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论》总序参考题(一)

上传人:飞*** 文档编号:44926124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资本论》总序参考题(一)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资本论》总序参考题(一)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资本论》总序参考题(一)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资本论》总序参考题(一)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资本论》总序参考题(一)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资本论》总序参考题(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资本论》总序参考题(一)(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资本论选读 总 序 (参考题一) 1.资本论出版时间和形成的时代背景 资本论写作于 19 世纪中期,第一卷出版于 1867 年 7 月,1885 年出版了第二卷,1894 年出版了第三卷;资本论形成的 时代背景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资本论写作动因和考察资本主义制度顺序 写作动因:19 世纪 40 年代,资产阶级在欧洲得到了广泛的发展,也正是工人运动向独立化发展的时期,工人阶级正在作为一支 独立的力量走向政治舞台,他们迫切地需要有革命的理论给与指导。 考察资本主义制度顺序:马克思说:我考察资本主义制度是按照以下顺序:资本、土地所有制、雇佣劳动、国家、对外贸易、 世界市

2、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 1 段,规划本未选) 4.资本论研究方法、结构、对象和目的。 研究方法:是唯物辩证法。具体方法是从具体到抽象、再从抽象到具体; 结构:资本论 “全面研究了资本的生产过程、流通过程和生产总过程” ( 规划本教材第页 1 段 23 行) 。共三卷,I 资本 的生产过程(剩余价值生产过程)II 资本的流通过程(剩余价值的实现过程)III 资本生产的总过程 (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 研究对象:“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他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 ” (规划本 1 页 5 段) ; 研究目的:“本书的最终目的就是揭示现代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运动

3、规律” 。 (规划本 2 页 9 段) 5.马克思的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基本观点怎样;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典型国家是哪国。 马克思说:“我的观点是:把社会经济形态的发展理解为一种自然历史的过程” 。 (规划本 2 页 10 段) 资本论创作时期“这种生产方式的典型地点是英国” (规划本 1 页 5 段) 6.资本论的现实意义 资本论 “实际上是对自由资本主义时期自由市场的经验总结,揭示了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基本原理和经济规律。 ”这些原 理和规律抽象掉资本主义性质“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原理、特征和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是完全使用的” 。 ( 规划本前言第 页第 2 段 4 行) 如:商品

4、交换、市场、市场经济、商品、价值、价格、货币、资本、工资、积累、再生产、利润、利息、地租、等经济范畴。 再如:价值规律、竞争规律等经济规律。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都具有现实意义。 ( 规划本前言第页第 2 段). 7 资本论第一版序言:“不仅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而且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 , “不仅活人使我们受苦,而且 死人也使我们受苦”的涵义。 苦于资本主义生产的不发展,指封建主义,其涵义是:落后国家所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和剥削。 8 资本论的主要线索、系统地提出了什么理论。 资本论系统地提出和论述了剩余价值理论。 资本论的主要线索是剩余价值理论,或贯穿资本论始终的一条主要红线

5、 是:剩余价值理论。 第一章 商品 (参考题二) (第一章 共四节,第三节题放下一章) 第一节 商品的两个因素 1资本论研究资本主义为什么从商品分析开始。 (1)体现了马克思抽象法和由简单到复杂的方法论;(2)因为商品是资本主义财富的元素形式(经济细胞形式) (规划本 13 页 1 段) ;(3)资本发生在商品流通发展到一定高度的地方,即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高度(65 页 1 段) 。资本主义是商品生产, 所以分析从商品开始。 2使用价值及其特点(5 个特点)及其决定。 (自然属性决定) (13 页 47 段) 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其特点: (1)由物的自然属性决定的; (

6、2)物的使用价值的质是不同的; (3)使用价值与劳动耗费多少没有关系; (4)使用价值只能在使用和耗费中得到实现; (5)使用价值是一个永恒的范畴。 (6)商品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独特的特点) 3交换价值及决定商品交换的基础是价值 交换价值:一种使用价值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数量关系和比例(交换价值的比例) 。 (13 页 5 段) 决定商品交换的基础:(1)不是使用价值;(2)是商品的价值(14 页 11 段15 页 12 段)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当中的一般人类劳动。 价值的本质:价值是劳动创造的,是凝结在商品当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价值决定了商品能够交换

7、,价 值是交换的基础。商品和商品相交换,实际上是劳动与劳动相交换,表现为劳动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劳动二重性 4交换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价值是决定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5价值量是怎样决定的。 (15 页 15 段) 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什么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社会现有的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熟练程度和强度 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5 页 15 段)为什么要用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衡量商品价值量?(就个别劳动时间 而言的)什么叫正常生产条件?(大多数企业已达到的生产条件)26劳动生产率和使用价值量、价值量、价值总量的关系。 (1)劳

8、动生产率与使用价值量成正比;(16 页 17 段末) (2)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3)因劳动生产力与抽象劳动无关,劳动生产力变化,单位产品的价值质量发生变化,但价值总量不变。 (19 页 15 段) 7劳动二重性与商品二重性的关系。 (19 页 16 段) 具体劳动创造的商品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创造商品价值。 8社会财富如何形成 自然条件(生产资料、土地)和具体劳动相结合。马克思“自然物质和劳动这两种要素的结合” (17 页末行 18 页 1 段) 9抽象劳动及其本质。 :无差的别的、同一的、一般人类劳动,体力脑力支出。本质:私人劳动社会化,反映人与人的关系。 10商品生产基本矛

9、盾及与劳动二重性、商品二重性的关系。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是商品生产基本矛盾,它是由社会分工,生产资料私有制,商品生产的两个条件决定产生的。商品生产基 本矛盾决定劳动二重性和商品二重性。 第三节 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放下一章 第四节 商品拜物教性质及其神秘性 11商品拜物教及其根源(35 页第 3、4 段) 商品拜物教:是指商品生产者的成功与破产受到物的支配,受自发的市场支配,是物与物的关系掩盖着人与人的关系,物支配 人,由此产生对商品的神秘和崇拜感。 商品神秘性不是由使用价值物的形态,而是由商品形式本身(商品产生方式)产生的。原因是: (1)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社会性质反映为劳动产品

10、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性。 (35 页 4 段 1 行) (2)商品形式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之间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35 页 4 段 3 行)人和物 被颠倒了。 (3)拜物教“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离开商品生产的生产关系,商品拜物教就消失了。 (规划本 36 页 11 段) 第一章 小结 关于商品价值理论的三个问题(商品价值理论) 12为什么说价值是物的外壳掩盖下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 (1)商品使用价值交换实际是商品生产者的劳动相交换 (2)价值表现通过市场,反映商品生产者社会关系。 价值是个经济范畴,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

11、间的关系,商品使用价值交换表面上是物与物相交换,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通过物 的交换是交换劳动(互相交换各自的一般人类劳动)由于这种交换不是直接交换是用物与物的交换,用物的外壳把人与人的 (交换同一的抽象劳动)的关系掩盖起来了。 13关于商品内在矛盾(规划本 51 页中) 商品内在矛盾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这对矛盾是由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矛盾决定的。而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矛盾,又是 由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的。 在各种矛盾的关系中。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生产基本矛盾;商品生产的其它矛盾是在商品生产基本矛盾基础 上产生的。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货币理论) (参考题三) 第一章 第三

12、节 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第二章 交换过程 第三章 货币或商品流通 价值规律(在第一章第一节讲过) 第一章 第三节 价值形式或交换价值 1价值形式发展的过程。 (货币的起源) 即价值形式发展经历了简单价值形式、扩大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等四种形式,产生了货币,或说货币是商 品交换的必然产物。 2什么是简单价值形式、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及货币形式。 简单价值形式:一种商品价值偶然地表现在另一种商品上。 扩大价值形式:商品的价值不是偶然地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是经常地表现在一系列商品上。 一般价值形式:一切商品的价值都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 货币形式:一般等价物相对固定在某种商品

13、上 3什么是相对价值形式,相对价值形式量的规定性、等价形式、等价形式特点。 相对价值形式:一种商品价值被另一种商品的使用价值相对地表现出来,叫相对价值形式。或者说一种商品在同另一种商品 交换中使自己的价值获得相对表现的形式。 (规划本 21 页 3 段末) 相对价值形式量的规定性(规划本 2324 页 37 段) 劳动生产力的变化必然引起相对价值形式商品价值变化。 相对价值形式商品(A)或等价形式(B)随着劳动生产力的每一次变化而变化。 (人大本页段) 有四种情况: (1)商品(B)等价形式的价值不变,商品(A)相对价值量的变化与它自己价值量的变化成正比;(规划本 23 页 3 段末) (2)

14、商品(A)相对价值量不变,等价形式的商品(B)的价值量发生变变化,则商品(A)相对价值量的变化与等价形式的商品3(B)的价值量的变化成反比;(规划本 23 页 4 段末) (3)商品(A)相对价值量与等价形式的商品(B)的价值量,按相同方向和比例发生变化,则商品(A)相对价值量不变;(规划 本 25 页 4 段末) (4)商品(A)价值量与商品(B)的价值量,按同一方向不同比例变化,或按相反方向发生变化,则商品(A)的相对价值量变化, 结果是商品(A)和商品(B)的价值量按同一方向变化,商品(A)变化比例大,则商品(A)则相对价值量的变化与自己价值量变化 成正比;商品(A)和商品(B)价值量按

15、同一方向变化,商品(B)变化比例大,则商品(A) 相对价值量变化与商品(B)的价值 量成反比;商品(A)和商品(B)价值量按同一方向同一比例变化,则商品(A)的相对价值不变。 (规划本 25 页 7 段) 等价形式:具有和另一种商品直接交换形式的商品(作为表现另一种商品价值的商品) 等价形式特点。 等价形式的三个特点: A . 使用价值成为价值的表现形式。 等价形式的商品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但价值不能自身表现,只能自身表现自己是个使用价值,当这种商品处于等价形式地位上 时,它的使用价值不是作为用来满足某种需要的东西了,而是作为价值的代表,用来表现别种商品的价值的。因此,等价形式 的商品使用使用价

16、值表现别种商品价值的。 B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等价形式的商品也是具体劳动生产的,由于它处于等价形式上,在表现别种商品价值时,它的具体劳动作为抽象劳动的代表, 证明别种商品也和自己一样,都是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因此,具体劳动成为抽象劳动的表现形式。 C.私人劳动成为直接社会形式的劳动。 等价形式的商品本来是私人劳动的生产物,在交换关系中(麻布在上衣上)使相对价值形式在等价形式上,使自己的社会劳动 获得承认。所以,等价形式商品的私人劳动,就成为社会劳动的代表了。 总之,等价形式的特点:是价值的代表,直接代表社会劳动,即在价值关系中作为表现商品价值的材料。 4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 扩大价值形式的缺点(价值表现不统一) 5一般价值形式质的变化 一般价值形式质的变化是:商品的价值得到了统一的表现。 6货币及其本质: 货币的本质: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作用的特殊商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