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诵读课文教学浅说

上传人:j****9 文档编号:45181457 上传时间:2018-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诵读课文教学浅说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文言文诵读课文教学浅说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文言文诵读课文教学浅说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文言文诵读课文教学浅说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言文诵读课文教学浅说》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诵读课文教学浅说(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文言文文言文“诵读课文诵读课文”教学浅说教学浅说文言文的教学,直到今天仍有人采用以教者为主的串讲、直译法,特别强调字字落实,句句直译。如若有一字未落实,一句未直译,则心中不踏实,担心考试时丢分。这是应试教育给文言文教学带来的负面影响。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青年教师忽视“诵读课文”的“诵读提示” “注释” “分评和总论”的诵读教学。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素质教育的呼声渐高,这呼声给文言文教学的改革带来了一股清新的空气。中学文言文教学要体现出自己的特点。它既不同于现代文教学,也不同于古典文字教学或古代汉语教学。要按照它自身特有的规律,建立相对独立的教学系统。多年来文言读本 (人教社实验教材)教学的实

2、践证明:诵读教学法是医治当前文言文教学弊端的一剂良药,是探索文言文教学规律的有效途径。什么是诵读教学法?有关专家认为,所谓诵读,就是要求在初步理解的基础上,用朗读的方法,反复熟读课文,逐步加深理解,直到可以背诵。笔者根据文言读本的“诵读课文”由四大部分(诵读提示、正文、注释、分评和总论)构成这一特点,拟将“诵读教学”的外延加以拓展,它不仅指对课文“正文”的诵读,也指对“诵读提示” “注释”及“分评和总论”的诵读。科学地运用这种方法指导文言文的教学,我称之为诵读教学法。本文要探讨的,涉及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思想方法” ,它不是只囿于对文言课文(即“正文” )的诵读教学,而是根据文言读本 “诵读课文

3、”的编排体例特点,全方位地研讨“诵读提示” “注释” “分评和总论”的诵读对于文言课文诵读的直接指导意义或辅助意义。当然,重点研讨的,还是文言课文(即“正文” )的诵读教学。兹略术拙见,以就教于大方之家。一、握好一、握好“钥匙钥匙”开好开好“锁锁”文言文教学的重难点应该是过语言关。如果让学生在感知文本之前,通过“诵读提示”初识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这对于学生解读文本,整体把握全文,十分必要。它使学生心中有读文之纲,从而为学生过语言关打下基础。因此,我们说,如果课文是“锁” ,那么“诵读提示”就是“钥匙” 。“诵读提示”置于“正文”前,或简介作家作品,或概述思想内容和写作特色。如寡人之于国也的“

4、诵读提示”第一段简介孟子及其“民本思想” ,第二段先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本文是阐明王道政治的,接着概述文章的论述层次,最后用简洁准确的语言,概述本文的写作特色。2或略叙故事梗概,进而揭示全文中心,如廉颇蔺相如列传 。或简介时代背景,如子鱼论战 。或提示学习重点,如滕王阁序 。教学中,我们想方设法让学生握好“钥匙”开好“锁” 。学习课文前,先让学生放声将“诵读提示”朗读一次,再默读一次。默读时,学生用笔将“提示”的要点勾出,自绘一幅导游图,以便阅读正文时在“名山大川”中畅游、欣赏。实践证明,握好了“钥匙” ,确实便于顺利开“锁” 。二、多样诵读结硕果二、多样诵读结硕果握好钥匙开了门,如何

5、走出文言文的“迷宫” ,即过好语言关,透彻理解内容,还得借助于多种形式的诵读。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我运用“六步诵读法”指导学生诵读,即让学生反复感知,形成语感;巩固会意,加深领悟;不断积累,充实语库;灵活运用,形成能力。实践证明,效果良好。第一步,在教师范读的基础上,学生用响亮的声音朗读课文一次,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读和文法。此步以音读为主,意读为辅。第二步,再让学生小声朗读课文一次,初步参照注释,口译全文,并把不懂的字词句标上记号。此步以会意为主。第三步,点成绩中等偏上的学生朗读课文,学生逐段朗读,教师同步讲解,点拨重难词句,并初步答疑。此步以领悟为主。第四步,学生有表情地朗读

6、课文,要读得流利,读出语气。此步以培养语感为主。第五步,用“不求甚解法”朗读课文一次,明确课文主旨,并以此为据,把握全文理路。此步以意读为主。第六步:用“寻章摘句法”朗读课文,引导学生根据“情”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语气去读。此步以情读为主。我们告诉学生,语气中的“语” ,指有声语言, “气”指朗读时的气息状态,即语气流露出来的气韵。这里的读出语气,不但包含有语意,而且有情思,不但要音随意转,气随情动,而且要因情用气,以情带气。只有这样声情并茂地朗读,才能准确地传达出作品的情韵。这样,在读的过程中,学生就有了更深的美感体验。情操便自然得到了陶冶,灵魂便自然得到了净化。从这个意义上讲,其他任何教学手

7、段,都难以产生诵读的效果。如我们指导学生诵读邹忌讽齐王纳谏第一段时,要求学生读出“三问、三答”的不同语气。三问,内容相同而句子结构有别;三答,内容相同而情感不同:妻“私我” ,故以“君美甚”赞之,只有用“气徐声柔”的语调读出,才能准确地表达出妻对“我”的偏爱之情;妾“畏我” ,只用一句反问作答“徐公何能及君也” ,用“气3提声凝”的语调读出,才能准确表达出“畏”的内涵;客“有求于我” ,只用简单陈述语气作答,故情感较妻、妾淡一些,按一般陈述语气读出即可。通过这样的诵读指导,学生诵读课文的兴趣大为提高,理解内容也较准确深刻,课文背得又快又准。采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诵读训练,使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领悟,

8、在领悟的基础上积累,在积累的基础上运用,其文言文整体阅读能力提高较快,各类测试成绩较理想。三、熟记注释利迁移三、熟记注释利迁移注释是为了帮助学生读懂文章而作的必要的提示、解释和说明,它是阅读的向导,是学生过语言关的“拐棍” 。学生读懂了注释,便可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内容理解透了,自然有利于诵读,有利于背诵。在指导学生阅读注释时,我主要是指导学生了解注释的类别(提示性注释、诠释性注释、说明性注释)及其作用,以便科学地利用注释为诵读文章服务。文言文高考基本上考课外内容,但“花”在墙外, “根”还是在墙内,即课内。因此迁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而文言文能力的高低主要反映在实词的积累量上,所以笔者十

9、分注意“注释”的诵读、熟记。 (我教学文言文要求学生做到六会:会读、会背、背注、会译、会评析、会解题。这熟记“诠释性注释”只是落实其中一“会” )。我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多记、熟记“诠释性注释” ,记时辅以诵读。经过长期积累,学生便形成了应有的迁移能力。如曾祥坤,入校时语文刚及格,学完文言读本后,用高考文言试题测试,他得了 17 分(满分 18 分) ,最终考取北京大学。可见,熟记注释利迁移。四、吃透评论益写作四、吃透评论益写作文言读本 “诵读课文”都配有“分评” (与课文段同步)和“总论” (在文章后面) 。帮助学生吃透这些“分评”和“总论” ,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诵读课文”内容的理解,而

10、且对于学生借鉴学习古文的章法特点,运用于现代汉语写作实践大有裨益。教学中,我先让学生在诵读“正文”的同时,同步诵读“分评”和“总论” ,并略加点拨,帮助学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便于学生诵读背诵。在学生对课文熟读成诵后,再让他们读“分评”和“总论” ,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同时借鉴古人行文的章法特点,运用于写作实践。如被清人方苞、刘大櫆认为是坡公第一首记叙文的石钟山记第一段的“分评”是:“列举前人观点,提出疑问。 人常疑之 ,措辞轻。 余尤疑之 ,语气重。 ”这样的“分评” ,文字简约,恰到好处,教师略加点拨,学生不难明白:“常疑”与“尤疑”的区别,以及为什么对郦元之简用一“叹”字,对李渤之

11、陋用一“笑”了。明乎此,自然会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章法的领悟。其“总论”是:“这篇游记是以研究、考察、石钟山命名原因为线索展开的。第一段提出问题,质疑旧说,第二段记叙实地考察经过,第三段得出结论。 ”这4个“总论”帮助学生理解了文章的线索和层次,而学生一旦理清了线索和层次,诵读起来就轻松多了,背诵默写也就显得更加得心应手了。这样,学生不断积累,充实语库,借鉴章法,滋养作文,不但文言文阅读能力大有提高,写作能力也随之日渐长进,在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便是理所当然了。在此基础上,学生再背诵、默写、消化、吸收。这样,利用一年时间集中学习文言文,学生就会初步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了,并且在感知、领悟、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的写作能力也会随之而“潜滋暗长”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