播 方面满足了读者各种特殊需要。印刷文献成为 社会文化交流的最重要传播媒介。印刷文献的传播时代也改变了人们接受文献信 息的方式。人类逐步从以感受性为核心的“视觉 文化”转变为以理解为核心的“概念性

7、文化”时期 。读者可以自由决定阅读时间、地点、速度和 方式,反复重复阅读,这也就彻底摆脱了人类 交流的时间和空间的阻碍,使人类知识可以独 立于人脑而物化为固态的精神产品,并且在商 品经济发达的今天成为具有著作权的商品。8文献交流 22、2、2、2 作用 印本文献作为一种信息存贮系统是以印刷文字为主要 编码手段,排列整齐,规格统f,装订成册咽此表达信 息毖确、规范、抽象概括。(但传播文本的时间较长, 需要经过组稿、审读加工、排版、校改、印刷各环节, 而且反馈较弱)。文献对人类文化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它促使国家 政治、宗教、文化的进一步统一和发展,加强了文献选 择的商业利益,关心市场的出版商取

8、代了只注重交流的 传播者而成为文献贸易业的重要传播者。印刷还使语言文字的权威开始被削弱,人们更多地利用 它来交流思想而不是仅仅发布公告。印本文献的保存也 丰富了多民族的文化、语言,图书馆逐步成为社会重要 的公共传播事业。9文献交流 22、2、3 多元媒体的信息传播时代特点大众传播的媒介大致分为以视觉为主的印刷媒介和以听 觉为主的电子媒介,以及视听兼有的电影电视媒介。从文献传播的角度,文献大众传播媒介划分为手工文献 、机械记录文献、光记录文献、电记录文献、声记录文 献、磁记录文献等。这便是多元媒体文献的不同文献记 录手段的多元性的体现。大众传播时代文献的多元性还表现在品种多、数量大、 涉及的知识

9、门类广,多文种、多载体、形式多样,能适 应不同阅读层次,观点新、时效强、信息量大、报道及 时,内容交叉重复等方面。10文献交流 22、2、3 多元媒体的信息传播时代文献的大众传播是职业传播者使用机械媒介(如 印刷报刊的印刷机,播送广播、电影、电视的 电讯机械)广泛迅速和连续边传播文献信息。大众传播时代文献传播具有鲜明的新闻传播 和大众娱乐功能特色。文献出奥博过程中各个 环节的专业化独立分工日趋突出,开始行车了 不同的、各自独立的文献传播子系统。文献传播具有网络化、综合化和产业化的特征 ,人们最关心的是印刷文献及纸质载体的前景 问题。11文献交流 22、3社会环境对文献传播的影响A、社会环境对文

10、献传播的积极影响1从政治环境方面看,健全合理的制度、政 策、法规等控制形式是发展文献传播事业的必 要条件。 2从经济环境方面看来自经济方面的制约 ,是社会对文献传播进行系统组织的又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3从文化教育角度看,社会的道德、舆论、 风俗习惯以及教育水平部会对文献传播活动产 生重要的影响。12文献交流 22、3社会环境对文献传播的影响 4技术手段的进步也是促进又献传播 发展的重要因素,印刷技术、录音录像 技术、电了计算机技术、卫星通讯技术 等均为文献传播实现广、快、精、准的 目标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13文献交流 22、3、2 社会环境对文献传播的影响B 社会环境对文献传播的消极影响

11、1政治垄断与文献教失。文献传播活动具有 强烈的政治功能,对民众思想产生重要影响。一般说来,政府对文献传播的控制,主要表现 在对传括媒介所有制和控制权上,这种政治上 的控制在世界范围内带有多元性和多样性。 政府控制一舶采取登记、执照制、刊前检查制 、惩办制、征税制和津贴制等方式。政府可以 垄断文献的传播,不仅对传播产生内在影响, 如对传播者自身以及所属的群体、党派产生影 响而且还利用权力压力、舆论压力产生外在 影响。14文献交流 22、3、2 社会环境对文献传播的影响2、社会动乱与文献散失。文献传播渠道 是社会传播渠道的重组部分,文献的内容 、文献需求、文献传播方式、文献传播者 与受众的发展,都

12、可以从社会基础上找到 根源.3、外敌入侵与文献散失。4、文化封闭与文献传播的阻滞。文化的 闭关自守,只能阻碍文献传播的发展,进 而阻碍科技、文化的进步。15文献交流 22、4文献传播要素从静态的结构看,传播过程是由发信者(人 体和社会控制下的媒介组织)、媒介内容( 信息)和受传者(接收者个人、群体、组织 、社会)构成的。但信息传播不是静态的, 而是一种动态过程。文献信息传播从古 至今,经历了传统文献信息传播与现代文 献信息传播两大阶段。 文献信息传播应由八个要素构成 。16文献交流 21.环境 文献信息传播总是在一种环境中发生展开的。 其传播环境包括物质的、社会的、心理的和时 间的四个层面。

13、社会环境是指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在文 献信息传播中的呈现。不同的社会政治制度、 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科学文化发展程度,其文献 信息传播的方式方法、传播的内容、效果是有 差异的。心理环境是指传播过程中传播者和受 传者双方心理轻松、严肃、幽默、友善的程度 。时间是指传播行为具体发生的特定时间。 17文献交流 22.传播者 包括其传播的组织机构、群体和个人。 具体来说指图书馆、档案馆、情报中心 、出版发行部门,以及在这些机构中从事 文献信息资源,并使之有序化的人们,他们 是文献信息的发送者、传递者、是文献 信息传播的首端。 18文献交流 23.传播渠道 又称文献信息传播的媒介,是文献信息传 播的重要

14、条件,是传播者与受传者互相勾 通的通道,是文献信息得以传播的物理手 段,它有直接和间接之分。直接渠道是指传播者通过一定时间和空 间让受传者获得所需的文献信息。间接渠道是指传播者利用一定的机器设 备对文献信息进行转换,或贮存于一定机 器设备中,受传者利用一定的机器设备或 手段间接获得经过转换的文献信息。 19文献交流 24.传播内容 指具体的文献信息,它是文献信息传播者 与受传者相互发生联系的媒介。文献信息传播的目的,就是要使受传者获 得所需的信息、知识,而这些信息知识总 是依附和固化在一定的物体载体上。传 播这些物质载体上的信息知识是文献信 息传播有别于其他信息传播的显著标志 。 20文献交流

15、 25.噪音文献信息传播中的噪音是指阻碍、歪曲 或干扰文献信息获取的任何事物。文献数据库中的病毒、文献信息印刷或 复制中产生的文字与符号不清楚等。噪音,不仅来自通道,而且来源于受传者 本身。这就是传播者与受传者因为偏见 、成见和文化知识水平低而造成的减弱 传播量或歪曲传播内容。 21文献交流 26.受传者是指文献信息的获得者、接收者、利用者。它 是文献信息传播对象个体和群体。如图书馆的 读者、情报机构的用户、出版发行部门的顾客 、档案的利用者。文献信息传播的受传者一般具有众多、混沌、 分散、流动等特点。受传者是文献信息传播过 程的末端,也是传播过程的又一中心,他们能够 判定一个传播内容、一个传

16、播媒介甚至传播者 本身的发展前途。受传者接触文献信息的动机无外乎是:1满足 精神上、感情上的需要;2满足生活上的需要;3 满足知识上的需要。文献信息传播者要千方百计地满足受传者的上 述要求。 22文献交流 27.反馈是文献信息传播后所产生的回流。反馈又分正面和负面两种。正面的反馈 是告诉文献信息传播者,一切应该继续;反 面的反馈是告诉文献传播者改变或纠正 传播内容或传播方式。如果文献信息传播者不顾读者、用户、 利用者的意见与建议而我行我素,其传播 的效果肯定不佳。 23文献交流 28.传播效果文献信息传播效果是指受传者在接受文献信息 后,在感情、思想、知识、文化、态度和行为等 方面发生的变化。传播效果的大小代表着文献信息传播目的的实 现程度。从时间来看,传播效果可分为短期效果和长期效 果;从目的性来看,传播效果又可分为有意图的效果 和潜移默化的效果,正效果和负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