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粤剧及其他中国戏曲的政策目标

上传人:mg****85 文档编号:44670088 上传时间:2018-06-14 格式:PDF 页数:11 大小:14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广粤剧及其他中国戏曲的政策目标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推广粤剧及其他中国戏曲的政策目标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推广粤剧及其他中国戏曲的政策目标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推广粤剧及其他中国戏曲的政策目标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推广粤剧及其他中国戏曲的政策目标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推广粤剧及其他中国戏曲的政策目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广粤剧及其他中国戏曲的政策目标(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立法會 CB(2)1310/07-08(03)號文件 二零零八年三月十四日 討論文件 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立法會民政事務委員會 粵劇及其他中國戲曲的推廣粵劇及其他中國戲曲的推廣 目的目的 本文件闡述政府在推廣粵劇和其他中國戲曲的工作,供 議員備悉及討論。 背景背景 推廣粵劇及其他中國戲曲的政策目標推廣粵劇及其他中國戲曲的政策目標 2. 正如行政長官去年在施政報告中提及,粵劇是既高雅又 普及的藝術,亦是本土文化的代表;政府致力保存、推廣及 發展粵劇。 3. 在推廣粵劇方面,政府訂立了以下方向及目標推動粵劇 的承傳和發展 a) 發展粵劇場地; b) 推動粵劇教育及拓展觀眾、鼓勵社區及民間參與; c

2、) 培育粵劇專業人才、繼承傳統及鼓勵創作; d) 促進粵港澳合作、推動文化交流; e) 保存粵劇精粹、展示文物珍藏;及 f) 推廣粵劇為重點旅遊項目。 4. 我們現時透過民政事務局、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 署) 、香港藝術發展局(藝發局) 、香港演藝學院(演藝學院) 、 教育局、香港旅遊發展局(旅發局)及區議會等互相配合的2 工作,協力弘揚粵劇藝術。在推廣其他中國戲曲方面,政府 希望讓市民接觸及欣賞多元的中國文化及藝術,強化香港作 為國際文化大都會的角色。 推廣粵劇的具體工作推廣粵劇的具體工作 成立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 5. 民政事務局於 2004 年 5 月成立粵劇發展諮詢委員會 (粵 諮會)

3、 ,就推廣、保存、研究及發展粵劇的政策及事宜向政府 提供意見。粵諮會針對粵劇發展的需要,不斷構思不同的粵 劇發展計劃,並邀請粵劇界不同專長的代表參與工作小組提 供意見;粵諮會亦曾召開公眾諮詢會議及專題討論會收集粵 劇界的意見。粵諮會轄下設有三個專責小組,分別為場地、 推廣及承傳專責小組,在不同的範疇輔助粵諮會的工作。 設立粵劇發展基金 6. 為配合粵諮會的工作,民政事務局於 2005 年 11 月成立 粵劇發展基金(粵劇基金) ,目的為籌募捐款支持和資助有關 粵劇發展的研究、推廣及延續粵劇發展的計劃和活動。粵劇 基金由顧問委員會及其下執行委員會管理。至今粵劇基金籌 得超過 2,000 萬元,在

4、兩年間共撥款約 1,200 萬元,支持本地 團體或個別市民推行約 180 項粵劇發展計劃。 康文署成立節目與發展委員會及中國傳統表演藝術小組 7. 康文署於 2007 年 1 月所設立的節目與發展委員會,轄 下的 6 個演藝小組中包括中國傳統表演藝術小組。中國傳統 表演藝術小組所負責的藝術範疇涵蓋粵劇和其他中國戲曲。 該委員會及各演藝小組的職責是為康文署提供有關演藝節目 策略(包括本地、內地和海外)的意見,及制訂有系統和可 持續發展策略,以發掘及支援新進和小型演藝團體。 3 發展粵劇場地 8. 政府十分理解粵劇界對演出、培訓及排練場地不足的關 注,及設立永久演出場地的訴求,並一直與香港八和會館

5、保 持緊密聯繫,就有關問題交換意見。我們已計劃開拓以下不 同規模的場地,以配合粵劇(包括其他中國戲曲)的發展需 要: a) 西九龍文化區 (西九文化區)內設戲曲中心 西九文化區內擬興建一座專為粵劇及其他中國 戲曲而設的戲曲中心,中心將包括大型(1,200 至 1,400 座位)和小型(400 座位)劇院、排練設施及 其他配套設施,以長遠解決粵劇場地的問題。 b) 將油麻地戲院及紅磚屋改建為戲曲活動中心 改建後的油麻地戲院及紅磚屋將包括一個設有約 300 座位的小型劇場、數個小型排練室或活動室, 主要供粵劇新秀作小型演出及培訓之用。改建工程 預計於 2009 年動工,2011 年完成,而改建費用

6、估 計為 1 億 2 千萬元。 c) 高山劇場加建新翼大樓 加建新翼的工程包括興建 1 個約 600 座位的中型現 代劇場、數個大型排練室及錄音室,預計於 2010 年動工,2012 年完成,估計建築費用為 4 億 5 千萬 元。康文署亦會繼續改善現有高山劇場的設施,以 務求更配合粵劇演出的需要;政府期望高山劇場的 新舊劇院可產生協同效應,進一步推動粵劇的發 展。 d) 八和粵劇學院培訓場地 康文署自 2004 年開始將深水埗通州街公園內的數 間壁球室租予八和粵劇學院,並在最近一年進行改 建以提供更合適的培訓設施。康文署亦撥出通州街4 公園內空置地方改建為辦公室,及提供租金減免予 八和粵劇學院

7、。 政府將繼續因應粵劇界的發展需要,探討在不同地區設立不 同規模的演出場地、配套培訓或排練設施的可行性。 9. 康文署及藝發局亦利用現有場地支援粵劇演出,包括以 下措施及計劃: a) 粵劇界為康文署的重要場地伙伴 就西九文化區落成前的過渡安排,政府鼓勵粵 劇界參與康文署的場地伙伴計劃 ,以能在未來 數年於康文署轄下大型而固定的場地演出粵劇及 進行配套活動。康文署正進行評審工作,預計於 2008 年上半年公布申請結果。 b) 在康文署演出場地實施優先租訂政策及場租減免 康文署自 2004 年底開始實施粵劇演出優先租訂政 策後,在 2007 年內,高山劇場的足本粵劇及折子 戲演出已增至 127 場

8、,粵曲表演則有 118 場。康文 署將不斷檢討優先租場政策的成效,以及繼續改善 有關政策以照顧粵劇界在場地上的需要。 c) 新光戲院戲曲場地伙伴試驗計劃 康文署撥款支持藝發局推行新光戲院戲曲場地伙 伴試驗計劃,於 2006 至 2008 年間讓粵劇團體,尤 其新秀可於新光戲院踏台板,增加演出經驗。藝發 局亦計劃資助藝團於新光戲院進行以學校為對象 的導賞工作坊及觀劇活動。 推動粵劇教育及拓展觀眾、鼓勵社區及民間參與 10. 康文署、粵劇基金及藝發局均有主辦或資助主題性及大 型的藝術教育、社區推廣及觀眾拓展計劃;另亦支持試驗性5 質的教育研究計劃,以提供範例給學校參考,例如社區文化 大使計劃、學校

9、文化日計劃、高中生藝術新體驗試驗計劃、 粵劇教學研究及試點計劃、青少年及社區粵劇推廣計劃。 11. 在發展粵劇課程及提供相關師資培訓方面,主要進展如 下 a)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3 年所出版的音樂科課程指 引(小一至中三) 已建議教師透過多元化的音樂, 包括粵劇音樂,發展學生的音樂能力。為了讓教師 掌握粵劇知識及學與教的技巧,教育局自 2000 年 開始持續為中小學教師舉辦多個粵劇學與教的工 作坊及講座。 b) 在 2009 年推行的新高中課程,粵劇音樂已列入音 樂科的必修和選修單元內;而在新高中的中國文學 科內,學生亦可透過選修單元研習粵劇的文本。新 高中課程藝術發展學習經歷的設置,也為

10、各高 中學生提供繼續接觸和學習粵劇及其他中國戲曲 的機會。 c) 在大專院校方面,現時香港中文大學、香港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教育學院及香港演藝學院均有 向學生提供有關粵劇或戲曲的課程。 12. 粵諮會不斷推動及鼓勵更多民間團體參與推廣和發展 粵劇的工作,其中一位粵諮會成員創立了由商界人士組成的 非牟利團體粵劇藝術營運創新會 ,以推動粵劇發展、協助 粵劇界引進創新的管理方式和市場推廣策略為目標。 培育粵劇專業人才、繼承傳統及鼓勵創作 13. 為了讓粵劇藝術持續發展,演藝學院、藝發局、粵劇基 金及康文署透過以下各項工作提供專業培訓、為具潛質的新6 秀提供提升水平的機會,並支持延續傳統劇目及推

11、行創新改 革的計劃: a) 支持專業培訓課程 演藝學院早於 1999 年便開辦兩年全日制粵劇文憑 課程,招收中五或以上程度的學生,其後由 2001 年開始更舉辦兩年全日制粵劇深造文憑課程。民政 事務局由 2007-08 年度開始,撥款支持演藝學院的 全日制及晚間兼讀粵劇課程,課程包括表演、音樂 伴奏、創作及研究。 另外,藝發局自 1996 年開始,一直資助八和粵劇 學院的晚間兼讀表演培訓班及其他短期課程,而康 文署則主辦粵劇表演培訓班的實習及結業演出。 b) 透過資助粵劇團培育新秀 粵劇基金推出香港梨園新秀粵劇團三年資助計 劃,加強培訓粵劇接班人,並撥款共 300 萬元由 2008 年開始連續

12、三年資助香港青苗粵劇團的運作。 該團已透過公開招募的方式,聘用 10 位新秀作駐 團演員,當中包括演藝學院畢業生及其他年青演 員。 藝發局在 2007-08 年度增撥資源,透過一年資助 (資助藝團一年的運作及活動製作費)支援香港 青年粵劇團的卓越成長,該團的主要成員為八和 粵劇學院的畢業生。 c) 支持新秀演出以提升水平 粵劇基金成立以來已撥款約 600 萬元支持了超過 110 項 由 新 秀 主 演 或 由 老 倌與 新 秀 合 作 演 出 的 計 劃,以扶植新秀演員。藝發局除了一直提供計劃 資助 支持新秀演出,亦將於 2008-09 年度新增 新 苗計劃資助 ,培育新進藝術工作者進行專業的

13、藝7 術活動。此外,康文署透過邀請新秀參與其主辦的 社區粵劇巡禮及免費粵劇粵曲表演活動,豐富 他們的演出經驗。 d) 資助傳統演出及委約卓越創作 隨着時代的進步,粵劇界在保存傳統功架的表演程 式之餘,亦需拓展新一代的觀眾,透過創作新劇 目、發掘新題材,並配合舞台技術、佈景和服裝等, 以加強傳統戲曲的吸引力。為配合粵劇在繼承及改 革創新的需要,康文署、藝發局及粵劇基金均有主 辦或資助傳統及創新劇目的演出。 促進粵港澳合作、推動文化交流 14. 2002 年 11 月,粵港澳文化合作第一次會議在香港舉 行,三方簽署會議紀要,其中決定在粵劇方面開展三方文化 合作,其後並成立小組專責加強三地弘揚粵劇藝

14、術的工 作。至今三地的主要合作項目包括粵劇日、 粵劇申遺及粵 劇大辭典 、合作演出及粵劇國際研討會。在粵劇申遺方 面,三地已成功於 2006 年向國家文化部申請將粵劇列為 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我們會繼續與粵澳 兩地共同籌劃,申請粵劇成為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 。 15. 在推動與其他地方的文化交流方面,粵劇基金資助了數 項往內地及加拿大的考察或演出活動。另藝術發展基金 亦 資 助 了 數 項 出 訪 內 地 及 歐 美 的 粵 劇 及 京 崑 藝 術 的 演 出 計 劃;該基金專為本地藝術家或藝團提供外訪交流的資助。 16. 此外,民政事務局透過香

15、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駐北京辦事 處及其他駐外的香港經濟貿易辦事處推介本地粵劇,如我們 早於 2000 年已曾撥款支持香港八和會館參與北京中國戲劇 節及南京中國藝術節 ,及支持香港粵劇界組成代表團, 在 2006 年赴加拿大參與香港文化匯溫城的演出。駐北京8 辦事處於 2007 年 10 月更邀請香港八和會館訪京演出折子 戲,以慶祝香港回歸 10 周年;另香港駐紐約經濟貿易辦事處 正籌備於 2008 年底邀請一個本地粵劇團到紐約訪問和演出, 藉此向美國的主流觀眾介紹粵劇藝術。 保存粵劇精粹、展示文物珍藏 17. 康文署、藝發局及粵劇基金支持粵劇文物的保存以及歷 史的研究,並透過以下方式與市民分享粵劇

16、藝術的精粹 a) 收藏及展示粵劇文物及電影 香港文化博物館蒐集各類粵劇文物,達 2 萬多件。 除設有粵劇文物館固定展出粵劇文物外,博物館並 不時安排專題展覽,包括粵劇花旦王芳艷芬 、 文武兼擅吳君麗戲劇藝術剪影等。香港電影 資料館現存戲曲電影(包括粵劇電影)共 248 套, 可供市民觀賞。 b) 保存傳統排場戲及名伶首本戲 排場戲為傳統粵劇演出的既定程式,很多幾近失 傳。康文署曾多次安排香港及內地的藝團演出傳統 排場戲,而香港文化博物館亦作專題研究和記錄, 至今錄製超過 20 套傳統排場戲,包括搜宮 、 父 子干戈及水戰等。康文署在主辦粵劇名伶首 本戲演出的同時,如獲有關演員及樂師同意,博物 館亦會安排多角度錄影,全面反映他們唱、做、唸、 打的造詣,供後學參考。 c) 設立戲曲資料中心 藝發局於 2000 年開始撥款支持香港中文大學戲曲 資料中心的運作,該中心收藏、整理及保存中國傳 統戲曲的資料,並設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科普知识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