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217125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0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教师不可不知的心理学读书笔记读书笔记 推荐唐全腾这本书,这是整理的我认为重要的读书笔记,希望对有志于教师事业或有志于心理学事业人有用 1、从众(conformity):个体在实质或想象上,感受到团体的压力,因此放弃了自己的意见或行为,而表现出符合团体价值观的意见或行为。一般认为原因有两个:第一是为求正确。人们通常比较相信团体所提供的 讯息是最佳讯息,为了追求正确,那就听大家的话吧!第二是遵循团体规范。 人们不希望自己被视为特异分子,害怕因此而被疏离,所以不管别人说什么, 只要站在多数人的那一边,相对就会安全许多。通常会经历下面几个阶段:1、顺从:个人为了避免因为不从众可能会

2、受到团体的惩罚,只好顺从于团 体的决定,这个阶段通常是“口服心不服”。2、内化:在顺从的阶段中,个人的自尊会受到打击,因为不愿意承认自己 居然为了逃避团体惩罚,而放弃自己的想法。于是个体开始相信团体的意见是 正确的,开始调整自己的价值观向团体的价值观靠拢,此时,个体已经接受团 体的意见或行为。这个阶段已经是“口服心服”。3、认同:个体的价值观已经符合团体的价值观。严格说来,此时已经不能 称为从众了,因为此时的个体就等于团体,个体所表现的意见或行为,均能符 合团体的想法。教育要从多数人着手,然后让这多数人自然发挥他的影响力,让少数人不 自觉地想要跟随。2、单纯曝光效果(mere exposure

3、 effect):只要一个人、事、物不断在自己的眼前出现,自己就愈有机会喜欢上这个 人(或事、物)。以下三点需要特别注意:1 一开始就让人感到厌恶的事物,无法产生曝光作用。2 如果两个人彼此之间已经有一些冲突,或是性格上本来就不合,愈常见 面反而愈扩大彼此的冲突。3 过多的曝光会引起厌烦。应用单纯曝光效果,我们可以要求孩子每天花一些时间来背英文单字、做 数学习题,时间不要长,只要养成保持接触的习惯就好。所谓的接触,其实也不一定要限定在课本的知识,英文还可以通过看英文电影、听西洋音乐、看英 文杂志、玩英文游戏等方式进行;而数学也可以参考坊间许多玩数学的书,或 是其他和逻辑训练有关的游戏(例如数独

4、),都可以让孩子很中性地感受到这 些学科的乐趣及重要性。若是孩子在一开始就已经对这些科目感到厌恶,那么 安排接触的时间以及频率都应该少一些,等到习惯以后再慢慢增加。另外,若 是每天都接触会有压力,或许也可以考虑两天才接触一次。3、模仿(modeling):班杜拉根据上述的实验提出社会学习论,意指“学习者在社会情境中,会 经由观察别人行为的表现方式,以及行为的后果(奖励或处罚),间接学习到 是否要表现某一个行为。间接学习的过程称为模仿(modeling),而模仿的对象则称为楷模(model)”。除了模仿的观念之外,班杜拉进一步提出,在观察 学习的过程中,个体会经历四个阶段:(1)注意(atten

5、tion):个体观察到某 个行为,并且以自己的想法来解读这个行为;(2)保持(retention):将某个 行为经过内在编码之后,存在自己的记忆之中;(3)再生(reproduction): 将自己记忆之中,楷模所表现的行为,用自己的方式表现出来;(4)动机 (motivation):当行为习得之后,会在日后适当的时机,主动表现出来。如果我们把模仿当成是一个学习的历程,那么其实在第三个步骤(再生) 的时候,个体已经学会了楷模的行为。但是班杜拉特别强调了第四个步骤,因 为动机代表个体对所学习到的行为的认同。很多人常忘记第四个步骤的主动性, 总以为学会了就要表现出来,却没有想到“会了”和“愿意表现

6、”根本是两回 事;如果没有足够的动机,就算会了也不见得愿意表现。“会了就应该要表现出来”,这是一个常见的迷思概念;反过来说,“没 有表现出来就等于不会”,则是另一个错误的迷思概念。班杜拉的理论引出了 另一个很重要的观念潜在学习(latent learning)。布罗杰特(Blodgett)曾经以白老鼠为对象进行了一个实验,训练白老鼠能 在迷宫中循正确路径走到终点。实验分成三组,第一组白老鼠实验前不喂食, 到终点后给予食物,每天练习一次,平均表现到第 7 天时,白老鼠可以顺利通 过迷宫。第二组白老鼠则是前两天在实验前喂食,走到终点后不提供食物,但是第三天开始,改成实验前不喂食,在终点处提供食物(

7、与第一组相同)。结 果发现,前两天的练习几乎没有进步,反正实验前就吃饱了,而且终点也没有 食物在等它,干脆在迷宫里随便乱逛就好。但是从第三天开始,白老鼠要认真 找路了,因为肚子很饿,而且要到终点才有东西吃。结果发现进步迅速,到第 7 天的时候,表现与第一组相同,感觉好像比第一组厉害,因为它们只认真了 5 天。第三组的白老鼠连续 6 天都在实验前喂食,终点不放食物,任凭白老鼠在 迷宫中散步,从第 7 天开始改变形式;结果发现白老鼠在第 9 天的时候就可以 达到顺利通过迷宫的表现,好像又更厉害了,因为它们好像只认真了 3 天时间。 然而这三组的白老鼠都是同一批,不应该有智力上的差异。布罗杰特对此的

8、解 释是:在第二组及第三组前半段的实验中,虽然表面上没有发生学习,但实际 上仍然对白老鼠产生影响,就看有没有动机让个体表现行为罢了。应该注意班杜拉曾经提出的六点原则:1 楷模与学习者,在人格特质上相似(人格特质包括年龄、性别、家庭背 景、学业成就等)。2 在学习者心中,楷模的角色就像偶像一般值得崇拜。3 楷模的行为明确,让学习者可以清楚认定。4 楷模所表现的行为,有明确的行为后果。5 学习者表现模仿行为之后,能够得到增强。6 楷模所表现的行为,在学习者能力所及的范围之内。大家都知道身教的重要,绝大多数的老师也愿意以身作则,希望学生从他 们身上学到正确的人格特质,但是结果总是令人失望。可能原因如

9、下:1 老师的年龄显然不同于学生,不符合第一点。2 老师可能不是一个值得崇拜的角色。回想以往的作文题目:“我的志愿” ,统计结果可能是“当老师”会得到冠军,这是因为以前的老师有绝对的权力、 崇高的地位,但是现在,我已经不只十几次听到学生用同情的口吻对我说: “现在当老师真辛苦!”如此,何必学习老师的行为呢?3 因为电视、网络的泛滥,以及过度呵护的问题,我发现现在的学生对生 活周遭的观察能力变差了,于是老师的行为可能根本没有被注意到。4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冷漠成了散播在每个人之间的常态性病毒,所 以我们所表现的行为,不管好坏,似乎都没有人关心。做好事没有人鼓励,做 坏事也没有人责备,既然什么

10、事都没发生,学生也就不知道学习这些行为有什 么意义了。4、跛足策略(selfhandicapping):柏格拉斯(Berglas)曾经做过一个“作业表现与药品选择”的实验。他先 告诉受试者有两种药丸可以选择,红色药丸可以增强自己的能力,蓝色药丸则 会降低自己的能力,然后请他们完成一些工作。实验结果发现,若是受试者被 要求的是一个困难的工作,多数人会选择蓝色药丸(降低能力);反之,若是 简单的工作,多数人则选择红色药丸(增强能力)。这个结果和我们的想象很 不一样。为了维持自己的自尊,正常人不太能够接受“失败”的事实,所以在追求 目标的过程中,往往会故意设下一些障碍,如果还是成功了,那么表示自己的

11、 能力果然很好;万一失败了,就可以把失败的原因归咎于自己所设下的障碍,避免直接承认自己的能力不足。在上述实验中,当面对一项困难的工作时,受 试者可能预期他不会成功,所以选了蓝色药丸,如此他等一下就可以把失败的 原因说成是受到药丸的拖累。而面对简单的工作时,因为工作本身就已经简单 了,万一失败不就更糗了;为了确保万无一失,还是吃个红色药丸好了。“如果当事人忘了使用某项策略的目的,那么很容易让策略本身变成目的。 ”举例来说,学生面对考试最有意义的做法当然是要多用功,但是有些学生太 迷恋上述的策略,结果完全不打算认真读书,反而在考试前就先认定自己一定 会考差,然后在事前就先准备好所有可以准备的借口,

12、像这样的心态当然是很 不健康而不可取。总而言之,自我设障的表现方式可能是在行为上设下真正的障碍;也可能 只是在口头报告的时候,虚构一些不相关的情节,目的都是为了替自己主要的 工作表现做掩护。它本身没什么不好,其实是一种心理的防卫机制,保护自己 的自尊不至于受伤太多(运气好还可以为自己赢得多一点的自尊)。但是如果 我们没有意识到它的存在,往往会变得过于依赖,反而限制了成长的动力。要 知道“失败为成功之母”,但若是一直逃避失败,成功也就变得遥遥无期了。5、过度辩证效应(over justification effect):一般来说,动机可分为两类:其一是内在动机,也就是个人对该项活动感兴 趣的程度

13、。其二是外在动机,也就是所谓的外在诱因;通常来自个人做了某项活 动之后,他可能会得到的奖赏。斯腾伯格(Sternberg)等人曾经做过以下的田野实验(指实验在现实情境中进 行而非实验室里的环境;千万不要误会是在乡下的田里做实验),他们找来一群 国小学童,然后介绍给他们一种有趣的游戏,孩子们当然很开心地就玩了起来, 每次平均可以认真地玩游戏大约 20 分钟。一个星期之后,实验者随机地将这些 孩子分组,他们对 a 组的孩子们说:“如果他们愿意玩游戏再久一点,玩得愈久 就会得到愈多的奖金。”对 b 组的孩子则不做任何的处置。刚开始,a 组的孩 子们玩得更起劲了,大约可以维持 30 分钟的时间,超过

14、b 组的 20 分钟。再过 一周,实验者对 a 组的孩子们说:“不好意思,因为经费被缩减了,所以现在玩游戏没有办法再提供奖金。”从那一天开始,a 组的孩子们玩游戏的意愿大幅 减低;虽然 b 组的孩子也因为对游戏有点腻了,小幅度地降低玩游戏的时间,但 是数天之后,b 组的孩子还愿意玩个十几分钟,而 a 组的孩子几乎根本都不想 再去碰那个游戏了。斯腾伯格等人把这个现象称作是“过度辩证效应”,意思是内在动机的强 度,有可能会因为外在动机的加入而遭到破坏。一件他原本就喜欢做的事情, 可能会因为我们不必要的奖赏,让他误会自己做某件事的原因是为了得到那份 奖赏,结果一旦奖赏消失,他也就失去做某一件事情的动

15、机了。 奖励的动作不应该只被看到外显行为,还应该深思它背后的哲学观。假如 孩子对“学英文”这件事还没有特别的喜好或厌恶的时候,妈妈对孩子说:“只要你每天看一个小时英文,我就带你去游乐场玩”这句话的背后意义其实 是在对孩子说:“学英文是很无聊的,但是只要你撑得住,我就为了你的努力而 奖赏你。”妈妈可能是因为自己讨厌学英文,所以一开始就先假设孩子也会讨 厌学英文,殊不知这样的奖励方式,正好让孩子“学会”:原来英文真的是很无 聊的。我有时候会对孩子说:“如果你们赶快把客厅收拾干净,我就让你们陪我 去书房看书”把“读书”当成奖品,孩子也就愈来愈喜欢读书了。6、睡眠效果(sleeper effect):

16、普雷肯尼斯等人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设计了两端叙述,A:“曾经看 到一则报道,一周工作 4 天是最有效率的工作方式。”B:“我觉得这则报道 是骗人的,我根本一点都不相信。”他们找到一群受试者,然后随机将他们分 成三组,第一组仅提供 A 的信息;第二组先提供 B 的叙述,之后再提供 A 的 信息;第三组则是先说 A 的信息,再提供 B 的说法。他们要观察的是受试者对 这则报道的相信及记忆程度。信息刚提供的时候,第一组的相信程度最高,然后随着时间快速遗忘;其 次是第二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缓慢地遗忘,到第六周,就和第一组一样 差不多忘记了;第三组的表现最有趣,一开始是最不相信的,但是随着时间的 经过,反而记得愈清楚,到第六周的时候,远超过两组的表现。第三组的人会 说:“我告诉你啊,之前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听过有个学者做了一个研究,研究发现一周工作 4 天,才是最有效的工作方式。”这个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的某个 不知名的学者,居然扮演了非常权威的角色。这样有趣的现象被称作“睡眠效 果”。普雷肯尼斯曾经提出区分性衰退假说来解释这个现象。简言之,当我 们先提供一个讯息,然后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