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标准化的基本理论

woxinch****an201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50KB
约22页
文档ID:45344465
标准化的基本理论_第1页
1/22

标准化 的基本 理论*1Ø标准化理论研究现状Ø标准化的方法原理Ø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Ø标准化的形式2一、标准化理论研究现状Ø标准化作为一门学科,应该有自己的理论Ø然而20世纪前50年,标准化理论成果并不多Ø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有两个方面:Ø标准化实践本身的特点,使它的理论研究比较困难;Ø由于现代意义上的标准化是在资本主义企业里发展起来的,资本家所关心的是标准化的应用效果,不可能支持企业里的标准化工作者去从事理论研究Ø1952年ISO成立了标准化原理研究常设委员会(STACO)从此开始出现了一些有关标准化原理的专著,比较有影响的是1972年出版的桑德斯和松浦四郎的著作3桑德斯的标准化理论]标准化从本质上看是社会有意识地努力达到简化地行为]标准化不仅是经济活动,而且是社会活动]出版标准如果不实施,就没有任何价值]在制定标准时,最基本的活动是选择以及将其固定]标准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复审,必要时还应进行修订]在标准中规定产品的性能或其他特性时,为了判断物品是否同规定相符,必须规定进行试验的方法]关于国家标准以法律形式强制实施的必要性,应根据该标准的性质,社会工业化的程度,现行的法律和客观形势等情况慎重地考虑。

4松浦四郎的标准化理论]标准化本质上是一种简化,这是社会自觉努力的结果]简化就是减少某些事物的数量]标准化不仅能简化目前的复杂性,而且能预防将来产生不必要的复杂性]标准化是一项社会活动,各有关方面应相互协作来推动它]当简化有效时它就是好的]标准化活动是克服过去形成的社会习惯的一种运动]必须根据不同观点,仔细地选定标准化主题和内容,优选顺序应从具体情况出发来考虑]对“全面经济”的含义,由于立场不同会有不同的看法]必须从长远观点来评价全面经济5|当生产者的利益同消费者的利益发生矛盾时,首先照顾后者,理由是生产商品的目的在于消费或使用使用简便,最重要的一条是“互换性”互换性不仅适用于物质的东西,而且适用于抽象的概念或思想制定标准的活动基本上就是选择,然后保持稳定标准必须定期评审,必要时修订,修订时间间隔视具体情况而定制定标准的方法,应以全体一致同意为基础采取法律形式强制实施标准的必要性,必须考虑标准的性质和社会工业化的水平,审慎从事有关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标准,通过法律实施是必要的用精确的数值定量的评价经济效果,仅仅对于使用范围狭窄的具体用户才有可能在许多标准化项目中确定优先顺序,实际上是评价的第一步。

6我国对标准化的探讨 (1)相似设计原理和组合原理的提出Ø关于相似设计原理 N=K· ε· LN-工况参数,L-几何尺寸参数,K·ε-常数Ø关于组合原理l运用组合化的方法l组合化要求零部件、构件的 高度标准化通用化l组合化是产品标准化的高度 阶段l组合化并不局限于单纯机械 零件的组合,进一步发展的 组合形式是用标准化的零部 件和具有独立效能的复杂元 件的组合7(2)以系统分析为基础的理论观点Ø系统的分析和协调Ø最佳协调原理§在标准化系统中的各组成要素之间,在一定范围内,一定条件下按技术经济的全面要求,可以找到最好的平衡状态,这就是最佳协调原理Ø稳定过渡原理§标准化系统中各组成要素间的最佳平衡要保持一段时间的相对稳定,然后才能而且必须过渡到新的最佳平衡,即所谓稳定过渡原理8二、标准化的方法原理Ø关于简化原理§具有同种功能的标准化对象,当其多样性的发展规模超出了必要的范围时,即应消除其中多余的、可替换的和低功能的环节,保持其构成的精炼合理,使总体功能最佳§指出简化时必须把握两个界限§简化的必要性界限§简化的合理性界限9Ø关于统一原理§一定时期,一定条件下,对标准化对 象的形式、功能和其他技术特性所确 立的一致性,应与被取代的事务功能 等效。

§这一原理的基本思想是:§统一化的目的是确立一致性]要恰当地把握统一地时机,经统一而确 立的一致性仅适用于一定时期,随着时 间的推移,还须确立新的更高水平的一 致性]统一的前提是等效,把同类对象归并统 一后,被确定的“一致性”与被取代的事 务之间必须具有功能上的等效性10Ø关于协调原理§在标准系统中,只有当各个标准之间 的功能彼此协调时,才能实现整体系 统的功能最佳§协调作用v在相关因素的连接点上建立一 致性v使内部因素与外部约束条件相 适应v为标准系统的稳定创造最佳条 件,使系统发挥最理想的功能 11§协调的方式按协调因素分按协调效果分按系统状态分单因素协调多因素协调一般协调最佳协调静态系统协调动态系统协调12Ø关于最优化原理§按照特定的目标,在一定的限制 条件下,对标准系统的构成因素 及其关系进行选择、设计或调整 ,使之达到最理想效果§最优的一般程序]确定目标]收集资料]建立数学模型]计算编制程序]评价和决策13三、标准系统的管理原理Ø系统效应原理§标准系统的效应不是直接地从每个标准 本身而是从组成该系统的互相协调的标 准集合中得到的,并且这个效应超过了 标准个体效应的总和§以上理论可以得出如下两点结论:§许多要素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时,才成 其为系统。

§形成系统,才能得到系统效应§根据这一原理,可以提出一系列标准化 工作原则:§企业的标准化工作,要想收到实效,必 须把标准系统建立起来§建立标准系统,必须有一定数量的标准 ,但并不意味着越多越好,关键是标准 之间的相互关联、相互协调、相互适应 §制定每一个标准时,都必须从系统对它 的要求出发,考虑它在系统中所处的位 置、所起的作用以及它与相关标准之间 的关系14Ø结构优化原理§标准系统的结构不同,其效应也会不 同,只有经过优化的系统结构才能产 生系统效应系统结构的优化应按照 结构与功能的关系,调整和处理标准 系统的阶层秩序、时间序列、数量比 例以及它们的合理组合§根据这一原理得出对标准化工作有指 导作用的原则:]在一定范围内,当标准的数量已经达到 一定程度时,标准化工作的重点应转向 对系统结构的研究和调整上]为使标准系统发挥更好的效应,不能仅 仅停留在提高单个标准的素质方面,应 该在一定素质的基础上,致力于改进整 个系统的结构]当标准系统过于臃肿,功能降低时,可 采用精简结构要素的办法15Ø有序发展原理§只有及时淘汰标准系统中落后的低功 能的和无用的要素,或向系统中补充 对系统发展有带动作用的新要素,才 能使系统由低有序向较高有序状态转 化,推动系统的发展。

§这一原理表明,在对标准系统进行管 理时一方面注意及时制定必要的标准 ,特别是能带动整个系统水平提高的 先进标准;另一方面也要特别注意及 时清除那些功能差,互相矛盾和已经 不起作用的标准16Ø反馈控制原理§标准系统演化、发展以及保持 结构稳定性和环境适应性的内 在机制是反馈控制§其含义是:]标准系统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 只有通过经常的反馈,不断的调 节同外部环境的关系,提高系统 的适应性和稳定性,才能有效的 发挥出系统效应]标准系统同外部环境的适应性, 不可能自发实现,需要控制系统 实行强有力的反馈控制17•反馈控制原理的实践意义还在 于由此引申出一系列管理原则 :•标准系统是人造系统,需要有 人干预、控制才能稳定,信息 反馈是干预、控制的前提•标准化管理部门的信息管理系 统对标准系统的发展有重要影 响]标准系统的反馈信息,是要通 过标准的贯彻实践才能得到]标准应该具有一定的弹性18四、标准化的形式Ø标准化的形式是标准化内容的存在方式 ,也就是标准化过程的表现形态标准 化有多种形式,每种形式都表现不同的 标准化内容,针对不同的标准化任务, 达到不同的目的Ø标准化形式是由标准化内容决定的,并 随着标准化内容的发展而变化,但标准 化的形式又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和自身的 继承性,并反作用于内容,影响内容。

标准化过程是标准化的内容和形式的辩 证统一过程Ø比较主要的标准化形式是简化、统一化 、系列化、通用化、组合化、模块化等 19Ø简化Ø定义•简化就是在一定范围内缩减对象(事物)的 类型数目,使之在既定时间内足以满足一般 需要的标准化形式Ø简化的必要性Ø事物的多样性是发展的普遍形式Ø简化的直接目的是控制对象类型的盲目膨胀 ,而不是一般地限制多样化Ø商品生产和竞争是多样化失控的重要原因Ø简化的一般原则Ø对客观事物进行简化时,既要对不必要的多 样化加以压缩,又要防止过分压缩Ø对简化方案的论证应以确定的时间、空间范 围为前提Ø简化的结果必须保证在既定的时间内足以满 足一般需要,不能因简化而损害消费者的利 益Ø对产品的简化要形成系列,其参数组合应尽 量符合数值分级制度20Ø统一化Ø定义•统一化是把事物两种以上的表现形态并为一 种或限定在一个范围内的标准化形式Ø统一化的一般原则Ø适时的原则§所谓“适时”,就是指统一的时机要选准 ,既不能过早,也不能过尺Ø适度原则§所谓“适度”,就是要合理地确定统一化 地范围和指标水平Ø等效原则§所谓等效指的是把同类事物两种以上的 表现形态归并为一种(或限定在某一范 围)时,被确定的“一致性”与被取代的 事务之间必须具有功能上的可替代性。

Ø先进性原则§所谓先进性,就是指确定的一致性(或 所做的统一规定)应有利于促进生产发 展和技术进步,有利于社会需求得到更 好的满足21Ø系列化§系列化是对同一类产品中的一组产品同时进行标 准化的一种形式§系列化是标准化的高级形式§工业产品的系列化一般可分为制定产品基本参数 系列标准、编制系列型谱和开展系列设计等三个 方面Ø通用化§所谓通用化指的是同一类型不同规格或不同类型 的产品和装备中结构相近似的零部件,经过统一 以后可以彼此互换的标准化形式§互换性有两层含义,一是功能互换;一是尺寸互 换Ø组合化§组合化是按照标准化原则设计并制造出若干组通 用性较强的单元,根据需要拼合成不通用途的物 品的一种标准化形式Ø模块化§模块通常是由元件组合而成的具有独立功能的, 可成系列单独制造的标准化单元,通过不同形式 的接口与其它单元组成产品,且可份、可合、可 互换。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