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五)心理测量学000增09.11

上传人:ji****n 文档编号:45387891 上传时间:2018-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修改(五)心理测量学000增09.11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修改(五)心理测量学000增09.11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修改(五)心理测量学000增09.11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修改(五)心理测量学000增09.11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修改(五)心理测量学000增09.11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修改(五)心理测量学000增09.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改(五)心理测量学000增09.1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1 / 6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第五章 心理测量学知识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的基本概念 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的分类 第四单元 纠正错误的测验观 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的发展史第一单元 测量与测量量表 (05.11、07.5、07.11、08. 5、08.11、08.11、09.5、09 .5)第二单元 心理测验 的基本概念 (08.11)1.测量定义(P324) (1)事物(2)数字(3)法则 2.测量要素(P325) (1)参照点(2)单位 3.测量量表(P325326) (1)命名量表(2)顺序量表(09.11)(3)等距量表(4)等

2、比量表第三单元 心理测验 的分类 (07.5、08.11)1.心理测验的定义(P327) (1)人的行为 (2)少数样本 (3)不同被试测验条件须相同 (4)与其他人的分数或常模相比较才有意义 2.心理测验的性质(P327328) (1)间接性 (2)相对性 (3)客观性1.按功能(P328)(09.11) (1)智力测验(2)特殊能力(3)人格 2.按性质(P329)(09.11) (1)文字(2)操作 3.按严谨程度(P329)(08.11) (1)客观(2)投射 4.按测验方式(P329330)(1)个别(2)团体 5.按测验要求(P330) (1)最高作为(2)典型行为第一节 概述 第

3、二节 测验的常模 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 第四节 测验的效度 第五节 项目分析 第六节 测验编制的一般程序 第七节 心理测验的使用第一节 概述2 / 6第四单元 纠正错 误的测验观第五单元 心理测验在 心理咨询中的应用1. 错误的测验观(P330) (1)万能论 (2)无用论(3)心测即智测 2. 正确的测验观(P331) (1)最重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之一,是决策之辅助工具 (2)心测尚不完善第六单元 心理测验 的发展史1.智力测验(P331) 2.人格测验(P332) 3.心理评定量表(P332)第二节 测验的常模1.科学心理测验的产生与发展(334335)(09.11) 2.现代心理测验在我国

4、的发展(335)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05.11、07.5、07.11、08. 5、08.5、08.5、08.11、09. 5、09.11)1. 常模团体的性质(P335) 2. 常模团体的条件(P336) (1)群体构成必须明确界定 (2)常模团体须是所测群体的代表性样本 (2)样本大小要适当 3.取样的方法(P337) (1)简单随机抽样 (2)系统抽样 (3)分组抽样 (4)分层抽样 4.常模分数与常模 (1)常模分数 (2)常模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 型 (05.11、06.11、07. 11、08.5、08.5、08. 11、08.11、09.5、0 9.5、09.5、09.11)1.发

5、展常模(P339) (1)发展顺序量表 (2)智力年龄() (3)年级当量 2.百分位常模(P340) (1)百分等级 (2)百分点 (3)四分位数和十分位数 3.标准分常模(P341) (1)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2)非线性转换的标准分数 4.智商及其意义(P342) (1)比率智商 (2)离差智商第一单元 常模团体 第二单元 常模的类型(09.11) 第三单元 常模分数的表示方法3 / 6第三节 测验的信度第一单元 信度的概念 第二单元 信度评估的方法 第三单元 信度与测验分数的解释第一单元 信度的概念 (P348) (05.11、06.11、07.5、 07.11、08.11、09.11

6、)1.信度的定义(P348) 2.信度的指标(P349)第二单元 信度评估的 方法 (08.5、09.5、09.5)1.重测信度(P350) 2.复本信度 3.内部一致性信度 (1)分半信度(2)同质性信度 4. 评分者信度第四节 测验的效度第一单元 效度的概念 第二单元 效度评估的方法 第三单元 效度的功能 第四单元 影响信度的因素第一单元 效度的概念 (07.11、08.5、08.11)1.效度定义(P357) 2.效度的性质(P357-358)第二单元 效度评估的 方法 (05.11、06.11、06.11 、07.5、07.11、07.11、 08.5、09.5)第三单元 常模分数 的

7、表示方法 (07.11)1.转换表法(P345) 2.剖面图法(P346)第三单元 信度与测验 分数的解释第四单元 影响信度的 因素(07.5)1. 解释真实分数与实得分数的相关(P352) 2. 确定信度可接受的水平(P352) 3. 解释个人分数的意义(P353) 4. 比较不同测验分数的差异(P353)1. 样本特征(P354) 2. 测验长度 (P354) 3. 测验难度(P355) 4. 时间间隔(P355)1. 内容效度(P359) (1)定义 (2)评估方法:A.专家判断法 B.统计分析法 C.经验推测法 2. 构想效度(P361) (1)定义 (2)估计方法:A.对测验本身的分

8、析 B.测验间的相互比较 C.效标效度的研究证明 D。实验法和观察法证 实 3.效标效度(P363)(1)定义 (2)评估方法:A.相关法 B.区分法 C.命中率法4 / 6第三单元 效度的功能1. 预测误差(P365) 2. 预测效标分数(P365)第四单元 影响效度的 因素1. 测验本身的因素(P366) 2. 测验实施的干扰因素(P366) (1)主试 (2)被试 3.样本团体的性质(1)样本团体的特异性 (2)干涉变量 4.效标的性质第五节 项目分析第一单元 项目的难度 第二单元 项目的区分度第一单元 项目的难度 (05.11、07.11)1. 定义(P368) 2. 计算方法(P36

9、8) (1)二分法记分的项目 (2)非二分记分的项目 3.难度水平的确定(1)项目的难度 (2)测验的难度1. 定义(P370) 2. 计算方法(P371) (1)鉴别指数 (2)相关法 :点二列相关、二列相关、 相关法 3.区分度与难度的关系第二单元 项目的区 分度(05.11、07.11)第六节 测验编制的一 般程序第一单元 测验的目标分析 第二单元 测验的编写 第三单元 测验的编排和组织第一单元 测验的目标分析 (05.11、06.11)1.测验的对象(P373) 2.测验的用途(P373) (1)显示性测验 (2)预测性测验 3.测验的目标(P374) (1)工作分析 (2)对特定概念

10、下定义 (3)确定测验的具体内容5 / 6第七节 心理测验的使 用第一单元 主试的资格 第二单元 测验的选择 第三单元 测验前的准备及注意事项 第四单元 测验实施的程序及要素 第五单元 被试误差及控制方法 第六单元 测验的评分 第七单元 测验结果的报告第二单元 测题的编写 (05.11、06.11)1.搜集资料(P375) (1)已出版的标准测验 (2)理论和专家的经验 (3)临床观察和记录 2.命题的一般原则(P376) (1)内容方面 (2)文字方面 (3)理解方面 (4)社会敏感性方面 3.测题的编制要领(P376) (1)选择题 (2)是非题 (3)简答题 (4)操作题编制测验四原则

11、1.明确测量目标,并将其操作化。 2.尽量选择真实性程度较高的项目. 3.指导语简明扼要. 4.制定评分标准,确定计分方法.第三单元 测验的编排和组 织 (05.11、05.121、06.11、06.1 1、08.5、09.5、)1.合成测验(P378) (1)选择与审定试题 A.选择试题形式 B.审定试题 (2)测题的编排 编排原则:A.难度逐步上升。B.同类型题组在一起。C. 各种测题本身特点编列题。 排列方式:并列直进式、混合螺旋式(06.11、09.5 原 题) 2.预测与项目分析(P380) (1)预测 (2)项目分析 3.信度和效度考察(P381) (1)信度 (2)效度 4.常模

12、制定(P381) 5.编写指导手册(P381)第一单元 主试的资格 (07.11)1.知识结构(P382) 2.专业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P382) (1)专业理论知识 (2)专业技能 3.职业道德(P383) (1)测验的保密和控制使用 (2)测验中个人隐私的保护第二单元 测验的选择 (09.05)1.所选测验必须适合测量的目的(P383) 2.所选测验必须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P383)第三单元 测验前的准 备及注意事项1.测验前的准备工作(P384) (1)预告测验 (2)准备测验材料 (3)熟悉测验指导语 (4)熟悉测验的具体程序 2.测验中主试的职责(P384) 3.建立协调关系(P3

13、85)6 / 6第四单元 测验实施的 程序及要素(06.11)1.指导语(P385) (1)对被试的指导语 (2)对主试的指导语 2.时限(P386) 3.测验的环境条件(P386)第五单元 被试误差及 控制方法1.应试技巧与练习效应(P387) (1)应试技巧 (2)练习效应 2.动机与焦虑因素(P387) (1)应试动机 (2)测验焦虑 3.反应定势(P388) (1)求“快”与求“精确”的反应定势 (2)喜好正面叙述的反应定势 (3)喜好特殊位置的反应定势 (4)喜好较长选项的反应定势 (5)猜测的反应定势第六单元 测验的评分 (07.05)1.原始分数的获得(P389) 2.原始分数的

14、转换(P390)第七单元 测验结果的 报告(05.11)1.测验分数的综合分析(P390) (1)应根据心理测验的特点进行分析 (2)不能把分数绝对化,更不能仅仅根据一次测验的结果 轻易下结论 (3)为了对测验分数做出确切的解释,只有常模资料是不 够的,还必须有测验的信度和效度资料 (4)对于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 2.报告分数的具体建议(P391) (1)不应把测验分数直接告诉被试本人或家长、学校班主 任等有关人员,应告诉的是测验分数的解释和建议 (2)避免使用专业术语 (3)要保证当事人知道这个测验测量或预测什么 (4)要使当事人知道他是和什么团体在进行比较 (5)要使当事人知道如何运用他的分数 (6)要考虑测验分数将给当事人带来什么心理影响 (7)要让当事人积极参与测验分数的解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